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州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审校:朱洪山吴军本试卷共五大题,18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題的作答:用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題卡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叫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漸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把扳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拉影式的涉掛,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或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走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扱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浦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杨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漸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席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节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1.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3分)A.“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的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B.“卑郧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诗人以淸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C.“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訂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愆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D.“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甜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来越少,缺乏真正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通情感的艺术杰作。B.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而造成这一标准缺失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C.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规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D.好的诗歌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的精神追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地反映当下生活的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B.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类共有的俾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C.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只要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D.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留候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杆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其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泰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成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成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校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陸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①雄阳:洛阳U②郦食其:人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竖易动以利贾竖:买卖人。B.各啖食其持重宝哗秦将啖:吃,给人吃。C.此独其将欲畔耳畔:反叛。D.良亡,间行归汉王间:从小路。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钜起下邳/与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芥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他弟死不葬,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张足智多谋.败晓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思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5分)答: 。(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5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北歌佚名①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②。。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家慈,母亲;稀,依稀。8.“一首《北歌》,写尽边人苍冷伤怨形色,只欲使人泪下。”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5分)答: 。9.简要赏析后两联的艺术特色。(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2)《离骚》中表明3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法度的两句是:“,。”(3)《赤壁赋》中描写哲操而对大江斟酒吟诗情形的句子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鸟窝李吟中午,黄豆腐卖完豆腐,他骑着三轮车慢悠悠地行。黄豆腐的本名叫黄乾坤,可人们总喊他黄豆腐。黄豆腐这称号不错啊,名副其实,很亲切,豆腐里面有乾坤。黄豆腐到了自家院里,见儿子把木梯搭在砖墙上,准备掏鸟窝。黄豆腐大喝一声:“给我滚下来。”九岁的儿子大骇,立即从梯子上“滚”下来。