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
单元课程课时备注
1.植物需要水分
2.根对水分的吸收
3.根还吸收了什么
第一单元4.水分在茎里的运输
植物的需求5.叶会蒸腾水分吗
6.植物需要阳光
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
探究技能猜想
8.小浮板
第二单兀
浮筒的妙用
物体的沉与浮9.
10.鸡蛋浮起来了
11.产生泡泡的秘密
12.蜡烛的燃烧
第三单元13.铁生锈了
物赢变化
14.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5.设计与制作:用牛奶做钥匙扣
16.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
17.水去哪里了
18.空气中有水吗
19.网上学习:调查各地的空气湿度
第四单元
20.水降下来了
地球上的水
21.落到地面的雨水
22.流水的力量
23.自然界的水循环
磨彩质科学五年慑■上期
第1课《植物需要水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之一,了解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数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探究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4.对探究植物的奥秘保持好奇心,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
一、填空题
1、()是动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2、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实验时,一组幼苗要(),一组幼苗
()。
3、没有浇水的幼苗摸上去()的。
4、充足的水分能为植物的()提供保障。
5、不同的植物体内含有的水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晒干的植物种子内不含有水分。()
2、充足的水分保障植物正常生长,当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3、离水源较近的植物往往生长得旺盛。()
4、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因此水浇得越多越好。()
三、实验操作题
下面是某组同学将生长情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分成两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
结果如下:
株高生长情况
①组②组①组②组
第一天12.412.4旺盛旺盛
第三天12.6512.4旺盛萎缩
第五天12.812.4旺盛软绰绰
你从实验观察记录中可以得出怎么的结论?
四、问答题
1、为什么水龙头喷嘴周边的植物生长特别好?
2、结合全文分析水分对植物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分2、浇水不浇水3、软绵绵4、正常生长5、也不同
二、判断题
1、X2、J3、J4、X
三、实验操作题
①充足的水分保障植物正常生长。
②当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四、问答题
1、因为水龙头喷嘴周边植物得到充分的水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以长得特
别好。
2、①水分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分的参与下进行的。
③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
实丰硕。
④水分使叶片舒展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⑤水分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裳蕤版科挈2年俗£册
第2课《根对水分的吸收》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根吸水的探究实验,知道根能吸收水分。
2.能搜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并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合理的推理得
出结论。
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表达探究结果。
4.对探索植物世界具有好奇心。
一、填空题。
1、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分布()o
2、根深入(),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中。
3、在()、()边的树木常生长得比较茂盛。
4、靠近水源一侧的植物的根往往会特别的()o
5、根的分布情况与水在土壤中的分布()o
二、判断题。
1、根能够吸收水分。()
2、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的根的分布情况也不同。()
3、越干燥的地方,植物的根越发达。()
4、沙漠里的植物的根往往会向地下伸得很长。()
5、根具有固定作用。()
三、简答题。
1、说一说,草原上、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的生长分布特点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发达较广
2、土壤土壤
3、小溪池塘边
4、发达
5、有关
二、判断题。
1、V
2、V
3、X
4、J
5、V
三、简答题。
答: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
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
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
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粤蕤版科学五年仅2册
第3课《根还吸收了什么》练习题
1.知道植物的根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
2.能围绕探究任务制订探究计划,初步具备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按计划
完成探究活动。
3.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
一、填空题。
1、蒸僧水和过滤后的土壤浸出液都是()的。
2、在做“蒸发法”实验时,要戴好(),并不断的移动()o
3、土壤浸出液蒸发后,在载玻片上会留下()的物质。
4、()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5、土壤浸出液里含有()等物质。
二、判断题。
1、根能够吸收无机盐。()
2、蒸僧水蒸发后,载玻片上无残留物质。()
