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听力题(5分)倾听能力1.在写给女儿的信中,刘慈欣描绘了“两百年后的世界”下列不属于“两百年后的世界”的一项是()A.人脑连接互联网 B.人类在金星劳作C.人类在火星建城 D.人类可回到过2.音频节选自央视《读书》节目,请根据音频内容推测节目选读这封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积累(共14分)语段阅读贵州的春天姗姗来迟,和煦的春风唤醒了田间的“黄金甲”,省内油菜花相继开放,这使得贵州成为了家喻户xiǎo①____的赏花胜地,金黄夹杂着翠绿,微风徐来,泛起浩浩荡荡的“浪花”,满眼灿烂,油菜花如宝石般被镶qiàn②____在水村山郭中:一派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将贵州“绣”成一幅幅迷人的美丽画卷。mànbù③____其中,处处为景,步步生情,悠然自在,金黄的油菜花将大地衬得生动明朗。阳光下,田野旁,人们凝望着那片灿烂的金黄,那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3.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姗姗来迟 B.浩浩荡荡 C.悠然 D.凝望5.默写(1)当窗理,对镜帖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诗》(2)念天地之悠悠,独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可怜,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4)但我知道路径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诗人以形象灵动的笔法告诉人们放眼长远,不断克服困难的诗句是:,。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则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B.《活板》节选自宋代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写的《梦溪笔谈》。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D.茨威格是英国作家,其代表作有《三大师》《致恰达耶夫》等三、阅读能力(共30分)7.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节选)老舍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千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选段中祥子的“那三十块钱”得到的方式是()A.卖了三匹骆驼得来的 B.祥子拉车辛苦赚来的C.从孙侦探那里骗来的迈伙 D.虎妞主动拿给祥子的现代文阅读闻一多:负重前行,弘毅致远张曼菱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迁往湖南长沙,准备建立一所联合大学,以保存抗战时期的各类人才、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的闻一多也随学校南下,那时的他已准备为国家承当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牺牲。1938年抗日局势恶化,联合大学需要从湖南长沙迁往云南昆明,建立起后来著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二百多名师生组成了“湘黔滇步行团”进行迁移。1938年4月,步行团到达的那个小县城解决不了二百人的食宿,于是学生吵闹。晚上县长却请步行团里的老师们吃饭。这种安排几乎造成步行团的分裂。闻先生看见学生们像饥民一样地要“暴动”,就在人丛里说:“我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我跟你们一样……谁要是有意弄得这样……”学生立刻安静下来,这一夜老师们都没有吃没有睡。他挺身而出,采取与学生同甘共苦的行为来化解矛盾。在关键时刻,闻一多能克己,有领导风范,彰显出“师道”的可护与担当。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步行团中,有许多教授中途选择坐车,但闻一多始终坚持步行,一天走六十里路不算什么事。他在地铺睡觉,走累了以后也一样睡着,不怕臭虫,蚤、虱的叮咬。他坚持步行到昆明后,人人感到惊讶并表示钦佩。闻一多是诗人,他用诗人气质在构建他的家庭理想,一切困难都不能扰乱他的内心。到达云南后,当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昆明时,闻一多头部负伤,然而这并不影响他“诗化生活”的理想。夜晚月亮升起,打开窗户,月光整个能够散到屋里。月光底下,他教孩子们朗诵起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子女们玩得差不多了,他就把孩子们叫回来,有时候他给孩子们讲讲远古的神话,有的时候他就教孩子们背唐诗……云南的天特别蓝,又高又蓝,白云在上面飘,远处都是一片绿,孩子们在那里背唐诗,虽然年龄还小,仍觉得自己好像走到诗境里去了,这对孩子们的心灵是一种多么深刻的陶冶呀。闻一多不仅热爱生活和家庭,他还坚守着一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抗争意志。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年的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宣布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当年7月11日“抗战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国民党正在破坏民主。闻一多也受到了“警告”威胁。他是知道自己正在接近死亡的,周围的人们也都意识到了,大家想让他离开这险地,可是他却凛然,没有畏惧,他看到了国民党残杀民主人士,看到了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民众陷入痛苦与疾苦中。他讲:“现在就好像是一条船,在海里面遇到了大风浪,我们在船上的人,需要把这个舵掌握好,那么船才能不翻,到达彼岸。如果我们撒手不管,任凭风浪去吹这个船只,那这个船就要沉,所以,我不坚持不行!”闻一多是诗人,诗人是善于想象与比喻的。“遇到大风浪的船”是什么意思?而他一定要自己留在船上,这又是为了什么?这时他的行为有一个内驱力,谁也拦不了。7月15日上午,闻一多在李公朴先生追思会上,发表了痛斥国民党特务、呼唤新中国的“最后一次讲演”他知道死亡离得更近了,下午,他开了记者招待会,宣传民主的运动、控诉了国民党的暴行。会后他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了。最后关头,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践行了“……”的行为信条,达成了伟大的人格。8.