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词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_第1页
4 古代诗词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_第2页
4 古代诗词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_第3页
4 古代诗词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_第4页
4 古代诗词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代诗词阅读说明:共二十大题,50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中考对接点分析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分析诗歌艺术技巧等为高频考点,中考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23年出现了情境化考查。一、某公园池塘内遍植荷花,池塘边放置着写有咏荷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浮香绕曲岸小荷才露尖尖角荷花入暮犹愁热接天莲叶无穷碧圆影覆华池早有蜻蜓立上头低面深藏碧伞中映日荷花别样红甲乙丙丁1.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圆影”一词的意思。(2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碧”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共同特点?(2分)二、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遥知不是雪落尽琼花天不惜白雪却嫌春色晚不知庭霰今朝落为有暗香来封它梅蕊玉无香故穿庭树作飞花疑是林花昨夜开甲乙丙丁4.解释甲诗句中“暗香”一词的意思。(2分)5.一切景语皆情语。乙诗中的“封它梅蕊玉无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6.丙和丁两组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赏析。(2分)三、某公园内有一处望月亭,亭子里悬挂着关于月的诗句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但愿人长久露从今夜白我寄愁心与明月月出峨眉照沧海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随君直到夜郎西与人万里长相随甲乙丙丁7.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婵娟”一词的意思。(2分)8.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诗句借“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9.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月”,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2分)四、某公园凉亭周围遍植松树,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松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一双幽色出凡尘何当凌云霄风声一何盛日瘦阴还薄数粒秋烟二尺鳞直上数千尺松枝一何劲风多响自重甲乙丙丁10.甲标牌上“”“”两个词写出松“小”的特点。(2分)

11.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直上数千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与品格?(2分)12.丙和丁两个标牌上均出现了“风”字,请结合诗歌分析各有什么作用?(2分)五、某公园植有梅花,树边悬挂着写有咏梅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诗老不知梅格在多情也恨无人赏墙角数枝梅众芳摇落独暄妍更看绿叶与青枝故遣低枝拂面来凌寒独自开占尽风情向小园甲乙丙丁13.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梅格”一词的意思。(2分)14.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5.丙标牌上的“凌寒独自开”和丁标牌上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品质?(2分)六、某公园植有菊花,花坛边悬挂着写有咏菊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欲讯秋情众莫知登仙非慕庄生蝶花应冷笑东篱族杖履逍遥五柳旁喃喃负手叩东篱忆旧还寻陶令盟犹向陶翁觅宠光一辞独擅晋文章甲乙丙丁16.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东篱”一词的意思。(2分)17.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诗句“忆旧还寻陶令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8.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诗都提到了陶渊明,但借此表达的情感和志向却不相同,请简要概括。(2分)七、某公园植有竹子,竹子边悬挂着写有咏竹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始怜幽竹山窗下惟有竹枝浑不怕千花百草凋零后眼入毫端写竹真不改清阴待我归挺然相斗一千场留向纷纷雪里看枝掀叶举是精神甲乙丙丁19.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清阴”一词的意思。(2分)20.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1.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诗都写竹,但其中“竹”的精神内涵却不相同,请简要概括。(2分)八、祖国的大好河山常常是古代诗人描写的对象。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寒雨连江夜入吴一水护田将绿绕遥望洞庭山水翠洞庭湖上清秋月平明送客楚山孤两山排闼送青来白银盘里一青螺月皎湖宽万顷霜甲乙丙丁22.解释甲诗句中“平明”一词的意思。(2分)23.一切景语皆情语。乙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24.丙和丁两组诗都描写了洞庭湖,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赏析。(2分)九、“塞外风光”常常是古代诗人描写的对象。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大漠沙如雪秦时明月汉时关野云万里无城郭大漠风尘日色昏燕山月似钩万里长征人未还雨雪纷纷连大漠红旗半卷出辕门甲乙丙丁25.解释甲诗句中“大漠”一词的意思。(2分)26.乙诗句勾勒出怎样的景色?(2分)27.丙和丁两组诗都写塞外风光,但其描写的内容却不相同,请简要概括。(2分)十、爱国,是古诗常见的主题。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夜阑卧听风吹雨男儿何不带吴钩黄沙百战穿金甲愿得此身长报国,铁马冰河入梦来收取关山五十州不破楼兰终不还何须生入玉门关。甲乙丙丁28.解释甲诗句中“铁马”一词的意思。(2分)29.一切景语皆情语。乙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0.丙和丁两组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简要概括其思想感情。(2分)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落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31.甲诗第三联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和“”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乙诗首联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后的景况。(3分)

32.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3分)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乙】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33.甲诗以的方式,表达情感;乙诗以形式,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的情形,表达情感。(2分)

