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_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_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_第3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_第4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检卷(九)化学试验基础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固液分别操作中,须要用到的仪器是()

2.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运用冷凝管时,从下口通入冷凝水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3.60mL酸性KMnO,溶液

C.容量瓶、量筒洗涤后,在烘箱中烘[-

D.过滤洗涤沉淀时,一边倒入蒸储水,一边用玻璃棒搅拌沉淀

3.正确应用物质性质并规范操作是保障平安的前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钠残渣用乙薛进行处理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

C.大量氯气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喷稀碱液进行吸取

【).向电石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视察燃烧现象

4.下列试验现象预料正确的是()

NHxCl和Ca(OHh

稀盐酸

/

冷池

A.烧杯中产生白色沉B.加盐酸出现白色浑

淀,一段时间后沉浊,加热变澄清

淀无明显变化

KMnO*、

酸性溶液、

C.KMnCh酸性溶液在D.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苯司甲苯中均褪色

5.下列关于CL的试验操作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Mg(0H)2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硫酸镁晶体

B.氨水清除试管壁附着的限镜

C.可用稀硝酸鉴别MgL、AgN(h、Na2cNaAlO2四种溶液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

7.探究FeSO,的热分解产物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乙和丙中盛有检验相应物质的常用试剂,试验完成

后甲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下列有关试验操作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试验过程中持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空气

B.用盐酸和%[Fe(CN)6]溶液检验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

C.乙装置中生成白色沉淀、内装置中溶液褪色

D.丁装置中所盛装的试剂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

O+H0一

8.试验室用茉、浓硫酸和浓硝酸制备硝基藻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浓,酸_NO:

NO,△kJ+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

民温度计的作用是测水浴的温度,长导管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气压

C.试验制得的硝基苯处于混合液的下层

D.从试管内混合物中分别出硝基苯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再分液

9.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紫、澳混合液

AgNO,

滨井溶液

干燥的?4gCl2-6H2O

HC1_____/一尾气

处理

.CuSO4

溶液

丙T

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B.用乙装置制备澳苯并验证有1IB1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k

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10.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氮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O,某探讨小组探究

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试验:

装置图试剂X试验现象

产生少量黄

①0.2mcl・I「盐酸

球色气体

0.2mol・L1K1淀

-②溶液变蓝

U0.2mol•L粉溶液

工NaClO溶液

0.2mol•L1

③FeSOMH')和溶液变红

导2mLXKSCN混合溶液

0.2mol・L_1AlCh产生白色沉

溶液淀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试验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io+cr+2ir-ci2t+H2O

B.试验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K「+2「+2I「一Cl+I2+H3O

C.试验③中该条件下氧化性强弱为C10>Fe3*

D.试验④中C10与A1”相互促进水解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试验中,能达到相应试验目的的是()

先加几滴o.lmol•L-'

NaCl溶液,再加几滴

0.1mol•L“Na2s溶液

ImLO.Imcl-L

AgNO,溶液

A.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B.证明氯化银溶解度

12.某科学爱好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就不同,可能是Cu或

CuQ,Cu和CuQ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Cuz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

应:Cu£+H2soi=_CuSO.+Cu+HzO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的成分,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Q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iO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疏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和二都成立

B.少量红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溶液呈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只有假设三成立

C.若将7.2克红色固体通入足量的H?还原,最终得到固体6.4克,则假设二成立

D.试验室可用向新制Cu(0H)2悬浊液(碱性)中加入葡萄糖后加热,来制取Cu2O

/~\KMnO"OH-

13.环己醇被高铳酸钾“氧化”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50rKOOC(CH?*COOK

A/KO,(高钵酸钾还原产物为MnOJ试验过程:在四口烧瓶装好药品,打开电动搅拌,加热,滴加环己

醉,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约0.060mo!)

