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3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1页
训练3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2页
训练3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3页
训练3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4页
训练3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3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分值:75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5·河北邢台模拟)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状况的总结。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德国()德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但议会的权力很有限社会主义思想在德国工人阶级中得到广泛传播。党派之间的争斗也日益激烈,极右翼的政党和组织也在兴起德国扩张其殖民地和经济实力,但这种努力也引起了其他大国的不满,引发了一系列紧张的国际危机A.战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B.对外战争影响民主进程C.面临着严峻的内外挑战 D.资产阶级统治摇摇欲坠2.(2025·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某位学者在提到一战时曾指出:“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淡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A.全面分析了一战爆发的原因 B.论证民族自决原则的合理性C.旨在劝导各国政府退出一战 D.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和平3.(2025·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测试)如图:代表奥匈帝国的雄鹰准备攻击代表塞尔维亚的鸡时,代表俄国的熊潜伏在岩石后面,准备保卫它的巴尔干小伙伴。该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是()A.列强政治发展不平衡 B.国际协调机制失效C.两大经济体系的对峙 D.德国推行铁血政策4.(2025·湖南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914年8月初,当法国政府宣布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巴黎市民在街头跳舞狂欢。当先遣部队奔赴前线之际,沿途民众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民众()A.反对侵略的意识高涨 B.对法西斯深恶痛绝C.坚决捍卫大革命成果 D.充满战争狂热情绪5.(2024·山东青岛模拟)如图为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B.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6.(2025·陕西汉中期末)1915年在西线服役的英国诗人维尔弗雷特·欧文写道:“我的朋友,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这表明()A.同盟国在战争中逐渐掌握主动权 B.一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C.日德兰海战的失利引发悲观情绪 D.一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再次泛滥7.(2024·湖北武汉模拟)一战爆发后,英国编辑了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学者和专业人员名单,隐瞒官方背景,定期向其提供英国的宣传资料,通过他们将材料发送到美国各界人士手中,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只不过是英国的正义支持者。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B.获得国内战时动员的支持C.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 D.激起美国反对德国的情绪8.(2025·山东青岛模拟)一战爆发后,法国总理和参众两院主席号召法国人民为“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而战。该号召()A.延缓了战争的进程 B.反映了人民的心声C.阐明了参战的目的 D.掩盖了战争的性质9.(2025·广西柳州模拟)1920年6月,德国警察人数从8万人增加到15万人,后来又通过立法,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同年7月,德国提出国内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15个月执行《凡尔赛条约》中的军事条款。德国多余的军用物资也迟迟不按《凡尔赛条约》规定缴给协约国。这表明()A.欧洲法西斯实力暗流涌动 B.协约国并未真正削弱德国实力C.凡尔赛体系严重限制德国 D.协约国对处理德国存在着分歧10.(2024·湖南衡阳模拟)巴黎和会上,法国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大波兰”以肢解和限制德国,最终未能实现;美国提出建立国联,但最终没有加入国联;英国希望直接兼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但和约最终根据美国的意见对其进行托管或“委任统治”。这说明()A.战后严惩德国目的失败 B.帝国主义矛盾日趋激化C.新的国际秩序充满妥协 D.和会结果不受列强操控11.(2025·湘豫名校诊断考试)一战后,束缚腿脚的霍布尔裙,逐渐被可以让女性更加灵活行走的钟口裙替代。女装舍弃了奢华风格,加入更多的军装风格,斜纹卡其布和灯芯绒流行起来,使衣服更加合腰身,显得硬气十足,而女装的上衣也第一次加入了男性特有的插手口袋。这表明()A.女性推动法国社会现代化 B.男女平等逐渐成时代主流C.实用性成为主要设计潮流 D.战争扭转了人们思想观念12.(2025·河北衡水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制造业的生产量下降了23%,而美国则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推动资本主义体系形成C.重新划定了世界的版图 D.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13.(2025·福建漳州模拟)1919年5月12日,德国国民议会讨论是否接受《凡尔赛条约》时,参加会议的所有党派从未有过的空前一致反对批准;在条约签字之日,德国各右翼报纸在第一版都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框。这反映出()A.大国间矛盾无法调和 B.德国战败已不可避免C.新国际秩序潜在隐患 D.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14.(2024·福建厦门模拟)一战后十年,英国主要是调整了与法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协调—遏制—合作的过程,一步步地打压“法国压制德国”的做法,最终使法国走向与德国和平共处的轨道,使法国由战后压制德国转变为容纳德国进入欧洲大家庭中。英国这样做()A.消除了欧洲不稳定的因素 B.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意在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D.以维护欧洲根本利益为出发点15.(2025·江苏扬州调研)有学者在对1918—1938年世界历史的反思时认为,这是“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时期,“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础上,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这主要反映出一战后的和平()A.孕育了新的危机 B.实现了冲突化解C.损害了大国利益 D.改变了世界格局16.(2024·河南郑州模拟)《国联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这一规定()A.确保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 B.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C.有利于制约侵略战争的发动 D.践行了“大国一致”的国际原则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7分。17.