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作物生产技术610102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序号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1+X”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种植业生产人员(501)作物生产、水果生产、园林及花卉生产、植物保护、农业经营管理。农艺工、果树工、花卉工、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农机修理工。植物生产方向(种植业方向)中高本方向(升学方向)2畜牧业生产人员(503)家畜生产、家禽生产、畜牧兽医、农业经营管理。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农业技术员、家畜繁殖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动物生产方向(养殖业方向)中高本方向(升学方向)(二)接续专业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加工、园林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休闲及观光农业、畜牧兽医、动物医学、饲料与动物营养、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农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农业装备运用。本科:农学、园艺、林学、园林、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宠物饲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动植物检疫、生物技术。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现代农业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粮油生产、水果生产、蔬菜生产、花卉生产、家畜生产、家禽生产、动植物检疫防疫、农业经营管理等工作,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掌握植物生产、畜禽生产、农机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具备开展植物生产、畜禽生产、农业经营管理与农产品营销、农业技术推广等能力,身体健康、热爱运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较高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性的素质、知识和能力:1.素质结构及要求1.1政治素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2道德素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素质,具备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1.3文化素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能适应职业发展、转岗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具有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具有必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知识,能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经济、管理、国防、安全、法律、公关礼仪、哲学、美育、职业思想道德素养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1.4身心素质具备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1.5法纪责任意识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意识,具有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识。1.6协作与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服务意识;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2.知识2.1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植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方法,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药应用技术。果树育苗、果园建立与设计、果园管理方法,园林管理及生产技术。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蔬菜播种育苗技术。花卉的分类及应用,花卉生产设施及环境调节,花卉育苗技术,花期调控技术,盆花、鲜切花生产技术,花卉经营与生产管理。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水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花生等作物的类型和品种、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小麦生产技术、收获与贮藏,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和引种。2.2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畜禽体的基本结构,反刍兽的解剖生理特征,猪的解剖生理特征,禽类解剖生理特征。畜禽营养基础,饲料及其加工利用,畜禽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饲料的常规分析,饲料厂的审批、建设与管理。动物一般临床检查,动物系统临床检查,样品采集与病理剖检,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及特殊疗法,手术疗法,疫苗的种苗与应用。养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家禽品种,孵化技术,蛋鸡、肉鸡、鸭、鹅的规模化生产,养禽场综合卫生防疫技术,养禽场经营管理及产品质量控制。猪的主要解剖生理特征,肉猪生产技术,常见猪病的防治,猪场的经营管理。2.3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小型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的基本操作、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排灌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等大田作业机械的基本操作、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2.4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农业的含义、发展与作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宏观管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农产品质理管理,农业经营效益管理,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开发,农产品营销。3.能力3.1开展植物生产的能力能制定种植计划和生产技术方案;能开展种子选育、贮藏和质量检测;能开展土地选择、土壤改良、播种、育苗、栽植、植株调整、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等植物生产工作;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常用农机具;能建造和使用农业设施进行高效栽培。3.2开展畜禽生产的能力能制定畜禽养殖计划和生产技术方案;能开展畜禽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疾病防治;能开展饲料营养成份的简单分析,小型饲料厂的创建与经营管理,饲料、兽药营销。3.3农业经营管理与农产品营销能力具有采集农产品及其市场信息、分析信息能力;具有开展农产品销售的能力;具有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并签订合作协议书的能力;具有对农产品进行鉴别及评级能力;具有做好农产品贮运工作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成本核算和营利计算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1:植物生产方向(种植业方向)专业(技能)方向2:动物生产方向(养殖业方向)专业(技能)方向3:本、专科方向(升学方向)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结构植物生产与环境专业(植物生产与环境专业(技能)方向课公共基础课植物保护技术畜禽营养与饲料顶岗实习选修课:市场营销(农业方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人机植保技术、切花与插花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休育与健康艺术专业核心课畜禽解剖生理兽医基础农业经营与管理1.林果生产技术技术2.园林植物栽培1.禽的生产2.畜禽疫病防治专业课化学植物生产方向课动物生产方向课思想政治中高本方向课1.中高职衔接技能课2.对口高考技能课(二)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本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改革等要求,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以及职业教育对学生发展要求,在不同年级开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德育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等思想政治课,为必修课。