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蟋蟀的住宅【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言运用:体会作者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思维能力: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审美创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从小喜爱昆虫,成人后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观察、研究昆虫,五十六岁时法布尔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片荒地——荒石园,专门用来放养、研究昆虫。在这块荒地上,法布尔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并写成了《昆虫记》。《蟋蟀的住宅》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关注作者细致而持续的观察: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在阅读时,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住宅特点,发现作者对住宅描写的准确、细致。通过发现蟋蟀挖掘住宅时使用的工具,体会作者把不易观察的细小工具和细微动作准确地写出,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重点)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难点)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课前准备】搜集法布尔和蟋蟀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体会文章准确而生动的表达,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学过程】一、质疑提问,激趣导入1.导入:人类居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居住的地方叫“洞穴”。这篇课文为什么作者把蟋蟀的巢穴叫作“住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3)(板书:蟋蟀的住宅)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画出文中极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5)2.学写字。(出示课件6)3.默读课文,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出示课件7)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住宅的特点(第2-6自然段)和修建住宅的过程(第7-9自然段)。(出示课件8)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先勾画出表现出住宅特点的句子,再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出示课件9)(1)外部特点:(出示课件10)①蟋蟀的住宅外部的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②蟋蟀的住宅的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③平台——平坦。“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总结外部特点:选址——向阳倾斜、便于排水;样子——弯弯曲曲,大小适宜;环境——洞口隐蔽,平台平坦。(板书:住宅特点向阳倾斜便于排水大小适宜)(2)内部特点: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出示课件11)(板书:简朴卫生)2.小结:一个小小的洞穴居然有这么多的优点,这样精巧的设计、巧妙的构建,怪不得法布尔先生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出示课件12)(板书:伟大的工程)四、品读语言,感受细致1.对比品味,体会表达的准确,感受观察的细致。(出示课件13)(1)作者对蟋蟀住宅特点的描写十分准确,比如下面这句话,老师将它改了改,请你对比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原句: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改后: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又通风、便于进出。这样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2)通过这个“半”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能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吗?(出示课件1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蟋蟀住宅的洞口非常小,作者还能观察到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作者的观察很细致。点拨:正是由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才能把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清楚。(3)这样准确的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15)出示课文插图,点拨:瞧,蟋蟀洞口也就2-3厘米宽,而作者却发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想象描述法布尔长时间俯身观察的情景,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精细、表达的标准。2.合作交流: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又体现出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课件16、17)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伟大”导入:我们继续阅读文章,找一找文中作者对蟋蟀的住宅的最高评价是什么。(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作者这样说仅仅是因为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吗?还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来看一看。(出示课件19)二、阅读体悟,聚焦“伟大”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用“____”画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示时间的语句。结合这些时间,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出示课件20)2.展示交流。(出示课件21)(1)表示时间的语句:①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②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③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暖和……(2)抓住带有时间的词句,说说我们发现了什么?法布尔观察蟋蟀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时兴起。(板书:修建过程时间漫长)总结:像法布尔这样长期的不间断地观察就叫做“连续观察”。(3)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出示课件22)足和大颚。(图片展示蟋蟀的足和大颚,加深印象。)(4)文中是如何描写蟋蟀的工具的呢?默读课文,快速找出关键词。(出示课件23、24)柔弱;简单。(板书:工具柔弱)(5)那么,蟋蟀是怎样用这既柔弱又简单的工具建造“伟大”的住宅的呢?找出蟋蟀建造住房的句子,并圈画出动词。(出示课件25)动词:扒、搬、踏、推、铺。蟋蟀这些动作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是蟋蟀劳动强度大的体现,说明了蟋蟀建筑住宅的艰难与辛苦,从侧面反映了蟋蟀的勤劳、不肯随遇而安。(6)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吧!(出示课件26)三、联系资料,体会语言风格1.想象:30年来,法布尔在荒石园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出示课件27)2.感受生动的表达。过渡:在长达30年的观察中,蟋蟀以及那些生活在荒石园的小昆虫,在作者眼里已经化作了充满灵性的生灵。对比课后第三题的片段,一起来感受他生动的表达吧。(出示课件28)(1)找出课文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语句。交流汇报:重点交流第1、5、6自然段。找到相关词句,进行圈画。(出示课件29)(2)课后第三题的片段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0)片段中的说明性文字具有简洁,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情感色彩的特点。而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读来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出示课件31)(3)都是写蟋蟀鸣叫,两位作者的表达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课件32)法布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蟋蟀讲究卫生、喜爱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情趣。四、对比文章,巩固提高1.对比《蟋蟀的住宅》和《燕子窝》,说说它们的异同。(出示课件33)相同点:都对动物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善用拟人,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不同点:《燕子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蟋蟀的住宅》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2.把《燕子窝》与《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做比较,看一看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有什么联系与不同。