3、在给载玻片加热时,我们可以朝着载玻片一个地方加热。()
4、土壤中只储存在无机盐°()
5、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质。()
三、简答题。
1、说一说,根除了能吸收水分外,还能吸收什么?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澄清2、护目镜载玻片3、土黄色4、土壤5、无机盐
2、判断题。
1、J2、J3、X4、X5、J
3\简答题。
答:根除了能吸收水分外,还能吸收无机盐、空气和肥料等植物生长所需物质。
喜泰版科学Z年假上册
4.水分在茎里的运输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白色花的染色实验,尝试对现象进行推理。
2.观察不同植物的茎,知道茎里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3.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实证意识。
一、填空题
1.植物的茎能植物体,还能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2.导管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组织。
3.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分布越__________,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就越
二、选择题
1.具有支持植物体及输送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作用的是植物的()o
A.根
B.茎
C.叶
2.把一种开白色花的植物插入盛有红墨水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A.花、叶和茎上有些红丝或红斑
B.花的颜色没变化
C.叶的颜色没变化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输送路径是()。
A.根一叶或花一茎
B.根T茎T叶或花
C.叶或花T茎T根
4.关于茎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o
A.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B.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C.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三、判断题
1.茎能把水分和无机盐从根运送到叶子中去。()
2.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都是从下向上进行的。()
3.植物茎的作用是储存水分。()
4.有些植物的茎只能起到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5.茎的内部有一种输导组织可以输送水分。()
四、巧妙简答区
折断植物的一段嫩茎,在茎的断口处会有一些液体滴出来。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
1.支持输送
2.输导
3,广强
—\
1.B2.A3.B4.C
三、
1.V2.V3.X4.X57
四、
因为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唐蕤版科学总年仅2册
5.叶会蒸腾水分吗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叶片能蒸腾水分,并能描述植物蒸腾水分的过程。
2.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科学问题、作出假设并实施探究实睑,
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尝试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4.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
一、填空题
1.植物的叶柄、叶片和着生各不相同,形成叶在
茎上互不遮挡的镶嵌排列现象,满足植物对阳光的需求。
2.植物蒸腾水分的快慢与有关,植物的对水分蒸腾也有影
响。
3.水分从叶片蒸腾出去,就产生了根吸收水分的,这样还有利于根吸
收。
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大部分水分会通过________以水蒸气的形式蒸搭到
大气中。
二、选择题
5.植物叶片()的多少与水分蒸腾的快慢有关。
A.颜色B.数量C.形状
6.给一株植物浇足水分,然后选一枝带叶的枝条和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分别用
透明塑料袋套住,再用细绳把袋口扎紧。放置一段时间,两个塑料袋内壁出现的
水分()o
A.一枝带叶的枝条比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少
B.一枝带叶的枝条比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多
C.一枝带叶的枝条和一枝去除叶的枝条相等
7.植物蒸腾水分的快慢与()有关。
A.茎的粗细B.根的发达程度C.叶片数量
8.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下面的()o
A.降低叶面的温度B.促进无机盐和水在植物中的运输
C.促进营养成分的合成
9.用塑料袋套住花盘里植物的枝叶,一段时间会发现塑料袋内壁有水珠,这是
()o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
10,给植物浇足水后,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带叶子的植物枝条并扎紧袋口,放在阳
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些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o
A.袋内有水珠,是植物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蒸腾产生的。
B.袋内有水珠,是植物内的水分通过茎蒸腾产生的。
C.袋内没有水珠,因为植物内没有水分。
三、判断题
11.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
12.植物叶片的数量越多,植物蒸腾水分就越快。()
13各种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虽不相同,但叶片的排列方式是基本相同。()
14.叶子的排列方式:互生、对生、轮生。()
15.蒸腾水分的意义,就是形成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动力,降低植物体表面温度,
避免植物被阳光灼伤。()
四、简答题
16.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一株浇足水的植物的枝叶,扎紧口袋,放在阳光下,一段