下列选项中,与本文提到的闻一多身份不符的一项是()A.为师者 B.为父者 C.从军者 D.爱国者9.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概括对应的事佯,完成下表。评价性语句(摘录原句)对应的事件(概括内容)在关键时刻,闻一多能克己,有领导风范,彰显出“师道”的呵护与担当。①②闻一多在地铺上睡觉,不怕臭虫、蚤、虱的叮咬,最终步行到达昆明。闻一多是诗人,他用诗人气质在构建他的家庭理想,一切困难都不能扰乱他的内心。③10.选文末段省略号处是引用《论语》的句子。在甲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乙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你认为引用哪一句更合适?请根据相应内容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诗文阅读此君轩记(节选)(清)王国维竹之为物,草木中有特操①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②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③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④然而深,泠⑤然而清,挹⑥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注释】①特操:独特节操。②渝;变更,改变。③渭川淇澳:渭水、淇水转处。④渊:深远、⑤泠:清凉。⑥挹:取。11.若给选文配插图,下面关于插图内容的描述不适合选文的一项是()A.雾气缭绕的清晨,竹枝交错掩映 B.细雨绵绵的傍晚,雨水沿竹叶滴落。C.陡峭险峻的山崖,竹根紧抱岩石。 D.小巧幽静的庭院,三两竿竹子挺立。12.请摘录本文最能表现竹“不可屈之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付之为物何陋之有《陋室铭》 B.草木中有特操者可爱者甚蕃《爱莲说》C.其超世之致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D.是以君子取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诗歌鉴赏山村(宋)戴复古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松边一石平如榻,坐听风蝉□夕阳14.下列诗歌所体现的季节与本诗最为相近的一项是()A《约客》 B.《观沧海》 C.《游山西村》 D.《春夜洛城闻笛》15.三位同学在讨论末句空缺处怎么填。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补充下面的对话。小明:我认为填“看”字很好,你想呀,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在微风中看着眼前的夕阳徐徐落下,此时蝉鸣阵阵,诗人感受着傍晚时分的美好。小乐:小强:我认为填“送”字才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小乐:我认为填“”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四、语言运用(共5分)下面是某编辑收到的读者留言。请按照语言简明的原则,根据提示修改其中三处。小编,您好!①我读了题为《城市记忆——发现手工艺人》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现有错别字。②“手工腊烛店”的“蜡”字写错了,应该是虫字旁,而不是月字旁,③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作,所以“蜡烛”的“蜡”是虫字旁。④而月字旁的“腊”指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食品,比如“腊肉”的“腊”。⑤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购买腊肉,我家里人就特别喜欢吃。⑥贵编辑部发表的文章向来严谨,词严义密、辞采细密、谨慎周至,⑦建议您及时修改!16.第句有语议重复的现象,删去。17.第句偏离中心,删除全句。18.第句有堆砌词语的现象,删去。五、写作能力(共40分)19.有些人看似普通平常,却因一段经历,一项能力,一种精神品质……表现出不平凡的一面。你身边熟悉的人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请以“其实并不平凡”为题,从“他”与“她”中任选一字填在标题横线处,写一篇500-600字的作文。写作提示和要求:(1)简略交代“他”或“她”的平凡之处。(2)选取一、两件事,抓住细节,充分表现“他”或“她”的“不平凡”。(3)符合生活常理,内容积极健康,文体明确。(4)请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信中展现出父亲对女儿的温情和美好的祝福;还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和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鼓励大众发展非凡的想象力并不懈探索未知。【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将选项和文章内容进行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1.ABC.正确;
D.错误,刘慈欣在这封信中描绘的是“两百年后的世界”,主要聚焦于未来科技的发展和对未来的设想,而非时间旅行回到过去。
故答案为:D2.信中展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温情和美好的祝福。这种亲情的表达是普遍而深刻的,能够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符合《读书》节目传递人文关怀和情感价值的宗旨刘慈欣作为科幻作家,其作品中展现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和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是吸引听众的重要因素。这种对未来的设想和探索,能够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信中不仅描绘了未来世界的景象,还隐含了对人们发展非凡想象力和不懈探索未知的鼓励。这与《读书》节目倡导的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理念相契合。
故答案为:信中展现出父亲对女儿的温情和美好的祝福;还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和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鼓励大众发展非凡的想象力并不懈探索未知。【答案】3.晓;嵌;漫步4.B【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3.①“家喻户xiǎo”写作“家喻户晓”;②“镶qiàn”写作“镶嵌”;③“mànbù”写作“漫步”
