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3_第1页
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3_第2页
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3_第3页
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3_第4页
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资格-通信专业实务(交换技术)真题库_31、单选题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正确(江南博哥)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TCP协议在OSI模型中所处的层次。OSI模型共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因此它对应于OSI模型的传输层。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多选题一条中继线连续使用1小时,则该中继线的话务量为()A、

1ErlB、

1小时呼C、

60分呼D、

36百秒呼正确答案:

A

B

C

D

参考解析:中继线的话务量可以用Erlang(Erl)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时呼、分呼、百秒呼等单位来表示。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中继线连续使用1小时,则该中继线的话务量为1Erl,同时也可以表示为1小时呼、60分呼、3600百秒呼。因此,答案为ABCD。3、多选题交换处理话务的两种方法是()A、

呼损工作制B、

待接工作制C、

储存工作制D、

差级工作制正确答案:

A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机处理话务的不同方法。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话线路的设备,它可以实现电话用户之间的通话。交换机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呼损工作制、待接工作制、储存工作制和差级工作制。根据题目所给选项,正确答案为AB,即呼损工作制和待接工作制。呼损工作制是指交换机在接到呼叫请求后,立即向被叫用户发出呼叫信号,如果被叫用户没有应答,则认为呼损;待接工作制是指交换机在接到呼叫请求后,先将呼叫请求存储在内存中,等待被叫用户应答后再进行连接。因此,本题答案为AB。4、多选题由于电话话务量具有(),因此我们所讨论的话务量实际上都要是指平均话务量。A、

稳定性B、

随机性C、

波动性D、

定时性正确答案:

B

C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电话话务量的特点,需要考生对话务量的不同特点进行理解和区分。首先,电话话务量具有随机性,即电话的接入和挂断是随机的,不受人为控制。其次,电话话务量也具有波动性,即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电话的接入和挂断数量会有所波动。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电话话务量,需要考虑平均话务量,即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单位时间内的电话接入和挂断数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即电话话务量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需要考虑平均话务量来描述。5、多选题有几种不同的呼损计算方法,它们分别是()A、

按时间计算的呼损EB、

按时间计算的呼损BC、

按负载计算的呼损HD、

按占用时长计算的呼损T正确答案:

A

B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呼损计算方法的理解。呼损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的程度,是衡量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呼损计算方法有按时间计算的呼损E和B、按负载计算的呼损H、按占用时长计算的呼损T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6、多选题根据入线可以选择到出线的数量,线群结构可以有()等不同的利用度线群。A、

全利用度B、

部分利用度C、

可变利用度D、

半利用度正确答案:

A

B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线群结构的利用度,根据入线可以选择到出线的数量,线群结构可以有全利用度、部分利用度、可变利用度和半利用度四种不同的利用度线群。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其中,全利用度线群指的是所有入线都可以选择到所有出线,部分利用度线群指的是只有部分入线可以选择到所有出线,可变利用度线群指的是入线可以选择到不同数量的出线,半利用度线群指的是只有部分入线可以选择到部分出线。7、多选题在交换系统设计中,选型原则主要有()。A、

技术先进性B、

系统可靠性C、

网络环境适用性D、

外观审美性正确答案:

A

B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系统设计中的选型原则。选型原则是指在设计交换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以便选择最适合的交换系统。根据题目所给选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BC。A.技术先进性:交换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以便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B.系统可靠性:交换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以便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出现故障和错误。C.网络环境适用性:交换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网络环境的适用性,以便保证系统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如局域网、广域网等。D.外观审美性:虽然外观审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在交换系统设计中并不是主要的选型原则。综上所述,选项A、B、C均为交换系统设计中的选型原则,因此答案为ABC。8、多选题交换系统的机房在()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要求。A、

温、湿度B、

防尘C、

防静电D、

防灾正确答案:

A

B

C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系统机房的要求。交换系统机房是网络设备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要求较高,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防尘、防静电和防灾等方面。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D,即交换系统的机房在温、湿度、防尘、防静电和防灾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要求。9、多选题程控交换系统对电源设计的基本要求是()。A、

交/直流交换B、

高稳定C、

长寿命D、

无阴断正确答案:

B

C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控交换系统对电源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知识可知,程控交换系统对电源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高稳定性、长寿命和无阴断等。因此,选项BCD均为正确答案。选项A不正确,因为程控交换系统一般采用直流电源。因此,本题答案为BCD。10、多选题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概、预算文件由()组成。A、

编制说明B、

概、预算表格C、

购买清单D、

审批文件正确答案:

A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概、预算文件的组成。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概、预算文件主要包括编制说明和概、预算表格两部分,其中编制说明主要是对概、预算表格的编制方法、内容、要求等进行说明,而概、预算表格则是具体列出了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费用预算。因此,本题答案为AB。选项C的购买清单是概、预算表格的一部分,而审批文件则是工程建设的后续程序,不属于概、预算文件的组成部分。11、多选题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是()等。A、

