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1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2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3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4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二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题号一分数二(一)(二)三四五总分等级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魅力河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主持词,有些字词需要你来帮助确定。(共4分)

河南,①(宛婉)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从古老的仰韶文化到神秘

的龙山文化,从夏商周三代到唐宋盛世,河南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繁荣。古老的

殷墟,让我们领略到商朝的辉②(煌.惶);壮观的龙门石窟,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美丽的自然风光,犹如绚丽的画卷,等待着你去欣赏。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感受它的魅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熠熠生辉()绚丽()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②

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历史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根据描述在横线上将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分)

自夏、商、周开始,直至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及宋等众多朝代,中

原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拥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诸多古都,历代王

朝在此建都的时间跨度长、次数多。中原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

资源丰富,适宜农耕生产,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粮仓”,是古代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

集中的区域之一。中原地区位置优越,既是南北交流的通道,又是东西连通的桥梁,历来

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凸显了其在军事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这里

从远古时代起便是汉族(最初称为华夏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汉族在此区域发展出了深厚

的农耕文明,并通过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原文化。

①古代政治中心②③④多元一体的中原文化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制造业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

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近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业整体实力、质量

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历史性跨越的关

键时期。

①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②把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③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④强力推动换道领跑

4.小组成员想为下面文字选配一张图片,请你从备选的A、B两幅“河南”字体LOGO中选择一

幅,并简要说明理由(可结合下面的图示)。(4分)

【魅力河南】河南地处中原,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

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从壮丽的山川河流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南的

魅力无处不在。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中原大地山河壮美,风物宜人,人民优秀。这里有郦道元笔下“①__,②"(《三峡》)的高山巍峨;也有白居易诗中“③__,④”(《钱塘湖春行》)的莺歌燕舞和曹操笔

下“树木丛生,⑤"(《观沧海》)的欣欣向荣。有像木兰一样“

⑥,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为国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也有

像苏轼一样“⑦,左牵黄,⑧"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之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二叔,跟我回家①猎人挎着一杆老猎枪,快步走在初春的山林里。这里刚下过一场雨,雾气一层又一层,猎

人身子不由得缩了又缩。猎人走了一会儿,用双手遮住额头,抬头看了看太阳,觉得离太阳落山

的时间还早,便找了一块褐色的岩石坐下来。

②猎人把猎枪立在岩石旁,点着一袋烟,大口地吸起来。突然间,一只拳头大的白色鸟儿从

一棵树的枝头上飞起,在猎人的视线里消失了。猎人警觉起来,大鸟被惊飞,不是有人向这边走

来,就是有大动物要从此处经过。猎人立即摁灭烟,把烟袋锅和烟口袋别回后腰处,起身抓起猎

枪。

③猎人刚站直身子,远处就有零碎的枪声传来,猎人的脸上立即布满了焦虑的神色。猎人往

山顶望了望,他知道过了横头山就到苇子沟了。战事吃紧,猎人想去苇子沟躲一躲风头。一个时

辰后,猎人翻过横头山,穿过一大片苇塘之后来到苇子沟的一处空房子。

④远处时不时响起“隆隆”的炮声,城内的枪声像炒豆似的一个劲地响。刚到苇子沟的猎人对

人们说:“无要紧事就别到处走了,那边打得紧着哩。"

⑤猎人在苇子沟住下后,就常去横头山打猎。猎人有一手好抢法,说打瞎熊的眼睛就绝不会打

到鼻子上。猎人每次打到猎物从不独食,将肉煮熟后挨家挨户送一碗。苇子沟河西的人吃着这喷香

的肉,啧啧夸道:“猎人心肠好。”

⑥一日黄昏,城东的黄土岗上尘土飞扬,伴着一阵马蹄声,日军开进了苇子沟。苇子沟顿时鸡

犬不宁,人群一阵骚动。猎人挨家挨户提醒:“莫慌,莫慌。"是夜,全苇子沟人无事,日军在这

里住了下来。又一日,日军把苇子沟的人赶到县大院。日军小队长要吃熊肉,硬逼着前排的二子的

爹给日军带路去猎熊。二子的爹死都不答应。

⑦日军小队长就气得叽里咕噜地乱喊,指着架在房顶上的机关枪,对被赶到县大院里的一百多

人说:“不带路的,你们统统死了死了的!”

⑧人群一阵沉默。日军小队长刚要对架机关枪的下令,站在后排的猎人突然走了出来,对日军

小队长点头哈腰地说了几句什么。日军小队长哈哈大笑,并对猎人竖起了大拇指。

⑨大院里的人被解散了,都知道是猎人答应带日军去猎熊,人们就一个劲地骂:“孬种!软骨头,

汉奸,猎人心肠坏。"猎人带着日军上路了。苇子沟的人恨得咬牙切齿,恨得真想上前捅猎人几刀子。

有人说:“宁可全城人都被机关枪扫死,也不当那狗奴才。”从此,苇子沟的人待猎人不再是和和气

气的,都冷眼瞧他、骂他。后来不知何时,猎人竟神秘地失踪了。

⑩不久后的一个子夜,苇子沟城内突然响起枪声,子弹“啾啾"地叫到拂晓才停下来。日军被打

得死的死、逃的逃,苇子沟人盼望的八路军队伍开进了城。连长找到苇子沟的人问:“你们苇子沟来

过的那个猎人呢”被问的人都摇头说不知道。有几个后生跑来对连长说:“那小子当汉奸,被我们

骗到地窖里,用棉被给问死了。"什么”连长听后大惊,从枪套里抽出枪吼道:“我毙了你们。"