黄豆腐忍着怒气,说:“你们掏麻雀窝,它们的妈妈会伤心儿子跑了,七岁的女儿没跑。女儿守着婴儿椅,里面还有一个小男孩,叫小蜻晴。小晴晴是黄豆腐妹妹的儿子,才九个月,成了孤儿——冬夜里,黄豆腐的妹妹和妹夫睡在卧室,蜂窝煤烤火炉没端出门外,夫妻双双中毒身亡。黄豆腐抱起小晴晴时,妻子提着一桶豆浆出来了,喊:“工地上要你送桶豆浆去,黄豆腐把小晴晴放进婴儿椅,望着妻子你好像还有话要说?”妻子用围裙擦着手:“唐老板又来找你。”黄豆腐生气了,使劲儿地喘,他有哮喘病。他啐一口:“那家伙脸厚啊。我会让他抱走小晴晴?”唐老板来过三次了,要领养小晴晴。唐老板是外地人,在大宁河边开着一家制衣厂。黄老板的妻子是大学教授,两人膝下有一女。黄豆腐问妻子:“你说我们能不能养活三个孩子?”妻子点点头。然后又说:“唐老板说他是真心领养孩子,你可提出条件,他不会拒绝黄豆腐一跺脚我会提条件?十万?百万?小晴晴是商品?”妻子笑:“我们不是人贩子。”黄豆腐朝妻子竖起大拇指。妻子说:“唐老板说他还会来。”黄豆腐啐一口:“你总说这事儿,你心里有鬼,我不会让他再来。”妻子脸红了,扭身便走。黄豆腐嘴里嘟噜着,推着三轮车去了建筑工地。傍晚,黄豆腐抱着小晴晴在墙壁下,听着小麻雀在窝里叽叽地叫。这时,一辆小车开来了。车里钻出一位黑衣大汉,便是唐老板。唐老板的脸很宽阔,戴着一副金边眼镜。黄老板朝黄豆腐一拱手:“我感觉和小晴晴有缘分,所以又来了。我第一次来,他就对着我笑,嘴里喊着唐唐唐。”黄豆腐笑:“那是小晴晴以为你带糖了。”唐老板哈哈大笑。黄豆腐说:“你有用不完的钱,可以找‘小三’生个儿子。”唐老板有些尴尬:“不瞒你说,我女儿就是所谓小三生下的,我妻子不生育。你会建议我找‘小四’生一个?我是人,还是老婆的丈夫。我六十岁了。”黄豆腐抱着小晴晴走几步:“我妻子总是给我做工作,让你把小晴晴抱走。”唐老板大喜,靠近黄豆腐。黄豆腐扯开小睛晴的衣服。小晴晴身上有好多斑点,颈上还有一个肿胀的疙瘩。黄豆腐说:“这孩子有红斑狼疮。医生说延误了最佳治疗期,治不好了。我妻子不让我告诉你。”黄老板张张嘴,又闭上。他伸手擦汗,眼镜落下地,断了。他拾起眼镜踉跄地走。黄豆腐抱着小晴晴,朝唐老板骂出一声王八蛋。黄豆腐正要转身进屋,见唐老板又跑来了。老板眯缝着近视眼,说:“兄弟,你把孩子给我行吗?我给他求医。我刚给妻子打电读,她也同意。”黄豆腐的手颤抖不已。他把小晴晴捧给了唐老板。唐老板抱着孩子便走,生怕黄豆腐反悔。忽然,黄老板又跑回来,递给黄豆腐一个大信封。黄豆腐一口啐在信封上:“我要扇你的脸。”唐老板大骇,连连摇头,怀里的小晴晴哇哇哭了。唐老板检起地上的信封,抱紧小晴晴便走。黄豆腐捂着眼,扑进屋去。一会儿,妻子回家了。黄豆腐说:“小晴晴去了唐老板的家。我撒谎说小晴睛有红斑狼疮,他相信,可他还是抱走了小晴晴。”妻子问:“你看中的是他有爱心?”黄豆腐说这几天我在想啊,一直在想。你知道墙洞里这鸟窝吗?”妻子有些不解,这事儿与鸟窝有啥关系?黄豆腐走出屋,仰望天空:“麻雀和天鹅不一样。麻雀窝和天鹅窝也不是一样的。”妻子急了:“难道我们的孩子是麻雀,小晴晴今后就成天鹅了?”黄豆腐一笑:“谁说我们的孩子是麻雀?”妻子怔一下,声音发颤:“就这样让唐老板把小晴晴抱走了?”黄豆腐一瞪眼:“唐老板要我去给他看仓库,你去干杂活,每人工资四千块。”妻子大喜:“去呀,肯定比我们卖豆腐强。”黄豆腐摇摇头:“不去,我们身上的石骨味洗不掉。”(原载《天池》2014年第11期)(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张张嘴,又闭上”“伸手擦汗”“拾起眼镜踉跄地走”,一系列的神态描写,表现唐老板得知晴晴患有红斑狼疮吋的震惊。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黄豆腐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妻子“心里冇鬼”、儿子毁坏鸟窝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C.小说中唐老板的妻子虽然没有出场,但从唐老板的电话中可知她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这属于小说中的侧面描写。D.小说中黄豆腐说“麻雀和天鹅不一样。麻崔窝和天鹅窝也不是一样的”,反映了现在城市和农村两极分化的教育现状。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黄豆腐把孩子送给唐老板之后,妻子“怔一下”“声音发颤”,表现了她对孩子的不舍。(2)小说多次出现“乌窝”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3)小说中黄豆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 。(4)小说记述的都是些平凡人、普通事,却体现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联系实际,概括出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并简要分析。(8分)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造诣 镣铐(liào) 潜蛟(qián) 相形见绌B.瞋目 混沌(hún) 婀娜(é) 迫不及待C.桂棹鲑珍(xié) 相勖(xù) 妖童媛女D.修禊 纤腰(qiān) 踯躅(zhú) 揠苗助长13.依次填入下列k线处的成语,最恰-的一项是(3分)①那些 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这种人为人不齿。②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③我们应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 来吓人。A.道貌岸然装腔作势一本正经 B.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装腔作势C.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 D.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装腔作势14.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突出贫居要求,强化宜居意识,通过加快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使城市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城更美。B.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C.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虽然把一些正确的道理放在一起,并推导出他的结论,但是我们还是发现其逻辑并不严密,有牵强附会甚至故意误导之嫌。D.每年一到“小升初”的关键时候,众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让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而四处奔忙,演化成愈演愈烈的择校风。15.在文中横线处填人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 ,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 。但是,李商隐的诗,,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 。 ,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困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①诗意也就明白了 ②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③常常楚暗用、借用或活用④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⑤不过偶尔用一二处A.⑤①④③②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①②④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4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①。