故答案为:晓;嵌;漫步4.ACD.正确;
B.有误,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故答案为:B5.【答案】(1)云鬓(2)怆然(3)夜半虚前席(4)延绵(5)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解析】【分析】(1)(2)(3)(4)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鬓,怆。
(5)“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进入群山之中后,困难一个接一个,像一座座山不断阻拦着行人。故答案为:(1)云鬓(2)怆然(3)夜半虚前席(4)延绵(5)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1)(2)(3)(4)(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6.【答案】D【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7.【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原著可知:祥子连人带车被大兵掳走,跑出来时牵了三匹骆驼,在城外卖了三十五块钱。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答案】8.C9.步行途中学生因食宿即将“暴动”,闻一多不吃不睡,与学生同甘共苦。;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负伤的闻一多依然“诗化生活”,教孩子们朗诵唐诗、给孩子们讲神话。10.示例一:引用甲句。闻一多先生是弘毅之士,面对国民党破坏民主、残杀民主人士的境况,仍然坚毅地选择为大局负责,无畏生死。为民主、国家坚持斗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故而选此句。示例二:引用乙句。闻一多先生是有志之士,西南联大成立时就做好为国承担重任的准备,在追求民主革命的路上受到警告威胁,也绝不改变为民主、国家坚持斗争的志向与信念。故而选此句。【解析】【点评】(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8.ABD.正确;
C.有误,“从军者”于文无据。
故答案为:C9.结合“闻先生看见学生们像饥民一样地要'暴动’,就在人丛里说:‘我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我跟你们一样……谁要是有意弄得这样……’学生立刻安静下来,这一夜老师们都没有吃没有睡”,可知步行途中学生因食宿即将“暴动”,闻一多不吃不睡,与学生同甘共苦。结合“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可知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结合“到达云南后,当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昆明时,闻一多头部负伤,然而这并不影响他‘诗化生活’的理想……有时候他给孩子们讲讲远古的神话,有的时候他就教孩子们背唐诗”,可知负伤的闻一多依然“诗化生活”,教孩子们朗诵唐诗、给孩子们讲神话。
故答案为:步行途中学生因食宿即将“暴动”,闻一多不吃不睡,与学生同甘共苦;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负伤的闻一多依然“诗化生活”,教孩子们朗诵唐诗、给孩子们讲;话。10.甲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很好地契合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行为。闻一多先生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他的这种宏大和坚毅,正是甲句所强调的“士”的品质。乙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虽然它也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志向,但相比之下,它更侧重于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志向。虽然闻一多先生也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志向,但原文更多地强调了他在国家危难时的宏大抱负和坚毅品质,而非仅仅是个人的坚守。故答案为:示例一:引用甲句。闻一多先生是弘毅之士,面对国民党破坏民主、残杀民主人士的境况,仍然坚毅地选择为大局负责,无畏生死。为民主、国家坚持斗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故而选此句。示例二:引用乙句。闻一多先生是有志之士,西南联大成立时就做好为国承担重任的准备,在追求民主革命的路上受到警告威胁,也绝不改变为民主、国家坚持斗争的志向与信念。故而选此句。【答案】11.C12.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13.B【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11.ABD.正确;
C.错误,这个描述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内容。原文主要描述了竹子的独特节操、形态变化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美感,但并没有提及竹子生长在陡峭险峻的山崖上,或竹根紧抱岩石的情景。
故答案为:C12.“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意思:是和其他竹子一起却不倚靠对方,中空但有很多竹节,可以折断但不能弯曲,冒着严寒酷暑但不改变它的本色。句子从“不倚”“多节”“不曲”“不渝其色”的特点,多方面赞扬竹的品格。
故答案为: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13.A.不同,“付之为物”句意为:把它当作一件物品来看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句意为:这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的标志。
B.相同,“草木中有特操者”句意为:在草木之中,有一种具有独特节操的(植物)。“可爱者甚蕃”句意为:值得喜爱的(草木或事物)非常多。……的人。
C.不同,“其超世之致”句意为:它具有超脱世俗的情趣或境界。获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意为:如果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达到。
D.不同,“是以君子取焉”句意为:因此,君子会选择它(或这种行为、品质)。选择/“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句意为:于是(某人)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拿。
