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PAGEPAGE1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凤娇昆明鱼生活在5.3亿年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这种鱼长约2.5厘米,有简单的脑和脊索,但没有真正的脊椎骨,被称为“天下第一鱼”。下图为凤娇昆明鱼化石修复图,完成下面小题。1.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科学家根据凤娇昆明鱼化石可以() A.确定岩石绝对年龄 B.寻找区域金属矿产 C.模拟地表起伏状态 D.了解当时地理环境2.根据材料推测凤娇昆明鱼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3.凤娇昆明鱼生存的地质年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B.裸子植物极度繁盛 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答案】1.D2.A3.C【解析】【1题详析】化石一般不能直接确定岩石的绝对年龄,确定岩石绝对年龄通常需要借助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A错误。寻找区域金属矿产主要依靠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与鱼化石关系不大,B错误。模拟地表起伏状态需要通过地形测量、遥感等技术手段,鱼化石无法提供这方面的信息,C错误。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凤娇昆明鱼化石可以反映出它生存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科学家可以根据化石了解当时的地理环境,D正确。故选D。【2题详析】凤娇昆明鱼生活在5.3亿年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也是脊椎动物出现的时期,凤娇昆明鱼作为最早的脊椎动物,最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A正确。晚古生代出现脊椎动物、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时代,BCD错误。故选A。【3题详析】凤娇昆明鱼生存于早古生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早古生代爬行动物还未出现,A错误。裸子植物极度繁盛是在中生代,早古生代主要是海生藻类等植物,B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C正确。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是在中生代,早古生代联合古陆还未形成,D错误。故选C。北京时间2024年10月26日16时35分,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北纬40.98度,东经83.93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4.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A.由固体岩石组成 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 C.部分熔融,位于莫霍面以下 D.陆壳薄,洋壳厚5.此次地震() A.只有一个烈度 B.震中距相等的区域烈度相同 C.可能引发海啸 D.不同地区震级相同【答案】4.A5.D【解析】【4题详析】 震源深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BC错误,A正确;陆壳厚,洋壳薄,D错误。故选A【5题详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AB错误,D正确;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本次地震发生在中国内陆,不会引发海啸,C错误。故选D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下图左图示意神舟十八号返回的主要阶段,右图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分队成功执行本次搜索返回舱任务图,完成下面小题。6.神舟十八号从太空返回陆地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7.神舟十八号从②点位到④点位过程中() A.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B.水汽含量越来越低 C.空气密度越来越大 D.臭氧含量逐渐升高8.搜救人员在执行搜救任务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周边多种地形信息 B.利用遥感技术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周边环境信息 D.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飞船落地位置【答案】6.B7.C8.D【解析】【6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八号从太空返回陆地时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故选B。【7题详析】从②点位到④点位,即从高层大气到对流层,在这个过程中气温的变化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A错误;②至④点距离地球越来越近,大气密度逐渐变大,水汽逐渐增多,B错误,C正确;臭氧在平流层含量最高,D错误;故选C。【8题详析】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周边多种地形信息,A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B错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周边环境信息,C错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飞船落地位置,D正确。故选D。下图为8月某时刻我国部分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B点表示台风中心,该时刻我国广东等地受台风影响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图示时刻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1.简述图示时刻台风给广东等地带来的影响有()①引发海啸②海水倒灌③缓解旱情④危害近海养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9.A10.B11.B【解析】【9题详析】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则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与乙、丙、丁相比,甲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甲风速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析】读图可知,丙位于低压中心的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丙地为东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析】台风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以缓解旱情;海洋中的强降水可能会降低沿海海水盐度,导致鱼类不适应低盐水域而大量死亡,危害近海养殖;狂风引起大浪,会形风暴潮,带来的风暴潮会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②③④正确;海啸主要是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等大规模海底活动引发的巨大海浪,与台风的关联性极低,①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处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B.乙地貌多发育在入海或入湖处 C.形成丙地貌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 D.丁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13.