枪口对着一个后生,连长的手在颤抖。最终连长还是把枪慢慢地举过头顶,喊声:“猎人———”就

对天连放了三枪。

苇子沟的人听到这一声喊才知道,猎人是他们的卧底。连长告诉他们,猎人是奉上级命令到这

里保护群众的。

连长在苇子沟的北山上,安葬了猎人的遗骨。

猎人卒年二十二岁。后来猎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弹指间,几十年过去。一天,我接到有关部门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我,他们在“为烈士寻亲"

活动中,找到了烈士齐大柱,他的遗骨安葬在东北某城的烈士陵园中。

知道这个消息,我内心一阵激动。放下电话,我来到祖父和我父亲的墓前,告诉他们,我们找

了多年的二叔,终于找到了。

猎人是我二叔齐大柱。七十多年前,我二叔与他堂哥一起,从山东益都参加了抗日队伍。这一

走就是七十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我和“为烈士寻亲”的人员,从山东去到当年的苇子沟北山的烈士陵园祭奠我二叔。

我坐在二叔的墓前,和他聊了很久。离开时,我在二叔墓前挖了一些土,装入从山东带来的红

布袋里,对二叔说:“二叔,跟我回家。"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4期,作者:袁炳发)

6.猎人为人民群众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人们对猎人的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

析。(4分)

8.连长听到猎人的死讯后,情绪“五味杂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连长此时的心情。(4分)

9.有人说,文章后五段写有关部门给猎人寻亲的事有画蛇添足之感。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

内容呢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在外国完

成学业后毅然回国,“现在是时候为国家‘挤奶’了。"薛其坤常年保持“7——11”作息,“把

偶然变成必然,需要穷尽几乎所有可能性。"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始终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

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促使更多人才脱颖而出,离不开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

的人才政策,也离不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节选自“人民网”2024-06-28《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文本二】

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是爱国。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两弹一星"精神

到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

斗,书写下新中国科技事业气势恢宏的篇章。不论是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

还是以南仁东、黄大年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为国分忧、为国解

难、为国尽责的感人事迹,无不生动诠释了科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长期以来,

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辉煌成就。

他们之所以能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创造辉煌业绩,最重要的是深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08-15《科学家精神是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文本三】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

就人才。青年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广大青年要以时不我待、只争

朝夕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

在推动科技进步中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富有朝气和探索精神,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如果说科研领域是一片苍穹,那么青年

科技人才就是闪耀其中的点点繁星。”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墨子号"量子

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中欧班列始发技术维修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据统计,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青年科技人才

力量强有力的支撑,广大青年要争做创新创造开拓者,以“甘坐冷板凳”的耐劲,以“十年磨一

剑"的韧劲,越过技术上的悬壁,跨过未知的边界,不断实现“0到1”“1到N"的突破,勇攀

新的高峰。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2024-10-20《以青春之力书写科技进步壮丽画卷》)

10.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强调了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科技战线的人才。

B.文本二赞颂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爱国、报国之志。

C.文本三第一段以首句作为中心句,论述了我国对人才的渴求与重视。

D.文本三第二段以一系列事实论据,证明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巨大作用。

11.文本二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2.阅读三个文本,说一说科学精神的内涵有哪些。(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遺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

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

未可量也。"……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②知郓州③。上元④张灯,吏籍③为盗者系⑥狱,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圈③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

五十六年,

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⑧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起:应聘,出仕。③郓州:今山东省境内。④上

元:即元宵节。⑤籍:登记,记录。⑥系:拘囚。⑦圄:监狱。⑧肆:店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皆良实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C.始再见狱空耳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D.其俗自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5.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6.诸葛亮和许将都是贤臣,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两人“贤”的表现。(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有同学用下面两个表情包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8.请从下面备选名著中任选一个,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和人物结局,围绕

所选词语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5分)

备选名著:《西游记》《水浒传》

备选词语:有趣叹息遗憾教益

得分评卷人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别人的光。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在人生的大道上,追逐我的理想,我的方向就在前方……

(1)请以“做自己的太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

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参考答案

1.(1)yXun(每空1分,共2分)

8.①惊讶:没想到猎人竟然被害死

解析部分

(2)①宛②煌(每空1分,共2分)

了:②愤怒:后生们竟然害死了自己人、自己的

2.②经济发达、人口集中

③军事战略地位重

战友:③悲伤:猎人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为

要(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革命献出了生命:④无奈:后生们虽然害死了猎

3.②④①③(3分)

人,但也是一片赤诚,猎人就这么死于一次误

4.A示例:建议选择A图。该图以“河南”二字

会:⑤怀念:连长向天鸣枪,告慰自己的战友。

为主体(1分),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龙门石窟、

(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共4分。从其他角

中原福塔、大相国寺等河南元素(2分,至少写

度描述,也可的情给分)

出三个),(并加上了“河南"的篆刻和意为“魅

9.不是画蛇添足,这样写不但可以紧扣题目中的

力中国”的英文字样“CHARMCHINA",)表现了

“回家”,也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主题(2分)。为烈

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情、现代的科技

士寻亲是烈士“回家"的表现,如果缺少了这一

和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与文字内容匹配

情节,就无法扣题,文章就体现不出“烈士回

(1分)。(共4分)

家”(1分)。文章不仅仅是歌颂战争中革命队伍

B示例:建议选择B图。该图以“河南"二字为

对群众的忠诚和保护,更主要的是表达对烈士的

主体(1分),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伏牛山、龙门

敬仰和怀念。“给猎人寻亲”是对烈士家属的精

石窟、中原第一高楼、隋唐遗址、大相国寺、河

神慰藉,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烈士牺牲精神

南豫剧等河南文化元素(2分,至少写出三个),

的崇高致敬(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并将“河南"二字置于河南地图的背景上,表现

10.C(3分)

了河南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字内

11.运用举例论证,以老一辈科学家和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