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历史、数学、英语、化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为必修课。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顶岗实习。专业核心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分为:种植业方向(植物生产方向)课、养殖业方向(畜禽生产方向)课;本专科方向(升学方向)课:其中种植业(植物生产方向)课和养殖业(畜禽生产方向)课为必修课。选修课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学生继续学习需要而开设,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为必修课。专业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季节性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50%以上。本专业课程还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等课程。其中入学教育主要是专业介绍,毕业教育主要是毕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军事训练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社会实践主要是假期中社会活动,劳动教育主要是公益劳动和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生产劳动。注:本专业采用“升产一体,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升产一体化”是指以升学为主导方向(本、专科),就业为辅;三位一体是指知识、技能、素养,知识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特色农业产业专业知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技能包括专业操作技能、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技能、农技推广技能,素养包括热爱农业、吃苦耐劳。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响应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要求,适应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要。根据我校实际特别注重“两个”基础的培养,即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是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化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保护技术、林果生产技术、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解剖生理、兽医基础、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农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1.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参考学时1思想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362思想政治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时代导航生涯筑梦;认识自我健康成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和谐交往快乐生活;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规划生涯放飞理想。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363思想政治3哲学与人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主要内容: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364思想政治4职业道德与法治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主要内容:感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遵循法律规范。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365语文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主要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8个专题构成。2.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由4个专题构成。选修专题不少于3个,其中,专题1、专题2必选,专题3、专题4任选1个。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由3个专题构成。教学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986数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分为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等三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1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二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的拓展内容,包括七个专题和若干数学案例。教学要求:数学课程教学实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要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教学要体现职教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教学中要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养。1447英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按主题组织教学。职业模块是各专业学生限定选修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内容,按主题组织教学。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而安排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憾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围绕课程标准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要求,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应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48化学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经历科学实践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内容:主要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包括由原子结构及化学键、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与平衡、电解溶液与氧化还原反应组成。拓展模块由缓冲溶液胶体及渗透压、滴定分析、脂类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教学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遵循化学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548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探求历史真实及进行历史阐释的态度与方法;具有历史叙述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与方法;把家国情怀作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历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指的是“中国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拓展模块指的是“世界历史”,是在满足学生基础模块学习基础上,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选修内容。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按照本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历史课程核心素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与功能。