(2025·江苏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图2反映了一战之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18.(2025·河北邯郸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工业战,毒气、机枪、带刺铁丝网、铲子、罐装食品、制服和靴子等都从欧洲的工厂流出,有助于形成战争独特的风格。工业化使政府在这次冲突中能够大规模地调动士兵,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弹药和其他必需品。1915年开始,协约国和同盟国政府逐渐使用权力去征用必需品。英国和法国政府达成共识:要维持民众士气,就必须满足普通民众的基本需要。两国政府都经常干涉经济以确保工人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粮食库存的公平分配。因此战争期间法国和英国雇佣工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摘编自[美]布赖恩·莱瓦克等《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材料二尽管威尔逊总统竭力避免英法继续与德国为敌。但显然他是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凡尔赛条约》的赔偿条款极其苛刻,战败国只能吞下满腹苦涩……日本获准接管德国自1914年起占领的中国领土,这也导致属于“特殊利益国家”的中国拒绝接受和谈结果。巴黎和会由于只满足了少数与会者的利益,因而遗留下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摘编自姚妤、蔡新苗《图说一战二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社会转型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条约》对后世发展产生的影响。(9分)训练3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C[据材料“议会的权力很有限”说明当时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并不完善,君主享有较大的特权,议会权力较小,“党派之间的争斗也日益激烈”说明当时德国的政党斗争激烈,极端主义思想和组织兴起,加剧了社会动荡的局势,“引发了一系列紧张的国际危机”说明当时德国的扩张政策引起了英法等传统大国的不满,导致国际局势紧张,总体上看当时的德国内部不稳定,外部关系紧张,故选C项。]2.D[据材料信息,学者明确指出,民族主义导致人们只关注自己民族,忽视其他人类的权利和利益,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很可能成为威胁和平的因素。这与题干中学者的观点相吻合,即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可能带来的和平威胁,故选D项。]3.B4.D[巴黎市民在战争爆发时的狂欢、对士兵的热烈欢迎以及希望他们很快凯旋的愿望,都体现了他们对战争的积极态度和狂热情绪。这种情绪源于爱国热情、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士兵的尊敬和支持。故选D项。]5.B[据图表信息可知,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增长数额较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国际局势较为紧张,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大国矛盾推动了这一情况的出现,故选B项。]6.B[“一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与诗句中的“绝望的光荣”相呼应,表明诗人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望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希望不要将这种绝望传递给下一代,故选B项。]7.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隐瞒官方背景,向美国一批有影响力的人物递发宣传资料,隐蔽地向美国各界人士作宣传,结合一战的史实可知,英国想要以此改变美国中立的态度,使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故选A项;英国对美国展开宣传工作,与国内动员无关,排除B项;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象,其意图是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激起美国对德国的情绪,排除D项。]8.D[据所学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而题干却认为是为了“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据此可知,该号召掩盖了一战的帝国主义争霸的性质,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该号召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而不是“延缓”,排除A项;据题干中“法国总理和参众两院主席号召法国人民……”,可知该号召并没有反映人民的心声,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该号召仅是法国参加一战的借口,而不是其目的,排除C项。]9.C[据材料“警察人数从8万人增加到15万人”“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下仍然有军国主义倾向,但德国是以借口或者其他形式(警察部队)来发展军事势力,这说明德国受到凡尔赛体系的严重制约,故选C项。]10.C[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大国的要求都未能完全得到满足,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是大国间相互妥协的结果,故选C项;巴黎和会实现了严惩德国的目的,排除A项;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排除B项;巴黎和会受到西方列强控制,如国际联盟就是受到英法的操纵,排除D项。]11.D[根据材料中“一战后,束缚腿脚的霍布尔裙,逐渐被可以让女性更加灵活行走的钟口裙替代”“女装的上衣也第一次加入了男性特有的插手口袋”可知,随着一战的结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平等等因素成为女装的选择,这说明战争扭转了人们思想观念,故选D项。现代化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B项;C项错在“主要”,排除。]12.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欧实力削弱,而美国实力增强,这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故选D项。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排除A项;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定,排除C项。]13.C[据材料“《凡尔赛条约》……空前一致反对批准”及所学可知,《凡尔赛条约》在德国国内遭到了空前一致的反对,说明该条约严重损害了德国的利益,这反映出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存在隐患,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故选C项。]14.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打压“法国压制德国”的做法,使法国逐渐容纳德国进入欧洲大家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做法意在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中“消除”之说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英国的做法是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的,并没有破坏该体系,排除B项;英国的做法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非维护欧洲根本利益,排除D项。]15.A[据材料“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没有完全消除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加剧,如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等,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隐患,故一战后的和平孕育了新的危机,故选A项。]16.C[题干所示为《国联盟约》的相关规定,“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