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整饬(chì)

铜臭(xiù)

呱呱坠地(guā)

拾级而上(shè)B.罡风(gāng)

隽永(juàn)

力能扛鼎(káng)

一哄而散(hòng)C.股肱(gōng)

掮客(qián)

强人所难(qiǎng)

棋高一着(zhāo)D.发酵(jiào)

泥淖(zhuó)

丢三落四(là)

饿殍遍野(piǎo)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易中天教授起码在一己之力、一孔之见解读着传统文化,做着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比那些大而无当的空头议论不知要强多少倍。B.虽然质疑声纷纷扰扰,但改变称呼也说明了各地政府正试图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和社会排斥,努力让农民工群体融入当地社会。C.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与时间,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冲过去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妞妞,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D.2012年,遍布全球的多个国家将举行大选。密集的大选会给复苏迟缓的世界经济带来什么,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人们拭目以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B.新华社“面对高房价要淡定”的报道掀起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穷人就不该买房”的观点的不满。C.关于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美国认为石油生产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调整产量;产油国则认为推动油价高涨的是华尔街大亨。D.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金都——山东招远,伴随央视“欢乐中国行”的到来,我们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________。闺中少妇吹,________。征人渔翁,________。诗人吹,________。①

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范文正公集》叙①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藁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①叙:通“序”,序言。②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得其为人得:知道B.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C.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通“刻”,雕刻D.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游,交往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B.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C.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8.此篇序言作者在如拉家常的叙述中表达了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4分)答:

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译文:

(2)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3分)译文:

(3)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3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满江红①柳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注】①此词为作者游宦泊船桐江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答: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4分)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陨星是自空间降落于地球表面的大流星体。大约92.8%的陨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即普通岩石),5.7%是铁和镍,其他陨星基本上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后来又发现了第四类陨星——陨冰。除肉眼难见的微陨星外,绝大部分陨星都以石质为主,通常也称为陨石。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陨星的记录。2000多年前的《左传》中曾有提及,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则如实地记录了公元1064年常州地区发生的一次陨星坠落的真实情景。

最近,有学者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石补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星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这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星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星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对河北平原历史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一碟形洼地及其群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大规模陨星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专家推测,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规模宏大的陨星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一一碟形洼地及其群体。依据近代对陨星撞击的研究,这次远古陨星雨的撞击范围相当广,应当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平原中部,甚至更向东,延伸到渤海湾南部一带。由于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是山区,大量的撞击遗迹未能被发现,向东则由于黄河北流的冲淤被掩埋。史前巨大的撞击事件造成了空前的天文、地质灾难,波及影响到华北平原甚至整个北半球地区,可能造成了古代环境、文化的巨大破坏。史前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应在地貌、地质和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物等方面留下可供研究的信息。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造成了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灾害过去之后,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而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地貌和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基础。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陨星有多种构成成份,可分为不同类型,是自空间降落于地面的流星体。

B.本文谈及“女娲补天”是为了反映河北平原远古先民与自然灾害的抗争。

C.据实地考察,碟形洼地及其群体在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都有广泛分布。

D.现代研究表明河北平原的形成源于陨星雨撞击、流水侵蚀和先民改造。

13.根据原文中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陨星撞击地球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天文、地质、文化灾难,所以人们应该重视对陨星的观察和研究。

B.依据近代有关研究,在我国山西北部的山区和渤海湾南部的地层中,有可能找到陨星雨撞击的遗迹。

C.我国的神话传说基本上能从史前事件中找到事实依据,体现了当时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局限和愿望。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女娲补天”神话所依据的史前事件将来有可能被人类研究得更清楚。

14.请根据文本,找出“女娲补天”源白史前一次陨星雨撞击地球的依据。(5分)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王雪涛

刘家湾小学在一座大山里。山很大,只有一个村;村很小,只有一所小学,学校则更小,只有一位老师。

老师姓尚,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因为村里请不来老师,大城市里的老师谁也不愿意到这穷得只有石头的地方来,村长赵秋贵就又把他请了回来。尚老师不忍看着孩子们没人管,二话没说背上铺盖、提着一口掉了耳朵的铁锅就住到学校里了。

尚老师对学生极严格,完不成作业的要用荆条抽手心。那荆条是山里特有的,柔软坚韧,能盘成圈握在手里,山里的孩子都知道它的厉害,一条抽下去,手心像烙铁烙了一样火辣辣地疼。这天,二年级的赵铁锁没有交昨天布置的作业,尚老师问:“铁锁,你昨儿个放学干啥去了?”

“放牛。”

“谁让你放牛的?”

“俺爹。”

“听我的还是听你爹的?”

“听俺爹的。”

“为啥?”

“俺爹是村长。”

“村长也是我的学生!”尚老师一听,拍着桌子说,“伸出手!”

“偏不!”说完,铁锁猛地冲出教室,头也不回地往外跑。

“你给我回来!”尚老师一边喊一边站起身追。但还没有走出教室的门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学生一看不好,惊呼着涌过来,几个胆小的女生吓得哭了起来,有学生飞快地跑去找人。

一会儿工夫,村长领着一大群人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把尚老师抬上板车送往医院。

经诊断,尚老师患的是心脏病,已有几年的病史了,这次幸亏抢救及时。

几天后,尚老师又走上了讲台。他像往常一样环视了一圈教室,然后打开书本开始讲课。忽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说:“我的药在右边的衣袋里,如果老毛病又犯了,请大家帮我服药。”说着掏出药瓶让大家看了看,是一个小小的瓷葫芦,“我可不想死这么早。”

