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写作与思维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水落石出

B.随遇而安

C.走马观花

D.青出于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这是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B.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C.由于天气恶劣,所以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D.我对他的态度非常友好,因此他对我也很客气。

3.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

A.坚强

B.勇敢

C.聪明

D.慷慨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

A.他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痛得无法忍受。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声音低沉如雷鸣。

D.那座山犹如一只巨兽。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手法的是()

A.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她聪明、漂亮、善良。

C.那条河清澈、宁静、美丽。

D.他勇敢、果断、坚定。

6.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形容词的是()

A.高兴

B.快乐

C.美丽

D.数学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手法的是()

A.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吗?

B.你看这景色多美啊!

C.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

D.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去参加吗?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是()

A.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B.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C.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

D.她的舞姿优美如仙女。

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名词的是()

A.书

B.笔

C.学校

D.学习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B.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C.这件事情怎么办?

D.你觉得这个答案对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是()

A.皇帝

B.骑士

C.飞扬

D.腾跃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唱歌。

B.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C.太阳慢慢升起。

D.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

3.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是()

A.开心

B.美丽

C.跑步

D.学习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的是()

A.那个孩子聪明过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山上的风景如画,山下的城市繁华。

C.那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D.他的性格内向,但很有爱心。

5.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

A.一举两得

B.破釜沉舟

C.知难而进

D.知足常乐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是()

A.他的名字叫小明。

B.那位领导讲话很有分量。

C.那个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D.他送给我一件礼物。

7.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短语的是()

A.非常美丽

B.慢慢地走

C.高高兴兴地笑

D.长时间学习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

A.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那个花园里有玫瑰、郁金香、牡丹。

C.那部电影情节紧张,画面优美,音乐动人。

D.他的成绩优秀,品行端正,为人正直。

9.下列词语中,属于量词的是()

A.本

B.个

C.只

D.条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B.那个问题怎么解决?

C.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

D.你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汉语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

2.词语的多义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使用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含义。()

3.拟人手法在汉语写作中主要用于描绘自然景物,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4.成语“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变化明显。()

5.量词“个”可以用来修饰可数名词,如“一个人”、“一个苹果”。()

6.汉语中的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但每个读音都对应固定的意思。()

7.对比手法在汉语写作中可以用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8.汉语写作中,比喻手法主要用于描绘抽象事物,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9.词语“飞扬”在古代汉语中多指飘扬,而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情绪高涨。()

10.汉语写作中,设问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汉语写作中,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请举例说明成语在汉语写作中的作用。

3.如何在汉语写作中正确运用拟人手法,使其不显得生硬?

4.解释“多义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简述汉语写作中,如何通过借代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

6.阐述汉语写作中,如何运用设问手法来引导读者思考。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思路:水落石出、随遇而安、走马观花均为成语,青出于蓝是一个句子,不属于成语。

2.A

解析思路:A项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B项搭配不当,应为“内容丰富,插图精美”;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为“虽然……但是……”;D项语序不当,应为“他对我也很友好,因此我的态度非常友好”。

3.D

解析思路:坚强、勇敢、聪明均为形容词,慷慨为动词。

4.C

解析思路:A项使用了比喻,B项使用了拟人,C项使用了夸张,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5.D

解析思路:A、B、C项均为成语,D项为形容词短语。

6.D

解析思路:A、B、C项均为名词,D项为动词。

7.B

解析思路:A、C、D项均使用了反问,B项为陈述句。

8.B

解析思路:A、C、D项均使用了夸张,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9.D

解析思路:A、B、C项均为名词,D项为动词。

10.D

解析思路:A、B、C项均使用了设问,D项为陈述句。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思路:皇帝、飞扬、腾跃均为古代汉语常用词。

2.A、B

解析思路:A、B项均使用了拟人手法,C、D项没有使用拟人手法。

3.A、B、C、D

解析思路:开心、美丽、跑步、学习均为多义词。

4.A、B、C

解析思路:A、B、C项均使用了对比手法,D项没有使用对比手法。

5.A、B、C、D

解析思路:一举两得、破釜沉舟、知难而进、知足常乐均为成语。

6.A、B、C

解析思路:A、B、C项均使用了借代手法,D项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7.A、B、C

解析思路:A、B、C项均为形容词短语,D项为副词短语。

8.A、B、C、D

解析思路:A、B、C、D项均使用了排比手法。

9.A、B、C、D

解析思路:本、个、只、条均为量词。

10.A、B、C、D

解析思路:A、B、C、D项均使用了设问手法。

三、判断题

1.√

2.√

3.×

解析思路:拟人手法在汉语写作中不仅可以用于描绘自然景物,还可以用于描绘人物、动物等。

4.√

5.√

6.√

7.√

8.√

9.×

解析思路:飞扬在古代汉语中多指飘扬,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情绪高涨。

10.√

四、简答题

1.解析思路: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突出其差异,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解析思路:成语在汉语写作中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使表达更加精炼,同时也可以传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3.解析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