(出示课件34、35)五、主题概括,课堂小结1.结构梳理,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6、37)2.课堂小结: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蟋蟀住宅的特点及挖掘过程,这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要学习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学习法布尔耐心细致观察的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出示课件38)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9、4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让学生多次找出拟人句并重点地指导朗读,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学习观察,潜移默化地受到作者喜爱昆虫、热爱自然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迁移运用。将本课课文与本课课后题段落、课文与本课课后“阅读链接”、本课课后“阅读链接”与其他课“资料袋”分别对比,学生深化体会不同的语言特色。课题11蟋蟀的住宅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言运用:体会作者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思维能力: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审美创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从小喜爱昆虫,成人后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观察、研究昆虫,五十六岁时法布尔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片荒地——荒石园,专门用来放养、研究昆虫。在这块荒地上,法布尔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并写成了《昆虫记》。《蟋蟀的住宅》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关注作者细致而持续的观察: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在阅读时,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住宅特点,发现作者对住宅描写的准确、细致。通过发现蟋蟀挖掘住宅时使用的工具,体会作者把不易观察的细小工具和细微动作准确地写出,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作者的观察是持之以恒的,通过记录时间的词语,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法布尔长期观察的情景,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重点】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教学难点】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课前准备】1.搜集法布尔和蟋蟀的相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体会文章准确而生动的表达,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学过程】一、质疑提问,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引导质疑: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1:为什么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洞穴?预设2: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建成的?(出示课件3)教师:人类居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居住的地方叫“洞穴”。这篇课文为什么作者把蟋蟀的巢穴叫作“住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板书:蟋蟀的住宅)学生齐读课题。2.教师过渡:这篇文章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谁来给我们介绍下这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和他的文学著作,以及文章的主人公蟋蟀?学生分享交流,教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4、5)教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好奇,同法布尔一同走进蟋蟀的住宅。(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开门见山,思考质疑,激发学生善于积累,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1.自读提示:自由大声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出示课件6)2.学生小组朗读文章,合作学习。3.认读字词。出示词语(出示课件7),多种方式朗读。住宅隐蔽毫不可惜慎重住址优良挖掘搜索倾斜骤雨布置抛出交流分享识字的好方法。预设1:形声字识字:宅、隐、慎、址、搜、倾、置。预设2:按翘舌音、平舌音:宅、慎、址、置、搜。预设3:按前鼻音、后鼻音:慎、良、倾。预设4:组词识记:倾-倾倒。预设5:按字形字义识字,都有提手旁,表示手部动作:掘、搜、抛。课文中的许多生字都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出示段落(出示课件8),指导学生读。识字游戏,巩固读词。(出示课件9)(设计意图:自主随文识字,在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对蟋蟀的印象,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4.指导写字。出示本课会写字(出示课件10),学生认读,开火车组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与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出示课件11、12)临:左右起笔高低一致。左部第一竖短,第二竖长;右部上下大小相等,第三笔为点。慎:注意“真”中间有三横,彼此间距相等。卧:左短右长,左边第二笔为竖,不要写成竖折,右边竖的起笔和收笔应长于左边的“臣”。较:左右起笔高低一致。“车”最后一笔横变提,右部上边的点与“父”的撇、捺交叉处在一条竖线上,重心才稳定。5.提问:默读课文,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出示课件13)学生默读,教师巡视。预设:住宅的特点、修建住宅的过程。(出示课件14)追问:哪些自然段讲了住宅的特点?哪些自然段讲了修建住宅的过程?预设:住宅的特点(2-6自然段)、修建住宅的过程(7-9自然段)。三、理清脉络,了解特点1.教师过渡: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先勾画出表现出住宅特点的句子,再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出示课件15)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出示课件16)预设1:蟋蟀的住宅外部,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预设2:蟋蟀的住宅的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预设3:平台——平坦。“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外部特点:选址——向阳倾斜、便于排水;样子——弯弯曲曲,大小适宜;环境——洞口隐蔽,平台平坦。(板书:住宅特点向阳倾斜便于排水大小适宜)4.教师过渡:我们和作者观察了蟋蟀的住宅的外部,那内部有怎样的特点呢?出示相关段落(出示课件17),引导学生体会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板书:简朴卫生)5.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8):一个小小的洞穴居然有这么多的优点,这样精巧的设计,巧妙的构建,怪不得法布尔先生说——学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教师:请你将赞叹之情读出来。(出示课件19)学生朗读“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设计意图:梳理文章脉络,对文章整体了解,走进住宅,初识“伟大”,发现特点,想象住宅的内外结构,初步体会住宅被称作“伟大工程”的原因。)四、品读语言,感受细致1.提供范例,对比品味。教师引导:作者对蟋蟀住宅特点的描写十分准确,比如以下这句话,老师将它改了改,请你对比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20)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点拨: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又通风、便于进出。这样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教师:通过这个“半”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能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吗?(出示课件21)预设: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蟋蟀住宅的洞口非常小,作者还能观察到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作者的观察很细致。点拨:正是由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才能把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清楚。提问:这样准确的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22)出示课文插图,点拨:瞧,蟋蟀洞口也就2-3厘米左右宽,而作者却发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让学生想象描述法布尔长时间俯身观察的情景,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精细,表达的标准。2.自读勾画,合作交流。引导: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又体现出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课件23)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感悟。