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植物妈妈有办法【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思维能力: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睡上一觉、炸开”用词的准确。审美创造: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课前解析】关注课文:全诗共有六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课文插图与诗句相配合,形象地描绘出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画面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情趣。关注生字:重点指导“它、娃、更”。“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关注词语:第1节中“旅行”一词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他的地方,“四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2~5节具体介绍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其中,“降落伞”“帯刺的铠甲”“豆荚”“种子”是植物自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动物的粪便”“太阳”是外界条件;“乘着”“挂住”“被吃掉”“炸开”是四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理解“四海为家”这个成语。【教学目标】1.认识“植、旅”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睡上一觉、炸开”用词的准确。(重点、难点)4.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植、旅”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写好“已、它、毛、更”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四海为家”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你知道他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出示课件3)(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齐读课题。2.学习生字“植”。(出示课件4)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出示课件5)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出示课件6)出示正确的自然段序号。2.认读字词。(出示课件7)指名拼读本课生字。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3.学习多音字“为”和“得”。(出示课件8、9)(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三、整体感知,厘清脉络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把它们画出来。(出示课件10)(出示课件11)学生读文发现: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圈画出“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豌豆”。四、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课件12)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读准字音。教师提示:注意多音字“为”和“得”的发音。2.(出示课件13)出示第一节前两行:提问:“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了什么?预设:“四海为家”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这句话写了植物要四海为家。3.(出示课件14)出示第一节后两行:(1)提问:第一小节的后两行写了什么?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牛马”和“鸟”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2)提问:什么是植物的旅行?预设:传播种子。(3)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棒极了,“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这句话提出了关于植物如何传播种子的问题,那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是“旅行”呢?4.指导读文,练习背诵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5)五、指导书写,评价练习1.观察比较,学习生字。(1)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部分生字“已、它、毛、更”(出示课件16),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它”是上下结构,“已、毛、更”是独体字结构。2.重点指导“更”。(出示课件17)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强调书写需注意的地方。3.学生练写重点指导的生字,教师巡视后予以评价和指导。六、巩固练习,课堂小结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9)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熟读了课文,那么这些植物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0)(1)写一写本课的生字。(2)背诵第一小节。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写“法、如”等6个字,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2.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欲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出示课件21)二、学习第二小节,了解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出示课件22)出示要求:朗读第二小节,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指名读文。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出示课件23)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结合学生发言,启发思考:这里所说的“降落伞”指的是什么?追问:有了这个“降落伞”就能传播种子了吗?(有了降落伞还需要靠风吹)(板书:蒲公英——靠风吹)(3)联系生活,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4)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学习词语“纷纷出发”。①(出示课件24)过渡:想象一下,风吹过长满蒲公英种子的山坡,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思考:“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呢?3.指导读文,练习背诵第二小节。(出示课件25)三、学习第三小节,了解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出示课件26)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那么苍耳妈妈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快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预设: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1)教师启发:“铠甲”是什么?(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2)教师让同学来进行总结,说一说苍耳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预设:苍耳妈妈靠动物帮忙传播种子。(板书:苍耳——靠动物带)3.指导读文,练习背诵第三小节。(出示课件27)四、学习第四小节,了解石榴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课件28)教师:读第四小节,看看石榴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出示课件29)预设:石榴妈妈靠鸟传播种子。(板书:石榴——靠小鸟吃掉)五、学习第五小节,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课件30)1.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铠甲,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出示课件31)预设: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板书:豌豆——靠太阳晒)六、学习第六小节,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有很多的办法(出示课件32)1.指名读第六小节,提问:如何知道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板书:其他植物——办法多仔细观察)2.回顾全文,归纳文中的几位植物妈妈是通过哪些方法传播种子的。(出示课件33)课件呈现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乱序图片,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出示正确的图片连接顺序。七、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1.观察比较,学习生字。(1)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部分生字:“法、如、经、娃、知、识”(出示课件34),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总结:“法、如、经、娃、知、识”是左右结构,“法、经、娃、识”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知”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如”书写时注意女字旁比“娃”的女字旁要大些。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后予以评价和指导。八、课堂小结,拓展提高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6)课文主要讲了4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法,只要能够仔细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有关大自然中的知识。