A.“氧化”过程应接受热水浴加热

B.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也可以用于蒸储分别试验

C.滴加环己醇时不须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

D.在滤纸上点1滴反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则反应已经完成

14.室温下进行下列试验,依据试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项试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CMQ结合的实

A向苯酚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浊液变清

力比S2的弱

X溶液中确定含有

B将X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12

Ag’的氧化性确定

C向FeCL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溶液,溶液变红

比Fe”的强

向2支均盛有2ml.相同浓度的N&,Ag(S2(h)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Agl)<

D

滴相同浓度的KCKKI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黄色沉淀A;P(AgCl)

15.依据下列试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项试验操作和现象试验结论

ASO?缓慢通入滴有酚麟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sa具有漂白性

2N0?(g)=

B将充溢NO?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气体红棕色加深

MOKg)为放热反应

C将稀硫酸酸化的HQ溶液滴入Fe(N03)2溶液H」,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Q>Fe”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I/1Na£03溶液的pH约为10:0.1HSO§结合H.的实力比

1)

mol•L1NallSG溶液的pH约为5SO?3.的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后,铜片表面变黑,为探讨该黑色物质的成分,某化学爱好小组查阅资

料得知:该黑色物质可能含CuO、CuS、Cu2s及有可能被黑色掩盖颜色的Cu2(砖红色)。该爱好小组

通过图1所示试验流程对该黑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其中步骤也在图2装置中进行。

已知:Cu2在酸中不稳定,生成Cu?和Cu;铜的硫化物难溶于稀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测得滤渣【中含Cu,写出“黑色物质”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Cu的离子方程

式:。

⑵检验图2中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仪器X的名称

是。

⑶步骤ii中检验固体II洗涤干净的方法是0

⑷通过计算确定固体II中确定存在的硫化物是(写化学式)。

⑸为防止环境污染,丙装置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填标号)。

NHz

17.(12分)苯胺(0)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爱好小组在试验室里制取并纯化苯胺。

NH:NHjCl

已知:①b与NHa相像,与盐酸反应生成lb(易溶于水的盐)。

NOzNHz

②用硝基苯制取苯胺的反应为:26+3Sn+12HCl-2+35nCL+4H2

③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现性质见下表:

一一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子溶解性

质/℃(gcnT3;

量/,c

微溶于

荒水,

胺936.31841.02

易溶于

乙醛

硝难溶于

基水,

1235.7210.91.23

苯易溶于

乙醛

乙微溶于

74116.234.60.7134

I,制备苯胺

图1所示装置中加入20mL浓盐酸(过量),置于热水浴中回流20min,使硝基苯充分还原;冷却后,

向三颈烧瓶中滴入确定量50%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be

(Jj.OmL硝基.

〈三#10g.

图1

⑴滴加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I.纯化苯胺

i.取出图1所示装置中的三颈烧版,改装为图2所示装置。加热装置A产生水蒸气。用“水蒸气

蒸储”的方法把B中苯胺慢慢吹出,在烧瓶C中收集到苯胺与水的混合物;分别混合物得到粗苯胺

和水溶液甲。

ii.向所得水溶液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饱和,再用乙醛萃取,得到乙健萃取液。

iii.合并粗采胺和乙健萃取液,用NaOH固体干燥,蒸储后得到苯胺1.86g0

图2

⑵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o

⑶在苯胺吹出完毕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再。

⑷该试验中苯胺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⑸欲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苯胺中少量的硝基苯杂质,简述试验方

案.>

18.(12分)CIS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在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爱好小组通过如图所

示装置对其进行制备、收集、吸取并制取NaClOz。

口)仪器A的名称是。

⑵图中装置有一明显错误,请指出:

⑶打开B的活塞,A中有CIO?生成,D中吸取C16后生成NaClO:和NallCO:b写出D中所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E中溶液出现黄色能否说明CIO?未被和Na£0:,的混合溶液充分吸取,推断并说明理

由:O

⑸写出一种提高C102吸取率的方法:。

⑹E装置吸取逸出的少量C1&气沐后所得溶液(pH为5.5~6.5)中存在少量C1O2,当pHW2

时,C1O2能被「还原。请补充完整检验E装置溶液中存在少量C1。,的试验方案:取确定体枳E装置

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则溶液中存在(试验中须运用的试剂有:CCL、

稀硫酸、淀粉溶液)

