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能源转型是指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的转变。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能源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调整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比超过60%,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相对较低。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减少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能源消费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的优化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能源技术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能源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技术的创新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材料一摘编自《中国能源报》)材料二: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政策引导是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为能源转型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引导可以为能源转型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降低能源转型的不确定性。市场机制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市场机制可以促进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市场机制可以为能源转型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力。技术创新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技术创新可以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保障,推动能源转型的进程。社会参与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社会参与可以提高能源转型的社会认同度,增强能源转型的社会支持力度。社会参与可以为能源转型提供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能源转型的进程。(材料二摘编自《中国能源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B.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C.能源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D.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答案:C解析:C项“能源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能源技术的作用,而不是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能源转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源转型是指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的转变。B.能源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C.能源消费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能源技术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快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C项“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错误,原文是“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能源转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源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B.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C.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D.能源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调整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能源技术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但D项更全面。(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比201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7%,比201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材料二: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价格的波动性,三是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材料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价格的波动性,三是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答案:B解析:B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错误,原文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A.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但D项更全面。6.根据材料,下列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B.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答案:D解析:D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错误,原文是“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比201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7%,比201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材料二: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价格的波动性,三是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材料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价格的波动性,三是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答案:B解析:B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错误,原文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A.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但D项更全面。9.根据材料,下列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B.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答案:D解析:D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错误,原文是“能源转型的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公与之战/于长勺D.公与之战于/长勺答案:A解析: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可以判断出正确的断句是“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师:齐国的军队。B.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C.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D.小大之狱:指轻重不同的案件。答案:B解析:B项“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但在这里指当权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刿认为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B.曹刿认为鲁庄公对民众施以小恩小惠,神灵也不会降福。C.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以实情判断案件,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D.曹刿在战争中,根据齐军的鼓声、车辙、旗帜等判断出齐军的士气和实力,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答案:B解析:B项“曹刿认为鲁庄公对民众施以小恩小惠,神灵也不会降福”错误,原文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会保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分)(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分)答案:(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4分)(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判断。(4分)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断句。(3分)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答案: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3分)解析: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可以判断出正确的断句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长安城的破败景象。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答案:D解析:D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错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16.这首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用“烽火连三月”形象地说明战祸之长;用“家书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在这两句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而且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自己本是一介平民,不求显达,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2)《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3)《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朝暮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分)(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分)解析:注意“苟”“霏”的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最终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B.他虽然学富五车,但目空一切,目中无人,最终一事无成。C.他虽然才疏学浅,但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D.他虽然年轻气盛,但老气横秋,盛气凌人,最终一事无成。答案:C解析:A项“腰缠万贯”指随身携带的钱财极多,与“不务正业”无关;B项“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与“目中无人”重复;D项“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与“年轻气盛”矛盾。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D.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能源消费的环境压力。答案:D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能源安全问题”后加“的形势”;B项搭配不当,应将“加快”改为“推进”;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根据”。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你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文笔流畅,见解独到,佩服佩服。B.你的书法作品我已经看到了,笔力遒劲,气韵生动,佩服佩服。C.你的画作我已经欣赏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佩服佩服。D.你的诗歌我已经吟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