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圓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元官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②,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17.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4分)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彩虹美丽飘渺,给人美丽的遐想,带给人美好的记忆。它象征成功、希望、追求,象征幸福、友谊,也可指代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也可以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你可以抒发成长的美丽,描绘生活情致,品味人格魅力,感悟生命意义。请以“我心中的彩虹”为题,或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或记叙一个完整的亊件。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随州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A(所作的分析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好诗的标准)2.(3分)D(“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错,文章第3段中有“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3.(3分)C(见第4段,把必要条件误解为充分条件)4.(3分)B(啖:拿利益引诱人)5.(3分)B(通过“下邳”“留”“陛下”这些标志可以判断。原文标点: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6.(3分)B(“没费一兵一卒”错)7.(1)(5分)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兵之计。(愿、留壁、具、益各1分,句意1分)(2)(5分)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绝、还、固各1分,句意2分)8.(5分)本诗描写了一个在风雪荒寒的边塞穿起盔甲准备出征的戍边者形象。边人塞外戍守,环境的艰苦和自身的孤独,使他倍加思乡,梦中依稀望见白发老母在用乡音诉说着对儿子的思念,更是感慨唏嘘,其伤怨之情催人泪下。(答题要关注“伤怨形色”,着重阐释迪人的“形象”和“感情”。其中人物形象3分,情感2分。)9.(6分)(1)颈联借景抒情,通过边塞寒夜中孤独的身影、渺渺的远钟、昏暗的灯烛、寒夜的浊酒,這染(或烘托)出凄苦的氛围,表达了戍边者孤单凄冷的心境。(2)尾联由现实转人梦境,虚实相映。梦中白发慈母倚门盼儿的模样、依稀熟悉的乡音,现实与梦境对照,将思念与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手法各1分,分析阐述各2分)10.(6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丽酒临江,横槊赋诗11.(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错在“对比”,小说塑造妻子和儿子的形象都是为了烘托黄豆腐,并非对比。D项“反映了现在城市和农村两极分化的教育现状”,人为拔高了小说的主题。A项不只是神态描写,主要是动作描写。)11.(2)(6分)(6分)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关键情节都是围绕“鸟窝”展开。开头由鸟窝写到婴儿椅,再写到小晴晴;结尾写到夫妻对话,还是没有离开鸟窝。②烘托人物形象,黄豆腐用心呵护着“鸟窝”,因为他知道掏了鸟窝,“妈妈会伤心”,表现了他的善良、有爱心。③揭示小说主题,“鸟窝”就是家的象征,就是亲情的象征,守住鸟窝,就是守住了亲情。(每点2分)11.(3)(6分)①善良、有爱心。他细心呵护“鸟窝”,不让儿子破坏,对待小晴晴也是特别用心,生怕孩子受了委屈。②爱憎分明。看到儿子掏鸟窝,他大喝一声:“给我滚下来。”当唐老板踉跄地逃走时,他朝唐老板骂出一声王八蛋。③不贪图钱财。唐老板递给黄豆腐一个大信封,黄豆腐一口啐在信封上:“我要扇你的脸。”最后他拒绝给唐老板打王。(每,存2分)(答聪明睿智也可给2分,表现在黄豆腐骗黄老板说孩子有病。)11.(4)(8分)①对善良的礼赞。小说中的所有人都在关注小晴晴的命运,黄豆腐和他的妻子,唐老板和他的妻子,包括七岁的女儿,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善良。②对生命的尊重。无论是黄豆腐对鸟窝的呵护,还是大家对小晴晴的爱心接力,都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③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在一个“情”字面前,金钱显得苍白乏力。在小说结尾,黄豆腐拒绝洗掉“身上的石音味”。④对美好人性的守望。小说通过平凡人之间的平凡小事,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每点2分)12.(3分)A(B.混him沌C.妖童媛女D.纤xian腰)13.(3分)B(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14.(3分)A(B成分残缺,应是“考场满分作文”变成枷锁。C连词“虽然”位置不对。D语义重复,应为“择校风愈演愈烈”C)15.(3分)A16.(4分)①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②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每句2分)17.(4分)(1)构图要素:漫画的上部画着一只箱子,上面写有“意见箱”三个字,意见箱的下面画着一只废纸篓,呈条状的纸片正从意见箱的底部落向下面的废纸篓。(2分)(2)寓意:讽剌了社会上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店铺装修设计及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
- 跨境知识产权忠诚协议资产冻结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房屋相邻权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网络广告技术服务补充协议
- 智能家居网关设备研发与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专属私人飞机航线申请与VIP接送合同
- 员工股权解锁与公司融资协议
- 生物检测试剂盒市场推广及销售合作合同
- 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 腰椎患者腹胀护理
- 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三)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压力容器焊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运营维护方案篇
- 【MOOC】中药药理学-学做自己的调理师-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观感质量检查表
- 电子公章模板
- 企业信息登记表
- 窑炉课程设计-年产50万件卫生洁具隧道窑设计.doc
- 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编写大纲
-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详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