前端提出要求B、

项目任务下达C、

工程设计D、

工程施工正确答案:

A

B

C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交换网络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根据常规的建设流程,可以将其分为前端提出要求、项目任务下达、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几个重要环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12、单选题Ipv6将IP地址扩展到()bit。A、

256B、

128C、

64D、

3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IPv6是Internet协议第6版,是IPv4的升级版,它将IP地址扩展到128位,比IPv4的32位更加安全和灵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3、多选题交换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种方式。A、

预防性维护B、

纠正性维护C、

突发性维护D、

指令性维护正确答案:

A

B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交换系统的日常维护方式。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得出四个选项,分别是预防性维护、纠正性维护、突发性维护和指令性维护。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交换系统的日常维护方式主要包括预防性维护和纠正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定期检查、清洁、保养等方式,预防设备出现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纠正性维护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修复、更换等方式,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突发性维护和指令性维护虽然也是维护方式,但并不是交换系统的日常维护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14、多选题交换系统的硬件维护主要包括()护。A、

用户数据B、

主机设备C、

外围设备D、

设备扩容正确答案:

B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系统的硬件维护内容。交换系统是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硬件维护是保证交换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用户数据:用户数据是交换系统的核心内容,但硬件维护并不包括用户数据的维护,因为用户数据的维护是属于软件维护的范畴。B.主机设备:主机设备是交换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维护主要包括对主机设备的检修、更换、升级等。C.外围设备:外围设备是交换系统的辅助设备,包括电源、风扇、线缆等,硬件维护主要包括对外围设备的检修、更换、升级等。D.设备扩容:设备扩容是指对交换系统进行升级或扩展,以满足业务需求,硬件维护主要包括对设备扩容的规划、设计、实施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C。15、多选题交换机的系统文件包括()。A、

系统程序B、

系统数据C、

局数据D、

用户数据正确答案:

A

B

C

D

参考解析:交换机的系统文件包括系统程序、系统数据、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系统程序是指交换机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等程序;系统数据是指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等数据;局数据是指交换机所管理的局内设备的信息;用户数据是指交换机所转发的用户数据。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16、多选题常用的故障分析处理方法有()。A、

排除法B、

对比法C、

替换法D、

试探法正确答案:

A

B

C

参考解析:常用的故障分析处理方法有排除法、对比法和替换法。排除法是通过逐一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最终确定故障原因的方法;对比法是将正常工作状态与故障状态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从而确定故障原因;替换法是通过更换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或设备,观察故障是否得到解决,从而确定故障原因。试探法不是常用的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不属于本题答案。因此,本题答案为ABC。17、多选题交换系统的硬件配置数据说明交换机中各种硬件的()。A、

配置数量B、

安装集团C、

连接关系D、

使用寿命正确答案:

A

B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换系统的硬件配置数据说明,根据题干中的“交换机中各种硬件”,可以确定本题考查的是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数据说明。根据选项可知,交换机中各种硬件的配置数量、安装集团和连接关系都是硬件配置数据说明的内容,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而使用寿命并不是硬件配置数据说明的内容,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C。18、单选题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第四层为()。A、

传送层B、

应用层C、

表示层D、

会话层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模型,它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四层是传输层,它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传输层。19、单选题IP电话作为IP网上()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A、

语音B、

数据C、

图像D、

多媒体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IP电话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语音通信技术,它可以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语音通信。因此,IP电话属于多媒体应用,可以传输语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因此,本题答案为D。20、单选题移动IP技术引用了处理()电话呼叫的原理。A、

蜂窝移动B、

GSMC、

CDMAD、

3G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移动IP技术是一种可以让移动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缝漫游的技术。在移动IP中,移动设备可以在不改变其IP地址的情况下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网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使用到处理电话呼叫的原理,即蜂窝移动技术。蜂窝移动技术是一种将地理区域划分成许多小区域的技术,每个小区域都有一个基站来提供通信服务。当移动设备从一个小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小区域时,它会自动切换到新的基站,从而实现无缝漫游。因此,答案为A。21、单选题用户终端到交换局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的信令都可归为()。A、

用户线信令B、

局间信令C、

前向信令D、

后向信令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户终端到交换局之间的信令分类。根据通信原理,用户终端到交换局之间的信令可以分为用户线信令和控制信令两种。其中,用户线信令是指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线上传送的语音、数据等信息,而控制信令则是指交换机之间传递的控制信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即用户线信令。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22、单选题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由MTP和()两大部分组成。A、

TUPB、

UPC、

DUPD、

ISUP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7号信令系统是一种用于电话网络中的信令系统,其基本功能结构由MTP和UP两大部分组成。MTP是消息传输部分,负责在网络中传输信令消息;UP是用户部分,负责处理用户的呼叫请求和呼叫释放等信令。根据题目所述,选项A、C、D都不是正确答案,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B。23、单选题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链路控制级对应OSI参考模型的()。A、