34.这两首诗都是绝句,但内容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甲诗表达了诗人之情,乙诗抒发了诗人之情。(4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共6分)【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5.甲曲通过描写的景象,衬托作者感情;乙诗通过叙述的心态,表达作者情感。(2分)

36.甲、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十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乙】独酌成诗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①,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②。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③。【注释】①从为客:跟随别人为客。②谋身:谋生。③野人:指隐士。37.甲诗通过写的感受,抒写情感;乙诗前四句抒写,后四句表达身世感慨。两首诗既抒发真情,又有讽喻之意。(2分)

38.甲诗尾联借古讽今,乙诗尾联直抒胸臆,但表达的感情有相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分)十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9.甲诗中的“”和乙诗中的“”这类意象通常比喻“漂泊远行之人”。(2分)

40.王维和李白的诗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试结合两首诗分析。(4分)十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初夏游张园戴复古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41.甲诗抓住水面初平、、、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描绘了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乙诗通过、、枇杷等景物,逼真地描绘了初夏的景致,读后使人感到真实生动。(4分)

42.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它们描写的景物及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十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战城南卢照邻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43.甲诗首联运用的是对照的手法,表现了和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乙诗首联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点明了交战的双方及交战的。(2分)

44.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战争的佳作,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4分)十八、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共6分)【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乙】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45.两首词都描绘了时节的自然景象,都流露出之感。(2分)

46.两首词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之处?(4分)十九、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6分)【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①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②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③踯躅④不敢言。【注释】①泻:倾,倒。②断绝:停止。③吞声:声将发又止。④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47.甲诗中,诗人因,生发感慨,表达内心的情感;乙诗中,诗人因,生发感慨,表达内心的情感。(4分)

48.这两首诗都是乐府诗,虽内容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之情。(2分)

二十、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共6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9.甲词和乙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甲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场面;乙诗描绘了一幅风景。(4分)

50.这两首诗的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作者。(2分)

参考答案一、1.圆圆的荷叶。(2分)2.乙标牌上的诗句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夏日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夏日荷花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3.写出了荷叶的翠绿。(2分)二、4.指梅花的幽香。(2分)5.这句诗影射了诗人的才华像封存无香的梅蕊、海棠一样被埋没,既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无出头之日遭遇的同情,又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不重视人才的不满。(2分,意思对即可)6.示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思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的意思是不知道庭院里今早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两组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雪喻花,比喻生动、贴切,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见到春雪时的惊喜之情。(2分)三、7.月亮。(2分)8.乙标牌上的诗句借“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9.都被诗人拟人化,用来寄托诗人的离愁别绪。(2分)四、10.数粒二尺(2分,每空1分)11.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2分)12.丙标牌上的诗句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树之劲,表达了对松树刚劲挺拔的赞美;丁标牌上的诗句运用风响表现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松树顽强不屈的品格。(2分)五、13.红梅的气质与品格。(2分)14.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怀才不遇的人的惋惜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15.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放的高贵品质。(2分)六、16.“东篱”代指“菊花”。(2分)17.运用了陶渊明咏菊的典故,借菊花高洁傲岸的千古之风,来寄寓诗人清高孤傲的情怀。(2分)18.丙诗把希望得到陶渊明赏识的庭菊与野菊作对比,赞美野菊不求关注也不改其清幽本色的品质,表达诗人不趋炎附势、保持天然本色的高洁情操。丁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品格和文章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此(或“借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高风亮节品格的向往与追求。(2分,意思对即可)七、19.形容竹子苍劲葱茏的样子。(2分)20.表达了诗人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决心。(2分,意思对即可)21.丙诗写出了窗竹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精神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丁诗写出了画中之竹形神兼备,展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精深造诣的赞美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八、22.清晨。(2分)23.描写了青山绿水的幽美环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2分)24.示例:“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是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的意思是洞庭湖上是一轮清冷的秋月,月光皎洁,如秋霜一样洒满宽广的湖面。两组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山比作青螺,后者把月光比作秋霜,比喻生动、贴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自然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2分)九、25.广阔的沙漠。(2分)26.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2分)27.丙诗“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的意思是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诗句描写了大漠苍茫一片、了无人烟、雨雪纷飞的景象,渲染出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丁诗“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意思是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将士们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此句诗描绘了黄昏时分战士出征的场景,苍凉的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2分)十、28.披着铁甲的战马。(2分)29.表达了诗人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2分,意思对即可)30.丙和丁两组诗都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胆忠心的爱国热情。(2分)十一、31.日春国破家亡(3分,每空1分)32.都表达了思乡之情(1分)。甲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1分)。乙诗“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借翻飞的落叶留恋森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1分)。十二、33.归期问答游子提问(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34.渴望和妻子(或“友人”)团聚对故乡的思念(4分,每空2分)十三、35.萧瑟凄凉写信前后(2分)36.都表达了思乡之情(2分)。甲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开头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出天涯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乙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