729信息技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索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主要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能初步8个部分内容。拓展模块设计了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实用图册制作、三维数字模型绘制、数据报表编制、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稿制作、个人网店开设、信息安全保护、机器人操作10个专题。教学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木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压,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10810体育与健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主要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2个子模块。拓展模块一为限定性选修内容,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水上、冰雪、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新兴体育类7个运动技能系列;拓展模块二为任意选修。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教学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始终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学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等,以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业水平要求。14411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主要内容:劳动教育分三个学习领域: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技术基础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家政包括烹饪、洗涤、家电的使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职业引导包括社会实践、调查、比较、测试等活动。教学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包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7212艺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分基础和拓展两个模块。基础模块由音乐鉴赏基础和内容、音乐实践活动等组成;拓展模块歌唱、演奏、舞蹈、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戏剧、影视和其他内容组成。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72合计14762.专业课2.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植物生产与环境了解植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肥料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能使用显微镜对植物体进行观察,能测定种子活力,能采集与保存土壤样品,能测定土壤质地、含水量和pH值,能进行化肥的简易识别与鉴定,能积制有机肥料,能测定植物蒸腾强度,能简易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测定土壤温度和气温;会调控设施环境下的水分、温度和气体,会调控土壤温度。1802植物保护技术了解昆虫的外部特征,了解昆虫繁殖、发育与习性,了解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了解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了解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水稻、小麦、玉米、番茄、黄瓜、柑橘等作物主要病虫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能观察和描述昆虫外部形态和特征,能识别昆虫的虫态,能识别主要农业害虫,能识别植物病害主要症状,能观察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特征和识别主要类群,会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统计及预测,会识别常用农药的剂型和进行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1083畜禽营养与饲料了解各种营养物质作用,掌握各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常见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了解畜禽营养需要原理;掌握饲料常规分析,掌握配合饲料配制技术,了解饲料厂的审批、建设及管理。能诊断和处理营养缺乏症,能识别常见饲料,能调制粗饲料及青贮饲料,会配合饲料的配置技术及加工工艺,会饲料的常规分析。1444畜禽解剖生理了解畜禽体的基本结构;了解反刍动物(牛、羊、鹿)运动系、被皮系、内脏、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生殖器、心血管系、淋巴系、神经系、内分泌、眼、体温的解剖生理;杂食动物运动系、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生殖器、心血管系、淋巴系、内分泌系的解剖生理特征;马属动物运动系、被皮系、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生殖器、心血管系的解剖生理特征;禽类被皮系、运动系、心血管系和淋巴系、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生殖器的解剖生理特征;家兔、水貂、狐、犬、猫等经济动物的解剖生理特征。会显微镜使用和保养;会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观察;会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观察;会血细胞的观察;会猪的解剖观察;会家禽内脏器官的解剖观察;会经济动物内脏器官观察;会常用生理指标的测定。1085农业经营与管理了解农业的含义、发展与作用,了解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与概况,了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掌握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了解农业宏观管理,掌握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掌握农产品质理管理,掌握农业经营效益管理,掌握农产品市场分析,掌握农产品开发,了解农产品营销。能采集、分析农产品及其市场信息;能开展农产品销售;能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并签订合作协议书;能对农产品进行鉴别及评级;具有做好农产品贮运工作的能力;会简单的成本核算和营利计算。1806兽医基础了解动物疾病和病理基础知识及动物疾病的一般检查、病史调查、系统检查方法,掌握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特殊检查方法、建立诊断的方法及程序,了解动物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技术。能按标准程序独立进行保定、临床检查及建立诊断;能独立进行病理剖检,完成不同病料的采集与送检;会血样、粪样、毒物材料检验技术并作出初步诊断;能运用药物对动物疾病进行治疗;会治疗动物疾病的外科治疗基本技术。144合计9002.2专业(技能)方向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畜禽生产畜禽繁育与改良:学习畜禽遗传原理、育种、杂交改良、繁殖等知识。掌握畜禽常用的选育、杂交改良和繁殖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习动物营养基础、畜禽营养需要、饲料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饲料加工与调制和饲料配方设计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饲料加工、饲料检测及日粮配合能力。.学习禽场的规划与建设、禽场环境调控、家禽品种、家禽繁育、家禽孵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家禽饲养管理、禽场经营、禽病防治等知识与技术。学习猪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繁殖、猪场设计与养猪机械设备等基本知识,能独立进行猪病防治。学习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繁殖、牛场设计与养牛机械设备等知识。1802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教学内容:园林植物的繁殖;花卉生产;草坪与地被植物生产;园林树木生产;使学生明确园林植物的概念与范畴,了解园林植物生产的目的与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园林植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处理、播种技术、抒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这部分内容是园林植物生产的基础和关键。