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5.12)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竞赛姓名分数填空题(20分)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10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2.地震发生时,若身处高楼,应躲避在()下方。3.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4.洪水来临时,若被洪水包围,应尽量寻找()等待救援。5.台风预警信号中,()预警信号为最高级别。6.防范泥石流时,应避免在()附近停留。等基本功能。8.灾害发生后,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应确保饮用水9.家庭应急包应包含()、()、()等物品。10.防范森林火灾,应严格遵守()规定。11.交通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开启车辆()。12.雷电天气时,应避免在()下避雨。13.冰雹天气来临前,应将车辆等财产妥善()。14.瘟疫灾害期间,应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15.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按照()统一指挥进行应16.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提高公众的()17.()是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18.在灾害救援中,()是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等多方面协同合作。20.()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遇到地震时,以下()行为是错误的。A.躲在桌子下B.远离窗户C.乘坐电梯逃离D.保护头部2.火灾发生时,穿过浓烟逃生应()。A.快速直立奔跑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前行C.大声呼救D.乘坐电梯3.洪水来临时,以下()物品不利于逃生。A.救生圈4.台风来临前,以下()措施是错误的。A.加固房屋门窗B.放置花盆于窗外C.储备食物和水D.关闭电器设备5.预防泥石流,以下()做法不正确。A.在山谷底部露营B.远离沟谷C.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D.及时获取天气预报6.在应急避难场所,以下()行为是允许的。A.随地丢弃垃圾B.搭建临时住所C.大声喧哗D.私自离开指定区域7.灾害发生后,饮用水消毒可使用()。A.酒精B.洗衣粉C.汽油8.家庭应急包中,以下()物品不是必需的。A.现金B.贵重首饰C.急救药品D.手电筒9.防范森林火灾,以下()做法正确。A.在林区吸烟B.在林区野炊C.严格遵守森林防火令D.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10.交通事故发生后,以下()措施是错误的。A.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B.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C.拨打120急救电话D.私自挪动伤员11.雷电天气时,以下()位置是安全的。A.大树下D.湖泊边12.冰雹天气来临时,以下()防护措施错误。A.迅速躲避到建筑物内B.在室外时,用衣物等保护头部C.驾车时,将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D.在室外继续活动13.瘟疫灾害期间,以下()行为有助于防控。A.随地吐痰B.勤洗手、戴口罩D.捕食野生动物14.突发事件发生后,以下()信息是可靠的。A.来自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B.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C.道听途说的消息D.自己主观臆断的信息15.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以下()方式有效。A.只关注娱乐新闻B.参加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C.从不学习相关知识D.依赖他人救助16.()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A.建筑抗震设计B.增加建筑物高度C.减少建筑物采光窗D.增加建筑物装饰17.森林火灾的蔓延速度与()因素有关。A.风向、风速B.植被类型C.地形地貌D.以上都是18.洪水预警信号中,()表示洪水可能漫滩或已漫滩,防洪工程设施可能出现漏洞等一般险情。A.蓝色预警B.黄色预警C.橙色预警D.红色预警19.火灾逃生时,以下()方法可以防止烟雾吸入。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用纸巾扇风C.用衣物掩盖口鼻D.用口罩(非专业防毒面具)遮住口鼻20.地震发生后,被困废墟中应()。A.不停地大声呼救B.用硬物敲击周围物体发出求救信号C.拼命挣脱,不管身体是否受伤D.放弃求生希望21.泥石流发生时,应向()逃生。A.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两侧山坡B.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下游C.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上游D.平坦的河谷地带22.在应急避难场所,以下()设施不是必备的。A.应急供水设施B.应急供电设施C.娱乐设施D.应急医疗救护设施23.预防地质灾害,以下()措施是错误的。A.在山区随意开挖山体B.保护植被C.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D.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24.火灾发生时,以下()物品不能用于灭火。