预设1: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蟋蟀的住宅原本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朝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仔细且反复地观察才能发现。预设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示课件24)“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一定是经过反复的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提问:你能想象到法布尔观察蟋蟀住宅时的场景吗?学生体会想象,畅所欲言。3.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设计意图: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想象作者观察时的情景,感受作者的细致与执着。)4.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5、26)5.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文是按照蟋蟀住宅的特点,更明白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表达的准确性。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蟋蟀住宅建造的过程!(出示课件2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伟大”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找出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感受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今天我们再来阅读文章,找一找文中作者对蟋蟀的住宅的最高评价是什么?2.学生默读回顾,寻找答案:(出示课件28)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过渡:作者这样说仅仅是因为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吗?还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来看一看。(设计意图:链接上节课所学知识,温故知新,链接文章,引发思考,提高效率。)二、阅读体悟,聚焦“伟大”1.阅读思考:这座住宅的伟大还体现在哪里?(出示课件29)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①用“____”画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示时间的语句。②结合这些时间,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2.展示交流:①小组代表分享找出的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示时间的语句,其他同学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30)预设1: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得到的信息:这段时间用来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预设2: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暖和……得到的信息:长时间整修教师追问:从这些带有时间的词句我们能发现什么?预设:法布尔观察蟋蟀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时兴起。(板书:修建过程时间漫长)教师总结:像法布尔这样长期的、不间断地观察就叫做“连续观察”②教师追问:(出示课件31)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预设:足和大颚。(教师相机圈画出插图中蟋蟀的足和大颚,加深学生印象。)③教师追问:(出示课件32)文中是如何描写蟋蟀的工具的呢?请你默读课文,快速找出关键词。预设1:“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画出关键词柔弱。教师总结:工具柔弱。(板书:工具柔弱)(出示课件33)预设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画出关键词“简单”。教师总结:工具简单。④教师引导:那么,蟋蟀是怎样用这既柔弱又简单的工具,建造“伟大”的住宅的呢?找出蟋蟀建造住房的句子,并圈画出动词。(出示课件34)预设:第七自然段。画出动词:扒搬踏推铺。教师提示:蟋蟀这些动作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是蟋蟀劳动强度大的体现,它说明了什么?从中你读出了什么精神?学生思考后回答。预设:说明蟋蟀建筑住宅的艰难与辛苦,从侧面反映了蟋蟀的勤劳、不肯随遇而安。⑤(出示课件35)看图,结合课文内容连线。教师出示蟋蟀图片,和关键词,指名学生连一连。(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蟋蟀建造住宅时动作的理解,为下面进行复述打基础。)⑥(出示课件36)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吧!预设:选址:不肯随遇而安,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朝着阳光的斜坡)动工:大多是在十月挖掘:扒土(前足)→搬土块(大颚)→踏地(后足)→推土、铺土(后腿上的两排锯)整修:即使在冬天⑦(出示课件37)结合上节课学习的蟋蟀住宅的特点,说说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总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生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板书:伟大的工程)三、联系资料,体会语言风格1.(出示课件38)出示关键句“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教师提问:将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与作者的观察联系起来,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作者有恒心、有耐心、同时又十分细心。2.(出示课件39)作者仅仅是观察了这样一个冬季吗?读文字资料,谈谈你的感受。出示文字资料: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酷爱昆虫。56岁时,法布尔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片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片荒地上,法布尔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并写成了卷帙浩繁的《昆虫记》。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圈画出关键词句“长达30年的观察”,学生说感受。3.(出示课件40)引导想象:30年来,法布尔在荒石园是怎样观察昆虫的提示:瞧,清晨太阳刚刚探出头,法布尔在怎样观察昆虫?正午太阳高照,炎热难耐,法布尔在怎样观察昆虫?夜深人静,大家都已熟睡,可是法布尔还在怎样观察昆虫?寒来暑往,瞧啊,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法布尔都没有放弃观察,他还在……(设计意图:激发想象,深化对作者性格的认识。)教师过渡:(出示课件41)在长达30年的观察中,蟋蟀以及那些生活在荒石园的小昆虫,在作者眼里已经化作了充满灵性的生灵。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生动的表达吧。4.找一找,说一说:找出课文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语句。预设1:(出示课件42)“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圈画出“唱歌”“住宅”。预设2:(出示课件43)“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圈画出“耙扫”“收拾”“弹琴”“门”“平台”。预设3:(出示课件44)“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圈画出“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5.(出示课件45)比一比,说一说:下面的片段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课后第三题)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选自英国麦加文的《昆虫》,王琛柱译,有改动预设:(出示课件46)片段中的说明性文字具有简洁,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情感色彩的特点。而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读来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富有情趣。6.(出示课件47)比一比,品一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工程机械配备及风险管理措施
- 赣美版西港中学八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 2025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内科护理常见疾病管理要点
-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及创优计划
- 医院消防小知识课件
- 2024届江苏省射阳县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计划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城市规划设计保障措施及其进度安排
- 有趣的颜色猜猜猜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
- 解码医美个性化未来-2023.10
- 北京故宫的资料简介100字
- 土木工程宾馆毕业设计答辩ppt
- 初中数学思维训练120讲
- GB/T 462-2023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 回转窑回转滚筒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 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