物理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7号信令系统是一种用于电信网络中的信令传输的协议,它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思想,将信令传输过程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而OSI参考模型也是一种分层的设计思想,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者的层次结构,来确定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链路控制级对应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首先,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链路控制级主要负责控制信令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以及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和纠正等任务。这些任务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比较相似,因为数据链路层也是负责控制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以及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和纠正等任务。其次,根据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物理层提供的原始比特流转换为帧,并进行帧的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等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链路控制级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C。24、单选题7号信令系统中的SCCP为()。A、

电话用户部分B、

数据用户部分C、

信令链路控制部分D、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7号信令系统是一种用于电话网络中的信令协议,其中SCCP(SignalingConnectionControlPart)是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用于控制信令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因此,答案为D。A选项的电话用户部分是指用户终端设备和电话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部分;B选项的数据用户部分是指数据通信的部分;C选项的信令链路控制部分是用于控制信令链路的建立和维护。25、单选题无级信令网通常是指没有引入()的信令网。A、

SPB、

STPC、

LSTPD、

HSTP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级信令网的定义和特点。无级信令网是指没有引入STP(信令传输点)的信令网,因此答案为B。SP(服务提供商)是指提供通信服务的公司或组织,LSTP(本地信令传输点)是指在本地网络中提供信令传输服务的设备,HSTP(远程信令传输点)是指在远程网络中提供信令传输服务的设备。这些概念与无级信令网的定义无关,因此不是本题的答案。26、单选题在从时钟节点的定时设备内,用()使本节点的时钟频率锁定在时钟源的基准频率上。A、

存储技术B、

锁相技术C、

锁存技术D、

同步技术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钟同步技术。在定时设备中,为了保证时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将本节点的时钟频率锁定在时钟源的基准频率上。其中,锁相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时钟同步技术,它通过对时钟信号进行相位比较和调整,使得本节点的时钟频率与时钟源的基准频率保持同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即锁相技术。其他选项中,存储技术和锁存技术虽然也与时钟同步有关,但并不是用来锁定时钟频率的技术;同步技术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不够具体。因此,这些选项都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27、单选题GPS是美国海军天文台设置的一套高精度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它提供的时间信号对()跟踪。A、

世界协调时B、

主时钟C、

基准时钟D、

时钟源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GPS系统提供的时间信号对哪个进行跟踪。GPS系统提供的时间信号是基于世界协调时的,因此答案为A。其他选项中,主时钟是指GPS卫星上的主时钟,基准时钟是指GPS系统中的参考时钟,时钟源是指提供时间信号的源头,都与本题所问不符。28、单选题局内同步时钟传输链路一般采用PDH()链路。A、

34Mbit/sB、

8Mbit/sC、

4Mbit/sD、

4Mbit/s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PDH是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的缩写,意为准同步数字分层。PDH链路是一种传输速率较低的数字传输链路,常用于局内同步时钟传输。PDH链路的传输速率包括2Mbit/s、4Mbit/s、8Mbit/s、34Mbit/s等,而本题中所提到的局内同步时钟传输链路一般采用的是4Mbit/s的PDH链路,因此答案为D。29、单选题要用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能为任意一个入网信息流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路。A、

物理B、

数据C、

网络D、

传输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电路交换方式是指在通信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通信过程中该通路一直被占用,直到通信结束后才释放。因此,答案为A,即物理通路。数据通路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网络通路是指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路径,传输通路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通路和逻辑通路。因此,这些选项都不符合题意。30、单选题保障通信网络的()是对通信的基本要求。A、

畅通B、

安全C、

畅通与安全D、

高稳定性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保障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包括畅通和安全两个方面。畅通是指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传输质量好、传输可靠性高,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安全是指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受到非法干扰、窃听、篡改等威胁,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因此,选项C“畅通与安全”是保障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的正确答案。31、单选题TMN的组成结构可分为()。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级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TMN的组成结构可分为三级,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选项A、C、D都不符合题目要求。32、单选题基站子系(BSS)可分为()和BTS两个功能实体。A、

HLRB、

VLRC、

MSCD、

BSC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基站子系统(BSS)的组成部分。BSS是GSM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BSS可分为两个功能实体,即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发射机(BTS)。选项A、B、C分别代表HLR、VLR、MSC,它们都是GSM网络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与BSS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3、单选题GSM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A、

逻辑信道B、

广播信道C、

业务信道D、

控制信道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GSM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两种。物理信道是指在物理层上传输数据的信道,包括了频率分配、时隙分配等。而逻辑信道则是在逻辑层上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处理的信道,包括了业务信道、控制信道和广播信道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即逻辑信道。34、单选题窄带码分多址(N-CDMA)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技术标准的载波间隔为()。A、

