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1.水稻、小麦是最基本的口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种子,珍惜粮食”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种质是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农作物种质形式可以是种子、茎尖、休眠芽、花粉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成为培育农作物新种的坚实“素材库”。随着许多作物品种的加速消失,种质资源库()。1986年10月,我国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国家作物种质库,至今仍在使用。2021年9月,新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国家作物种质库是全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及科学研究中心。目前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例如,在种质库高耸的架子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几代科研人从各地收集的燕麦种子,多达5200份。每一个农作物品种的种子都要先经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清选、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装瓶密封。以前的国家种质库的“心脏”,是一间150平米左右的恒温密室,像一个巨型冰箱,始终维持在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这样的低温环境,使种子的代谢变得缓慢,呼吸停止,可以保存50年以上。一旦需要,种子随时都可以被唤醒、激活。以前“水稻癌症”——黑条矮缩病危害严重,农业科学家团队就是从国家种质库2.3万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出7份抗病种质,创制出水稻抗病新品系,从根本上解决了难题。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我国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最终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_______(1)根据语意,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继往开来B.应运而生C.无中生有D.油然而生(2)对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茎(jìng)B.仍(rēng)C.燕(yān)麦D.关卡(qiǎ)(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种子形状像芯片一样小。B.这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种子作用跟芯片是一样的。C.这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不同种子如同芯片有很多差异。D.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种子内部像芯片一样聚集大量信息。(4)根据文意,下列语句填写在结尾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zuàn)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B.因而一代又一代种质资源学者艰辛探索,在源头守护着国家粮食的安全。C.使作物种质的保存方式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最先进的国家级种质库。D.每个农业强国都需要拥有强大的种质库,粮食的诺亚方舟在全球称霸天下。(★)2.水稻、小麦是最基本的口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种子,珍惜粮食”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认识“毫秕”在云南傣族语言中,“毫”是谷子、米、饭之意,“秕”是崇拜的神之意,“毫秕”就是“神米”,也就是贡米。“毫秕”是云南德宏州遮放地区特色的水稻品种,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曾被称为“宫廷贡米”,40年前基本绝迹。毫秕是晚熟高秆低产水稻品种,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稻秆平均高2.4米左右,生长期长达6个月,种植管理成本高,产量低,亩均产量仅150公斤左右。其稻米为长粒型,①色泽晶萤如玉,蒸煮后的米饭油亮,香气袭人,黏糯适口,回味无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高产矮秆水稻大面积[甲],种毫秕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毫秕绝迹。2008年,云南当地种植大户王加勇从远在北京的国家作物种质库找到稀有的遮放毫秕的12个古老品种。王加勇②看到依然棵粒饱满的种子如获珍宝,立刻购买了毫秕每个品种100粒共1200粒稻种。他带领农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目前一部分毫秕品种已经恢复种植,亩产量达到500多公斤,并取得了良好的[乙],稻米售价很高,仍供不应求。后经规模化生产这类稻谷已形成遮放贡米优质稻米品牌。王加勇也成功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文中①②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分别在下面的横线内写出正确字形。①②(2)在文中横线[甲]、[乙]处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甲]推进[乙]效果B.[甲]推送[乙]效能C.[甲]推广[乙]效益D.[甲]推行[乙]效率(3)文中划曲线句子缺少标点,请你在句中添加恰当的标点。答:后经规模化生产这类稻谷已形成遮放贡米优质稻米品牌二、综合性学习(★★★)3.水稻、小麦是最基本的口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种子,珍惜粮食”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小薇”是中国农科院科学家团队经过十余年攻关,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进行水稻种质资源创新获得的一个超矮秆水稻品种,其在地面长成的植株有20~30公分,身形更适合在空间站种植。2022年7月25日,跟随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带上天的“太空快递”中,就有“小薇”这个稻种。7月29日,中国科学家开始与太空中神舟十四号宇航员协作,通过地面程序,遥控注入营养液指令,启动太空种子实验。在陈冬、刘洋、蔡旭哲等三位宇航员的精心栽培下,8月29日,“小薇”等水稻种子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萌发、长出幼苗,有5~6厘米高,生长状态良好。可以看到水稻有节奏地生长,呈螺旋状上升。10月12日“小薇”的高度达到8~10厘米,此后太空水稻经历了幼苗生长、开花抽穗和结籽共120天的完整生命周期,11月25日结束实验。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宇航员圆满完成了183天的在轨工作任务,安全返回。并在5日将太空科学实验生物样品顺利交接至科学家手中。