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沁园春·雪解题沁园春·雪词牌名题目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写作背景本词写于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以后,蒋介石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写作背景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1945年10月,在重庆谈判期间,这首词在《新民晚报》发表,轰动了山城重庆,甚至轰动全国。蒋介石因为自己的气势被毛泽东压倒,气急败坏,召集了一大批御用文人,要求他们写出一首词来胜过毛泽东的词。然而,这些御用文人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没有写出来。读准字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稍逊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qìnmǎngguǒ
ráoxùn
hánshǔfèn诵读全文朗读指导感情基调:豪放激动,充满自豪。语速: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要有较长停顿。“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要慢。“还看今朝”要用拖音来读……重音:“分外”、“多娇”等要重读,“惜”、“略”、“稍”、“只”需轻读……
诵读全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整体感知这首词的上阕、下阕分别写了什么?上阕:描绘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评价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深入探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深入探究1.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试着赏析这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互文、夸张千万里冰封雪飘,意境开阔,突出北方极其寒冷的特点,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动静结合“冰封”“雪飘”,一静一动,使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生动。深入探究2.作者具体描绘的雪景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何以见得?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实景虚景实景是作者所看到的、亲目所见之景,而虚景是在实景的基础上,由作者的头脑所想象出来的,想象之景。深入探究望长城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黄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脉山舞银蛇高原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统领下文,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带有作者的想象成分,显示了词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感受到他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魄。深入探究3.“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的“惟余”和“顿失”给你怎样的感觉?“惟余”表示只剩下,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表示立刻失去,既写出变化之快、严寒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滔滔的雄壮气势。深入探究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人怎样的感受?比喻
化静为动以“舞”字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跃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欲与天公试比高”中“欲”字赋予了群山、高原以人的品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高原与天相接的壮阔之景,突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不服输的竞争气势。深入探究5.“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三句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是虚景。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把红日映照下的江山雪景比作少女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红日、白雪、群山、雪原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入探究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好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深入探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入探究1.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文中有何作用?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句承上,总结上阕的写景,对北国风光进行总评,赞美祖国山河;后一句启下,展开了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抒发了词人的抱负。深入探究2.文中提到了哪些为江山折腰的古代英雄?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诗人是怎样评价他们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略输文采略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深入探究“略”“稍”都有“稍微”的意思,用词高明,委婉又不失客观,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只是略有批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先称“一代天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而“只识”表现的是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情况。深入探究3.用“惜”字评价历代英雄人物,纵论历史,有何深意?惜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第二,“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第三,“惜”其时代、阶级局限性,惋惜古代帝王只为封建统治阶层谋福利;第四,“惜”中寓志,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深入探究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俱往矣”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作者所处的时代,点明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能够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还得是今朝的英雄,他们是人民群众,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表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4.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入探究5.本词旨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抒发远大抱负,为何还要描写壮丽雪景、评论古代帝王呢?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正是“江山如此多娇”,议论抒情是源上文之景而发。评古为论今作铺垫。“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探究艺术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动静相衬、虚实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护岸加固施工服务协议
-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答辩
- 软件系统采购协议书
- 医护人员职业素养课件
- 车辆搭乘免责协议书
- 门面房屋合同协议书
- 食品包装安全协议书
- 减肥店合伙合同协议书
- 采购手机伴侣协议书
- 非婚子女领养协议书
-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计划)清算表
- 员工请假审批流程图
- 机械效率水平滑轮无答案
- 南航广州a320机队非正常程序流程扩展版
-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2023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答案解析)
- “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
- 2023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 供应室技能考核操作标准
- 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全国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