生化知识题库_第1页
生化知识题库_第2页
生化知识题库_第3页
生化知识题库_第4页
生化知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含氨量为016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

A.0.50

B.0.75

C.1.00

D.2.00

2.卜.列哪种亚基酸是碱性室基峻?

A.丙氨酸

B.亮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

3.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

A.异亮氨酸

B.谷氨酸

C.甲硫氨酸

D.组织峻

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L-B-氨基酸

B.L-a-缎基酸

C.D-a-氨基酸

D.D-B-氨基酸

5.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A.二硫锦

B.盐健

C.氢键

D.肽键

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疏水键

B.盐键

C.氢键

D.肽键

7.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结构属于蛋白质: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8.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球状蛋白质均具有这种结构

B.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由次级键维持

D.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9.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的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完整的生物学活性

C.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次级键缔合而成

D.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肽钝维持

10.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中氢键

B.分子中肽键

C.分子中盐键

D.分子中氨基酸的组成及排列顺序

II.蛋白质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溶液4«易沉淀?

A.溶液pH-pl

B.在水溶液中

C.溶液pH=7.0

D.溶液pH*pl

12.血清蛋白在pH8.3的电解质级冲液中电泳时,其泳动方向是:

A.向正极移动

B.向负极移动

C.停留在原点

D.有的向正极移动,有的向负极移动

13.pl-4.7的血清白蛋白在下列哪种电解质缓冲液中带正电荷?

A.pH=4.7

B.pH=6.0

C.pH=7.0

D.pH=4.0

14.蛋白质的pl是指:

A.蛋白质溶液的pH=7时,蛋白质分子正负电荷相等的pH值

B.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C.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15.维持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蛋白质溶液是大分子溶液

B.蛋白质溶液具有扩散现象

C.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

D.蛋白质分子的表面电荷及水化膜

1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氨基酸的组成改变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17.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分子中各种化学键

B.蛋白质分子的形态和大小

C.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D.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

18.卜.列哪种因素不易使蛋白质变性?

A.加热震荡

B.有机溶剂

C.重金属盐

D.盐析

19.蛋白质变性不涉及:

A.氢键断裂

B.肽锹断裂

C.疏水健断裂

D.二硫键断裂

20.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空间排布属于蛋白质的:

A.二级结构

B.模序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21蛋白质A和蛋白质B在pH5.0的级冲液中电泳,A强白往用极移动,B强白往明极移动,

则:

A.plA=plB

B.plA<pIB

C.plA>plB

D.无法确定

2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自质一般结构内容的是

A、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B、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键链方式

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ca-螺旋

D、胰岛分子中A链与B链间含有两条二硫键,分别是ASS-B7,A20-S-S-B19

23.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

A、蛋白质多肽链中级基酸残恭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在决定它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乃

至四级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B、主肽链的折叠单位~肽平面之间相关一一个Ca碳原子

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和一级结构被破坏,因而丧失了原有生物活性

D、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次级键有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和范德华力

24.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

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

B、流水作用破坏

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D、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了量变小

25.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a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A、疏水键

B、肽键

C、氢键

D、二硫键

26.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驱幻力是()

A、范德华力

B、琉水作用力

C、氢键

D、离子键

27.引起蛋白质变性原因主要是()

A、三维结构破坏

B、肽键破坏

C、胶体稳定性因素被破坏

D、亚基的解聚

L在核酸含量测定中,可用于计和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碳B、氢C.氧D.磷

2.ATP分干中各组分的连结方式易:

A、R-A-P-P-P

B、A-R-P-P-P

C、P-A-R-P-P

D、P-R-A-P-P

E、P-A-P-R-P

3.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

A、3'末端

B、TOC环

C、二氢尿啼呢环

D、额外环

E、反密码子环

4.构成多核甘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B、2',4--磷酸二酯键

C、2',5,一磷酸二酯键D、3',4磷酸二酯键

E、315:磷酸二酯键

5.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A、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E、rRNA

6.真•核细胞mRNA帽结构最多见的星:

A、m'ApppNmPB、m'GpppNmPC、m'UoppNmP

D、m'CpppNmPE、m'TpppNmP

7.DNA变性后,卜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D、核昔键断裂E、口票吟环破裂

8.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甘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

B、C+T

C、A+T

D、G+C

E、A+C

9.卜.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A.腺喋吟B.鸟嚓吟

C.尿喀陡D.胞喀咤

10.DNA与RNA完全水解后,其产物的特点是:

A.核糖相同,碱基部分相同

B.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D.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1L核酸中核甘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糖昔健

C2,5:磷酸二酯键

D3,5,一磷酸二酯键

12.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多核甘酸

B.单核甘酸

C.含氮碱基

D.磷酸和核糖

13.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A.mtDNA

B.rRNA

C.tRNA

D.mRNA

14.核酸对下列哪一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A.200nm

B.220nm

C.260nm

D.280nm

15.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碱基序列

B.核昔

C.磷酸二酯键

D.磷酸戊糖

16.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主要由哪-结构产生?