教室里一片沉寂。大家知道,这句话随时可能成为尚老师的遗嘱。

这一节课,同学们听得最认真。

尚老师哪天换了一身衣服,上课前还特别提醒说:“今天我的救命葫芦在左上衣口袋里,大家一定要记准,千万别找错了地方。”

学生就死盯着尚老师的左上衣口袋,好像那里真有能救尚老师的宝葫芦一样。

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尚老师也最忙。五年级的学生要升学,其他的学生又不能撇下不管,于是尚老师的小油灯常常亮到半夜。第二天起床,窗台上总是时不时放着一只熟鸡蛋,一把红枣,偶尔还有几朵野菊花——尚老师爱喝菊花茶。而每当问起时,同学们却说不知道。

最近一段,尚老师发现班里老是有人迟到,好几次都是快到上课时间了,几个学生才气喘吁吁地赶来,身上脏得像泥猴似的,脸上有时还挂有几道血痕。尚老师很生气,在这关键时候,居然有人敢贪玩。

一天,已上课十几分钟了,赵铁锁脖子上挂着书包才出现在校门口。尚老师停下课,问他干什么去了。铁锁低着头,背着手倚着门框一声不吭。“铁锁,伸出手,”尚老师抓起荆条,要抽铁锁手心,“你老子我都打过!”

同学们望着尚老师气得铁青的脸不知如何是好,一时间教室里的气氛紧张起来。

“尚老师,别打他了,”春妞站起来,“我们看你整天操心,又没钱给你买药,就趁放学到山上挖药材晒干卖给收购站,因为怕你知道了生气,所以没敢给你说。铁锁为了多挖些药材,还摔伤了腿。”春妞走到铁锁身边,挽起铁锁的裤腿,露出膝盖上的伤疤。

铁锁松开紧攥的手,手心里是一只小小的瓷葫芦,他小心地捧着,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眼里满是泪花。“尚老师,是我不对,不该惹你生气,你打我吧……”铁锁哽咽着。

“尚老师,您别生气,是我让大家挖药材的,”班长壮子站起来,“我们怕你犯病,每人都买了药随身带着。”说着伸开手,手心里捧着一只一模一样的瓷葫芦。

一个,两个,三个……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像一片小树林,每人手里都捧着一只瓷葫芦,教室里传来低低的啜泣声。

尚老师望着学生手里的一只只瓷葫芦,嘴唇动了动,两行热泪沿着饱经风霜的脸庞无声地滑落。

15.小说以“瓷葫芦”为标题,有何妙处?(4分)

答:

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17.小说着意设计了尚老师对学生“用荆条抽手心”的情节,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

18.结合小说情节内容,分析小说中铁锁性格的转变。(6分)

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19.阅读下面的消息,写一则新闻短评。2013年10月21日的那个中午,当一辆蓝色标致轿车和身穿黑红小袄的王秀芝在天津市红旗路上相遇时,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会发生的这些事情。那本是极为平凡的一个中午。11点45分,当时担任天津电视台“综艺食八街”栏目摄像的许云鹤由南向北行驶在红旗路上,准备去杨柳青给天津市消防演练做导播。王秀芝则提着一只紫色手提袋,刚从大女儿家回来,打算横穿这条双向八车道的马路。可是接下来的事却是各执一词。许云鹤称看见老太太好像被护栏绊住,没站稳,向前踉跄了一下摔倒在地。好心下车搀扶,并打120求助,却不料被老人一口咬定是肇事者。王秀芝说许云鹤车速太快撞倒了她,要求许赔偿。2013年年底,王秀芝将许云鹤告上法庭。2014年6月,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许云鹤向王秀芝支付包括伤残赔偿、医药费在内共计10.8万余元。许云鹤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把这件事披露到网上。“我不相信世界是这样的。”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摘自腾讯网)答:

20.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①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注】①终食之间:一顿饭没吃完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说明你对孔子阐述的富贵与仁德关系的看法,200字左右。答:

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只关心眼前,不在乎未来;有的人劳碌奔波,把快乐寄托在未来,却无视当下。

有的人历经坎坷,抱怨社会黑暗,放弃寻找;有的人拥有名望、地位和财富,但内心仍然惶恐茫然。

根据材料,联系现实生活,以“让幸福来敲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5.C【解析】克:能够。6.B【解析】例句中的“以”为介词,把。A项,介词,用,那。C项,介词,因为。D项,副词,通“已”,已经。7.C【解析】这个句段主要是赞扬范公对品德的追求,故“忠信孝悌”后应断开;后面是用比喻来形象说明,据此可知应在“盖如饥渴之于饮食”后断开;再根据对称句式,在“仁义礼乐”后断开。8.【答案】①对范文正公的倾慕敬仰;②与范文正公十五年未见一面的遗憾;③对范文正公逝去的沉痛悼念;④对范文正公的功德进行歌颂。【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抓一些关键词句来理解,如“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以为平生之恨”“天下传诵”等。9.(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得分点:尽了,私、识)(2)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得分点:自托、士、畴昔、岂……哉)(3)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得分点:虽、戏语、率)【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呢?”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选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时才认识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幼子范纯粹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画,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吗?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10.(1)【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1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分)“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常用表现手法这个考点。首先要熟知常用的各种手法,并能准确判断出。读写景的诗句,要有想象力,还原出景物的情形和意境,如此不难发现上片前六句和后面的七、八句分别属于静景和动景描写。赏析时,则结合诗句分别具体阐释即可。(2)【答案】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1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1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分析时要抓住景物描写、手法运用,结合上下片,在通读全词的基础上作答。17.①体现尚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饱含着尚老师对山村孩子的希望。

②有明显的乡土气息,符合尚老师这个的山村老教师的人物身份。

③遭到铁锁的反抗,引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