丙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地表崎岖,耕地破碎、分散 B.地质稳定,工程建设成本低 C.多天坑、洼地,地表水丰富 D.岩石风化强,土壤疏松肥沃【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析】由图甲可知,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所以甲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A错;乙地貌为冲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B错;丙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C对;丁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D错。故选C。【13题详析】丙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地形崎岖,奇峰林立,耕地破碎、分散,A对;喀斯特地貌地表多山,地下多暗河,地质不稳定,工程建设成本高,B错;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C错;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溶蚀作用形成的,土层浅薄,土壤贫瘠,D错。故选A。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当前岳阳市建成区面积比40年前扩大了10多倍,导致热岛效应增强。下图左图为洞庭湖与岳阳市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洞庭湖水体更新速度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和判断依据是() A.6—7时湿度上升 B.10—11时温度上升 C.6—7时温度上升 D.10—11时湿度上升16.随着岳阳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洞庭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是() A.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B.湖风、陆风都变弱 C.湖风变强、陆风变弱 D.湖风、陆风都变强【答案】14.B15.D16.C【解析】【14题详析】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长江径流量大,洞庭湖地区水循环最活跃,水体更新速度快,B对;春季降水相对夏季较少,水体更新速度不如夏季快,A错;秋季降水开始减少,水体更新速度较慢,C错;冬季降水少,是当地的枯水期,水体更新速度最慢,D错。综上所述,洞庭湖水体更新速度最快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15题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0—11时这个时间段,气温开始下降而湿度开始上升。这种变化是由于此时湖泊的水温高于陆地,导致湖泊上方的空气温度也相对较高,湿度较大。随着湖泊的热空气上升并向陆地扩散,陆地上的冷空气被替代,形成了从湖泊吹向陆地的风,即湖风。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是在10—11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段岳阳市空气湿度上升。综上所述,D对B错;6—7时湿度下降,A错;6—7时温度上升,但不是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C错。故选D。【16题详析】随着岳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市区气温升高,白天岳阳市与洞庭湖的温差增大,湖风增强,排除AB;夜晚岳阳与洞庭湖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C对排除D。故选C。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山地到西南云贵高原的地形剖面及其土壤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代表其不同类型的典型植被。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部边缘最高大的山脉之一,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海拔达2750m。同时长白山植被茂盛,在海拔1800-2000m间分布有密集的岳桦林带。生长在山地起伏处的岳桦树,都向同一个方向贴近地面匍匐着,树干低,林矮曲。(1)将各典型植被的序号填入下划线。甲代表____、乙代表____、丙代表____、丁代表____。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上图中对应的土壤类型中,棕壤和红壤均有大量凋谢物进入,但棕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却远高于红壤,原因是什么。(3)分析长白山山坡起伏处,岳桦树林矮曲的主要原因。【答案】(1)cbda(2)红壤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性较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且雨量充沛,淋溶作用明显,使得有机质易被淋失,故有机质含量远低于红壤;棕壤地区纬度高,温度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积累多。(3)岳桦林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缓慢,树木低矮;山地地形,土层浅薄,根系固定能力弱;山坡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动,矮曲的形态可增加稳定性;山坡起伏处易有强烈的山风,使树木弯曲并向地面匍匐。【解析】【小问1详析】甲地位于昆明西南,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c热带季雨林;乙区域主要在云贵地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丙位于渤海以西,属于温带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丙代表d温带落叶阔叶林;丁位于长白山山地,属于温带较高海拔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所以丁代表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小问2详析】红壤地区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这种高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活性较高,会加速对有机质的分解。同时,该地区雨量充沛,降水较多,强烈的淋溶作用会将土壤中分解的有机质等物质淋失,导致土壤中有机质难以积累,所以有机质含量较低。棕壤地区纬度相对较高,温度较低,微生物的分解速度较慢,有机质在土壤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积累,所以棕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远高于红壤。【小问3详析】岳桦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000m的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不足,这使得岳桦树的生长速度缓慢,从而导致树木低矮。长白山属于山地地形,山坡处土层浅薄,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有限,且根系在浅薄的土层中固定能力较弱,不利于树木向上生长,影响了岳桦树的高度。山坡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滑动等现象。岳桦树矮曲的形态可以降低重心,增加其在不稳定地形上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山坡环境。山坡起伏处地势开阔,容易形成强烈的山风。强风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使树木弯曲并向地面匍匐,以减少风对树木的破坏,这也是岳桦树林矮曲的一个重要原因。18.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要求。(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2)估算黄庄与图中云梦峰之间的相对高度。