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的知识点_第1页
物理初三的知识点_第2页
物理初三的知识点_第3页
物理初三的知识点_第4页
物理初三的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初三的知识点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

可以把人读死。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物理初三学问,盼望能够关心

大家,欢迎阅读!

物理初三学问1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了动理论的内容是:

⑴物质由分子组成;

⑵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集中: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集中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章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集中现象。集中快慢与温度有关c温

度越高,集中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

规章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猛烈。

二、内能

L内能:构成物体的全部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1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

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

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转变:

(1)转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⑵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

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转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

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削

减。

留意:物体内能转变,温度不肯定发生变化。

B、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转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

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削减。

②做功转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2

做功与热传递转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肯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上升时汲取的热量与它的质

量和上升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

3.单位:J/(kg•助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力量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

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外形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xlO3J/(kg4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

温度上升(或降低)曾汲取(或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

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状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

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耀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上升的

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

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酷热,冬季

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常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

3

酒精的热值是3.0x10刀/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是3.0xl07Jo

煤气的热值是3.9xl07J/m3,它表示:l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是3.9x107」。

④关于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意理解三个关键词〃lkg〃、〃某种燃料〃、

〃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假如燃料的质量不是1kg,

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

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

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B、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

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事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

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

等均无关。

2.热机的效率:

⑴热机的能量流图

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

量的一部分。

⑵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

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⑶公式:n=Q有/Q总xioo%。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5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

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毁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永久不行能实现,由于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初三学问3

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L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

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碳所带的电荷。

6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

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x10-19C;

⑶在通常状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

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木事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

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7

定义:简单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导电缘由: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简单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缘由: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肯定的界限,在肯定条件下可相互

转化。肯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L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耳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供应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一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掌握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8

⑵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

线的绝缘皮,很简单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留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

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支配要适当,分布要匀称,元件不要画在拐

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lA=1000mA

lmA=1000?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选择量程:试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当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

9

电路的另一线头快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摇摆很小(读

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

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需和用电器串联乂相当于一根导线)

⑵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⑷肯定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⑶依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1=11=12

2.并联电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