其中就包括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的水稻,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太空种的水稻因重力微弱,没有地面上的水稻生长得那么笔直,株型更为松散,根可以向各个方向生长。可以说“小薇”等作物种子上天为我国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1)请你为上面这段文字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有同学在阅读上文后写下了一段话,其中划横线句欠通畅,请你修改。成功的太空育种,未来农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只要培育出优良的种子,才能经过辛勤的耕耘有更大的收获。(3)同学们在了解关于种子的知识后有很多感慨。请你写一段话来表达“了解种子,珍惜粮食”主题学习的感受。要求:写作中引用下面名句中的一句。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代李绅)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清代)三、名著阅读(★★★)八年级正在开展《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阅读记录4.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昆虫记》阅读记录卡,请在①处填写作者,在②处填写这本书的类型,帮他完善卡片内容。

阅读记录卡内容简介《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1)________历时三十年撰写的(2)________巨著。这是一本讲述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泥蜂、圣甲虫、蝉等100多种昆虫。读后感悟……【任务二】阅读交流5.在阅读成果分享课上,语文课代表提议同学们把自己的网课头像换成《昆虫记》中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形象,取一个与之匹配的、有意思的网名,并说明取名的原因。【示例】网名:田园提琴家——蟋蟀原因:蟋蟀左右翅膀上的短刺和硬棘,随着两翅一张一合即可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像拉小提琴一样。我的网名:①_______________取名原因:②_____________6.同学们围绕鲁迅曾对《昆虫记》的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书”展开讨论,你认为这本书很有趣还是很有益呢?请结合具体内容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60字左右)四、名句名篇默写(★★★)7.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与情致。李清照《如梦令》的“争渡,争渡,(1)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欧阳修《采桑子》的“(2)___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让我们徜徉在如梦如幻的湖光波影中;王维《使至塞上》的“(3)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让我们穿行于苍劲雄浑的沙漠中。崔颢《黄鹤楼》的“(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鹦鹉洲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诵读经典诗文,还可以修身养性。陶渊明《饮酒》的“采菊东篱下,(6)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净化心灵,保持本真;晏殊《浣溪沙》的“(7)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引导我们流连惋惜,涵养哲思;李清照《渔家傲》的“(8)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鼓舞我们心存高远,到达理想境界;李贺《雁门太守行》的“(9)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激励我们舍身忘我,报效国家。五、诗歌鉴赏(★★)8.阅读下面的古诗,补全对话。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同学甲:我判断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因为两首诗中都有“①_______、②_______”表示边塞独特风景的意象。同学乙:的确,这两首诗都有边疆战士艰苦生活的场景描写。例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此句描写敌兵滚滚而来,像一片黑云,翻卷着,涌动着,逼近城墙,城墙仿佛将要坍塌了;我军严阵以待,适逢日光从云隙间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铠甲上,铠甲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耀人眼目。同学丙:“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句话描绘的场景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丁:联系写作背景,两首诗的尾联都表达了共同的心声:④___________。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方法示例词语加点词的意义课内外迁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常恐骄奢生于富贵(1)联想成语法不言而喻而后喻(2)查阅工具书而:①表并列。一般不译;②表递进;③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④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⑤表修饰。而后作(3)衡:①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车辕上的横木;②秤杆:秤;③匹敌:对抗;④通“横”,阻塞不通。衡于虑(4)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11.请翻译下列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硅翟万银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免不了要与硅为伍。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山石、土壤、海洋和空气之中。硅是计算机和手机芯片的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了人类互联互通的现代生活。那人类与硅为伍的生活中,身体健康是否也得益于硅呢?②硅对某些动植物的生存特别重要,缺少硅则不能维持DNA的合成、正常代谢和细胞增殖生长。健康的人体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数量不等的硅,其中大量的硅以单硅酸根离子(H3SiO4-)的形式存在,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③硅(主要是单硅酸)可以说是人体的一种营养成分,可以伴随食物在肠道内消化吸收。硅常与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结合。