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菩萨蛮(其二)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B)A.天姥(mǔ) 木屐(jī) 澹澹(dàn) 石扉(fēi)B.訇(hōng)然 渌(lǜ)水 战栗(lì) 霓(ní)裳C.嗟(jiē)叹 鸾(luán)鸟 青冥(míng) 恍(huǎng)然D.栖(qī)隐 东南坼(chè) 涕泗(sì) 垆(lú)边【解析】渌:lù。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eq\x(导学号65994105)(D)A.烟涛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难求越人语(告知)天姥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B.渌(深绿色的)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熊咆龙吟殷(震响)岩泉C.云青青(黑沉沉的)兮欲雨列缺(闪电)霹雳訇然(形容很多人的大笑声或喧哗声)中开D.惟有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独往来涕泗(鼻涕)游人只合(只应)【解析】A语:说;B渌:清;C訇然:形容声音很大。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eq\x(导学号65994106)(B)A.栗深林兮惊层巅B.一夜飞度镜湖月C.云青青兮欲雨D.虎鼓瑟兮鸾回车【解析】A使动用法;C、D名词作动词用。4.下面对《夜归鹿门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eq\x(导学号65994107)(D)A.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此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热闹。这悠闲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偏僻和世俗的热闹,两相比照,唤起联想。B.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此二句说世人回家,自己回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怡然自得。C.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月亮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突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此二句写攀登鹿门山路,隐者为大自然所沉醉,以至于忘乎所以,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D.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石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隐者在此自来自去。“幽人”指诗人自己,独往独来,夜不能寐,表现了诗人孤独孤独的心情。【解析】并不“孤独孤独”。5.《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极富浪漫主义色调。各部分内容的呈现如高山流水,一挥而就。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eq\x(导学号65994108)(D)A.诗作开篇先进行了两组对比:以瀛洲仙山的“信难求”反衬“天姥山”的“或可睹”;以“五岳”“赤城”“天台”和“天姥”比照,突出天姥山的高大宏伟。正是这两点使诗人油然而生游天姥山之念。对全诗来讲,这是在写入梦之由。B.“我欲因之梦吴越”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之”在这是指示代词,代上面所说的入梦之由,这是承上;“梦吴越”是启下,说明白梦的方向,梦的内容。一个“梦”字统领了以下24个诗句的全部内容。C.“惟觉时之枕席,失一直之烟霞”两句是“梦游天姥山”的收束。“惟觉时之枕席”和诗人“梦游天姥(山)”的行动相呼应,“一直之烟霞”和“梦游天姥(山)”的内容相呼应。D.“世间行乐亦如此”作为最终一章的首句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此”字“承”前面一、二两章的内容。“世间行乐”指的是作者由东鲁南游吴越的现实,这四个字既扣了诗题“吟留别”,又“启”了下面刚好行乐的全部内容。【解析】南游吴越不是现实,而是梦境。6.对下列诗歌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eq\x(导学号65994109)(A)A.《夜归鹿门歌》描述了诗人从岘山旁边的南园家中,夜归鹿门隐居别业时一路所见的情景,表达了他远离尘世时孤独孤独的心情。B.《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志向,表达了蔑视权贵的抗拒精神。C.《登岳阳楼》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志向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际,明珠暗投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担心,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D.《菩萨蛮》表面称叹、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家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上片就春景落笔,情味悠闲,令人不饮自醉。下片写由于景、人俱佳,让人留恋,发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感慨。【解析】“孤独孤独”不对。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eq\x(导学号65994110)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一直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7.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天台四万八千丈”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干脆说天姥山多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高耸的山势写得淋漓尽致。B.神仙出场了,梦境也就到达了顶点,诗却于此突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入现实。好梦不长,更让诗人怀恋仙境的美妙。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写出了诗人对人生的伤感心情和躲避现实的看法,显示出诗人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消极的。D.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改变、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与李白狂放的性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解析】李白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伤感的心情,但还算不上躲避现实和消极。8.李白写“梦中”的天姥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了一幅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天姥山“仙境图”,与污浊的现实形成对比,为抒发其“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之慨叹奠定基础。9.这虽是一首写梦中幻境的游仙诗,但诗人的“梦游”境界非常清晰,请简要概括诗人经验的境界。【答案】诗人从静谧幽美的湖月到秀丽壮丽的海日,从万转千折的山径到令人战栗的层巅,从山景最终幻入仙境。这些境界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形象概括。10.“世间行乐亦如此”一句透露着诗人看破红尘的伤感,我们应如何相识李白的这种思想?【答案】①诗人梦醒,“失一直之烟霞”,“长嗟”在现实中追求志向不行得,只得转而追求行乐,这是苦中作乐,是无奈的自我消磨。②诗人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壮志难酬,始终抑郁不平,故在诗中吐发愤懑之情。③李白是个集儒、道、侠于一身的诗人,儒家的主动入世,道家的消极避世和不事权贵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均有体现,我们从中可看出李白思想的困难性。