花卉生产,首先将花卉进行分类,再分别对露地花卉、温室花卉和切花花卉的形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园林应用等作以详细阐逃。第四部分草坪与地被植物生产,介绍常见草坪草与地被植物的种类、习性及相应的栽培管理与养护措施。园林树木生产,按园林应用将园林树木分类,并对园林树木的栽培措施和不同种类树木(乔木、灌木、藤木)的形态、习性、繁殖方法、培育措施和园林应用分别论述。教学要求:本门课程讲解了园林植物繁育与生产的性质、地位和内容,园林(花卉、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和管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露地、温室、盆箱的育苗、栽植、管护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明确园林植物的概念与范畴,了解园林植物繁育与生产的目的与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栽培的园林植物,了解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园林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的经营等方而的内容,掌握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熟练常握多种常见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学习中强调技术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的需耍,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安排和组织生产实践、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1443林果生产技术了解果树分类和树体结构,了解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的培育,了解容器育苗和保护地育苗,掌握果园建立,掌握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掌握葡萄、桃、李、柑橘等果树的主要种类、优良品种、生长开花结果习性、果苗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等。会种子实地播种,会果树绿枝扦插,会果树嫁接,会果树栽植,会果园施肥,会人工辅助授粉,会果树套袋。能开展柑橘物候期观察,能进行梨树冬季修剪。1624畜禽疫病防治知识部分:传染和免疫原理,了解畜禽疫病的主要危害。细菌的基本知识,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细菌和外界环境的关系,细菌的致病性。病毒的基本知识,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病毒的增殖和干扰现象,病毒的人工培养方法。寄生虫的基本知识,掌握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种类和危害,了解宿主的种类,掌握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传染与免疫的基本知识,掌握传染的概念和类型,了解传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掌握免疫的概念、作用和功能。了解传染和免疫的关系。非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识,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作用及发生过程。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识,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掌握免疫系统的构成和作用。掌握抗原的概念、性质和种类,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概念、区别和联系。防疫计划制定,学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掌握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了解常用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常识和选用原则,掌握防疫计划的制定原则及方法。疫病防治措施,疫病预防技术,准确领会国家和地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规、方针和条例,掌握疫病防疫的原则,认识“以防为主”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制定和执行疫病防疫计划的重要性。疫病扑灭技术,了解隔离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掌握病畜处理的原则,理解扑杀重要传染病病畜的意义。生物制剂的制备,了解简易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技能部分:常见病原性细菌的识别,掌握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等的形态结构和革兰氏染色特性。常见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的识别,能正确识别常见畜禽体内、体外寄生虫虫体、虫卵和中间宿主。常用器械的消毒,会根据不同器械选用适当的方法(高压灭菌、煮沸消毒和消毒液浸泡等)进行消毒和灭菌,并了解各种方法的注意事项。畜禽防疫计划的制定,学会根据畜禽的不同种类、用途制定合理的疫病防疫计划,能合理选择免疫程序。畜禽的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掌握免疫接种前应做好的免疫接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免疫接种的顺利进行。熟练掌握根据生物制品的安全检查项目进行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检查。掌握免疫接种的各种方法及免疫接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药物预防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畜舍场地的预防消毒,学会选择适当的消毒药进行畜舍地面、墙壁、空间的消毒,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畜舍消毒的客观差异(空圈消毒和带畜消毒)。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学会根据当地养殖场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常见寄生虫病的粪检和驱虫学会常见的畜禽寄生虫病的粪检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寄生虫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和驱虫方法进行病畜的驱虫。体外寄生虫病的药浴治疗,学会药浴液的配制,掌握治疗外寄生虫病的药浴方法和注意事项。162合计6482.3专业选修课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丰富专业内涵,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体现学校必须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市场育人和高校人才需求的建设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开设了无人机植保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切花与插花等3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62学时。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无人机植物保技术教学内容:无人机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人机从事植物保护计划制定、操作规范及技术流程,学会无人机拆、装,无人机日常保养及简单的维修。54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内容:学会组织培养基本工艺流程,培养基成份组成及制作,组织培养的环境要求,无菌操作流程,无菌接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543切花与插花教学内容:插花艺术基本概论和基础理论;传统东西方插花的制作;现代插花表现技巧与制作。教学要求:紧密结合花艺设计特点与现代都市花艺发展进展,重点介绍现代插花艺术表现技巧与礼仪插花制作,突出现代花艺设计技能,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了实用性、应用性、商业性。 54合计1622.4素养选修素养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1国防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使中职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主要内容:《国防教育》课包含《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部分。《军事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军事技能》包括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教学要求: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训练同时进行,理论课教学采用两个多媒体教室同时开课教学,合班轮班上课。