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16)辛亥革命1、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提倡“驱除鞑虏,复原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主义具有剧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2、《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耸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3、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今,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这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渐渐深化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而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该改变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党人属性发生改变
D.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5、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方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怜悯革命党6、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见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懦弱性
B.清朝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7、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这干脆表明(
)A.革命内部潜藏着巨大危机
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
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8、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当抓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即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从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化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起先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9、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了总统制,给予总统很大权力;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A.引发了政体频繁变动和社会动荡
B.因权力分散而影响行政效率
C.可以有效地防止专制和维护共和
D.因人设法而违反了法治精神10、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它出访英国参与国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时应升起的国旗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曰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1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道:“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斗争。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
)A.说明白革命势力的强大
B.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缘由
C.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说明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懦弱性12、下图是(
)A.辛亥革命形势图
B.北伐斗争形势图
C.农村革命依据地形势图
D.抗战相持阶段形势图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其次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吩咐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依据材料一.指出韩非的主要思想主见和黄宗羲的主政治设计。
2.从材料二看,当时资产阶级要确立的是怎样的政体?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关于统治权力分工的规定分别体现了什政体和政治思想?用一句话指出“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进步意义。1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定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定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协作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看法;总统颁布吩咐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说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凄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很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留意传统的文官候选人始终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学问分子构成,而这些学问分子用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斗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缘由。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3.据所学学问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结合家国情怀考查孙中山的革命策略.从辛玄革命起先时的"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即推翻清政府赶走满洲统治者,到革命后的民族统一,可见民族主义具有铎烈的整合意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故A项正确;从辛玄革命起先革命的性质始终未发生改变,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实现民族的统一,故C项错误;革命派的目标始终是建立资产价级共和国,故D项错误.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由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其主要功绩是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揭开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新篇幸,顺应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昙花一现.并未持续.解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封建制度.解除C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中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解除D项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依据题干关键信息“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可知.题干强调辛亥革命对思想解放领域的作用,故B项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依据材料从“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城子,人人得而诛之’”到“全国人民反对复辟”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民主共和现念深化人心,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民国虽然建立了民主制度,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故B项错误;革命党人属性发生改变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与"复辟帝制”的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中,张曾扬受到舆论指责不是因为捕杀革命党人,而是因为他的捕杀无供无证,欲杀则杀,没有“按律”,侵扰了人权,这体现了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A项正确。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中华民国的成立。由材料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的十八星旗到象征“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的五色旗的改变,反映了民族现念不断进步,故C项符合题意。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发生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各省相继宣布独立,立宪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旧官僚也乘机浞进革命队伍,由此可推断革命内部潜藏着巨大危机,但与材料中“干脆表明”不符,故解除A项;各省大多教是在立宪派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并没有经过大的浚血冲突.故B项错误;清政府统治被推翻是在1912年.与题目中武昌起义后的"当月”不符.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之后,“5个省的独立集中发生在9天内”得出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故D项正确.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由材料中“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从前的老把总”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并不彻底,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缘由,故应选D。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得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政体因为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变为袁世凯调整,体现肯定局限性,即闪人设法,违反契约精神,故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解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因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下降.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解除。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海圻号”于1911年4月出航,13个月后返冋上海,时间应是1912年5月。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采纳的国旗应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故应选B,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不行阻挡,在未发生激烈斗争的前提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淸王朝,故选B。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没有否定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解除C项,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当时“南军”限制南方,在北方有“清国领域”,故A项正确;北伐斗争时期、农村革命依据地开拓时期、抗战时期清政府已不存在,故B、C、D错误13答案及解析:答案:1.主见:加强君主集权。观点:提出皇权须要丞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确定是非的最高机构;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政体:民主共和制(或责任内阁制)。思想: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分权制衡。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缘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
2.制度:责任内阁制。意义:制约专制。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因素:中国幅员宽阔,广阔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学问分子专注于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中国不留意学习外国事务。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史实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的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缘由也即辛亥革命失败的缘由,转换一下即可。依据所学从主观上看是资产阶级自身的妥协性,根源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客观上可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力气强大和及其破坏阻挠方面作答。
2.依据材料内容“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看法;总统颁布吩咐须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投资与风险评估方式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选择题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的历史与发展及试题
- 软件设计师备考常见问题将解答试题及答案
- 加强公司财务内控的工作计划
- 随州市随县事业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硬件接口设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考试知识体系建立: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重要信息处理软件试题及答案参考
- 山东某年产10万吨甲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 安装)
-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研究新进展
- 白酒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中南大学毕业答辩学术论文模板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粪便检测在疾病诊断-全面剖析
- 第七章飞机重心与平衡裴娟64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试卷(含答案)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防机械伤害培训课件
- 如何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