时间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长短排列角度方向
2.叶片数量生长环境
3.动力无机盐
4.叶片
5.B
6.B
7.C
8.C
9.B
10.A
11.V
12.J
13.X
14.J
15.J
16.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现象是由植物叶子蒸腾的水蒸气冷凝
在塑料袋上,形成的一层水珠。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中蒸搭出
来。
缪蕤依科学2年仅2册
第6课《植物需要阳光》练习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能通过控制光照条件的探究活动,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科学能力目标:模拟各种植物叶的排列方式,初步了解叶片在茎或枝条上的
分布特点与光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
一、填空题
1.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的一面枝叶很大可能是_________O
2.几乎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吸收氧气,排出_________而地球上的氧气主
要来自O
3.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植物营养的“加工厂”,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于
,绿叶通过它可以把获得的水分和从空气中吸进来的
加工转化成营养物质。
4.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的空气是通过叶子来吸收的,需要的水分是通过
来吸收的,需要的阳光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吸收的。
二、选择题
5.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芽发黄,主要是因为绿豆芽()。
A.缺少空气
B.缺少光照
C.缺少浇水
6.植物的生长需要()o
A.水分,阳光和空气B.空气C.水分D.阳光
7.金鱼藻的叶片释放气泡的多少与()有关。
A.金鱼叶片多少B.光照的强弱C.金鱼
8.把生长着金鱼藻和金鱼的鱼缸放在阳光下照射,我们发现在强光下金鱼藻冒
出的气泡较多,在弱光照射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少,我认为金鱼藻冒出气泡
的多与少与()有关。
A.照射阳光的强弱
B.缸内水温的高低
C.缸内金鱼的大小
9.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叶片互不遮挡的镶嵌排列是为了()。
A.获得充足的水分
B.获得充足的阳光
0.获得充足的空气
10.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的气体是()o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
11.菜市场上有的豆芽摆久了变成绿色,主要是因为豆芽()o
A.接受了光照
B.接触了空气
C.浇多了水
12.叶片在茎上的排列呈现着对生、互生、轮生等方式,目的是为了()0
A.互不遮挡,能接受更多的阳光
B.互不遮挡,能尽可能长成更大的叶片
C.互不遮挡,使整株的形状更美观
13.植物的叶片能吸收阳光,制造营养物质,并能释放()。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
三、判断题
14.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分、无机盐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15.金鱼藻在阳光下会产生气泡,这气泡是二氧化碳。()
16.绿萝等很多阴生植物,是在室内种植的,它们是不需要光的。()
17.生活在海里面的藻类,也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18.植物的果实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工()
19.阳光照射到金鱼藻上,金鱼藻的叶片释放出许多小气泡,这些气泡是它呼出
的二氧化碳。()
四、实验题
发现金鱼藻释放小气泡,做下面的实验。请将正确的实验顺序写出来:
A.观察现象: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气泡,光照越强,气泡越多。
B.往烧杯里加入适量清水,取几株长势较好的金鱼藻固定在烧杯底部。
C.再将烧杯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D.将烧杯放置在室内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E.将烧杯放置在室内,只用白炽灯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20.实验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上实验说明:()
A.金鱼藻释放的小气泡跟鱼缸的水温有关
B.金鱼藻释放的小气泡跟叶片多少有关
C.金鱼草释放的小气泡跟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
参考答案
1.茂盛些
2.二氧化碳绿色植物
3.太阳二氧化碳
4.根叶子
5.B6.A7.B8.A9.B10.C11.A12.A13.C
14.X15.X16.X17.V18.X19.X
20.BCDEA
21.C
裳蕤版科学卫年假上册
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
所需的养分。
2.通过探究植物制造其生存所需养分的过程,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初
步解释。
3.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填空题
1.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制造_________,并
释放出o
2.我们可以根据气体的现象,把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在试管里进
行研究。
3.植物的叶片利用阳光提供的能量,将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4.叶在茎上的与它吸收阳光的相适应。
5.阳光照射到金鱼藻上,金鱼藻的叶片持续释放出许多o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o
7.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o
8.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的“功劳”归于。
9.关于光合作用时,植物吸收,放出o
二、选择题
10.关于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