19.(12分)某探讨小组由Cu(NO)溶液先制得Cu(NO3-3HQ晶体,然后在下图所示试验装置中(夹

持及控温装置省略),用CU(N03)2・3H2O晶体和SOClz制备少量无水CU(NO3)2。已知:SOCb的熔点为一

105°C、沸点为76℃、遇水猛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1)由01(义),)2溶液制得01r0.,)2.3H8晶体的试验步骤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

①蒸发浓缩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填现象)时,

停止加热。

②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03)2•3H力晶体,可接受的方法是(填一

种)。

⑵①仪器c的名称是。

②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L时,需打开活塞(填“a”“b”或“a和b”)。

⑶装置甲中CU(N03)2-3压0和S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装置乙的作用是,

20.(12分)为测定CuSO」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I.甲方案

1

试验原理:CuSOi+BaCL~BaSO,I+CuCl2

试验步骤:

足量BaCL溶液

⑴推断SO24.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⑵步骤②推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⑶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4)固体质量为wg,则(?(CuSOi)=mol,L'o

⑸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uSO,)(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I.乙方案

试验原理iZn+CuSOr_ZnSO.+Cu

2n+H2soi-ZnS0<+H21

试验步骤:

①按卜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而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q溶液滴入A中并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复原到室温,移动E管,俣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磁力搅拌装置

(6)步骤②为。

⑺步骤⑥需保证体系复原到室温的缘由是(填序号)。

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

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

c.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8)Zn粉质量为ag,若测得乩体积为bmL,已知试验条件下P(Hj=dg-L,则c(CuSO.)=

mol(列出计算表达式)。

⑼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I)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c(CuSO,)(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

U0)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溶液的浓度:(填“是”或“否”).

单元质检卷(九)化学试验基础

1.C固液分别用过滤操作,用到的仪静为漏斗,C项符合题意。

2.A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为由下向匕接受逆流原理,保证较好的冷凝效果,A正确;高镒酸钾具有

氧化性,能够腐蚀胶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错误;量筒、容量瓶不须要烘干,洗涤干净后晾干

即可,放进烘箱中烘干会影响其精确度,C错误;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易损坏滤纸,使过滤

失败,D错误。

3.BNa能与乙醉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R反应缓和,则少量金属讷残渣可用乙招进行处理,A正

确;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但NaOII溶液有强腐蚀性,对皮肤

有损害,B错误;氯气有毒且溶于碱,则氯气泄漏时,应戴好防毒面具,并喷稀碱液进行吸取,C正确:

电石与水反应速率快,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生成的乙快是易燃气体,须要脸纯

后点燃,D正确。

4.B氯化镂和氢氧化钙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氨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马上生成白色沉淀,白

色沉淀快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A错误;苯酚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苯酚,出现白色浑浊,

由于苯酚溶于热水,则加热变澄清.B正确;苯不能与酸性高锌酸钾溶液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

液褪色,C错误;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则分层后,卜层

腆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或紫红色D错误。

5.A浓盐酸可以和氯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1CM6HC1—KC1+3CLt+3H。A正确;

除去CL中的HC1须要用到饱和的NaCl溶液,但在洗气装置中须要长导管进短导管出,B错误;CL的

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在集气装置中应长导管进,C错误;CL易溶于\aOH溶液,用题图

装置吸取尾气简洁导致CL没有完全被NaOH溶液吸取,污染空气,I)错误。

6.B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骏镁和水,硫酸镁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制

着硫酸镁晶体,A正确;氨水和银不反应,不能用氨水清除银镜,应用消酸溶液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

镰,B错误;MgLAgNG、Na©):,、NaAW四种溶液分别与HNO:,反应时,现象分别为溶液变为黄色、无

明显现象、有无色气泡生成、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逝,现象不同,能鉴别,C正确;乙酸乙酯中含

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乙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

液,出现分层,通过分液达到除杂的目的,D正确。

7.CFe?♦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加热前解除装置内空气,是防止FeSO”被氧化,加热过程中通氮气的

目的是排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A错误;残留的红棕色固体是氧化铁,溶于稀盐酸得到F屋的溶液,应

