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母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使用教材版本统编版

课题14.母鸡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母鸡》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小动物"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母鸡》是第二篇文章,也是老舍的作品。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好奇心,喜欢亲近小动物,有的孩子还已经在饲养动物,农村的孩子则对动物更熟悉。本单元让学生“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像作家那样用恰当方式表达对动物的感情(一些孩子因为不懂表达对动物感情的方式导致孩子受动物伤害或虐待动物事件并不鲜见),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分析作家的写法和表达方式,在生活中和习作中模仿借鉴。类似的阅读训练已经有过,学生已经具备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的阅读基础能力,能比较熟练运用抓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等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本次大单元教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细品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2.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教师活动11.【出示“母鸡孵蛋"图片】谈话过渡。2.质疑导入。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交流对母鸡的印象。活动意图说明:承接上节课的“孵”字教学图片,让上节课的情感延伸到本节课,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教师活动21.找关键句,启发学生思考老舍先生如何表达对鸡母亲的情感。(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2.默读课文5-8自然段,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思考并圈画关键词,做做批注。3.交流反馈。学习第5自然段(1)你读出了鸡母亲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抓关联词“不论……还是……总是……"谈体会,指导朗读。(3)理解“警戒”“咕咕地紧叫"等词语,感悟老舍的用词严谨。(4)指导朗读“警戒”状态,体会“英雄"的伟大。4.学习第8自然段(1)指名读夜间鸡母亲守护小鸡雏的部分。(2)重点品析“顶尖锐”“顶凄惨”,感悟老舍对英雄鸡母亲的敬意和心疼。(3)指导朗读。5.学习第6自然段(1)引导观察鸡母亲的动作。(2)抓关键词句体会鸡母亲的辛苦和慈爱。过渡:仔细品读,文章还有很多地方都能读出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读出老舍先生对鸡母亲的深厚情感。学生活动2从课文中找到关键句,并圈画出关键词。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思考并圈画关键词,做做批注。对课文5—8段进行批注式阅读,结合课文内容,感受母鸡的形象变化。活动意图说明:教学要善于变化,学生学习起来才有不断的激情和兴致。教师运用默读品析关键词、表演朗读体验情感、播放视频猜文字等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的同时,也逐步体悟到老舍先生对鸡母亲情感的变化,进而引发学生关注老舍先生这位语言大师用词的严谨。环节三:教师活动31.【出示《我的母亲》片段】教师深情讲述,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引导发现“母鸡”和“母亲"的共性。3.引读诗歌。【她们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们有了孩子。她们伟大,因为她们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4.小结老舍情感变化的原因,品读“不敢再讨厌”的内涵。(板书:英雄)学生活动3学生圈出诗歌小节中,描写的雨过天晴的景物。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边读边在课本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在感受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拓展练习,进行语言训练。活动意图说明:《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和《母鸡》有很多相互映衬之处,拓展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片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舍先生对鸡母亲的情感,并升华为对全天下所有的“母亲"的情感,此刻引入改写的诗歌,让学生激情朗读,使文章学习进入高潮,揭示了“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内涵,也呼应了上节课的学习。

板书和PPT等媒体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当堂基础性作业读拼音,写汉字。

tǎoyànhěndúchénɡjìjǐnɡjiè()()()()二、形近字组词侮()讨(

)雏()掘()海()付(

)雄()倔()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讨厌()理由()反抗()啼叫()细声细语()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2.防敌袭击和侦察的警卫措施。是战斗保障的内容之一。()3.堤岸旁边的田地。(

)4.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5.预先准备。()跨学科创新型作业设计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在课文开头,作者是()母鸡的。A.讨厌B.喜欢C.痛恨2.“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是说()A.母鸡什么也不怕。B.母鸡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动物。C.为保护自己的孩子,母鸡十分坚强勇敢。二、课内阅读。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1.母鸡在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在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

2.短文最后“不敢”一词有什么作用

3.短文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三、画一画课文中的母鸡。

教学反思与改进

1.注重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体验。我在教授关于描写动物的课文时,深感需深化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体验。鉴于学生可能鲜有机会直接接触母鸡这类家禽,他们对于母鸡的行为特性和生活习性往往知之甚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我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了母鸡的生活视频。这些视频生动展示了母鸡的觅食、筑巢、照顾小鸡等日常行为,使学生得以直观感受母鸡的生活状态。我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了一些与母鸡相关的故事和趣闻。这些故事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母鸡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通过这些活动,我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体验感。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尊重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2.深入地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元素。我深知在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时,需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与关爱,不仅彰显了动物的本能,更展现了无私之爱的真谛。在教学中,我更为注重引导学生去细腻地体会这份深情厚意,使之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温暖的母爱。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期望学生们能够更加珍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学会感恩与回报,从而培养出一颗懂得爱与被爱的心。3.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授《母鸡》这篇课文时,我特别设计了若干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开展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此举旨在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转变为一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展思维的过程。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的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