B.果实的外形虽然不一样,但他们的构造都是一样的
C.百合花的花里缺少萼片
D.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包括很多的氧气
11.植物的叶片能利用阳光提供的能量,将()制造成营养物质,
并释放出氧气。
A.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B.无机盐和氧气
C.水分和二氧化碳
12.在阳光强烈照射下,金鱼藻的叶片()o
A.持续释放许多气泡
B.持续释放较少气泡
C.释放很少甚至不释放气泡
13.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黄豆苗,把它们放在向阳的地方。甲盆不浇水,乙
盆适量浇水,丙盆多浇水。几天后,发现()盆黄豆苗长势最好。
A.甲B.乙C.丙
14.阳光下,植物的叶片在制造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o
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
15.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A.根系B.叶片C.茎干
16.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o
A.绿色植物B.江河海洋C.人类
三、判断题
17.强烈的光照会使植物打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8.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金鱼藻只释放很少的气泡,甚至不会释放气泡。
()
19.植物叶子的镶嵌排列就是尽量互不遮挡,互不重叠。()
20.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根本无法存活。()
21.地球上的氧气的真正来源主要来自大气层的空气。()
四、简答题
22.植物的叶片是怎样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
参考答案
1.二氧化碳营养物质氧气
2.占据空间
3.营养物质
4.排列方式功能
5.小气泡
6.叶绿体
7•叶片
8.绿色植物
9.二氧化碳氧气
10.D
11.C
12.A
13.B
14.B
15.B
16.A
17.X
18.V
19.V
20.J
21.X
22.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
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成
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名*版科学总年值2册
《探究技能猜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猜想的科学过程。
2.能根据猜想,尝试用实验或其他的方法搜集证据,并进行验证。
3.体会猜想的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并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
一、填空题
1.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2.在较强光照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_________;在较弱光照下,冒出的气泡
o(选填“较多”或“较少”)
3.在做空气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时,使用可以隔绝空气。
二、选择题
1.金鱼藻释放气泡的多少与()有关。
A.空气
B.氧气
C.光照
2.在做金缶藻的叶片持续释放出小气泡是否与光照强弱有关联的实聆中,用白炽
灯照射的作用是()o
A.使叶片充分接触光,释放出气泡
B.更清楚地观察金鱼藻
C.提高水的温度
3.以下是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现象、验证、猜想、关联
B.关联、现象、猜想、验证
C.现象、关联、猜想、验证
4.在黑暗环境中,金鱼藻的叶片()o
A.释放许多气泡
B.释放较少气泡
C,释放很少甚至不释放气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小学生的猜想总是错的
B.猜想是一种可能的答案
C.科学家的猜想总是对的
三、判断对错
1.判断探究过程中的猜想是否合理,需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
2.空气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3.金鱼藻的叶片持续释放出小气泡的多少与阳光照射的强弱有关。()
4.光照会使植物打篇,不利于它们的生长。()
5.我们要先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猜想,再尝试用实验或其他方法搜集证据
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巧妙简答区
怎样用实验验证金鱼藻叶片释放气泡的多少与光照的强弱有关的猜想?
参考答案
一、1.猜想2.较多较少3.保鲜膜
二、1.C2.A3.C4.C5.B
三、1.V2,X3.V4.X5.V
四、
往烧杯里加入适量清水,取几株长势较好的金鱼藻固定在烧杯底部。将烧杯放置
在室内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观象;将烧杯放置在阳光充
足的地方,或使用白炽灯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害蕤版科挈Z年假上期
8.《小浮板》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2.能用实验比较不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
3.在开展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记录等能力。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一、填空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组成它的()有关。
2、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它们浮出水面的高度()。
3、泡沫塑料块的漂浮能力要比木块的漂浮能力()o
4、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o
5、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的。
二、判断题。
1、泡沫塑料块能在水中漂浮。()
2、木块的漂浮能力要比泡沫块强。()
3、游泳用的浮板一般用泡沫块制成。()
4、所有材料漂浮物体的承重能力都是一样的。()
5、同一种材料不同大小的物体,承重能力不同。()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生活中常会选择泡沫塑料块做小浮板而不用木板来做浮板呢?