200kHzB、

400kHzC、

800kHzD、

1.25MHz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窄带码分多址(N-CDMA)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技术标准采用的载波间隔为1.25MHz。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35、单选题更软切换是指在()之间的信道切换。A、

不同小区的扇区B、

同一小区内的扇区C、

不同载波频率的小区D、

相同载波频率的小区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更软切换是指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之间的信道切换。在同一小区内,由于信号强度相对较强,因此可以实现更平滑、更快速的信道切换,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而在不同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则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切换过程,包括寻呼、鉴权等步骤,因此相对更慢、更耗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6、单选题TD-SCDMA一个载波的带宽为()。A、

200kHzB、

1.25MHzC、

1.6MHzD、

3.2MHz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TD-SCDMA是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其一个载波的带宽为1.6MHz,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选项A的带宽太小,无法支持TD-SCDMA的通信需求;选项B和D的带宽过大,不符合TD-SCDMA的标准。37、单选题智能网借助大型实时的()系统,达到集中的数据管理,以支持集中的业务控制能力。A、

交换B、

业务控制C、

数据库D、

管理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智能网的数据管理能力。智能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通信网络,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业务控制和数据管理能力。智能网借助大型实时的数据库系统,实现集中的数据管理,以支持集中的业务控制能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即数据库。选项A、B、D都是智能网的特点,但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38、单选题智能网利用()支持交换层与业务控制层之间的消息传递。A、

No.7信令B、

X.50C、

X.25D、

TCP/IP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智能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新型网络,它的主要特点是将业务控制与基础通信分离,使得业务控制更加灵活、可扩展。智能网利用No.7信令支持交换层与业务控制层之间的消息传递,因此答案选A。X.50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X.25是一种分组交换协议,TCP/IP是一种网络协议。它们与智能网的消息传递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是本题的答案。39、单选题()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常的配置至少是双备份的。A、

SSPB、

SCPC、

SDPD、

SMS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及其可靠性配置。智能网是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的增值业务平台,其核心构件包括SSP、SCP、SDP和SMS等。其中,SCP(ServiceControlPoint,服务控制点)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之一,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控制业务流程。SCP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常的配置至少是双备份的,以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其他选项中,SSP(ServiceSwitchingPoint,服务交换点)是智能网中的接入点,SDP(ServiceDataPoint,服务数据点)是智能网中的数据存储点,SMS(ShortMessageService,短消息服务)是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的短信业务。这些选项与本题所考查的内容不符,因此均为错误选项。40、单选题现阶段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结构。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级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长途网的结构。根据长途网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结构。而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即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二级结构。因此,本题答案为A。41、单选题在智能网中有时SDP与()合设在一起。A、

SSPB、

SMSC、

IPD、

SCP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智能网中SDP的合设对象。SDP是智能网中的一种服务数据点,用于描述服务的属性和行为。而SDP的合设对象是SCP,即服务控制点。SCP是智能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和管理智能网中的各种服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即SCP。42、单选题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分为公用电信网和()两大部分。A、

用户接入网B、

用户驻地网C、

用户本地网D、

终端设备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电信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根据电信网的组成结构,可以将电信网划分为用户接入网、用户驻地网、用户本地网、核心网四个部分。其中,用户接入网是指用户与电信网之间的物理接口,用户驻地网是指用户所在的地区或城市的通信网,用户本地网是指用户所在的局部通信网,核心网是指连接各个用户本地网的高速传输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即用户驻地网。43、单选题V5接口是作为()和接入网(AN)的接口。A、

本地交换机B、

用户终端C、

用户集线器D、

用户本地网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V5接口的作用。V5接口是一种数字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标准,用于实现数字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因此,选项B、C、D都不正确。而本地交换机是指在用户本地网中提供电话交换功能的交换机,因此选项A正确。44、单选题()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远端的用户侧接口。A、

光线路终端(OLT)B、

光分配网(ODN)C、

适配功能(AF)D、

光网络单元(ONU)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接入网中的设备及其作用。根据题干中的描述,需要为光接入网提供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因此可以排除选项A和B。选项C的适配功能是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协议转换,与题干中的需求不符。而选项D的光网络单元(ONU)是一种光纤通信设备,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为用户提供接入光纤网络的接口,符合题干中的需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45、单选题HFC网的展目标是实现()网络。A、

多业务B、

综合业务C、

全业务D、

多媒体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HFC网的展目标。HFC网是指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是一种综合性的网络。因此,答案应该是C,全业务网络。A选项的“多业务”不够全面,B选项的“综合业务”虽然包含了多种业务,但是不够准确,D选项的“多媒体”只涉及到了一种业务类型,也不够全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46、单选题同轴电缆的带宽可达()。A、

200MHzB、

550MHzC、

750MHzD、

1GHz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同轴电缆是一种传输信号的介质,其带宽取决于其特性阻抗和信号传输速度。同轴电缆的带宽一般在几百MHz到几GHz之间,而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只有D选项1GHz符合这个范围,因此答案为D。47、单选题DSL是在普通的()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A、

