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设计_第1页
《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设计_第2页
《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设计_第3页
《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设计_第4页
《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形记》与《促织》对比阅读教学目标1.探讨两部小说荒诞变形背后的批判性,挖掘其中的真实性。2.理解小说中虚构的隐喻意义,体会虚构作为小说艺术的本质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导入《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为西方现代派小说,分别是蒲松龄和卡夫卡的代表作,两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作家,却构思演绎了相同的变形故事,都是人变为虫。预习完两篇文章,请用一些词分享自己的感受。

预设:荒诞、奇异、难以置信

文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谓高于生活是指生活中无法真实发生的事,经过作家艺术化的处理在文学中体现,而虚构就是文艺创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今天就来挖掘虚构的荒诞变形故事之下所隐藏的真实。预习任务:虚构故事,描荒诞之形

活动:通读两篇文章,给《促织》《变形记》的主人公制作一份人物简历。

明确:根据变形结果,《促织》是以喜剧结尾,《变形记》是以悲剧结尾。任务一:变形人物,探荒诞之因【思考1】:无论悲喜,像化虫这样离奇的事件发生在两位普通人身上,他们对此接受吗?

(引导学生着眼于两人化虫后的表现。)

预设:(1)格里高尔:一觉醒来突然变形。“我发生什么事啦?这可不是梦啊”,说明他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命运之下无法逃避而被动接受。(2)成名之子:化虫之后“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是因为内心愧疚想要挽救全家性命而化魂为虫以供赏玩,说明他是自愿主动变形的。【思考2】:根据变形结果,你认为谁更可怜?

预设:学生一边倒向格里高尔更可怜,被家人厌弃最后凄惨死去。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之下,丧失自我,惨遭毁灭是必然结局。从结局上看,成名之子化虫后又回魂,且得到了功名地位;而格里高尔却孤独去世,后者更可怜。

追问:那么成名之子就不可怜吗?请大家思考现实中能化虫吗?如果不能,那么两者的结局会有什么不同?请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走向。

请学生分享续写内容。

预设:现实中不能化虫。成名一家因为找不到促织而家破人亡;格里高尔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常生活。

补充分析:成名一家的功名富贵,是需要年幼的稚子化魂为促织满足统治者的喜好获得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是以丧失人的意识,泯灭人的价值为代价的。

小结:着眼于真实的现实,我们会发现《促织》中的结局其实是喜剧外壳,悲剧内核,批判反映封建专制统治下残酷的社会现实。艺术作品要表现现实,引出虚构的作用之一:穿越表层文字,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任务二:真实批判,明虚构之理预设:1:(1)成名之子:身体虽在,魂灵却离身而去,是灵魂化虫。

引导:变虫后的状态很得意,要为家庭负责,功成名就之后就变了回来。(2)格里高尔:思想意识如人,行为习性如虫,是肉体化虫。

追问:思想意识如人体现在哪里?

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想法——惊慌害怕、对老板的埋怨等符合人的性格特征,体现了内心真实。

追问:行为习性如虫体现在哪里?

变成甲虫后的诸多尴尬——四肢不能伸展自如、失语、起床开门的细节都符合甲虫的身体构造和行为习性,体现了细节真实。2:

重重的壳:人背负着沉重的现实压力

外壳坚硬,内心软弱:外强中干,人的软弱性格

将身体缩到壳里自我保护:对世界的恐惧逃避

壳隔绝了世界:人与社会的隔阂

这只甲虫不仅是被生活所压的格里高尔,更是生活重压下的你我。面对无常人生,每个人或许都是格力高尔。3:《变形记》更贴近我们,同样有孤独、恐惧、空虚、扭曲的内心,同样处于工作和生活的焦虑中,同样拥有真实而痛苦的内心世界。

小结:通过探讨,我们可以总结文学作品通过虚构抵达三种真实:任务三:虚构真实,揭生活真实“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两篇小说所描绘的荒诞虚构其实都是指向人的“异化”,那么什么叫“异化”呢?

出示概念: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人被异化成非人,使人作为人的价值被否定了,你觉得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存不存在这种“异化”的现象?思考并举例。举例:当代异化者图鉴一览结语在现代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