A.氢键

B.糖苜键

C.磷酸二酯键

D.喋吟环和嗜I定环上的共挽双键

17.下列关于R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组成核糖体的RNA主要是rRNA

B.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C.RNA可分为mRNA、tRNA、rRNA等

D.胞浆中只有mRNA

18.DNA的二级结构为:

A.双螺旋结构

B.超螺旋结构

C.a-螺旋

D.B-片层

19.下列关于DNA二级结构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双螺旋中碱基组成遵循chargaff规则

B.双螺旋内侧碱基之间借氢键相连

C.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双螺旋的骨架

D.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

20.DNA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螺旋轴上升:

A.0.34nm

B.3.4nm

C.5.4nm

D.6.8nm

21.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tRNA分子中有一个附加叉

B.含有密码子环

C.tRNA3,端有连接氨基酸的臂

D.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22.DNA二级结构中,互补碱基的配对规律是:

A.A-G,T-C

B.G-C,T-A

C.A-C,G-T

D.A-T,G-U

23.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甘酸含量较高所致?

A.G、A

B.C、G

C.A、C

D.T、A

24.关于DNA分子中碱基组成规律错误的是

A.A+C=G+T

B.A+T-G+C

C.A+G=C+Ti

D.A=rG=C

25.DNA分子中腺喋吟的含量是15%,则胞口密咤的含量为

A.7.5%B.15%

C.30%D.35%

维生素

1.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A.FH4B.NADP*

C.TPP

D.FAD

2.NADPH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A.磷酸哦哆醛B.核黄素

C.叶酸

D.尼克酰胺

3.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A.25-(OH)-D3B.1-(OH)-D3

C.1,25-(OH)2-D3

D.1,24-(OH)2-D3

4.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之一

B.其化学本质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摄入量不足

D.维生素可氧化供能

5.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内只有少量储存

B.易随尿排出体外

C.每日必须通过膳食提供足够的数量

D.当膳食供给不足时,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E.在人体内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

6.关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于脂肪和脂溶剂

B.不溶于水

C.可随尿排出体外

D.长期摄入量过多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

E.在肠道中与脂肪共同吸收

7.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

B.维生素A是水溶性维生素

C.维生素A可由小胡萝卜素转变而来

9.关于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

A.在酵母和植物油中的麦有角固醇可以转转化为维生素D2

B.皮肤的7.脱氧胆固醉可转化为维生素D3

C.维生素D3的生为生理活性型是25-(OH)D3

D.化学性质稳定,光照下不被破坏

E.儿童缺乏维牛素可引起佝偻病

10.下面关于维生.素E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6点苯骈二氢毗哺行生物,极易敏氧化

B.易溶于水

C.具有抗生育和抗氧化作用

D.缺乏维生素E,可产生癞皮病E.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11.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

A.佝偻病B.骨质软化症C.坏血病

D.恶性贫血E.癞皮病

12.脚气病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所致:

A.钻胺素B.硫胺素C.生物素

D遍多酸E.叶酸

13.关于维生素PP叙述正确的是:

A.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缺乏病

B.与异烟腓的结构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

C.本身就是一种辅酶或前

D.缺乏时可以引起脚气病

E.在体内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故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14.维生素B6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原理是:

A.作为谷氨酸转氨酶的辅酶成分

B.作为内氨酸转氨醐的辅酶成分

C.作为蛋氨酸脱粉酶的辅酶成分

D.作为谷氨酸脱拨酶的辅酶成分

E.作为粉化酶的辅酶成分

15.维生素B12以哪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A.辅的AB.辅施IC.辅幅IID.FMN、FAD

E.NAD+、NADP

16.以下哪种对应关系正确:

A.维生素Bof磷酸酸哆醛1脱氢酶

B.泛酸一辅酶Af酰基移换酶

C.维生素PP1NAD-1黄胸

D.维生素B1玲TPP1硫激酶

E.维生素B2好NADP+-+转氨酶

17.哪种维生素能被氨甲喋吟所拮抗:

A.维生素B6

B.叶酸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

E.遍多酸

18.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l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D.维生素CE.维生素B12

19.哪种维生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并常用食品添加剂:

A.维生素BlB.维生素KC.维生素ED.叶酸E.泛酸

20.与凝血酶原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索K

B.维生素E

C.硫辛酸

D.遍多酸

E.硫胺素

21.有关维生素C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与胶原合成过程中的烽化步骤有关

B.保护含硫基的施处于还原状态

C.维生素C缺乏易引起坏血病

D.促进铁的吸收

E.在动物性食品中有大量存在

1.有四种辅因子ONAD,()FAD,⑶磷酸毗哆索,(4)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输响

因子为:

A、⑴⑶

B、⑵⑷

C、⑶⑷

D、⑴⑷

2,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

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

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

D、决定酶的专-性

3,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能活性中心的:

A、筑基

B、羟基

C、竣基

D、咪理基

4.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5.米氏常数:

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B、随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是酶的特征常数

6,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

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

生改变。

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7.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8.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9.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

部位

B、活性中心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类是结合基团,一

类是催化基团

C、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

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中心

10.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别构效应

C、酶原分子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D、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

II.当酶促反应⑸=0,5Km,则V值是

A.0.25Vm

B.0.33Vm

C.0.50Vm

D.0.65Vm

12.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是:

A.可逆性抑制作用

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3.关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

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一(5

C.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D.影响酶与底物结合

14.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A.25-(OH)-D3

B.1-(OH)-D3

C.1,25-(OH)2-D3

D.1,24-(OH)2-D3

15.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变构调节B.底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

16.乳酸脱氢酶有几种同工酶

A.2

B.3

C.4

D.5

17.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

A、加速代谢

B、恢复酶活性

C、生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D、保护酶的方式

18.一个简单的米氏醐催化反应,当51<Km时

A、反应速度最大

B、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C.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

D、⑸浓度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

19.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

D、酶的抑制剂--般是大分子物质

20.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醐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

酶,这一步骤是:

A、诱导契合

B、晦原激活

C、反馈调节

D、同促效应

生物氧化

1•体内CO2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C.有机酸的脱竣

D.糖原分解

2,与体外燃烧相比,生物体内氧化的特点不包括:

A.一次性放能B.有酶催化C.产物为C02和H20

D.反应条件温和

3.P/0比值是指:

A.每消耗1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

B.每消耗1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克数

C.每消耗1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摩尔数

D.每消耗1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摩尔数

4.体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参与各种供能反应最多的是:

A.磷酸肌酸

B.三磷酸腺甘

C.UTP

D.PEP

5.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aa3--Cf/2O2

B.b■玲aag玲Cl玲C玲:1/202

C.Cl-aa3玲1/202

D.b■玲Cl-C■玲aa30>1/202

6.细胞色素b、ClC含辅基:

A.Fe2+

B.血红素

C.血红素A

D.铁口卜咻

7.仅在胞浆中进行与能量生成有关的代谢过程是:

A.三酸酸循环B.脂肪酸氧化

C.糖酵解

D.氧化磷酸化

8,下列是关于氧化呼吸链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磷酸化

C.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D.递电子体必然是递氢体

9,细胞液中的NADH+HT*的氢进入线粒体有几种方式?

A.2

B.4

C.5

D.3

10.运动时因ATP的消耗而大量减少时

A.ADP相应增加I,ATP/ADP下降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加快

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加快

D.ADP减少以维持ATP/ADP不变

n.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

A.ATP/ADP

B.甲状腺素

C.C02

D.CN

12.胞液中NADH+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可以产生的ATP数为:

A.1.5

B.2

C.2.5

D.3.5

糖代谢

1.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

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醵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2,三竣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竣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

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E、NADP+

3.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竣化酶

C、3一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醵

4.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02和ATP?

A、3CO2和14ATP

B、2CO2和12.5ATP

C、3CO2和16ATP

D、3CO2和12.5ATP

5.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玲0一酮戊二酸

B、00.酮戊二酸-玲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玲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竣酸

E、苹果酸■玲草酰乙酸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B、D醵

C、分支酶D、00-1,6糖甘酶

8.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琥珀酸辅酶A硫激酶

9,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多少mmol/L?

