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东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学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第Ⅰ卷的1-13题填涂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共36分)━、基础知识(1-3题,每题2分;4-6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复辟(bì)襁褓(qiáng)幡然(fān)悬崖勒马(1ěi)B.井陉(xíng)接载(zài)气氛(fēn)咄咄怪事(duō)C.佯装(yáng)哺育(bǔ)狡黠(xié)夺眶而出(kuāng)D颠簸(bō)癖好(pì)殒命(yǔn)呱呱坠地(g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A.“襁褓”的“襁”应读“qiǎng”,“悬崖勒马”的“勒”应读“lè”。C.“狡黠”是“黠”应读“xiá”,“夺眶而出”的“眶”应读“kuàng”。D.“颠簸”的“簸”应读“bǒ”,“癖好”的“癖”应读“pǐ”。故选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报歉肆意忘为千钧雷霆未雨绸缪B.摩挲坚苦奋斗孤苦伶丁兵戎相见C.桅杆互诉衷肠残无人道愤发图强D.厮杀衣衫褴褛兵荒马乱英雄气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A.“报歉”的“报”应为“抱”;“肆意忘为”的“忘”应为“妄”。B.“坚苦奋斗”的“坚”应为“艰”;“孤苦伶丁”的“丁”应为“仃”。C.“残无人道”的“残”应为“惨”;“愤发图强”的“愤”应为“奋”。故选D。3.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科波菲尔》长篇小说狄更斯谋得斯通先生米考伯主义B《大学之道》《礼记》戴圣随家大同思想C《论语》语录体孔子及其弟子儒家克己复礼D《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圣地亚哥魔幻现实主义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大学之道》是儒家经典。C.《论语》作者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而非孔子;D.圣地亚哥是《老人与海》的主人公,而非《百年孤独》。故选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__________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________寻找人生价值、________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才能________,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崇尚大势中标注集腋成裘B.爱好浪潮中标注集腋成裘C.爱好大势中标示众擎易举D.崇尚浪潮中标示众擎易举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答案】4.A5.C6.B【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崇尚:尊崇提倡,常用于表述推崇某种观念。爱好:喜爱。“家国大义”是一种思想观念,用“崇尚”更恰当。大势:总的局势。浪潮:如潮水般汹涌起伏的波涛。一般比喻有着动荡特征的事物。结合语境,应强调国家的发展势头,故选用“大势中”更好。标注:贴记号。标示:显示。根据后文的“成长坐标”可知,应该选用“标注”。集腋成裘:珍贵美好的事物积少成多。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事情就容易成功。根据后面“聚沙成塔”,用“集腋成裘”。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站在“历史节点”才能“回望发展历程”,最后“感受爱国情愫”。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无论……还有”搭配不当,“还有”改为“还是”;根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后面衔接的只能是“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故选B。【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贾梦雨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选自《新华日报》)7.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A.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B.大学生沉沦于网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C.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D.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B.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C.“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D.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B.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C.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问题。D.膨胀的消费思潮使我们的精神加剧萎缩,我们被裹挟在这种“内忧外患”中,身心交瘁。【答案】7.A8.C9.B【解析】【分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A项,表述的内容没有表现出“为生计忙碌着的人”是“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亚健康”状态。故选A。【8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错误,对导致“精神亚健康”的原因性质表述不当。“全球化浪潮”只是原因之一,而且“自我的迷失”也不是“全球化浪潮”引起的。故选C。【9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错误,表述绝对,“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只是帮我们寻找到归宿感的一部分条件。