无线信道B、

双绞线C、

同轴电缆D、

光纤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DSL是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缩写,是一种在普通的双绞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DSL技术利用了电话线路中未使用的频段,将其用于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高速的网络连接。选项A无线信道、选项C同轴电缆、选项D光纤都是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但并不是DSL技术所使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8、单选题在ADSL接入系统中,用于用户端的信号分离器,将双绞线上()以下的语音信号分离出来送给用户的电话机。A、

64kHzB、

32kHzC、

8kHzD、

4kHz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ADSL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它利用了电话线的高频段来传输数字信号,同时保留了低频段用于传输语音信号。因此,在ADSL接入系统中,需要用信号分离器将语音信号和数字信号分离开来。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关于语音信号采样频率的问题。在语音通信中,通常采用的采样频率为8kHz,因此正确答案为C。而其他选项的频率都高于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因此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C。49、单选题在ADSL接入系统中,用于用户端的信号分离器,将双绞线上()以上的数据信号送给ATU-R处理。A、

64kHzB、

32kHzC、

30kHzD、

4kHz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ADSL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它利用电话线传输数字信号,将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合并在一条电话线上。在ADSL接入系统中,用户端需要使用信号分离器将数据信号和语音信号分离开来,以便分别进行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信号分离器需要将双绞线上的数据信号送给ATU-R处理。根据ADSL的标准,数据信号的频率范围是25kHz~1.1MHz,因此,信号分离器需要将25kHz以上的数据信号送给ATU-R处理。而根据选项,只有C选项的30kHz符合要求,因此答案为C。50、单选题PHS系统为了在有限频率资源情况下满足城区或近郊人口密集区的大话务量需求而采用()技术来提高频率的利用率。A、

微蜂窝B、

微微蜂窝C、

蜂窝D、

宏蜂窝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线通信中的频率资源利用技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有限频率资源”、“城区或近郊人口密集区”以及“大话务量需求”,可以推断出需要采用一种能够提高频率利用率的技术。而在无线通信中,微蜂窝技术正是一种能够提高频率利用率的技术,因此答案为A。微蜂窝技术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将原本的大型蜂窝网络划分为多个小型蜂窝网络,从而提高了频率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区或近郊人口密集区的大话务量需求。51、单选题现阶段我国本地网的结构为()结构。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本地网的结构。本地网是指连接用户终端和核心网的网络,是构成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我国本地网的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结构已经逐渐淘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二级结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52、单选题下一代网络是()驱动的网络。A、

业务B、

技术C、

承载D、

用户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下一代网络的驱动因素。根据网络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下一代网络应该是以业务为驱动的网络,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扩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网络需要更加灵活、智能、高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业务驱动的网络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53、单选题在技术上和业务上,语音网络与()的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A、

基础网络B、

传输网络C、

数据网络D、

多媒体网络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音网络与哪种网络的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语音网络的特点,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和B,因为它们更偏向于基础设施和传输,而不是数据传输和处理。选项D多媒体网络虽然包含语音,但它也包含其他形式的媒体,不是最合适的答案。因此,正确答案是C数据网络,因为语音也是一种数据,语音网络与数据网络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支持语音通信和处理。54、单选题NGN核心技术仍然是分组语音及其()。A、

分组数据B、

移动性管理C、

服务质量D、

控制信令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NGN核心技术,根据NGN的定义,它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支持多种业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语音业务。因此,NGN核心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语音业务的传输技术,而NGN中语音业务的传输技术是基于分组技术的,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移动性管理是指在移动通信中,终端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切换时,网络能够自动识别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与NGN核心技术无关,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服务质量是指网络在传输数据时,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时延、带宽等方面的要求,虽然服务质量在NGN中也很重要,但它并不是NGN核心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控制信令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控制通信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等过程,这是NGN核心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55、单选题下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设备和()为核心的网络。A、

呼叫服务器B、

呼叫代理C、

媒体网关控制器D、

应用服务器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是以软交换设备和某种设备为核心的网络。根据常识和网络知识,软交换设备是指基于软件的交换设备,而应用服务器是指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服务器设备。因此,答案为D。其他选项的解释如下:A.呼叫服务器:呼叫服务器是指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服务器设备,它通常用于VoIP等通信系统中。B.呼叫代理:呼叫代理是指在VoIP等通信系统中,负责呼叫信令的转发和处理的设备。C.媒体网关控制器:媒体网关控制器是指在VoIP等通信系统中,负责媒体流的转发和处理的设备。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56、单选题在电信传输网中,通常利用()来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A、

分来波B、

厘来波C、

毫来波D、

微波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电信传输网络中的传输方式。选项中的“分来波”、“厘来波”、“毫来波”均不是电信传输网络中常用的传输方式,因此排除选项A、B、C。而微波是一种常用的电信传输方式,可以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57、单选题消息的()愈大,则其信息量愈大。A、