A.3.3~5.5

B.3.3~6.ll

C.3.89^6.11D.5.5~6.7

10.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C.糖异生作用

D.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11.糖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中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3.磷酸甘油醛

D.1,3-二磷酸甘油酸

12.肝糖原可以直接补充血糖,因为肝脏有: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激酶

C.葡萄糖6■磷酸酶

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3.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胰岛素

14.下列哪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二磷酸酶

B.丙酮酸激陋

C.丙酮酸竣化酶

D.醛缩酶

15.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不是储存葡萄糖的器官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16.葡萄糖与甘油代谢之间联系的中间物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乳酸

17.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醛缩酶

B.乳酸脱氢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前

D.己糖激酶

18.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1

B.2

C.3

D.4

19.不参与糖酵解的的是:

A.己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磷酸果糖激醒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

20.是三竣酸循环限速酶的是:

A.顺乌头酸酶

B.苹果酸脱氢酶

C.延胡索酸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21.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

C.GDP葡萄糖D.UDP葡萄糖

22.糖原的Imol葡萄糖残残基酵解时净生成几molATP?

A.2

B.3

C.4

D.5

23.TAC中不产生氢的步骤是:

B.柠檬酸玲〉a■酮戊二酸

A.柠檬酸_一异柠檬酸

D.琥珀酸f苹果酸

C.a酮戊二酸-琥珀院卜CoA

24.一般情况下,体内含含糖原总量最高的器官是:

A.肝

B.肾

C.肌肉

D.脑

25.lmol的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C02及H20时,可生成

多少molATP?

A.2

B.12.5

C.16.5

D.18

26.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

A.是体内产生CO2的主要途径

B.可生成NADPH+H”和5-磷酸核糖

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可生成NADPH+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可生成ATP

脂质代谢

1、脂酰.CoA的B-氧化过程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2.缺乏惟生素B.时,B-氧化过程中哪个中国产物合成受受到

障碍

A、脂酰-CoA

B、B-副脂院・CoA

C、a.B烯脂酰CoA

D、L・B羟脂酰CoA

3.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A葡萄糖

B.脂肪酸

C.酮体

D.胆固醇

4.Imol16C软脂酸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molATP?

A106

B.98

C.36

D.108

5.脂肪动员时脂肪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

A与HDL结合B.与球蛋白结合

C.与清蛋白结合

D.与CM结合

6•合成脂肪酸所需的氢由下列哪种递氢体提供?

ANADPH+H

B.NADH+H+

C.FMNH2

D.FADH2

7.脂肪酸B一氧化的终产物是:

A.脂肪酰CoA

B.乙酰乙酰CoA

C.乙酰CoA

D.C02,H20,ATP

8.脑组织能利用酮体氧化供能是因为含有:

A.乙酰乙酸脱粉酶

B.乙酰乙酸硫酯酶

C.B-羟丁酸脱氢酶

D.乙酰乙酸硫激酶

9.催化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水解的脂肪酶是:

A胰脂酶

B.激素敏感脂肪酶

C.肠脂酶

D.脂蛋白脂肪酶

10.酮体主要在下列哪个器官生成?

A.心

B.肝

C.肾

D.肺

11.合成酮体所需的乙酰CoA主要来自

A.糖代谢

B.某些氨基酸氧化分解

c.脂肪酸B.氧化

D.胆固醇分解

12.下列哪种物质可转变为脂肪?

A.葡萄糖

B.胆固醇

C.血红素

D.维生素A

13.脂肪酸B-氧化不产生下列哪种物质?

A.丙酮酸

B.乙酰C0AC.FADH2

D.NADH+H+

14.脂肪酸B-氧化不包括下列哪个过程?

A.脱氢

B.脱水

C.再脱氢

D硫解

15•胰高血糖索通过漕加哪种酶活性促进脂肪动员?

A.脂蛋白脂肪酶

B.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C.二脂酰甘油脂肪酶

D.一脂酰甘

油脂肪酶

16.下列关于脂肪酸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胞液中进行

B.在肝中氧化可产生酮体

C.起始物为脂酰CoA

D.可产生FADH2

17.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脂肪酸的0.氧化

18.脂酰CoA进行小氧化反应的顺序为: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19.下列磷脂中哪一一个含有胆碱?