三、课外延长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eq\x(导学号65994112)金陵怀古许浑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③凹凸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注】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望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11.请对第三联中“拂”“吹”两个字做简要赏析。【答案】“拂”字是“拂过”之意,写石燕拂过云朵带来晴雨改变,“吹”为“鼓动”之意,写江豚在江面上兴风鼓浪,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用石燕、江豚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诗人通过描写江上风云晴雨的改变,表现人类社会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1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①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史兴亡之感。②诗人借古讽今,陈朝灭亡皆因后主尽情声色,作者借此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陈朝灭亡覆辙。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eq\x(导学号65994510)宿集庆寺①[元]仇远平生三宿此招提②,眼底交游更有谁。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③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注】①集庆寺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轮奂极其靡丽”。元末建筑都毁于战火,还留存宋理宗御容一幅、燕游图一幅。②招提指寺院。③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东晋顾恺之曾在南京瓦官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玉华宫》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唐代旧宫的凄凉景象。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B)A.首联中“三”泛指作者多次来集庆寺游玩,表现对这座寺院的宠爱。B.颔联通过“金粟影”和“玉华诗”,写出了集庆寺当年的繁盛辉煌。C.颈联写在园中烹调嫩笋、摘取新茶,表现了春天的寺园中萧条冷落。D.尾联通过静夜洞箫声营造出一幅凄清的夜景图,寄予心中诸多感怀。E.整首诗风格清雅委婉,含蓄蕴藉,体现了作为末世文人的家国情怀。【解析】A作者多次来到集庆寺巡游,宋亡前是因为宠爱,宋亡之后则是借此感怀黍离之思,悼念故国。B漫:模糊。正用顾恺之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忍:怎能。反用杜甫的典故借古怀今,就算杜甫来到这里,看到如此衰破的景象,也会不忍写诗。构成今昔对比,表现荒芜宁静。14.仇远在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抒发的?【答案】①直抒胸臆,首联中写出了知交故友离世后自己的孤独落寞。②用典,正用顾恺之在瓦官寺画维摩诘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写《玉华宫》诗的典故,表达叹息之情。③借景抒情,颈联作者把眼光投向了景物,原本是精美绝伦的寺庙建筑群,如今沦为了草木丛生、无人打理的地方,抒发昔盛今衰、故国沦亡之情。④以景结情,尾联在凄清的洞箫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古松枝上,物是人非,王朝更替的感怀与清冷之景交融。四、高考热点15.谈到汉字的意义所在,于丹拿“宝盖头”举例,提示中国造字背后的文化深意,“这个宝盖头,就是家里的事,家和万事兴,家里有个女就是安,家里有个丁就是宁。然后家里管不住口舌就是害,这都是家里的事情。”请你列举两个“宝盖头”的汉字并说明其文化深意。eq\x(导学号65994114)【答案】“守”:家里有规则、有尺度就守得住。“宅”:凡是物有所托就是能居住的地方。“宏”:屋子很大很大就是宏。“灾”:在家中发火就会带来祸害。16.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拓更加光明将来”为题的202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将在中国厦门举办。下面是其会徽标记。请写出该标记中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eq\x(导学号65994511)(注:标记的背景,上半为白色,下半为淡蓝色)【答案】主图标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图案下方嵌入“BRICS”(金砖国家英文名称)、“2024”(年份)、“CHINA”(中国英文名称)和中国印。五片代表着金砖五国,既象征五国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披荆斩棘,驶向更加美妙将来,也有着金砖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深刻寓意。会标图形既与“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拓更加光明将来”的会见主题相呼应,也体现了举办地厦门的海洋文化特色。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eq\x(导学号65994512)管教孩子,避开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父母,其次道防线是学校,__①__。在当代社会,由于流淌、留守等缘由,一些家长监护未成年子女的功能在弱化。__②__,那就只能期盼司法变成“超级父母”了,而这是司法不能承受之重。用刑事惩罚和行政惩罚去应付“熊孩子”无异饮鸩止渴。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学校管教功能,让孩子在学校就能被管好,不让问题“出校内”。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老师有权威,__③__。【答案】①最终一道防线才是司法_(关键词:司法)__②假如学校这一道防线也不夯实(关键词:假如学校……防线不夯实)__③有必要的约束与惩戒手段(关键词:惩戒)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广博”是“范围大,方面多(多指学识)”,“专攻”是“特地探讨(某一学科)”。有人强调,为学干事业要追求广博,也有人强调专攻更重要。学问面狭窄,视野开阔不了,会影响发展;涉及面过广,又可能难掘一口深井,四平八稳而面面不到。这的确是为学为业处事立人的两难。在这方面,你有所见闻吗?你有过深切的体会吗?你有些什么想法吗?请以“广博与专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留意:①所写内容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②不得抄袭。【写作指向】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的学问领域不断扩大,广博的学问使人类的生产实力和生活质量快速提高。同样,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密化,人类在每一领域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取得的成果非常惊人,专攻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者同样多多。问题是,我们须要什么意义上的广博和什么意义上的专攻。在什么时候应当侧重于广博,在什么时候应当侧重于专攻。为了把问题说清晰,不妨打个比方。一个人的事业就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越大,整个塔身越高,塔尖也就越高。于是,广博就犹如塔基,专攻就犹如塔尖。我们须要的是打基础意义上的广博,在这个意义上广博有助于加大基座的面积,使塔的高度能够拔上去;我们须要的专攻是尽可能争取更大高度意义上的专攻,没有塔尖,就没有事业的峰巅,没有人生的突破。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最好广博一点,打好多方面的基础,因为这时候人生的事业方向尚未确定,广博一点可以给自己留更多的发展空间,换言之,广博有利于为自己创建更多的可能性。进入高校后,便要侧重于专攻了,要选择自己感爱好的领域,深化地钻进去,力争在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佳作赏读】“博”与“专”漫议鲁迅提倡“随意翻翻”,主见学文的不妨多读点自然科学方面的东西,这对于搞文学的人确是金玉良言。一般说来,假如你试图只读文学作品而想成为一代文豪,怕是妄想。假如你只读物理而想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大师,唯恐也是徒劳。欲专有所成,先得博学多知。古人崇尚琴棋书画样样皆精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须诗书画印通晓。郑板桥拿手好戏是画竹,这可以说是其专攻吧。其实他既会作诗,又能撰文,泼墨绘形活灵活现,一手好字更是令人惊羡为书中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