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1.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陈寅恪先生认为科举制度是为王朝提供官僚精英的一种手段,这些人依靠王朝而不是依靠高贵的世系和世袭的特权取得地位和权力,陈寅恪先生意在说明科举制()A.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B.扩大了统治的基础C.提升了文官地位 D.强化了贵族的统治3.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4.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有()选项史实结论①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最低革命纲领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③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中国局部抗战局面形成④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斗争和救亡图存的探索。下列材料与所关联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①就(虎门)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②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③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④务祈推翻恶劣之政府,驱除暴戾,而建立共和国A.①-梁启超 B.②-林则徐 C.③-邓世昌 D.④-孙中山6.如图漫画名为《快马加鞭》,漫画中已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到“1958年”手上。“1958年”骑着骏马,一手接棒,一手快马加鞭向着“十五年赶上英国”的目标迈进。该漫画反映了()A.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热情 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场景 D.人们改变落后现状的迫切要求7.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图。导致图中某一时段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激增的关键因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8.在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文明繁荣发展,而东亚的中国则处于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阶段,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这体现了()A.阿拉伯人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B.农业经济在当时的繁荣发展C.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D.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与融合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A.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 B.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C.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D.殖民扩张的野蛮过程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某同学过程中绘制的时间轴。体现了世界历史上哪一进步潮流是()A.社会主义运动 B.思想解放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11.有学者认为:俄乌冲突下百年变局与冷战思维扩张、地区政治的紧张,使国际局势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该学者意在强调()A.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B.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C.经济全球化加剧国家间冲突 D.经贸合作可以缓和政治矛盾12.Cha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甚至能完成撰写论文、邮件等任务。随后,各国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措施进行监管,如中国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提案。这说明()A.科学技术需要合理利用 B.人工智能将会代替人类C.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 D.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增长13.“这幅画中的咖啡厅,是个可能令人身败名裂、精神错乱、甚至犯下罪行的场所,我努力想把这一切呈现出来。……人们沉沦在地狱漩涡般的气氛中。”该画作的作者是()油画《夜间的咖啡馆》A.达·芬奇 B.莫奈 C.梵高 D.毕加索二、非选择题14.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构建蕴含着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材料一中国代的政治制度(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请说明判断理由。材料二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历史影响。【近代西方的顺势而为】材料三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赵晓兰《美国的诞生》(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国革命原因的不同之处。概括这两场革命对两国的共同影响。15.某历史学习小组策划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该展览分为以下篇章:篇章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历史阶段图说历史文解历史奠基时期(1921-1949)开国大典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探索时期(1949-1978)木器生产合作社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三大改造的完成②。崛起时期(1978-2012)会议公报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④。成熟时期(2012——)中共二十大会场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篇章二评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各个国家有不同的道路。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前提是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破解了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不仅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给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拓宽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1)据篇章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序号完成表格的填写。(2)据篇章二的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成功推进的关键因素以及深远影响。(3)通过参与本次策划活动,请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写下你的感言。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分别通过什么事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特点。并分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转折点和性质。(3)材料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同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我们应如何顺应这一历史变化,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17.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中,延长历史的长度,拓展历史的宽度,挖掘历史的深度,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表一西方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表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时间事件12世纪大学兴起1276年元灭南宋13—14世纪出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13世纪末英国议会产生1380年明朝废丞相,强化君权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1381年明朝令商贾之家只许穿布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596年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1637年宋应星著成《天工开物》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644年清军入关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24年雍正帝下令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教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29年雍正帝设军机处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对外通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19世纪清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电磁感应现象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据表二概括14——19世纪中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2)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请你根据表一、表二并结合所学,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5年初中毕业年级学业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14题答案】【答案】(1)朝代:秦朝;明朝。判断理由:图一:秦朝建立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大权;秦朝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秦朝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图二: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2)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强化(或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积极影响: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有利于封建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繁荣,推动了古代中华文明走向鼎盛。消极影响:容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制约社会转型);文化专制,压抑人性和创造力。(任写两点)(3)不同之处:英国革命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美国革命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共同影响: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5题答案】【答案】(1)①新中国成立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答3点)(2)关键因素:结合国情(本国的具体实际)深远影响: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拓宽了现代化的途径)。(3)感言: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之自豪,并联系自身责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尊重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人民意愿);中国式现代化要与时俱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任答2点)【16题答案】【答案】(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深化改革,开展全方位外交,倡导“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17题答案】【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闭关锁国使古代中国走向衰落。(2)小论文:题目: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论述:纵观中国和世界14—19世纪的大事,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明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