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

题1—5o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

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

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

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

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课件展示)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

一百一千,10个一二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干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己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屏幕上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

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忆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

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

万是一千万,10个一二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

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

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

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

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卜.几

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冉读个级;标上数位冉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

12题。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

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师:课件、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二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

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

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Oo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

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rr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

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

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

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课堂总结

你有危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一13页第4、6、12、14、15题。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

写数。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二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内容:

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义)

(2)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X);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J);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义)。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X)

一百万七千写作:1007000(V)

四万零九十写作:4090(X)

(4)17860000米=(1786)万米(V)

17865000米七(1786)万米(X)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I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

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

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0;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

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里学重点难点.

重点:^藁亿’&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

示()个()o

2.在。里填上“>","V”或“=”。

9990101060105646870678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

要对一些大数后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

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青海720000平方千米,

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

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W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

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

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

720000<1100000,45d800V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

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

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

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

题。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

“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2、培养学

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

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3把整元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组胞:

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00001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0000=500万1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

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

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

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

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

同?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木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

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

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近

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二

④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

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

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

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

大小。

三、巩固练习

①完成练习二第3、5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

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1、8o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

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羲: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

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

名1、2个学生回答)

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

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

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1210000=121万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心13000=13千=1389千

①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

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

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5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

并让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1

-2。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o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

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

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

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

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

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

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

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

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

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本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

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

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

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总结: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

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

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

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

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

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

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

的?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

个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0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0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三3—5。

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读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脸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难点:教学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

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

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

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

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

0都不读。

(1)判断对错: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十亿?(J)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X)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X)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

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

3.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2、“做一做”和练习三6、7、8、90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二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

写出亿以上数。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

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

(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以

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题。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七千零三万五千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己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

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

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教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注意什

么问题?

生:可能回答……(先写最高位,再依次往下写,最后写个级)

师: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看看下面这些数该怎么写?

1.整亿数的写法。

帅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

写。(引导学生说出整Z的数,要从亿级写起,在万级、个级各写4个0就可以

了)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会写整亿的数,还总结了方法,下面这些数又该怎么

写呢?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

打开课本22页,写在书上,写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③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

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师:谁来根据大家说的总结一下亿以上数的写法。

5.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

1.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课本练习三,6、7、8、9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讲评。

五、小结: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

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十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3及练习三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

的进行改写。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感到数学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50000=()万70450%()万

204000=()万296780勺()万

什么叫「中空2#样闯空?

什么叫四舍五只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

(!)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

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69000000000=()2

4200000000=42()2

8000000000元;()亿元

3、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

单位的数?(二)求近似数

1、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35000000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近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

所以:235000000-2亿

284000000%3亿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276270000^亿

20897000000^Z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

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

进位的情况。如:29970000000^亿

试着求一求。板书:29970000000处300亿

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所以要用比表不。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0048000000000

7200000000100000000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5400Q()万452081750"()亿2704002()万

1873000000吨七()亿吨

3、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4370000002695000000千克

5890000002049000000米

4、判断下面各题。

(1)795000勺79万()

(2)5304900530万()

(3)1700000=17万()

(4)4496000005亿()

(5)1000000000二10亿()

(6)952000000比10亿()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练习三的10、16、17、18

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

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

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一一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

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介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滞。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

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

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

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

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人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

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

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

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

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

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

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

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

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

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

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

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

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

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

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

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

“计算进行曲二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

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

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

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

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朝国、

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口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

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二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

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

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

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o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

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

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

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

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

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

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

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

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