(3)某同学登上云梦峰时能否看到三河镇和黄庄,请说明理由。(4)分析图中疗养院的选址优势。【答案】(1)图示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盆地为主,北部为小平原。(2)900-1100米之间。(3)看不到三河镇和黄庄。云梦峰到三河镇之间为凸坡,遮挡视线;云梦峰到黄庄之间有山峰(山脊)遮挡视线,均看不见。(4)疗养院位于山脊南侧,为阳坡,光照充足;该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建设和人员活动;靠近河流,便于取水;背山面河,环境优美。【解析】【小问1详析】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总体上:地势南高北低;细节上:南部地势是四周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低,以盆地为主;北部为小平原(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小问2详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黄庄在100~200米之间,云梦峰海拔大约在1100~1200米。利用交叉相减法可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差为900-1100米之间。【小问3详析】从云梦峰向三河镇和黄庄引线会发现,云梦峰到三河镇之间下部坡度较缓,等高线较为稀疏;上部坡度较陡,等高线较为密集‌,为凸坡,遮挡视线,不能通视;云梦峰到黄庄之间有山峰(山脊)遮挡视线,亦不能通视。综上,某同学登上云梦峰时不能看到三河镇和黄庄。【小问4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山地南坡为阳坡,图中疗养院位于山脊南侧,为阳坡,光照充足;读图可见,该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活动;临近河流,便于取水;且该疗养院背山面水,环境优美。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柽柳是典型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柽柳的生态适应性强,能够生长在荒漠、河滩或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柽柳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固沙植被,柽柳和风沙相互作用,可形成干旱沙漠区特有的生物地貌景观——柽柳沙包,它是柽柳固沙的结果。柽柳又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柽柳林分布于滨海湿地中和高潮带,对维持滨海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黄河入海口处的东营市柽柳品种主要有甘蒙柽柳、中国柽柳两种,甘蒙柽柳的种源主要来源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内蒙古等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柽柳发达根系的主要作用。(2)据图描述柽柳沙包的形成过程。(3)柽柳做为我国西北地区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重要的生态植被,其生态价值分别有哪些。【答案】(1)防风固沙,柽柳根系可深入土壤,形成庞大的根系网络,能有效固定沙土;保持水土,柽柳根系能增强土壤的紧实性,减少水土流失;柽柳发达的根系可接触更大面积的土壤,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柽柳发达的根系可增加土壤的湿度和肥力。(2)风沙遇到柽柳灌丛阻挡,风速降低,沙粒堆积,柽柳根系也起到固沙作用,让沙粒逐渐积聚在根部;秋冬季节,柽柳叶子落到地面形成落叶层;在第二年生长季节,柽柳因自身的生长不断向上拔高,新的沙粒又继续堆积,风沙埋没落叶层,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柽柳沙包不断变大。(3)在西北西区:柽柳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并改良土壤、减轻土地荒漠化、提供生物栖息地。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柽柳可以减轻海浪对海岸侵蚀,保护海岸;可以加固滩涂,减少海浪、潮汐对湿地的侵蚀,保护湿地的地貌;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滨海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小问1详析】在西北地区多风沙的环境中,柽柳发达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深处,形成庞大的根系网络,如同无数的“锚”一样,牢牢地抓住沙土,有效阻止沙土被风吹走,起到固定沙土的作用。发达的根系能够增强土壤的紧实性,使得土壤不易被水流冲刷带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由于生长在荒漠、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水分和养分相对匮乏。柽柳发达的根系可以接触到更大面积的土壤,从而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求。柽柳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物质,同时其根系的新陈代谢等活动会增加土壤的湿度和肥力,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创造一定的条件。【小问2详析】当风沙在荒漠地区运动时,遇到柽柳灌丛的阻挡,风速会降低。根据物理学原理,风速降低会使风沙携带沙粒的能力减弱,沙粒就会在柽柳灌丛周围堆积下来。同时,柽柳根系的固沙作用,也使得这些沙粒能够逐渐积聚在根部。在秋冬季节,柽柳会落叶,这些叶子落到地面上,形成了落叶层。在第二年的生长季节,柽柳会继续生长,自身不断向上拔高。与此同时,新的风沙又会携带沙粒而来,由于柽柳的阻挡,新的沙粒又继续在其周围堆积,并且会埋没之前形成的落叶层。这样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柽柳沙包就会不断变大。【小问3详析】在西北地区:有效地阻挡风沙的移动,减少风沙对周边地区的侵蚀和危害,降低沙尘暴等风沙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根系的固沙和保持水土作用,能够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同时根系的活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促进土壤的良性发展。通过固定沙土、改善土壤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减缓沙漠的扩张速度。为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动植物提供生存和栖息的场所,有利于维持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柽柳林分布在滨海湿地中和高潮带,能够减轻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如同天然的防护屏障一样,保护海岸免受海浪的冲刷,维护海岸的稳定;可以加固滩涂,减少海浪、潮汐对湿地的侵蚀,防止湿地地貌被破坏,保持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滨海湿地中的众多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维持滨海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物的繁衍和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凤娇昆明鱼生活在5.3亿年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这种鱼长约2.5厘米,有简单的脑和脊索,但没有真正的脊椎骨,被称为“天下第一鱼”。下图为凤娇昆明鱼化石修复图,完成下面小题。1.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科学家根据凤娇昆明鱼化石可以() A.确定岩石绝对年龄 B.寻找区域金属矿产 C.模拟地表起伏状态 D.了解当时地理环境2.根据材料推测凤娇昆明鱼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3.凤娇昆明鱼生存的地质年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B.