参考答案
一、1、材料2、不一样3、强4、不同5\稳定
二、1、J2、X3、44、X5、J
三、答:因为相对于木板,泡沫塑料块的漂浮能力要强一些。
暮蕤版科学Z年仅2册
第9课《浮筒的妙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浮筒,知道浮筒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的密闭筒,在生产和生活中具
有广泛的运用。
2.能根据浮筒的特点进行打捞沉船的模拟实验,体会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
进行的发明创造。
3.了解科技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一、填空题。
1、浮筒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的()o
2、浮筒一般由()或者()制成。
3、()、()等都是浮筒在生产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例子。
4、人们会利用()的原理来打捞沉船。
5、()是一种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驶的舰艇。
二、判断题。
1、浮筒的内部结构是空心的。()
2、浮筒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我们可以利用浮筒的原理打捞沉船。()
4、潜艇是一种只能潜在水里的舰艇。()
5、潜艇经常用于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开采等。()
三、简答题。
1、人们是怎样打捞沉船的?
参考答案
一、1、密闭筒2、塑料金属3、水质监测浮标海界浮标4、浮筒5、潜艇
二、1、J2、J3、J4、X5、J
三、答:打捞沉船时,人们将数个装满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绑在沉船两侧,再利
用高压气体排出浮筒中的水。在浮力作用下,沉船就会慢慢浮出水面。
号彩版科母Z年假上册
10.《鸡蛋浮起来了》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沉浮现象,能对事物的结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
学探究。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尝试归纳和总结知识。
3.能将生活情境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一、填空
1.鸡蛋在清水中是__________的,它在盐水中是___________的。(选填“沉”
或“浮”)
2.死海不沉的秘密是死海含有非常浓度的盐分。(选填“高”或“低”)
3.物体的与在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有关。
二、选择
1.把新鲜的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入水底,但往水中加入适量的()后,鸡
蛋在水中可以浮起来。
A.食盐
B.沙子
C.洗衣粉
2.一个物体放入甲杯时是浮的,放入乙杯时是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杯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杯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杯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杯里装的可能是油,乙杯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3.要使浮在液体中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往液体中()。
A.加入食盐
B.加入白砂糖
C.加入清水
4.大小、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A.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B.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
C.沉浮情况一样
三、判断
1.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状态是不同的。()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会因加人食盐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3.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4.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是因为盐水对鸡蛋产生的浮力大于清水。()
5.人能在死海的水面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了。()
四、简答
1.死海不沉的秘密是什么?
2.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杯是清水,怎样把它们区分开?(不能尝)
参考答案
一、1.沉浮2.高3.沉浮
二、1.A2.B3.C4.A
三、172.X3.X4.V5.X
四、
1.死海含有非常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这种含高浓度盐分的水
对人体产生的浮力远远大于清水,所以人们可以随意漂浮在湖面而不会沉下去。
2.可以往水中放入一颗鸡蛋,鸡蛋上浮的那杯是浓盐水,鸡蛋下沉的那杯是清水。
粤蕤版科学五年仅2册
11.《植物需要水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产生气泡,能利用简单的方法对产生的气体进
行检验。
2.知道有些物质发生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3.能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4.体会实验的乐趣与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重要性,并能接纳他人的观点,
完善自己的探突。
一、填空题。
1、()是动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2、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实验时,一组幼苗要(),一组幼苗
()o
3、没有浇水的幼苗摸上去()的。
4、充足的水分能为植物的()提供保障。
5、不同的植物体内含有的水分()o
二、判断题。
1、在晒干的种子中不含有水分。()
2、降雨的多少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3、植物的体内含有水分。()
4、叶子缺少水分后还能正常展开。()
5、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可以随意移动幼苗。()
三、简答题。
植物体内的水分对植物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分
2、浇水不浇水
3、软绵绵
4、正常生长
5、也不同
二、判断题。
1、x
2、J
3、V
4、X
5、X
三、简答题。
答: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
果实丰硕。
*恭依科学习年仅2册
12.《蜡烛的燃烧》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喑烛在燃烧过程中伴随着的现象。
2.能通过实验获得证据,确定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3.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4.能基于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等信息,知道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一、填空题。