可靠程度B、

不确定性程度C、

差异程度D、

传播程度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论中的基本概念——信息量。信息量是指一个消息所包含的信息的多少,与消息的不确定性程度成正比。因此,选项B“不确定性程度”是正确答案。选项A“可靠程度”与信息量无关;选项C“差异程度”也不是信息量的衡量标准;选项D“传播程度”也与信息量无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58、单选题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数目。A、

比特B、

字节C、

码元D、

信元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通信中的基本概念。码元是指数字通信中的基本信号,是数字信号的最小单位。因此,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目。选项A比特是指二进制数字信号中的基本单位,一个比特可以表示0或1,多个比特组合可以表示更复杂的信息。选项B字节是计算机中的存储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选项D信元是指模拟通信中的基本信号,例如模拟电话中的声音信号。因此,答案为C。59、单选题衡量数字传输系统传输效率指标的单位应当是()。A、

bit/s/HzB、

bit/sC、

BaudD、

Hz/s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指标单位。传输效率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通常用bit/s表示。但是,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还受到信道带宽的限制,因此需要用bit/s/Hz来表示。Baud是指每秒传输的符号数,不是传输效率指标的单位。Hz/s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60、单选题对于STM-1而言,帧长度为()个字节。A、

2048B、

4096C、

2430D、

4860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STM-1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55.52Mbps的光纤通信标准,它的帧长度为2430个字节。这个长度包括了9个字节的帧同步头、3个字节的传输指针、261个字节的通道数据以及2157个字节的有效负载数据。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项A、B、D的字节长度都不符合STM-1的标准。61、单选题()个2.048Mbit/s信号复用用为一个STM-1信号输出。A、

32B、

63C、

64D、

75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STM-1信号的速率为155.52Mbit/s,而2.048Mbit/s信号是STM-0级别的信号。因此,需要将32个2.048Mbit/s信号复用为一个STM-0信号,再将4个STM-0信号复用为一个STM-1信号,即32×4=128个2.048Mbit/s信号复用为一个STM-1信号输出。而选项中只有B.63符合这个条件,因此B为正确答案。62、单选题长途网中的DC1间构成()A、

星型网B、

互联网C、

网状网D、

复合网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途网中DC1间的构成形式。长途网是指跨越城市、省份、甚至国家的广域网,其构成形式多种多样。DC1是数据中心的一种,是指数据中心的第一层,通常用于承载核心业务系统。根据长途网的特点和DC1的作用,可以推断出DC1间的构成应该是网状网,即多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中心之间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63、单选题将波长间隔在()的复用称之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A、

零点零零几纳米B、

零点零几纳米C、

零点几纳米D、零点几纳米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WDM技术中的波长间隔。DWDM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而波长间隔则是指相邻两个波长之间的距离。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可以看出正确答案是C。因为选项C中的“零点几纳米”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DWDM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波长间隔为0.8纳米或者0.4纳米左右,因此“零点几纳米”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而其他选项中的波长间隔都太小或者太大,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64、单选题VSAT卫星通信网一般是由大量小站与一个主站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一个广域()的卫星通信网。A、

干线路由B、

多路由C、

少路由D、

稀路由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VSAT卫星通信网的特点。VSAT卫星通信网是一种点对多点的星型网络,由一个主站和大量的小站组成,小站之间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主站进行通信。在VSAT卫星通信网中,主站的作用是进行信号的转发和路由控制,而小站则只负责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由于小站数量众多,因此在路由方面采用的是稀路由的方式,即只有主站具有路由功能,小站之间不进行路由控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65、单选题VSAT通信网由VSAT小站、主站和()组成。A、

卫星转发器B、

卫星控制器C、

卫星遥测器D、

卫星测控器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VSAT通信网的组成。VSAT通信网是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由VSAT小站、主站和卫星转发器组成。其中,VSAT小站是指用户终端设备,主站是指控制整个系统的中心节点,卫星转发器则是负责将小站之间的通信数据通过卫星进行转发的设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B卫星控制器是指控制卫星运行轨道、姿态等参数的设备,与VSAT通信网的组成无关;选项C卫星遥测器是指用于监测卫星运行状态的设备,也与VSAT通信网的组成无关;选项D卫星测控器是指用于控制卫星运行的设备,同样与VSAT通信网的组成无关。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66、单选题ASON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A、

管理平面B、

控制平面C、

业务平面D、

传送平面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ASON技术的最大特点。ASON技术是自适应光网络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控制平面,实现了网络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其他选项中,管理平面是指网络管理系统,业务平面是指网络中传输的业务流量,传送平面是指网络中传输数据的物理层。这些选项都不是ASON技术的最大特点。67、单选题局数据和用户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由()统一管理。A、