科学家发现,人体的硅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说明,硅与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与衰老存在联系,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④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科学家伊迪丝·卡莱尔首先发现,硅在骨骼外层的含量远高于骨质层,她由此推测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中硅是必不可少的。后来,她用实验证实,硅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卡莱尔的论文发表后不久,美国材料学家莱里·亨奇发现硅含量达到45.5%的玻璃粉能缓慢溶解于水,所释放的含单硅酸根离子的产物可以促进骨骼细胞增殖,促进受损的骨骼迅速修复。他把自己发明的玻璃称为45S5生物玻璃,开创了修复人体的第三代生物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生物玻璃不仅促进骨骼细胞增殖,而且能上调与骨骼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现在国内各大医院骨科所用的骨骼修复材料,很多都采用了含硅的材料。21世纪初,亨奇的实验室和笔者所在的实验室都推测,45S5生物玻璃不仅能修复骨骼等人体硬组织,而且还能促进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修复,并可能促进伤口愈合和治疗晚期糖尿病患者腿部的腐烂,但并没有专门的实验对此加以证实。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地震,大批伤员需要救治。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骨科主任王榛教授用我们实验室生产的含硅生物玻璃粉,挽救了4名被倒塌房屋埋压超过100小时、本需要截肢的伤员的胳膊或大腿。当时谁也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虽然先后有实验证实,含硅的材料能促进软组织的细胞增殖,但都没有触及修复伤口的根本机理。⑥一年后,笔者到位于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国立物质科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利用该所的研究条件,终于揭开了这一秘密。原来硅(单硅酸根离子)能促进伤口生成新血管。硅离子促进伤口处的活细胞发出新血管生成的信号,然后信号逐级传导、起作用。体外人体细胞实验和兔体内骨缺损修复实验都证实硅(单硅酸根离子)能促进新血管生成,同时揭示了新血管生成的机理。伤口有新血管生成,就可以获得氧气、营养和肌体修复所需各种蛋白因子,当然促进了伤口的修复。这一发现为探索硅酸盐材料的优化设计与临床应用、相关营养与医药开发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⑦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硅相伴,深深得益于雨水冲刷岩石而产生的溶解性硅(单硅酸根离子)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人们也要关注恶劣环境中含硅尘埃对人体的危害。人与自然相依相伴,保护好自然,保护好环境,归根结底就是保护我们自己。13.根据文意,完成填空。

硅对身体健康的益处(1)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硅与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与衰老存在联系,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3)第④—⑥段:硅不仅能____________,而且还能____________。14.第②段中加点词“大量”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⑤段划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面文字最适合放到文中哪一段后面?请说明理由。然而,硅肺病的罪魁祸首也是硅。工人长期在灰尘很多的环境中工作时,肺部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硅(SiO2)颗粒。含硅颗粒引起肺部弹性下降,逐渐硬化,使患者难以呼吸。我认为应放在第______段后,理由是__________(★★★)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花朵的秘密生命(节选)[美国]沙曼·阿普特·萝赛①①我躺在草坪上,依偎着一丛雏菊。它们的中心是蛋黄一样的颜色,花瓣是柔和的乳白。附近有朵跃升花正炫耀着自己如喇叭般修长的花瓣,这些花瓣形成一个五角的星形开口。我只剩下几分钟的时间了,蚂蚁将爬上我的脚踝,有刺的叶子会扎到皮肤,我会感觉很不自在。毕竟现在离地面这么近,连三十厘米都不到。很快我就会想要起身,重拾两足动物的视野。②有好几分钟之久,雏菊的白色花瓣占据了我的心。土地和树叶的味道是如此熟悉。当阳光炙热的能量润泽田野,我被它散发出的一阵阵能量轻摇入梦。波长较长的有无线电波、红外线,还有近红外线(就是它把我赤裸的腿晒得发烫);波长较短的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它们多半都不会到达地球表面。③而在紫外线和近红外线之间,满载能量的光子波长恰在人类可见的范围内,属于可见光。我们会把不同波长的光看作是不同的颜色;光谱的其中一端是紫色,另一端是红色。④我稍稍上前,红色跃升花的花瓣顿时放大,占据了整个视野。花瓣细胞中含有色素,能够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跃升花的色素就是反射了红光范围里的光波;而其余大部分波长的光波都被它吸收了,所以我看不到那些颜色。⑤花把那些颜色藏起来了。⑥我看到的是进入我眼中那被反射的红光。眼睛会把它转换成电化学能量,送到大脑,于是我脑中浮现:“嗯……猩红色,是朵斗牛士。”⑦尽管那些看到光线、看到红色的原理我全都明白,但是这些现象如此复杂,而且就发生在一瞬间,说真的,我也很讶异自己竟然能够用三言两语就说清了。⑧我又转向那朵雏菊。⑨有些白花的色素,会把所有可见光谱内的光都反射回去,不管是红、橙、黄、绿、蓝,还是紫光。当物体的所有颜色都被反射掉时,我们就看见了白色。⑩然而,大部分的白花靠的不是色素,而是花瓣细胞间布满空气的间隙来反射光线。同样的道理,雪花之所以是白的,是因为结晶颗粒之间有填满空气的间隙。花朵细胞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造成光线散射或高度折射,产生从天鹅绒般的雾蒙蒙到晶莹耀眼的不同效果。如果我们挤压一朵含有空气间隙的花使空气散出后,软绵绵的花瓣将变得黯淡无光。⑪如果所有可见光都被花瓣或其他物体吸收,我们就会看见黑色。黑色的花并不多见,⑫不过曾在一九三九年于墨西哥的瓦哈卡被人发现。五十年后,一位植物学家出发寻找这朵名为“Lisianthusnigrescens”(黑色洋桔梗)的花,他描述这朵花看起来像是“点点发亮的煤油”,花开时宽二点五厘米,有如“黑缎制成的钟”。他在实验室里发现这朵花能够产生大量的色素,以惊人的速度把从红到紫的所有可见光吸收殆尽。没有人知道它靠什么传粉,也想不通一朵花为何要穿一袭黑衣。⑬绿色自然是我在这片原野中看到的主要颜色:雏菊叶子的深绿,跃升花茎部的浅绿,嫩草的宝石绿,杜松和北美黄松的苍绿等。在学校里,我们都学过光合作用,被称作叶绿素的色素能把光转换成能量;我们都仰赖它的恩赐。⑭叶绿素在位于紫蓝光和橙红光的波长范围内时吸收效果最佳;绿光的波长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会被反射回去。生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是:当初远古植物在有着大量水生细菌的深海里进行演化时,这些细菌吸收利用的就是绿光;于是,能够利用其余波长的似植物细胞较其他细胞更有生存的机会。登上陆地后,有了充足的阳光,植物只须维持原来的效率继续反射绿光,不必吸收所有的光就能存活。今天我们不会走在长满“黑缎制成的钟”的树下或在煤黑色的草地上野餐,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我很庆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