选择KSCN溶液检验,而K:/Fc(CN)」溶液是用来检验的,B错误;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是SOa和S02,

乙中盛装BaCL溶液,应有BaSO(白色沉淀生成,丙中盛装品红溶液,可视察到品红褪色,C正确;丁装

置中盛装NaOII溶液吸取尾气,石灰水的浓度低,吸取效果差,不能代替NaOII溶液,D错误。

8.A浓硫酸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反应能向生成硝基苯的方向进行,即又

可作吸水剂,A错误;由反应条件可知,水浴加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水浴的温度,长导管可冷凝回

流、平衡气压,B正确;硝基苯的密度比水的大,制得的硝基苯处于混合液的下层,C正确;硫酸、硝

酸可溶于水,硝基苯不溶于水,则可将试管内混合物倒入水中,再分液,可分别出硝基苯")正确。

9.C木题考杳化学试脸基础”A项,CO「的收集方法错误;B项,由于浪易挥发,挥发出的限能与

AgNO:,反应生成沉淀,会干扰HBr的检验;D项,电镀时,待镀金属作帙极,因此铁应当作阴极,连接电

源负极。

10.B试验①产生少量黄绿色气体,说明有氯气生成,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10+C1

+2H—Cl2t+HOA正确;试验②定粉溶液变蓝,说明生成了单质碘,该环境为碱性环境,其发生的主

要反应是C10+2r+lL0—cr+h+2'DH;B错误;试验③溶液变红,说明生成Fe3;反应是C1(T氧化Fe〃

变为Fe",则该条件下氧化性强弱为C10>Fe\C正确;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CIO冰解显碱性,A广水

解显酸性,两者相互促进水解,D正确。

11.1)制取乙酸乙酯须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A错误:ImLO.Imol•I「的AgN。,溶液滴加几滴

0.Imol-1/的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AgNO*有剩余,再滴加几滴0.bnol•L1的Na2s溶

液,AgNOj与Na£反应生成Ag2s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B错误;乙烯、乙醇都

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该装置不能验证溟乙烷的消去产物是乙烯,C错误;碳酸钠与稀硫

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证明非金属性S>C,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证明非金属性

C〉Si,D正确。

12.CD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不含氧化亚铜,则

假设一成立,假设二、三不成立,A错误;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仍有

红色固体,说明反应后还有红色固体铜存在,但不能说明原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

酸反应也能生成铜,则假设二或三成立,B错误;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2O,则7.2gCu,0的物质的量

/?(Cu0)^=0-05mol,和比反应后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Imo】,质量为6.4g,所以假设二

214^p-

成立,C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新制的含NaOH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后制取CuX),D正确。

13.B“氧化”过程反应温度小于50C,因此应接受热水浴加热,A正确;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

不能用于蒸储分别试验,蒸储分别用直形冷凝管冷却,B错误;恒压滴液漏斗的漏斗上方和烧瓶己经

平衡压强了,因此滴加环己醇时不须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C正确;依据环己醇0.031mol

失去电子为0.031molX8=0.248moi,0.060mol高链酸钾得到电子为0.060moiX3=().18mo1,因此在

滤纸上点1滴反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说明高铢酸钾已经反应完,也说明反应已经完成,D正

确。

14.AD苯酚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生成苯酚钠,可知以出0结合H.的实力比S2的弱,A正确;X可能为

氯水、碘水等,滴在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B错误;FeCk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

AgNO?溶液,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不能说明Ag.的氧化性确定比Fe3-

的强,C错误;府小的先沉淀,由现象可知K,(AgI)〈A:KAgCl),D正确。

15.BS0?缓慢通入滴有酚酷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二氧化硫和NaOH反应使溶液碱性

减弱,并不是因为SO?具有漂白性,A错误;将充溢N0: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气体红棕色加深,

说明温度上升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2N0式g)TO(g)为放热反应,B正确: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

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该试验无法证明是何种物质氧化的亚铁离子,C错误;NazSOx溶液

显碱性,是因为S*一发生了水解,NaHSO:,溶液显酸性,说明HSOW勺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S%结