)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远古时代,人类已经掌握了()取火的方法。
3、蜡烛的燃烧往往伴随着()、()等现象。
4、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气体。
5、空气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o
二、判断题。
1、蜡烛燃烧变短了,是有新的物质产生。()
2、蜡烛燃烧产生了氧气。()
3、蜡烛被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会熄灭。()
4、用大烧杯罩住的蜡烛要比用小烧杯罩住的蜡烛更快熄灭。()
5、氧气是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
三、简答题。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参考答案
一、1、燃烧2、钻木3、发光发热4、二氧化碳5、混合物质
二、1、J2、X3、J4、X5、J
三、简答题。
答:空气包含约78%的氮气、21%的氧气、0.03%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害蕤版科挈名年仅2册
13.《铁生锈了》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没有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的外部形态特征,知道铁锈是
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能运用多种材料、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3.通过实睑获取证据,并能依据证据进行有条理分析,获得结论。
4.乐于分享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并能基于证据完善自己的观点。
一、填空题
1.铁生锈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2.铁制品如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其表面就会出现的铁锈。
3.我们经常能见到锈迹斑斑的铁制品,如,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会生锈的是()。
A.塑料瓶
B.铁链
C.木桶
2.了解铁与铁锈表面的颜色和光泽,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摸
B.敲
C.看
3.下列不属于铁锈性质的是()o
A.导电性强
B.硬度弱
C.呈红褐色
4.观察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
A.铁没有空隙,铁锈有小孔
B.铁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
C.铁导电性能差,铁锈导电性能强
5.下列方法能让我们很容易地将铁钉表面的铁锈弄下来的是()o
A.用锤子敲
B.用清水冲
C.用磁铁吸
三、判断题
1.纯铁锈能被磁铁吸弘但不能导电。()
2.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3.买来的新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后,有些部位会生锈。()
4.铁生锈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
5.通过实验证明,铁锈能够导电。()
四、简答题
比较铁和铁锈有哪些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1.物质变化2.红褐色3.室外空调机上的铁架子长期搁置不用的铁钉
二、1.B2.C3.A4.C5.A
三、1.X2.X3.V4.V5.X
四、
⑴从颜色上比较,铁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2)从空隙上比较,铁没有
空隙,铁锈有小孔;⑶从光泽上比较,铁具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光泽;(4)
从手感上来比较,铁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5)从导电性上比较,铁导电性
能强,铁锈导电性能差;(6)从敲击上比较,铁有韧性,铁锈比较脆;(7)从被磁
铁吸引上比较,铁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弓I。
害蕤版科挈名年仅2册
14.《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探究实验,发现铁生锈的条件。
2.认识生活中防锈技术的应用。
3.在教师引导下,能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制订简单的
探究计划。
4.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持续观察,能坚持不懈地完成观察与记录。
一、填空题。
1、铁锅与水面接触的地方常常会出现红褐色的()。
2、设计实验,通过控制(),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铁生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我们要观察()的时间,才能得出
结论。
4、铁制品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5、()缩短了铁制品的使用寿命,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二、判断题。
1、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铁制品生锈的现象。()
2、铁生锈是一种有利的现象。()
3、我们可以通过给铁制品刷漆的方法来防止铁制品生锈。()
4、只要铁制品与水有接触,就一定会生锈。()
5、铁生锈后容易吸水,铁也就生锈得更快了。()
三、简答题。
1、请解释一下探究实险中,试管里的油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1、铁锈2、实睑条件3、一周4、水空气5、铁生锈
二、1、J2、X3、J4、X5、J
三、答:试管里的油主要是用来隔绝空气,形成对比实验。
*蕤质科母Z年假上册
15.《设计与制作:用牛奶制作钥匙扣》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混合后,构成物体的物质会发生变化。
2.知道物质的变化是可以被人类利用与改造的。
3.体会实验和制作的乐趣,并能与同学交流意见,提出改进作品的意见或
建议。
一、填空题。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o
2、将白醋和牛奶混合后会产生一种()。
3、将牛奶和白醋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能产生类似()的可塑性材料。
4、在制作牛奶钥匙扣时,所使用的材料和产品不能()
5、制作完钥匙扣后,我们要对制作过程进行简单的()和()o
二、判断题。
1、混合后的沉淀物还是牛奶。()
2、沉淀物融化后还可以变成酸奶。()
3、实验中的牛奶一定要加热了才能和白醋混合。()
4、热牛奶一定要和白醋控制好相应的用量才能产生塑料。()
5、在制作完钥匙扣后,要对制作的过程进行改进思考。()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一说牛奶变成塑料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1、蛋白质2、沉淀物3、塑料4、食用5、评价改进
二、1、X2、X3、J4、J5、J