存储系统B、

数据系统C、

管理系统D、

控制系统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局数据和用户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由数据系统统一管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A存储系统是指用于存储数据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选项C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系统,选项D控制系统是指用于控制和监控工业过程的系统,与本题无关。68、单选题用户数据用以描述()的各种状态,以便交换系统对其进行控制。A、

用户B、

中继C、

交换局D、

核心网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户数据的描述和控制。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用户数据”和“控制”,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用户。因为用户数据是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时产生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需要被描述和控制,以便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处理和管理。因此,A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B、C、D选项分别表示中继、交换局和核心网,与题干中的描述不符,因此都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69、单选题对骨干级路由器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则处于次要地位。A、

误码率B、

协议支持C、

QoSD、

造价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骨干级路由器的要求。骨干级路由器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大量的数据传输和路由转发,因此速度和可靠性是其最重要的要求。而误码率、协议支持和QoS等因素也很重要,但相对于速度和可靠性来说处于次要地位。造价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不影响骨干级路由器的性能和功能,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70、单选题从移动通信的全网故障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和移动网户终端两个环节上。A、

基站B、

基站控制器C、

移动交换机D、

各种数据库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移动通信全网故障的主要集中点。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移动通信全网故障主要集中在基站和移动网户终端两个环节上,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选项B基站控制器是基站的一部分,选项C移动交换机和选项D各种数据库虽然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故障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不是主要集中点。71、单选题光纤熔接中套入热缩管的时机为()。A、

光纤剥离涂覆层前B、

光纤端面制备前C、

光纤熔接前D、

光纤熔接后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光纤熔接中套入热缩管的时机应该是在光纤剥离涂覆层之前。因为在光纤熔接过程中,需要将两根光纤的裸露部分对接并熔接在一起,这时候如果没有热缩管的保护,光纤裸露部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损伤,从而影响光纤的传输质量。因此,在光纤剥离涂覆层之前,应该先将热缩管套在光纤裸露部分上,以保护光纤的质量。选项A正确。72、单选题在传输设备中,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线称为()。A、

中继线B、

用户线C、

环路线D、

复用线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输设备中交换机之间的连线。选项中,中继线是指用于传输信号的线路,常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用户线是指连接用户设备和传输设备的线路。环路线是指在网络中形成环路的线路,会导致数据包无限循环。复用线是指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的线路。因此,正确答案为A,即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线称为中继线。73、单选题本地网中的端局DL与设在该本地网中的长途局DCx之间应配备呼损小于()的低呼损基于电路群。A、

0.25%B、

0.5%C、

1%D、

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通信网络中的呼损问题。呼损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通信质量,需要在端局和长途局之间配备呼损小于一定值的低呼损基于电路群。本题中给出的选项分别是0.25%、0.5%、1%和2%,表示呼损的百分比。正确答案是B,即0.5%。解析:低呼损基于电路群是一种通信设备,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减小呼损。为了保证通信质量,需要在端局和长途局之间配备呼损小于一定值的低呼损基于电路群。本题中给出的呼损要求是小于0.5%,表示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不能超过0.5%。这样才能保证通信质量,使得通信双方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避免通信中断或者信号丢失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即0.5%。74、单选题程控电话交换机于1965年最先由()研制成功并开通使用。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发明者和最先使用者。根据历史资料可知,程控电话交换机最先由美国研制成功并于1965年开通使用,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选项B、C、D均不符合实际情况。75、单选题数字程控交换机最先由法国()研制成功,并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A、

1966年B、

1968年C、

1970年D、

1972年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数字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电话交换的设备,它的出现标志着电话交换技术的重大进步。根据题干所述,数字程控交换机最先由法国研制成功,并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因此选项A、B、D均不符合。根据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是在1970年左右研制成功的,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76、单选题()速率的(2B+D)接口,主要可以向用户提供电话,数据、用户传真、智能用户电报、可视图文、静止图像等业务。A、

128kbit/sB、

1448kbit/sC、

256kbit/sD、

1024kbit/s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2B+D接口的理解和应用。2B+D接口是一种数字通信接口,其中2B表示两个64kbit/s的语音通道,D表示一个16kbit/s的数据通道。因此,2B+D接口的总速率为2*64kbit/s+16kbit/s=144kbit/s。选项中只有B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B。2B+D接口可以提供电话、数据、传真、电报、图文等多种业务,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通信接口。77、单选题闹钟服务的用户登记叫醒时间只限制登记时刻起()内,此后不再进行此项服务,用户需要服务是仍然需要重新登记。A、

一个星期B、

48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用户登记叫醒时间只限制登记时刻起24小时内,即用户需要在24小时内享受服务,过了24小时需要重新登记。因此,答案为D。78、单选题信噪比是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信噪比越大,通信质量越好,一般要求信噪比不低于().A、

