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腧穴学绪言经络腧穴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经络腧穴学发展简史扁鹊治疗虢太子“起死回生”“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针刺麻醉【中国发行的针刺麻醉邮票】邮电部于1976年4月9日发行志号为T12的《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一枚就是针刺麻醉。
一、经络腧穴学的定义(一)经络腧穴学的定义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脏腑于体表及全身各部的联系通路。经络学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余脏腑的相互关系,是针灸学的基础。(二)经络腧穴学的范围(内容)一、穴位位置及归属经络二、穴位的功效1.它对应的脏腑2.它所处的位置(腧穴所在,主治所及)3.他所属的经络(经络所行,主治所及)4.特定穴位的特定作用5.特殊治疗作用背诵理解记忆三、经络腧穴学发展简史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针灸学术发展时期针灸学术衰退时期针灸在国外发展概况三、针灸学发展简史(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原始社会(远古—4000年以前)——针法的起源针灸起源于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新石器时代)
砭石——早期医疗工具(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原始社会(远古—4000年以前)——灸法的起源
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气候
《素问·宜法方异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也。”主要施灸材料——艾绒(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夏、商、西周、春秋(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针灸早期经验的积累发明了冶金术,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九针公元前六世纪,名医医缓、医和中医基础理论萌芽(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夏、商、西周、春秋(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针灸早期经验的积累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1年)——针灸基础理论形成《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
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是现存最早、内容最丰富、最系统的医学巨著《灵枢》——《针经》标志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1年)——针灸基础理论形成《黄帝八十一难经》
补充了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提出了八会穴对五输穴按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解释,首创子母补泻法提出双手进针法提出针法结合四时(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1年)——针灸基础理论形成《明堂孔穴治要》——腧穴的专著战国时期名医扁鹊针“三阳五会”治疗尸厥(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公元25年—公元581年)——针灸理论又一次总结,确立《黄帝》、《明堂》的地位,针灸继续发展。《针灸甲乙经》魏晋时代皇甫谧(公元256~260年)
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撰而成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以及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公元25年—公元581年)《肘后备急方》——葛洪,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最早记载了隔物灸。《脉经》——王叔和,丰富了针灸医学的理论宝库。名医秦承祖、陶弘景等,都对针法、灸法有所研究。(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隋、唐(公元581—907年)——针灸成为专门学科
针灸已成为一门专科,针灸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隋、唐(公元581—907年)——针灸成为专门学科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公元650—652年)、《千金翼方》(公元680—682年)绘制了《明堂三人图》,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王焘《外台秘要》、崔知悌《骨蒸病灸方》推动了灸法发展。(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07—1368年)——针灸大发展、形成各流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惟一,于公元1026年撰成。公元1027年,他还设计了2具铜人模型,是最早的针灸模型。(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07—1368年)——针灸大发展、形成各流派《十四经发挥》——滑伯仁元代,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少数民族对针灸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蒙古族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曾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明代(公元1368—1644年)——针灸发展到高潮1.广泛收集整理前代文献《针灸大成》——杨继洲(公元1601年)经络——重视经络于诊断、治疗等方面意义手法——提出了下手八法、针刺十四法等配穴——吸取古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循经取穴、十二井穴、交经取穴等配穴方法,并总结了某些疾病的经验配穴继《内经》、《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明代(公元1368—1644年)——针灸发展到高潮2.研究针刺手法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徐凤《针灸大全》围绕手法问题展开学术争鸣——汪机《针灸问对》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明代(公元1368—1644年)——针灸发展到高潮3.出现了艾卷灸法朱权《寿域神方》最早记载了艾条灸法在单纯的艾条灸法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药物配方,形成了“太乙神针”、“雷火神针”4.形成了经外奇穴
(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清代(公元1644—1840年)——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李学川撰《针灸逢源》,完整列出了361个经穴(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近代(1840——1949年)——针灸在近代的停滞1914年北洋政府提出决意废止中医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中医包括针灸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解放后(公元1949年—现在)——针灸学的复兴时期
文献整理适应症观察阐述知识体系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广泛总结临床疗效开展实验研究开展针刺麻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深入研究针灸治病机理针刺镇痛50年代前期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70年代以来(五)针灸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梁武帝在公元541年曾派医师赴百济;朝鲜在新罗王朝时(公元693年)就设针博士,教授针生;针灸传播到欧洲开始于16世纪,法国成为欧洲传播针灸学术的主要国家。1975年,受WHO委托,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设立了三大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大批针灸从业者。1979年,WH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据统计,目前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多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拍项目合作协议中关于版权归属与使用范围的补充条款
- 网红奶茶店区域代理销售及推广合同
- 老龄公寓专业管理及社区服务委托合同
- 欧洲移民临时仓储租赁及仓储货物清点协议
- 短视频平台粉丝权益转移与合规管理合同
- 互联网智能零售平台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合同
- 医疗边缘计算节点部署与医疗影像处理服务合同
- 销售签单培训
- 培训班课程介绍策略
- 遗产继承税务代理合同(2篇)
- 职业升学就业协议书
- 旅行导游协议书
- 2025年工程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 节目脚本委托合同协议
- 2024年山东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产褥期保健及护理课件
- 陕西省西安市2025届中考模拟英语检测试题(附答案)
- 2025-2030消防车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教辅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