故选B三、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有删改)材料三: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选自《庄子·外篇·秋水》,有删改)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诋皆孔子之徒徒:门徒 B.故往贷粟于监河侯贷:借,借贷C.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肆:杂货铺 D.庄子持竿不顾顾:回头看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使使厚币迎之人皆有不仁人之心 B.衣以文绣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C有中道而呼者人而不仁,如礼何 D.有鲋鱼焉就有道而正焉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1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儿也不拘束,汪洋恣肆,然而都是空话,没有实事。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神龟为喻,表明了自己保全性命的立场。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D.三段材料出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都给我们展示了庄子清高,不为名利所累的高尚品格。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15.庄子阐明道理的方法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0.A11.B12.B13.C14.(1)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舒服,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情愉快。(2)这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让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它的尾巴在烂泥里爬行呢?15.庄子以寓言说理,文中关于庄子的三个小故事都是庄子以寓言说理的典范。面对楚威王的聘请,他用猪、牛做寓说理;面对监河侯的推辞,以鲫鱼的语言讽刺,后来又以神龟的语言拒绝了楚威王的聘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A.“徒:门徒”错误。“以诋皆孔子之徒”意思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徒”,类。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B.两个“以”,都是介词,用;C.第一个“而”,表修饰,不译;第二个“而”,连词,表假设;D.第一个“焉”,兼词,于之,在那里;第二个“焉”,语气助词,无实义,表肯定的语气;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本题中,“鲋鱼来子何为者邪”是“问之曰”的内容,“曰”是表对话的词语,后面应该停顿,排除A、D两项。“波臣”,指水族中的臣子,古人设想江海里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统辖的水族称为“波臣”,“波”与“臣”之间不应该断开,且“我/东海之波臣也”构成判断句,排除C项。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都是空话”错误,结合“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分析可知,只有《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是空泛的言论,没有事实依据。B.“庄周以神龟为喻,表明了自己保全性命的立场”错误。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D.“三段材料……都给我们展示了庄子清高,不为名利所累的高尚品格”错误。材料二庄子通过“涸辙之鲋”的故事来讽刺监河侯没有帮助他人之心,推搪,敷衍。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宁”,宁愿;“污渎”,浅而小的水沟;“游戏污渎之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羁”,束缚,拘禁;为……所,被动句;“快”,使动用法,使……愉快。(2)“其”,代词,指神龟;“贵”,重视,尊重;“曳”,拉,拖;“涂”,泥,泥巴。【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意思,把握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庄子阐明道理的方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然后到文中找到庄子所说的话,分析这些话的意思,再看这段文字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最后明确所用手法是什么。做此类题,应先大致了解原文意思。通读全文,大致可以得出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结论,之后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如材料一中,楚威王想要聘庄子为相,庄子拒绝的理由是“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这是用猪牛为寓来说理拒绝;如材料二中,庄子向监河侯借粮食,结果监河侯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对此庄子用涸辙之鲋为寓来讽刺;材料三中,面对楚威王的聘请,庄子用神龟为寓进行拒绝。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善于用寓言说理。参考译文:材料一: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他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说涉猎广泛、无所不包,然而其核心思想却归宗于老子的学说。因此他撰写的十多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他写《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阐发老子的学说。《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空泛的言论,没有事实依据。可是庄子善于著书分析词句,阐述事理,譬喻情状,用来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话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所以那些王公大人都无法重用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让他出任相国。