在组织军事技能训练时,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9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包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教学要求: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543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和科学创业观。主要内容:创新创业由理论课和实践课搭配的若干专题组成,包括创业与创业精神、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风险识别、创业资源管理、创业计划等。教学要求:遵循先理论后实践、重实践的原则,结合课程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分专题进行教学,每个专题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搭配组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72合计2162.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六学期,共18周,共720学时。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顶岗实习一般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业从事生产与管理,或到农业科技公司从事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生产实际,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适应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制度,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顺利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作好就业前的准备。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6号)规定,本方案达到了如下要求:1.每学年安排36周教学活动,总学时数为4410;2.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1476,占总学时的33.5%:3.选修课教学时数为450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2%:4.实践性教学学时数为936,占总学时数的21.2%:5.顶岗实习为6个月,采取分散或集中方式安排;6.18课时计算为1个学分,总学分为245分。(二)教学进程安排依据教育部《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精神,我校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及有关学时比例要求)见下表。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学时开设学期(周课时)考核方式学时比例1期2期3期4期5期6期公共基础课程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0505012362笔试33.5%必修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J0505022362笔试必修哲学与人生J0505032362笔试必修职业道德与法治J0505042362笔试必修语文J010101183244455笔试必修英语J030101142523344笔试必修数学J020101162884444笔试限选化学J09191635412笔试必修历史J06010147222笔试必修信息技术J07010147222机考必修体育与健康J0401011018022222实操必修劳动教育J1001014721111实操必修艺术J0801011181实操合计821476202020202--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必修植物生产与环境0102011018055理实一体56.3%必修植物保护技术010204610833理实一体必修畜禽解剖生理010205814444理实一体必修农业经营与管理0102021018055理实一体必修兽医基础01020981448理实一体必修畜禽营养与饲料01020381448理实一体小计509001212131300--技能课程必修林果生产技术010206916236理实一体必修园林植物环境与生产01020781448理实一体必修畜禽生产0102081018055理实一体必修畜禽疫病防治01021091629理实一体小计366483655170--实践课程实践识岗实习/47222实操实践跟岗实习/8144224实操实践顶岗实习/4072040实操小计529362222440--合计1382484--------------选修课程专业选修选修无人机植保技术01021161086实操10.2%选修组织培养0102124724笔试选修切花与插花0102133543实操小-素养选修必选国家安全教育05322959011111操作必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532303543口试必选创新创业教育J06014724口试小计1221641115--合计25450411118--总计2454410414141414140--100%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队伍结构本专业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在编教师9人,师生比为1:10。公共基础课教师6人,专职专业课教师9人,兼职专业课教师3人,专业课教师占50%。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人数5人,占100%。兼职教师3人,在专业科教师中占25%。专职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兼职教师应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现代农艺工作、现代农艺工作中主要岗位工作流程,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能力。2.专任教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情况统计表姓名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主要任教课程一级教师、专业带头人植物生产与环境,林果生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高级教师农产品电子商务,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高级教师植物生产与环境、作物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高级教师林果生产技术,中药材种植高级教师畜禽生产、畜禽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一级教师动物营养与饲料,兽医基础,无抗生猪养殖技术一级教师畜禽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禽的生产经营,无抗生猪养殖技术高级教师农业经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高级教师畜禽解剖生理,畜禽的生产经营3.兼职教师本专业现有兼职教师情况统计表姓名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主要任教课程高级农艺师剑门土鸡饲养技术、猪饲养技术、牛饲养技术高级农艺师林果生产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无人机操控手无人机驾驶及组装(二)教学设施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习基地。1.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室:植物实训室、动物实训室、生物观察室等,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本专业共有校外实训基地5个和一所高校,共有实训工位数300个。具体情况如下表。序号实训名称工位数实训项目150蔬菜、作物栽培与管理,果树生产与管理、畜禽养殖、畜禽解剖等。250旅游观光农业、中药材种植、温室(保护地)栽培措施、组织培养技术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牙齿护理健康指南
-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8 阿伏伽德罗常数B(含答案或解析)
- 2025年度环保设施检维修计划
- 护理质量提升路径分享
- 市政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 根管治疗预备操作规范
- 艺术类高校教学与研究工作计划
- 2023年制造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小学卫生教育推广计划
- 2023年安顺市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练习试题
- 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说明书空气污染控制用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试卷交接签字单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规范课件
- 2022届高考英语复习:最后一节英语课(13张PPT)
-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实施方案
- 股票实战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经典指标组合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