裸子植物极度繁盛 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答案】1.D2.A3.C【解析】【1题详析】化石一般不能直接确定岩石的绝对年龄,确定岩石绝对年龄通常需要借助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A错误。寻找区域金属矿产主要依靠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与鱼化石关系不大,B错误。模拟地表起伏状态需要通过地形测量、遥感等技术手段,鱼化石无法提供这方面的信息,C错误。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凤娇昆明鱼化石可以反映出它生存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科学家可以根据化石了解当时的地理环境,D正确。故选D。【2题详析】凤娇昆明鱼生活在5.3亿年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也是脊椎动物出现的时期,凤娇昆明鱼作为最早的脊椎动物,最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A正确。晚古生代出现脊椎动物、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时代,BCD错误。故选A。【3题详析】凤娇昆明鱼生存于早古生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早古生代爬行动物还未出现,A错误。裸子植物极度繁盛是在中生代,早古生代主要是海生藻类等植物,B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C正确。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是在中生代,早古生代联合古陆还未形成,D错误。故选C。北京时间2024年10月26日16时35分,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北纬40.98度,东经83.93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4.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A.由固体岩石组成 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 C.部分熔融,位于莫霍面以下 D.陆壳薄,洋壳厚5.此次地震() A.只有一个烈度 B.震中距相等的区域烈度相同 C.可能引发海啸 D.不同地区震级相同【答案】4.A5.D【解析】【4题详析】 震源深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BC错误,A正确;陆壳厚,洋壳薄,D错误。故选A【5题详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AB错误,D正确;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本次地震发生在中国内陆,不会引发海啸,C错误。故选D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下图左图示意神舟十八号返回的主要阶段,右图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分队成功执行本次搜索返回舱任务图,完成下面小题。6.神舟十八号从太空返回陆地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7.神舟十八号从②点位到④点位过程中() A.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B.水汽含量越来越低 C.空气密度越来越大 D.臭氧含量逐渐升高8.搜救人员在执行搜救任务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周边多种地形信息 B.利用遥感技术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周边环境信息 D.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飞船落地位置【答案】6.B7.C8.D【解析】【6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八号从太空返回陆地时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故选B。【7题详析】从②点位到④点位,即从高层大气到对流层,在这个过程中气温的变化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A错误;②至④点距离地球越来越近,大气密度逐渐变大,水汽逐渐增多,B错误,C正确;臭氧在平流层含量最高,D错误;故选C。【8题详析】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周边多种地形信息,A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B错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周边环境信息,C错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飞船落地位置,D正确。故选D。下图为8月某时刻我国部分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B点表示台风中心,该时刻我国广东等地受台风影响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图示时刻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1.简述图示时刻台风给广东等地带来的影响有()①引发海啸②海水倒灌③缓解旱情④危害近海养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9.A10.B11.B【解析】【9题详析】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则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与乙、丙、丁相比,甲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甲风速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析】读图可知,丙位于低压中心的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丙地为东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析】台风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以缓解旱情;海洋中的强降水可能会降低沿海海水盐度,导致鱼类不适应低盐水域而大量死亡,危害近海养殖;狂风引起大浪,会形风暴潮,带来的风暴潮会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②③④正确;海啸主要是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等大规模海底活动引发的巨大海浪,与台风的关联性极低,①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处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B.乙地貌多发育在入海或入湖处 C.形成丙地貌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 D.丁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13.丙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地表崎岖,耕地破碎、分散 B.地质稳定,工程建设成本低 C.多天坑、洼地,地表水丰富 D.岩石风化强,土壤疏松肥沃【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析】由图甲可知,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所以甲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A错;乙地貌为冲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B错;丙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C对;丁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D错。故选C。