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卿相,确实是尊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即使它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情愉快。”(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收到百姓交来的税粮,到时候借给你价值三百金的粮食,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历吴、越两地、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得到斗升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选自《庄子·外物》,有删改)材料三: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先去(想请庄子出仕):“希望把楚国的政务托付给先生!”庄子拿着渔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布把它包起来装进竹器里,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让人尊重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呢?”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第Ⅱ卷(共64分)四、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6分)16.课内古诗文积累。(1)子曰:“见贤而思齐焉,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2)大学之道,____________,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4)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____________,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6)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答案】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在明明德③.千里之行④.始于足下⑤.天生我材必有用⑥.料得年年肠断处⑦.君子喻于义⑧.小人喻于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省、材、喻”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五、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17.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下列题目。岁暮杂感十首(其二)①曾国藩高嵋山下是侬家②,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③。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注】①曾国藩25岁进京科考未第,客居京城,准备参加来年会试,除夕将至时写下此诗,②依:我。③天桃:出自《诗经》,以“天桃”称艳丽的桃花。(1)对这首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高嵋山下”交代了故乡的确切方位,“是依家”一样撕地,有力地烘托出作者对故乡的自豪和对青年自我的信心。B.“物华”指自然风貌,“物华”前着一“斗”字,一方面实写故园万物竞绿的风姿,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乡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C.颔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老柏有情”“天桃无语”的对举中写出故乡树木花草对主人的悠悠思念。D.全诗一改传统思乡诗灰暗低沉的色彩,语言华美,笔调自然,词约意丰。(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A(2)①诗人在岁暮除夕将至时写下“岁岁年年斗物华”的豪言,表达了自己勇闯前程的豪情与自信(不畏科场失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也可)。②诗人通过对故乡一般风貌和典型景物的回忆,抒发了宦海游子对故多的热爱和浓浓的思念之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古诗词的能力。B.“一方面突出故园万物竞绿的风姿,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乡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中“更重要”一词表述错,诗歌前四句突出故园风物竞绿,后四句表现乡人的人生态度,不分孰轻孰重;同时,“积极乐观”用词欠妥,应该是勤劳朴实。C.“颔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老柏有情”“天桃无语”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老柏和天桃赋予人的情感,写出故乡树木花草对主人的悠悠思念。D.“语言华美”表述错误,全诗用语没有华丽铺陈,是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故园风物和乡人的状态,所以“语言华美”表述错误,应为语言质朴。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品诗句,悟感情。首先结合注解①内容分析,首次进京参加科考未第,但他雄心不已,决心继续客居北京,参加来年的会试。时光匆逝,转瞬即到除夕大节,曾国藩思乡怀亲,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此诗。隐含着作者勇闯前程的豪气和自信。其次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依据诗歌前四句“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可知,耸立洒脱的高嵋山,精巧别致的待莺亭,不乏绿意的老柏,灼灼其华的夭桃。诗中的故园是明丽的;依据诗歌后四句“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可知,诗中的乡人或红豆相思,或碧水浣纱,三叉路上,更是樵来耕往,他们是勤劳朴实的。