三、答:(1)将白醋加入热牛奶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2)用纱布将牛奶和白
醋混合后产生的沉淀物过滤出来。(3)将沉淀物放入不同形状的模具里压实,并
晾干。
*蕤版科母Z年假上第
16.《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2.知道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
3.能从身边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判断物质本身是否发生变化。
4.体会人类可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与规律加以利用
一、填空题。
1、在自然界,物质的变化()o
2、冰融化成水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改变。
3、铁锅生锈,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改变。
4、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
出气体等
5、米汤里含有丰富的()o
二、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2、有些物质会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也不会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捏橡皮泥有新的物质产生。()
5、纸在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
三、简答题。
1、请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物质变化。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无处不在
2、没有
3、有
4、变色放热
5、淀粉
二、判断题。
1、V
2、X
3、V
4、X
5、V
三、简答题。
答:芹菜被切成小块,冰融化成水,纸被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橡皮泥捏成一些模
型等;铁锅生锈,蚊
香燃烧,蜡烛燃烧,纸燃烧等。
粤蕤版科学五年依2册
17.《水到哪里去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的实例。
2.做模拟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知道水能蒸发到大气中。
3.学以致用,能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水蒸发的问题。
一、填空题
1.海洋、河流和湖泊储存了大量的水。这些地表上的水会到空气中。
2.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蒸发,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o
二、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能加快水蒸发的是()。
A.把水放入冰箱
B.把空气变得湿润
C.用吹风机吹
2,下列能使水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3.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
三、判断题
1.蒸发现象是在物体的表面进行的。()
2.水只有达到100°C才会蒸发。()
3.水蒸发后,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水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的速度就越慢。()
5.地面上所有的积水都会渗到土壤里。()
四、简答题
1.洗完衣服后,你有什么办法让衣服干得更快?写出三种办法。
2.如何防止种有菜苗的土壤里的水分蒸发得太快。
参考答案
1.蒸发
2.水蒸气
1.C
2.C
3.A
三、
1.V
2.X
3.V
4.X
5.X
四、
1.晒在通风处、晒在阳光下、将衣服完全展开晾晒等。
2.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慢菜苗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减慢菜地中水分的蒸发,
保持住土壤的温度与湿度。
*蕤版科学2年假2册
18.《空气中有水吗》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知道露、霜是一种天气现象,能描述露、霜形成的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露的形成条件,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露珠的形成过程。
3.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勇于
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一、填空题
1.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这样的过程就是()o
2.每年2-3月我国南方经常出现室内地板、墙体、玻璃等物体回潮出水的现象,
俗称“(
3.云、雾、露是常见自然现象,它们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后()发生变化而
形成的。
4.霜也是人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形成与()相似。霜是由水蒸气
直接变成的(工
5.铁锹长期不使用生锈了,这说明空气中有()0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在夏天,从冰箱取出饮料罐,放置一会儿,在罐子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
些小水珠来自()。
A、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饮料瓶会变成水滴
B、从饮料瓶中渗出的水滴
2.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
A、玻璃上起雾B、食品反潮C.瓶子中装有水
3.在冬天,进屋的人,擦拭眼镜的镜片的原因()o
A.镜片不清晰
B.镜片太凉
C.空气中的水分遇镜片形成雾,看不清东西
4.下列属于凝结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冰棍上冒“白气”
三、判断题(打的打J,错的打X)
C、深秋,草叶上有露水
5.每年3、4月份,茂名地区经常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回南天”使,家中墙
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凝固B、蒸发C、液化
1.雾是水蒸气在低温空中遇冷而凝结成微小水滴的现象。()
2.我们把严冬中的铁块,发到屋内,一会儿表面会有水珠出现,这是屋内温度高
造成的。()
3.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滴。()
4.新买的食用盐开封后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变潮了,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
5.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的窗户上会有水珠或冰窗花出现。()
四、实验名称:观察霜的形成过程
实验材料:250毫升烧杯、碎冰块、水、石盐、勺子、搅拌棒。
实验方法:
1.在烧杯中倒入150克的碎冰和50毫升的水。
2.再放入50克的盐,用搅拌棒搅拌。
3.观察杯壁外侧的变化情形。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云、雾、露、霜的形成是怎样的?