A.脑磷脂

B.卵磷脂

C.磷脂酸

D脑背脂

20.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靠哪-种脂蛋白运输?

A.CM

B.VLDL

C.LDL

D.HDL

2L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在体内可直接作为胆固醇合成的碳源?

A.丙酮酸

B.草酸C.苹果酸

D.乙酰CoA

22.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

A.甘油

B.脂肪酸

C.月旦碱D.月旦胺

23.乳糜微粒的作用是:

A.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B.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C.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D.逆向转运胆固醇

24.胆固醇可转化为下列哪种化合物?

A.CoA

B.VitD

C.VitE

D.泛醍

25.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是:

A.LDL

B.VLDL

C.HDL

D.CM

26.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血浆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7.下述何种物质不是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A.维生素DB.类固醇激素

C.胆红素

D.胆汁酸

28.下列哪种不是必需脂肪酸?

A.花生四烯酸

B.亚麻酸

C.亚油酸

D.软脂酸

氨基酸代谢和核甘酸代谢

L代谢过程中,可作为活性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甲硫氨酸

B、8-腺昔蛋酸

C、甘氨酸

D、胆碱

2•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

B、胭氨酸

C、精氨酸

D、精氨琥珀酸

3.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氧化脱氨基作用

C、喋口令核甘酸循环

D、转氨基作用

4.可作为一碳基团供体的氨基酸有许多,下列所给的氨基

酸中哪一一种则不可能提供■碳基团0

A、丝氨酸

B、甘氨酸

C、甲硫氨酸

D、丙氨酸

5,经脱皎酶催化脱孩后可生成y-氨基丁酸的是()

A、赖氨酸

B、谷氨酸

C、天冬氨酸

D、精氨酸

6,体内直接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

B.FH4

C.VitB12

D.SAM

7.营养充足的婴儿、孕妇和恢复期病人常保持:

A.氮总平衡

B.氮正平衡

C.氮负平衡

D.以上均可能

8.下列哪种氨基酸是人体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A.脯氨酸

B.色氨酸

C.苯丙氨酸

D.苏氨酸

9,导致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摄入蛋白质过多

B.肝功能障碍

C.肾功能障碍

D.以上都不是

10.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A.转氨基作用

B.鸟氨酸循环

C.噪吟核甘酸循环

D.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1L下列哪种化合物能提供-碳单位?

A.尿素

B尿酸

C.核甘酸

D.丝氨酸

12载中毒引起肝昏述,主要是由于氨损伤了哪种组织的功能?

A.肝B.肾C.脑D.心肌

13.下列哪种氨基酸可经转氨基作用生成丙酮酸

A.丙氨酸

B.谷氨酸

C.甘氨酸

D.天冬氨酸

14.下列哪种氨基酸的相应酮酸是三竣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A.丙氨酸

B.谷氨酸

C.赖氨酸

D.缴氨酸

15.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

A.谷氨酰胺

B.谷氨酸

C.天冬酰胺

D.谷胱甘肽

16.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直接来源于: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氨基甲酰磷酸

D.天冬氨酸

17.下列哪种循环是合成尿素的途径?

A.n票吟核甘酸循环

B.乳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18.关于-碳单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碳单位是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一个碳

原子的有机基团

B.-碳单位的衍生物是合成核甘酸的原料

C.--碳单位之间可相互转化

D.氨基酸分解均可产生一碳单位

19.能转变为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组氨酸

C.酪氨酸

D.色氨酸

20.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P+

B.FAD

C.NAD

D.磷酸毗哆醛

21.AST(GOT)活性明显增高时,最为可能的疾病是:

A.心肌梗死

B.肾炎

C.胰腺炎

D用炎

22.下列不属于一碳单位的是:

A.--CH3

B.C02

C.-CH2-

D.-CHO

23.肝细胞损伤时血浆:

A.GPT(ALT)活性降低

B.GPT(ALT)活性明显增高

C.GOT(AST)活性降低

D.GOT(AST)活性明显增高

24.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取决于

A.氨基酸种类

B.氨基酸数量

C.必需氨基酸数量

D.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25.体内必需氨基酸有几种?

A.4

B.5

C.6

D.8

26.参与喀咤环合成的氨基酸是:

A.天冬氨酸

B.谷氨酸

C.甘氨酸

D.缀氨酸

27.噪吟环中C4来自下列那种氨基酸?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285票吟核甘酸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NH3

B.C02

C.尿素

D.尿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