26DbB、

30DbC、

28dBD、

32dB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通信中的信噪比概念。信噪比是指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通常用dB(分贝)表示。信噪比越大,表示信号与噪声的比值越大,信号的质量越好。在通信中,一般要求信噪比不低于一定的值,才能保证通信质量。根据常见的通信标准,如GSM、CDMA等,信噪比要求一般在20dB以上,而本题要求信噪比不低于26dB,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79、单选题热线服务是用户摘机后()即可自动接到某一固定的被叫用户。A、

立即拍打插簧三次B、

拨一位事先设置好的号码C、

在规定的时间内拨相应的号码D、

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拨号码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热线服务的基本知识。热线服务是指用户在摘机后,不需要拨打任何号码,就可以自动接通某一固定的被叫用户,因此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而选项C中提到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拨打相应的号码,也不符合热线服务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需要拨打任何号码即可自动接通某一固定的被叫用户。80、单选题登记了呼出限制业务的用户话机,()将受到限制。A、

送话B、

受话C、

摘机呼出D、

听到铃声应答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出限制业务对用户的限制范围。答案为C,即摘机呼出。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呼出限制业务后,只能接听来电,而不能主动拨打电话。选项A的送话、选项B的受话、选项D的听到铃声应答都与呼出限制业务无关,不受限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81、单选题用户登记闹钟服务后,交换机按用户预订时间自动振铃,提醒用户去办计划中的事情,如果用户第二天仍需要该项服务,则()。A、

交换机仍然会振铃B、

用户需要进行再次登记C、

用户不需要进行登记D、

交换机需要搜索用户本月服务的总次数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用户登记闹钟服务后的服务流程。根据题意,用户登记闹钟服务后,交换机会按照用户预订的时间自动振铃,提醒用户去办计划中的事情。但是,如果用户第二天仍需要该项服务,就需要进行再次登记,因为每次服务都需要重新登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选项A、C、D都与题意不符。82、单选题会议电话的特点是()A、

提供三方以上共同通话的业务B、

当用户与对方通话时,可按需要使另一方加入通话C、

用1-2位代码来代替原来的电话号码D、

如果用户外出,当有电话呼入时,可有电话局提供代答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会议电话的特点。选项A正确,因为会议电话提供三方以上共同通话的业务,可以让多个人同时参与通话。选项B是普通电话的特点,不是会议电话的特点。选项C是指IP电话的特点,不是会议电话的特点。选项D是指代答电话的特点,也不是会议电话的特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83、单选题现代电信网络可以划分为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及公共业务平台,其中传送网由()和(B)组成。A、

传输网B、

接入网C、

卫星网D、

光纤网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电信网络的组成部分。根据题干中的描述,现代电信网络可以划分为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及公共业务平台,其中传送网由什么组成。根据常识和网络知识,传送网是指承载业务流量的网络,主要由传输网和接入网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传输网。B选项接入网也是传送网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本题所问的答案。C选项卫星网和D选项光纤网都不是传送网的组成部分,因此也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84、单选题分组传输时延首先取决于节点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处理能力用每秒处理的()来表示。A、

比特数B、

字节数C、

字符数D、

分组数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分组传输时延的影响因素。分组传输时延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到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所需的时间,其中包括了节点交换机的处理时间。节点交换机的处理能力用每秒处理的分组数来表示,因此答案为D。选项A、B、C都是数据的表示方式,与节点交换机的处理能力无关。85、单选题1876年发明电话后,()年,第一部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在美国波士顿作为防盗告警系统的附件出现。A、

1877B、

1876C、

1878D、

1879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时间线索,我们可以知道电话是在1876年发明的,而第一部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在美国波士顿作为防盗告警系统的附件出现的时间应该在电话发明后不久,因此选项B和C可以排除。而根据常识,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1879年应该还为时过早,因此答案为A,即第一部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在1877年出现。86、单选题固定电话网中的语音通信一般采用()技术。A、

报文交换B、

电路交换C、

分组交换D、

存储交换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定电话网中的语音通信采用的交换技术。根据固定电话网的特点,语音通信需要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因此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A.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被分成若干个报文,每个报文都包含了完整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然后逐个发送。这种交换方式适用于数据通信,但不适用于语音通信。B.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建立一条物理通路,通信双方在通路上直接交换信息。这种交换方式适用于语音通信,因为语音通信需要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C.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含了地址和控制信息,然后逐个发送。这种交换方式适用于数据通信,但不适用于语音通信。D.存储交换:存储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先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然后再根据地址和控制信息进行转发。这种交换方式适用于数据通信,但不适用于语音通信。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87、单选题人工交换是指由话务员进行操作以完成()任务。A、

分组交换B、

电路交换C、

报文交换D、

数字交换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技术。人工交换是指由话务员进行操作以完成电路交换任务。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使通信双方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分组交换是指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报文交换是指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报文进行传输,每个报文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数字交换是指在数字通信中,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88、单选题在自动交换中,用()来代替人工交换中的话务员的观察。A、

扫描B、

处理机的运算C、

处理机的分析D、

处理机的控制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自动交换是指在通信网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