合H'的实力比SO?3-的弱,D错误。

16.答案(DCU20+2H'-CU2+CU+HX)

(2)封闭装置末端,向分液漏口中注入适量水,使下端浸在水中,接着加水至形成•段水柱,•段

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则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

(3)取少量最终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BaCL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

(4)CuS(5)cd

解析(1)该黑色物质可能含CuO、CuS、Cu;,S及有可能被黑色掩盖颜色的CuQ(砖红色),由己知信息

可知,铜的硫化物难溶于稀硫酸,只有CuQ溶于酸生成Cu,则“黑色物质”中加入酸发生反应生.成

Cu的离子方程式为CuX)+2H—Cu:+Cu+HX)o

(2)由分液漏斗组装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可接受液封法,检验图2中整套装置气密性的

具体操作为:封闭装置末端,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下端浸在水中,接着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

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则装置.气密性良好。仪器X的名称是锥形瓶。

(3)固体II是黑色物质加入稀硫酸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溶液中含有硫酸铜,故只需检查洗涤

液中是否含S0?4・即可。

(4)依据流程图,1.92g固体H煨烧后质量变为1.72g,因为Cu+O<—2CuO,固体质量增

加;CsS+O?>2CuO,固体质量不变;CuS+O?<uO,固体质量削减,则固体II中确定含有CuS。

(5)装置丙用于吸取生成的S回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

为防止倒吸,可接受c、d两个装置。

NHJNH:

17.答案(1)与6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NHJNH,

5+0H—*<)+H?0

(2)平安管、平衡压强、防止气压过大等

(3)打开止水夹d撤掉酒精灯或停止加热(4)40.0%

(5)在混合物中先加入足量盐酸,经分液除去硝基苯,再向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析出苯胺,

分液后用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干燥苯胺中含有的少量水分,谑去氢氧化钠固体即可得到较纯净

的苯胺

NIIZNHjCINil:

解析(1)lb与NH,相像,加入氢氧化钠,NaOH与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H;NIh

6+0H'—*0+H2O0

(2)装置A中玻璃管与空气连通,能平衡烧瓶内外的压强,所以玻璃管的作用是平安管、平衡压

强、防止气压过大。

(3)为防止倒吸,先打开止水夹d,再停止加热。

,6.15g

(4)5mL硝基苯的质量是5mLX1.23g•cm=6.15g,物质的量▲4是IllM京l。05moi,依据质量守恒

定律,生成苯胺的物质的量是0.05mol,苯胺的质量是0.05molX93g-mol=4.65g,苯胺的产率是

^X100%=40.0%o

(5)在混合物中先加入足量盐酸,经分液除去硝基苯,再向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析出苯胺,

分液后用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干燥茶胺中含有的少量水分,滤去氢氧化钠固体即可得到较纯净

的茉胺。

18.答案(1)锥形瓶(2)C装置中导气管应当进步短出

(3)2c102+H2a+2皿--2C102+2HCO3+O2t

(4)不能,因为D装置中有氧气产生,氧气也可能将I氧化为L

(5)减缓稀硫酸的滴加速率,长导管口加装多孔球泡(或其他合理答案)

(6)用CCL多次萃取、分液,亘至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显蓝色。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

的pH<2,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解析A装置中盛放亚硫酸钠和氯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当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进入A中后,三者混合

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为吸取装置,多余的二氧化氯在装置D中玻和Na2c0,的混合溶液吸取

生成NaClO力装置E用来检验是否还存在氧化性气体。

(1)依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他形瓶。

(2)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C装置为气体收集装置,应接受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应当从长管进

通管出。

(3)D中吸取C10,后生成NaCW和NaHCO,,CIO,具有强氧化性,化合价降低生成NaCiO,,过氧,化氢

为还原剂,化合价上升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10#Hq+2Na£0x—2NaC10.+2NaHC0:i+0.t,改写成

2

离子方程式为2C102+H202+2CO3—2CIO2+2HCO3+O210

(4)E中装有碘化钾溶液,出现黄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生成了碘单质,但不能说明存在C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