故答案为:B【答案】14.A15.示例一:我认为填“伴”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正在与夕阳为伴,共同沐浴着清风,感受那阵阵蝉鸣,全然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示例二:我认为填“笑”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倾听那清风与蝉儿互相应和,笑对夕阳,看风景的诗人也面含笑意,自在而惬意。【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14.A.《约客》体现的是夏天。
B.《观沧海》同学的是秋天。
C.《游山西村》同学的是春天。
D.《春夜洛城闻笛》同学的是春天。
故答案为:A15.如果填“伴”字,则诗句变为“坐听风蝉伴夕阳”。这个“伴”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夕阳相伴的意境,还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样的填空既符合诗句的韵律和节奏,又能够深化诗歌的主题。如果填“笑”字,则诗句变为“坐听风蝉笑夕阳”。这个“笑”字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还通过与夕阳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样的填空既能够突出诗歌的主题,又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认为填“伴”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正在与夕阳为伴,共同沐浴着清风,感受那阵阵蝉鸣,全然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示例二:我认为填“笑”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倾听那清风与蝉儿互相应和,笑对夕阳,看风景的诗人也面含笑意,自在而惬意。【答案】16.①17.⑤18.⑥【解析】【点评】(1)(2)(3)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重点在于理解并把握语境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修改内容时,我们应当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在修改过程中,需要确保语句的主语或主要话题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突然的话题转换或主语变换,以确保整体语境的连贯性。2.遵循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根据语境需要,合理安排语句的顺序,确保它们按照时间先后、空间位置或逻辑推理的顺序排列,以构建清晰、有条理的叙述。3.注意语句的对应关系:在修改内容时,应仔细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当,比如前后文的呼应、因果关系的表达等。4.保持情景统一和音节和谐: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体情景的协调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或断裂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音节和节奏,力求使其听起来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拗口或重复的情况。16.第①句有语义重复的现象,应删去“读了这篇文章后”。
故答案为:①17.文段内容是反映《城市记忆——发现手工艺人》存在错别字问题,第⑤句偏离中心,应删除全句。
故答案为:⑤18.第⑥句有堆砌词语的现象,应删去“、辞采细密、谨慎周至”。
故答案为:⑥19.【答案】略【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一段引导材料,这段材料描述了有些人虽然外表看似普通,但因某段经历、某项能力或一种精神品质而展现出不平凡的一面。题目要求从“他”与“她”中任选一字,填入标题“其实并不平凡”的横线处,写一篇关于身边熟悉的人物的作文。
【题干分析】①具体分析每一则材料的意义:材料通过描述一类人的特性,即外表普通但内在具有不平凡之处,来引导考生思考并发现身边这样的人物。这里的“不平凡”可以是经历独特、能力出众或精神品质高尚等。关键词包括“普通平常”、“经历”、“能力”、“精神品质”、“不平凡”。这些关键词提示考生要关注人物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现的对比,以及这些特质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件展现出来的。②阐述写作思路:中心:作文应围绕所选人物(他或她)的“其实并不平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其内在的不平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糖尿病患者病例分享
- 康复护理学心理评估
- 中国风课件素材红色
- 黄岗培优数学试卷
- 湖北省调考数学试卷
- 广东中山一模数学试卷
- 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在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市场的创新报告
- 河北中考卷子数学试卷
- 历史记录在跨时空研究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医疗语音人机交互设计-洞察及研究
-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路军译
- 湖北襄阳东津新区(经开区)社会化聘用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2022
- 电焊工安全操作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必备
- 年产40万吨热镀锌板带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四年级奥数全套奥数讲义
- DB11T 593-2016高速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 GB/Z 40637-2021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
- 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格式完整
- 医院就诊告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