2.说一说,回南天的天气现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凝结
2.回南天
3.形态发生
4.露冰晶
5.水蒸气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A
2.C
3.C
4.C
5.A
三、判断题(打的打人错的打X)
1.J
2.X
3.V
4.V
5.V
四、实验
五、简答题
1.云: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雾: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2.回南天是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天气变化大,
造成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湿度相对较低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珠。
穹蕤版科学Z年假2册
19.《网络课堂:调查各地的空气湿度》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天气状况会影响水的蒸发。
2.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记录当地空气相对湿度的数据。
3.认识到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4.了解通过改变空气湿度提高人体舒适度的方法。
一、填空题
1.湿度是指空气内含有()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的程度。
2.空气湿度常常用相对()来表示。
3.如需搜集空气湿度数据,可以使用()、()的家用温湿度计测量。
4.我们还可以通过报纸、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的()了解当地空气湿度情况。
5.在生活中,我们要采取一些()改变空气湿度,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小雨天,衣服不干的因为()
A、温度低
B、空气含有水分,湿度大
C、天气凉
2.冬季室温18°C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机说明()
A、温度湿度条件适宜
B、空气湿度不适宜
C、空气湿度比较干燥
3.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这说明()。
A、明天空气湿度小
B、明天空气湿度大
4.在冬季,人体最适宜空气湿度是()
A、室内温度不高于24度
B、室内温度超过24度
C、室内温度低于24度
三、判断题(打的打J,错的打X)
1.人在任何空气湿度下,都能生存。()
2.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身体健康。()
3.阴雨天,湿的衣服干的要慢一些。()
4.我们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简单直观的家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空气湿度。()
5•天预报的降雨、大雾就说明了空气的湿度。()
四、简答题
怎样增加空气湿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分干湿
2.湿度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B2,A3.B4.A
三、判断题(打的打人错的打X)
1.X
2.V
3.V
4.V
5.V
四、简答题
1.空调房中放盆水或者抹湿地板,睡觉前,在房间放一盆冷水;或者,用湿拖把
将整个房间地板
抹一遍,增加空气湿度。
2.在房间里养一些富贵竹、秋海棠之类的绿色水生植物,或者养金鱼,慢慢蒸发
出水分可以缓解空气的干燥。
*蕤依科挈Z年仅2册
20.《水降下来了》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知道降雨、下雪和下冰雹是自然界常见的降水形态。
2.通过模拟实验,描述雨、雪、雹的天气特征和形成原因。
3.了解降雨、下雪和下冰雹对人类的影响。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向高空不断上升,遇冷变成或0
2.除了下雨,和也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3.常出现在夏季,是一种破坏性天气现象,颗粒大的冰雹会摧毁庄
稼,损坏房屋,砸伤行人等。
4.云、雾、露都是由遇冷后形态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5.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天空、就形成了o
二、选择题
1.做模拟实验来了解雨的形成时,在铁盘盖上放冰块、铁盘底部会出现()
现象。
A.蒸发
B.凝结
C.分解
2.雾是悬浮在低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软考网络管理员考试动向观察试题
- 企业战略中的智能化思维试题及答案
- 追求卓越的个人品牌建设计划
- 2024年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网络监控最佳实践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丰富性计划
- 网络流量分析仕途的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编程的未来趋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繁荣学校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七章 循证医学课件
- 风电专业考试题库带答案
- 艾滋病职业防护培训
- 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简短
- 舒适化医疗麻醉
- 露营地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1)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DB50-T 1649-2024 餐饮业菜品信息描述规范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