诗人通过对故乡一般风貌和典型景物的回忆,抒发了宦海游子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聂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门楣上和门廊的门楣上又接连碰了两次头,才来到街上。几个孩子都在门外等他,还有几个抱婴儿的女人,包括那个抱着脸色苍白的娃娃的瘦女人。他打听这个女人是谁。“她就是我对你说的那个阿尼霞。”岁数大些的男孩说。聂赫留朵夫转身招呼阿尼霞。“你靠什么过活?”“怎么过活吗?要饭。”阿尼霞说着哭起来。聂赫留朵夫掏出皮夹子,给了那女人十个卢布。还没走两步,另一个抱娃娃的女人就追上了他,然后是一个老太婆,接着又是一个女人。她们都说自己穷,要求周济。聂赫留朵夫把皮夹子里的六十卢布零钱都散发掉,十分忧郁地走回管家的厢房。管家笑眯眯地迎接他,告诉他农民将在傍晚集合,然后走到花园里,在撒满白色苹果花瓣、杂草丛生的小径上徘徊,思索着刚才见到的种种情景。“老百姓纷纷死亡,食品普遍不足。老百姓一步一步落入这种悲惨的境地,他们自己却没有发觉,也不怨天尤人。而我们认为这种状况历来如此,理所当然。”现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唯一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存在下去。现在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想到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就感到害臊。他在欺骗自己。他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他心里拟定了一个方案,把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并规定地租是农民的财产,由他们自己支配,缴纳税款和用作公益事业。晚饭后,聂赫留朵夫对管家讲了自己的方案,征求他的意见。管家笑笑,装出一副似乎早就想到过这问题,并且乐于听取聂赫留朵夫的意见的样子。其实他对这个方案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因为根据这个方案,聂赫留朵夫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管家头脑里有一个根深帝固的信条——人人都在损人利己。“我懂了。就是说这笔公积金的利息归您收取,是不是?”管家满面堆笑说。“绝对不是。土地不能成为私有财产,收益应归大家共享。”“这样一来,您岂不是没有收入了?”管家收起笑容说。“我就是不要。”管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又笑了,现在他明白了,聂赫留朵夫这人头脑有毛病。于是他就研究聂赫留朵夫放弃土地的方案,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对他有利的东西。当他明白没有这样的可能时,他对方案就不再感兴趣,只是为了讨好东家,脸上才保持笑容。……村长的院子里人声沸腾,聂赫留朵夫一到,农民们就停止谈话,纷纷脱下帽子。这里的男人几乎个个穿着树皮鞋、土布衫和老式长外衣。有几个光着脚板。聂赫留朵夫向农民们宣布,他打算把土地都交给他们。农民都不作声,脸上表情也毫无变化。“因为我认为,”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说,“不种地的不应该占有土地,而且人人都有权使用土地。”“这个当然。这话说得很对。”几个农民响应说。聂赫留朵夫又说,土地的收入应该大家平分,因此他建议他们接受土地,付出他们自己定的价钱作为公积金,这笔公积金今后仍归他们享用。农民们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们通过祖祖辈辈的经验知道,地主总是以损害农民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因此,要是地主把他们召集过来,向他们提出什么新办法,那准是想用更狡猾的手段来欺骗他们。“那么,你们打算定个什么价钱使用土地呢?”聂赫留朵夫问。“怎么要我们来定价钱?地是老爷您的,权柄在老爷您手里。”人群中有人回答。“不,这些钱将来都要用在你们村社的公益事业上。”“这我们不能定。村社是村社,钱是钱。”“你们要明白,”管家含笑说,“公爵老爷把土地交给你们,要你们出一笔钱,但这笔钱又当作你们的本钱,供村社使用。”“这号事我们太明白了,”一个牙齿脱落的老头没有抬起眼睛,怒气冲冲地说,“这事有点像银行,到时候就得付钱。我们不来这一套,因为我们已经够苦的了。再来这一套,非得破产不可。我们还是照老规矩办吧。”聂赫留朵夫提出要立一个契约,他将在上面签字,他们也得签字。他们听了,反对得更加激烈。……聂赫留朵夫就这样一无所获,回到帐房里。……“他这人真鬼!”一个皮肤黝黑、胡子蓬乱的庄稼汉摇摇晃晃地骑着一匹肥马,对旁边那个身穿破旧老式长外衣、又老又瘦的庄稼汉说。他们夜里到大路上放马,纵容他们的马溜到地主的树林里吃草。“‘你只要签个字,我就把土地白白送给你。’哼,他们捉弄咱们还不够吗?不成,老兄,办不到,如今我们也学乖了。”“他说‘你签个字吧’,”胡子蓬乱的庄稼汉继续评论东家的话,“你一签字,他就会把你一口活活呑下肚子去。”“这话一点不错。”年纪老的那一个应和说。他们不再说什么。只听得坚硬的大路上响起嗒嗒的马蹄声——(有删改)1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聂赫留朵夫与阿尼霞的对话,让聂赫留朵夫进一步认识到农民的贫困,为下文他对农民问题的思考做了铺垫,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这个当然。这话说得很对。’几个农民响应说”“我们还是照老规矩办吧”两处语言描写说明农民认同聂赫留朵夫说的话,但并不相信、不理解他的做法。C.聂赫留朵夫的计划不但遭到管家的反对,也遭到农民的反对,管家反对是因为他感到从中无利可图,农民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地主的新把戏。D.聂赫留朵夫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贵族和地主占有土地是造成农民苦难的原因之一,于是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以赎罪,这也是他“复活”的途径之一。E.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聂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门楣上和门廊的门楣上又接连碰了两次头,才来到街上”这个细节主要体现了聂赫留朵夫身材的高大和做事有时莽撞、冒失的性格特点。19.从节选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小说末尾两个农民对话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8.CE19.聂赫留朵夫的形象①有仁爱之心。他同情阿尼霞和其他农民的疾苦,不仅把自己的钱给了穷女人们,更要把自记的土地分给农民。②勇于反思。他为自己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的想法感动害臊。③行动果敢。