A.水(普通火灾)C.泡沫灭火器25.防范台风,以下()做法正确。A.检查门窗是否牢固B.准备好应急物品C.关注台风预警信息26.洪水发生时,以下()行为是危险的。A.向高处转移B.在洪水急流中行走C.利用船只等工具逃生D.等待救援27.地震预警时间通常为()。A.几秒钟到几十秒钟B.几分钟C.半小时D.几小时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是常见的自然灾害。A.地震C.洪水2.地震时,可躲避的室内安全位置包括()。A.坚固的桌子下C.楼梯间D.卫生间3.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弯腰低姿态前行C.沿着疏散通道逃生D.如果身上着火,就地打滚灭火E.乘坐电梯快速下楼4.洪水来临时,可作为救生器材的物品有()。A.门板D.大型泡沫塑料E.救生圈5.防范台风,应提前做好()准备。A.加固房屋门窗B.储备食物和水C.准备应急照明设备D.关闭电器设备E.将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6.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等设施。A.应急供水B.应急供电C.应急医疗救护D.应急厕所E.应急物资储备7.灾害发生后,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A.煮沸消毒B.漂白粉消毒D.消毒剂消毒E.过滤消毒8.家庭应急包中,以下()物品是必要的。A.饮用水和食品B.急救药品C.手电筒和备用电池E.现金和证件9.预防森林火灾,应遵守()规定。A.森林防火令B.不在林区吸烟C.不在林区野炊D.不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E.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10.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救互救的原则是()。A.先近后远B.先易后难C.先轻伤后重伤D.先救生后救物E.先救熟人后救陌生人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2.火灾发生时,可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7.灾害发生后,任何水源都可以直接饮用。()11.雷电天气时,可以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躲避。12.冰雹天气来临时,应迅速躲避到建筑物内或坚固的遮蔽13.瘟疫灾害期间,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患者。14.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令有序应对。15.防灾减灾知识只在灾害发生时有用,平时不需要学习。16.建筑抗震设计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17.森林火灾发生时,应逆风逃生。()18.洪水预警信号中,红色预警表示洪水已漫过堤防,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重大险情,可能造成严重洪涝灾害。()19.火灾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行走。()20.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返回室内检查财产损失。()1.简述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应如何避震?2.如何制定一份家庭应急计划?答案3.坚固的家具4.高处或坚固建筑物6.山谷、溪流沟口7.庇护、医疗救护、物资供应8.清洁、安全9.饮用水和食品、急救药品、手电筒等10.森林防火11.危险报警闪光灯15.政府或应急管理部门19.政府、社会、公众24.A(注:普通火灾可以用水灭火,但如果是电气火灾等通火灾)”是正确选项)三、多选题四、判断题五、简答题1.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方,如桌子、床等,用双手或柔软物品保护头部。避免靠近窗户、外墙、镜子等易碎物品处。若在厨房,应迅速关闭煤气阀门,远离炉灶。若在卫生间,可躲避在浴缸或厕所隔间等相对坚固的位置。待地震暂停后,再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带,并注意防范余震。2.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家庭成员的应急联络方式,包括工作单位、学校等的电话和地址;确定家庭成员在不同灾害情况下的集合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宿短租平台用户入住及退房流程管理协议
- 国际法律顾问团队派遣服务协议
- 专业美容美发技术培训与创业支持合同
- 互联网支付货币合规管理补充协议
- 艺术展览馆运营与管理委托合同
- 俄罗斯能源输送管道监理与维护补充协议
- 电力设施租赁补充协议(储能电站建设)
- 房产抵押贷款与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合同
- 快餐连锁品牌加盟及绿色有机食材供应协议
- 仓库租赁补充协议(含消防)
- 诺如病毒校园防控知识
-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康复15节
- 关于梳理、修订、完善公司规章制度的通知
- 会计信息考试系统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 (高清版)TDT 1067-2021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
- 安措费清单完整版本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
- 学校减免校服政策方案
- 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
- 培训课件 -华为铁三角工作法完全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