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考试试卷(提优卷)【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单元考试试题
语文(提优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35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下面是典典写的日记中的片段,请读一读,完成练习。(5分)
今天的晚饭是汤圆,用汤①chí将一个个浑圆可爱的汤圆送进口中,②yàn进肚子,爸爸说这就是把“新年生活圆满"的好运保存了。饭后,一家人一起出门赏月。街道上处处_____________,人们一起猜灯谜,③bǐ此庆④hè。商场前的舞台上有的少年们在表演节目,一切都是那么喜乐融融。
(1)按顺序,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②()③()④()
(2)根据语境,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声鼎沸能说会道
B.悬灯结彩能歌善舞
C.五光十色生机勃勃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骡马(luó)娴熟(xián)汤匙(shǐ)肿胀(zhěng)
B.嘟囔(nang)脱缰(jāng)菱角(léng)王妃(fēi)
C.演绎(yì)杏仁(yén)蜜饯(jiàn)黄焖鸡(mēn)
D.榛子(zhēn)火炽(chì)初旬(xún)札札(zhá)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汤匙钥匙B.脏水脏兮兮C.壮观白云观D.正月正好
4.依次填在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六年三班制定的读书月()最符合实际,所以容易执行。
(2)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坡地,没有什么()的景色。
(3)快车转瞬疾驰而过,人们(___)连站名都来不及看清楚。
(4)我几步跑回家,()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下雨了。
A.计划秀丽甚至理直气壮
B.谋划瑰丽至于理直气壮
C.策划华丽甚至理所应当
D.规划秀丽及至理所应当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花生仁脱了红外套,露出雪白的肚皮。
B.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C.粥在锅里叹气,锅中的腊八粥发出咕嘟声。
D.老铺的灯笼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6.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别人想得多”②受到各界人士的悼念③“被群众抬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带病坚持写作,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的人;鲁迅救助黄包车夫,是一个的人。正因为如此,鲁迅_____________,是一个的人。
A.①③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7.下面的诗句不是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一项是()(3分)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来到了扬州瘦西湖这个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应添加主语“我")
B.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对我省保护长江生态作出专题部署。(应删掉“在”“上")
C.袁熙坤的绘画作品将艺术创作融于环保和人文交往中,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称号。(应删掉“的绘画作品")
D.目前,不少市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确实需要极大改进。(将“改进”改为“推进")
9.下列对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
的食材多样)
B.“噗。”锅内又叹了声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粥具有了生命力,衬托出粥对八儿的吸引力大)
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八儿吃得多,吃得尽兴)
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运用问句写出了藏戏的独特之处)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写的,文章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
B.《腊八粥》中随处可见主人公八儿急切地想吃腊八粥的描写,如“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C.《藏戏》中的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寒食节期间不能吃冷食,故应生火做饭。
11.下列是笑笑同学为“都是淘气惹的祸"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是()
(3分)
①将同桌的作业本藏起来,让他交不了作业。②偷偷藏在门后面吓爸爸一跳。
③主动扶张奶奶过马路。④偷偷把爸爸酒瓶里的酒换成了自来水。⑤帮学校园艺师王师傅浇花。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35分)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共35分)
12.《北京的春节》中的“京味儿”语言十分有特点,请你写一写。(4分)
(1)下面是一些“京味儿"词语,请你选择恰当的填空。(2分)
碎催话匣子幺蛾子纳闷儿
当一个人话多,每天没完没了地说,可以称他;形容馊主意、歪门邪道的做法的是______;每天总是伺候人,打杂儿,这样的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个能体现你家乡语言特色的句子。(2分)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藏戏》一文采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写了___和___这两部分。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戴面具演出、___、___三大特点。
(2)《腊八粥》围绕主人公八儿急切地等着吃母亲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___的热爱和对___的眷恋之情。
(3)《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___》,它写的虽然是故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故事比喻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是___,___,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言实践。(3分)
自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以来,学校规定禁止带零食进校园。这个规定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不同角色
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你换位思考,说说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老师:_________
值日生:_______
“吃货”们:______
15.课内阅读。(10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10分)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盖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载,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1自然段中画“"句子的作用是___。这一段是按照___的结构来写的。(2分)
(2)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2分)
A这几句话主要是从数量、和来介绍花灯的。(1分)
B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___"的意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1分)
(3)作者描写元宵节,详写了的场面,略写了_____________、的场面,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3分)
(4)“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全文,写一写春节的前两次高潮分别是哪一天。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3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10分)
过年(节选)
丰子恺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
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
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
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是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
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
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
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来,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
(1)我能从文中找出三个形容人多热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本文1、2自然段介绍了除夕的习俗:①摆风灯,插岁烛;②_____
_____;③分压岁钱;④______;⑤接灶君菩萨;⑥吃接灶圆子。其中写的较为详细的是____和____。(填序号)(4分)
(3)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作者家乡除夕、初一、初二、初四、初五这几天的风俗习惯,其中___写得最详细,作者这样写是因为_________。(2分)
(4)与课文《北京的春节》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篇文章中的春节都有吃年夜饭、放鞭炮、穿新衣、拜年等风俗。
B.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街上热闹的景象。
C.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朴实简洁,具有真情实感。
D.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年味,展现了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30分)
综合实践与习作。(共30分)
17.习作天地。(30分)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凝聚着我们中国人的心。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选一个节日,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习作内容要充分体现这个节日的“味道”。③做到主次分明,要把体现节日“味道"的部分写详细。④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单元考试试题
语文(提优卷)
参考答案:
1.(1)①匙②咽③彼④贺(2)B2.D3.B4.A5.D6.B7.B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丰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三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爱的教育:心灵成长之路
- 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内部债权债务管理办法解读
- 2025届宁夏回族吴忠市青铜峡市三上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说课:乘坐公交车社会教育
- 土地使用权买卖协议书
- 医学专业药理学科普知识测试卷
-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线与质量控制体系方案
- 骑电动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建筑设计理念与规范实战测试卷
- 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病的防治
- 畜禽免疫学课件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之行文格式样本
- 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封面
- 预应力张拉记录四张表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辅助线常用做法
- 重庆市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细则考评表
- 首信红星国际广场A地块建设项目监理规划
- 《腰段解剖》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