他想到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被地主箱占后,立刻行动,要把土地分给农民。④社会经验不足。他做事凭一腔热血,因不了解农民的心理而碰壁,做事简单化。20.结尾情节的作用:①塑造了农民贫穷、对地主阶级保持警惕、自以为聪明又有点狡猾的形象。②侧面表现了当时地主阶级长期对农民巧立名目进行盘剥的社会现状。③表明长期的阶级对立让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了隔阂乃至仇恨④从情节上进一步补充和解释了前文农民拒绝接受好意的原因。【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C.“遭到管家的反对”错。原文只是说“他对方案就不再感兴趣”,不感兴趣并不代表反对。E.“这个细节主要体现了聂赫留朵夫身材的高大和做事有时莽撞、冒失的性格特点”错。“聂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门楣上和门廊的门楣上又接连碰了两次头,才来到街上”,这个细节体现的是农奴们居住房屋的矮小、生活的贫苦。故选CE。【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她们都说自己穷,要求周济。聂赫留朵夫把皮夹子里的六十卢布零钱都散发掉”“现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唯一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存在下去……”等情节可知,文本主要情节是聂赫留朵夫同情农民,要把土地无偿分给他们,这体现了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从“现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唯一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存在下去。现在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想到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就感到害臊。他在欺骗自己。他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可知,文本提及他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为自己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感到害臊”,这表明他勇于反思自己;从“现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唯一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存在下去……他心里拟定了一个方案,把土地交给农民”可知,他一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受苦的根源之一,就立刻付诸行动,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这体现了他的果敢;从“聂赫留朵夫提出要立一个契约,他将在上面签字,他们也得签字。他们听了,反对得更加激烈”“他这人真鬼!”等处可知,后来方案实施不利,以及农民对他的评价,反映了他缺乏社会经验的事实。【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塑造人物形象来看,两个农民对聂赫留朵夫要将土地分给农民怀有警惕之心,“‘你只要签个字,我就把土地白白送给你。’哼,他们捉弄咱们还不够吗?不成,老兄,办不到,如今我们也学乖了”“你一签字,他就会把你一口活活呑下肚子去”“‘这话一点不错。’年纪老的那一个应和说”,他们自以为看透了地主阶级的把戏,却未能领会聂赫留朵夫的好意,表现了农民贫穷、对地主阶级保持警惕、自以为聪明又有点狡猾的形象。从表现主题来看,“你一签字,他就会把你一口活活呑下肚子去”等情节,从侧面表现了地主阶级长期以来对农民巧立名目进行盘利的社会现状;表明长期的阶级对立让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了隔固乃至仇恨,个别仁慈的地主即使表现出对农民的善意,农民也未必理解和接受。从情节发展方面来看,末尾两个农民的对话,进一步补充和解释了前文农民拒绝接受聂赫留朵夫要将土地分给农民的好意的原因。【点睛】七、语言运用与表达(3分)2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从下列作品或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喜欢(某作品或某人物),因为……”的句式,写一段话。必须体现作品主要内容或人物形象的特点,不少于60字。《论语》《老子》《老人与海》焦裕禄墨子桑地亚哥【答案】示例一:我喜欢桑地亚哥,因为他在小说里被描写成了一个硬汉的形象,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示例二:我喜欢《论语》,因为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个人职业目标提高沟通技巧计划
- 法学概论各知识模块的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强化应变能力的自我提升计划
- 快乐学习软件设计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艺术展览安保工作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商业智能基本概念试题及答案
- 班级活动评估与效果反馈计划
- 主管年度创业精神任务计划
-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风险考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爱众集团第一批次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业用地开发项目成本分析与资金筹措方案
-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地图与地球知识综合训练试题卷及答案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4 Section B 1a-2d课件(新教材)
- 2025闽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单词表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配电变压器调档施工技术方案
- 预防性健康检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英汉语法对比研究
- CAAP2008X功能概述PPT课件
- 柴油发电机组检查验收表_word文档免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