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7)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8)背诵课文,然后背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这四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上课伊始,我利用图片让学生猜和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又提高了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同时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可以依靠交流和讨论来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思维能力: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睡上一觉、炸开”用词的准确。审美创造: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课前解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关注课文:全诗共有六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2~5节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第6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课文插图与诗句相配合,形象地描绘出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画面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情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辅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重点词句。关注生字:重点指导“它、娃、更”。“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关注词语:第1节中“旅行”一词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他的地方,“四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2~5节具体介绍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其中,“降落伞”“帯刺的铠甲”“豆荚”“种子”是植物自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动物的粪便”“太阳”是外界条件;“乘着”“挂住”“被吃掉”“炸开”是四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文中把蒲公英和苍耳分别比作“降落伞”“带刺的铠甲”,准确、形象地勾画了它们的形态;用“准备”“送给”“穿上”“睡上一觉”几个词赋予植物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拟声词“啪”,准确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办法、如果、长大、四海为家、娃娃、只要、皮毛、那里、知识。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理解“四海为家”这个成语。【教学目标】1.认识“植、旅”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睡上一觉、炸开”用词的准确。4.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2.说清楚课文介绍了那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教学难点】1.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2.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植、旅”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写好“已、它、毛、更”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四海为家”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你知道他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植物图片,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齐读课题。2.学习生字“值”。(出示课件4)(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植”是形声字,“木”表义,“直”表声。(2)学生组词:植物、种植、培植。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出示课件5)1.教师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出示课件6)出示正确的自然段序号。2.认读字词。(1)(出示课件7)指名拼读本课生字。教师提出要求:同学读生字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哪个字没有读正确,请同学们帮助改正。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2)(出示课件8)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植物四海为家旅行准备纷纷带刺底下啪的一声炸开离开知识粗心忘却得不到3.学习多音字“为”和“得”(1)(出示课件9)出示句子:为什么植物的种子要四海为家呢?指名学生读准“为什么”和“四海为家”课件出示词卡:作为为人民服务为了为何一分为二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2)(出示课件10)出示“就得”“得到”“打得好”三个词语。教师指导正确读音。课件出示词卡:得力写得好觉得长得美非得还得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4.识字游戏。(出示课件11)(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三、整体感知,厘清脉络(出示课件12)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把它们画出来。(出示课件13)学生读文发现: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圈画出“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豌豆”。(出示课件14、15)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的图片,并介绍这四种植物的外表特征:蒲公英像一个白色的绒球,苍耳外壳坚硬、带钩刺,石榴的种子在鸟肚子里,豌豆的种子住在豆荚里。四、学习第1小节1.(出示课件16)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读准字音。教师提示:注意多音字“为”和“得”的发音。2.(出示课件17)出示第一节前两行: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提问:“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了什么?预设:“四海为家”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这句话写了植物要四海为家。3.(出示课件18)出示第一节后两行: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1)提问:第一小节的后两行写了什么?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牛马”和“鸟”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2)提问:什么是植物的旅行?预设:传播种子。(3)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棒极了,“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这句话提出了关于植物如何传播种子的问题,那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是“旅行”呢?(出示课件19)预设:旅行是指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4)追问:你们觉得植物妈妈们的孩子们旅行时可能会去哪里呢?(出示课件20)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平原、草原、山岭、高原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妈妈的孩子们旅行时四海为家,可能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4.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出示课件21)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教师相机指导:最后一句,要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出疑问的语气。背诵指导:同学们,这一小节的前两行写了植物要四海为家,后两句提出了关于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的问题。一边想着文章内容,一遍尝试背诵。这是我们边读书边背诵的好办法。学生练习背诵。五、指导书写,评价练习1.观察比较,学习生字。(1)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生字(出示课件22),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它”是上下结构,“公、毛、更”是独体字结构,“法、如、娃、她、知、识”是左右结构。(出示课件23)2.重点指导“法、它、娃、更”(1)(出示课件24)教师范写“法”字。讲解:左窄右宽,“去”的竖靠近竖中线,第二个横靠近横中线,撇折向右上斜出尖。(2)(出示课件25)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点拨:上宽下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竖弯钩的起笔在第二笔点的右侧,收笔指向横钩的钩。(3)(出示课件26)出示“娃”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讲解: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圭”上面的“土”小,第三笔横与女字旁的提同高,下面的“土”稍大。(4)(出示课件27)出示“更”字。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更”字,第一笔横短,中部“曰”上展下收,竖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穿出“曰”向左下伸展,捺从“曰”的左侧起笔向右下伸展。(5)学生练写重点指导的生字,教师巡视后予以评价和指导。六、巩固练习,课堂小结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8、29)2.小结(出示课件30):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熟读了课文,那么这些植物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1):(1)写一写本课的字。(2)背诵第一小节。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2.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欲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出示课件32)旅行蒲公英娃娃纷纷苍耳刺刀山洼豌豆豆荚炸开相信观察二、学习第2小节,了解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出示课件33)出示要求:朗读第2小节,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指名读文。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出示课件34)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的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2)结合学生发言,启发思考:这里所说的“降落伞”指的什么?(指的是蒲公英的种子)追问:有了这个“降落伞”就能传播种子了吗?(有了降落伞还需要靠风吹)(板书:蒲公英——靠风吹)(3)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与降落伞的相似之处,理解第二小节的表现手法。①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出示课件35)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请大声说出它的名字。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③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降落伞图片。④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4)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学习词语“纷纷出发”。①(出示课件36)过渡:有了风,有了妈妈准备的降落伞,蒲公英的孩子们就可以“四海为家”啦!想象一下,风吹过长满蒲公英种子的山坡,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学生大胆想象,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思考:“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37)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并解说:风吹过来啦,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出发,你们看!这就叫“纷纷”。风继续吹着,越来越多的蒲公英借着风飞舞。这就叫“纷纷出发”。(教师讲解过程相机展示课件中风吹蒲公英的动画,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纷纷出发”。)②词语运用。(出示课件38)展示例句: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根据例句填写下面句子:下课了,同学们纷纷。秋风中,树叶黄了,纷纷。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39):这一小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蒲公英果实上的绒毛比作降落伞,生动形象。称呼“蒲公英”为妈妈以及称呼种子为“孩子”,这是拟人的手法,读起来亲切、有趣。3.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出示课件40)学生朗读第二小节,教师相机指导:第一句,要读出妈妈的爱意、孩子们的欣喜和快乐。背诵指导:同学们,这一小节的前两行写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做准备,后两行写孩子们乘风远行的样子。你们也试着练习背一背。学生练习背诵。三、学习第3小节,了解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出示课件41)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那么苍耳妈妈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快去读一读文章的第3小节。预设: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出示课件42)(1)教师启发:“铠甲”是什么?(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出示课件43)展示铠甲和苍耳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苍耳的铠甲是带刺的,这些刺可以帮助苍耳挂在动物身上。(2)理解“挂住”。(出示课件44)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哈士奇钻身上挂满苍耳的图片,学生观看。(出示课件45)出示第3小节后两行。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提问:“挂住”还可以换成什么词?预设:勾住、拽住。教师引导:带刺的铠甲是为了挂住动物的皮毛。那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预设:带到田野、山洼。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46)教师让同学来进行总结,说一说苍耳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预设:苍耳妈妈靠动物帮忙传播种子。(板书:苍耳——靠动物带)(出示课件47)教师播放苍耳传播种子的动画,学生观看后教师总结: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小苍耳也随着各种动物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探险,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3.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出示课件48)学生朗读第三小节,教师相机指导:要读出妈妈的爱意、孩子们的欣喜和快乐。点拨:这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结构很相近,你们发现了吗?抓住每一小节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背诵。归纳:前两行写苍耳妈妈做准备,后两行写孩子们出发。学生练习背诵。四、学习第4小节,了解石榴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课件49、50)教师:读第四小节,看看石榴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学生交流。教师指导:石榴妈妈不怕小鸟吃掉娃娃。娃娃在鸟肚子里睡上一觉,就会钻出来落户安家。所以,石榴妈妈靠鸟传播种子。(板书:石榴——靠小鸟吃掉)五、学习第5小节,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课件51)1.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铠甲,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出示课件5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是啊,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豌豆荚,太阳一晒,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所以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板书:豌豆——靠太阳晒)(出示课件53)播放豌豆荚炸开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问:可以吧“炸开”替换成“裂开”吗?预设:不可以,“裂开”可以是一点儿一点儿裂开,“炸开”是一下子就全开了,所以用“炸开”更合适。2.比较句子。(出示课件54)出示句子: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对比两组句子,思考那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预设:第一句好,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的动作及愉快的心情。3.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出示课件55)(1)指导朗读:做动作,感受“蹦着跳着”的欢快,带着这种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2)指导背诵:同学们,第二、三、四小节的结构都很相似。你们看,这一小节的前两行写的是豌豆妈妈的准备,后两行写的是孩子们离开的情景。试着按照这样的结构背一背。学生练习背诵。六、学习第6小节,了解植物传播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师考试重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毕设绘本设计答辩
- 2025届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经济法实务试题及答案
- 确保市政工程考试复习高效的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考试的知识点概述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哲学思考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电子信息行业个人工资证明(8篇)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的实践模式题及答案
- 2024年药理学阿司匹林课件:全面解析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 渤海银行借款合同模板
- 《海尔公司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
- 航空维修发展前景分析
- IBM-顺丰集团孵化业务管理体系指导手册-2014
- 深圳2020-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复习专题01 语法填空(解析版)
- GB/T 25216-2024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方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日晷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晕血晕针的应急预案
- 导航信号抗干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