【13题详析】丙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地形崎岖,奇峰林立,耕地破碎、分散,A对;喀斯特地貌地表多山,地下多暗河,地质不稳定,工程建设成本高,B错;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C错;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溶蚀作用形成的,土层浅薄,土壤贫瘠,D错。故选A。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当前岳阳市建成区面积比40年前扩大了10多倍,导致热岛效应增强。下图左图为洞庭湖与岳阳市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洞庭湖水体更新速度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和判断依据是() A.6—7时湿度上升 B.10—11时温度上升 C.6—7时温度上升 D.10—11时湿度上升16.随着岳阳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洞庭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是() A.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B.湖风、陆风都变弱 C.湖风变强、陆风变弱 D.湖风、陆风都变强【答案】14.B15.D16.C【解析】【14题详析】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长江径流量大,洞庭湖地区水循环最活跃,水体更新速度快,B对;春季降水相对夏季较少,水体更新速度不如夏季快,A错;秋季降水开始减少,水体更新速度较慢,C错;冬季降水少,是当地的枯水期,水体更新速度最慢,D错。综上所述,洞庭湖水体更新速度最快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15题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0—11时这个时间段,气温开始下降而湿度开始上升。这种变化是由于此时湖泊的水温高于陆地,导致湖泊上方的空气温度也相对较高,湿度较大。随着湖泊的热空气上升并向陆地扩散,陆地上的冷空气被替代,形成了从湖泊吹向陆地的风,即湖风。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是在10—11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段岳阳市空气湿度上升。综上所述,D对B错;6—7时湿度下降,A错;6—7时温度上升,但不是岳阳市该日陆风转换为湖风的时间,C错。故选D。【16题详析】随着岳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市区气温升高,白天岳阳市与洞庭湖的温差增大,湖风增强,排除AB;夜晚岳阳与洞庭湖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C对排除D。故选C。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山地到西南云贵高原的地形剖面及其土壤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代表其不同类型的典型植被。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部边缘最高大的山脉之一,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海拔达2750m。同时长白山植被茂盛,在海拔1800-2000m间分布有密集的岳桦林带。生长在山地起伏处的岳桦树,都向同一个方向贴近地面匍匐着,树干低,林矮曲。(1)将各典型植被的序号填入下划线。甲代表____、乙代表____、丙代表____、丁代表____。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上图中对应的土壤类型中,棕壤和红壤均有大量凋谢物进入,但棕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却远高于红壤,原因是什么。(3)分析长白山山坡起伏处,岳桦树林矮曲的主要原因。【答案】(1)cbda(2)红壤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性较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且雨量充沛,淋溶作用明显,使得有机质易被淋失,故有机质含量远低于红壤;棕壤地区纬度高,温度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积累多。(3)岳桦林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缓慢,树木低矮;山地地形,土层浅薄,根系固定能力弱;山坡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动,矮曲的形态可增加稳定性;山坡起伏处易有强烈的山风,使树木弯曲并向地面匍匐。【解析】【小问1详析】甲地位于昆明西南,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c热带季雨林;乙区域主要在云贵地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丙位于渤海以西,属于温带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丙代表d温带落叶阔叶林;丁位于长白山山地,属于温带较高海拔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所以丁代表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小问2详析】红壤地区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这种高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活性较高,会加速对有机质的分解。同时,该地区雨量充沛,降水较多,强烈的淋溶作用会将土壤中分解的有机质等物质淋失,导致土壤中有机质难以积累,所以有机质含量较低。棕壤地区纬度相对较高,温度较低,微生物的分解速度较慢,有机质在土壤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积累,所以棕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远高于红壤。【小问3详析】岳桦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000m的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不足,这使得岳桦树的生长速度缓慢,从而导致树木低矮。长白山属于山地地形,山坡处土层浅薄,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有限,且根系在浅薄的土层中固定能力较弱,不利于树木向上生长,影响了岳桦树的高度。山坡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滑动等现象。岳桦树矮曲的形态可以降低重心,增加其在不稳定地形上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山坡环境。山坡起伏处地势开阔,容易形成强烈的山风。强风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使树木弯曲并向地面匍匐,以减少风对树木的破坏,这也是岳桦树林矮曲的一个重要原因。18.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要求。(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2)估算黄庄与图中云梦峰之间的相对高度。(3)某同学登上云梦峰时能否看到三河镇和黄庄,请说明理由。(4)分析图中疗养院的选址优势。【答案】(1)图示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盆地为主,北部为小平原。(2)900-1100米之间。(3)看不到三河镇和黄庄。云梦峰到三河镇之间为凸坡,遮挡视线;云梦峰到黄庄之间有山峰(山脊)遮挡视线,均看不见。(4)疗养院位于山脊南侧,为阳坡,光照充足;该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建设和人员活动;靠近河流,便于取水;背山面河,环境优美。【解析】【小问1详析】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总体上:地势南高北低;细节上:南部地势是四周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低,以盆地为主;北部为小平原(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小问2详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黄庄在100~200米之间,云梦峰海拔大约在1100~1200米。利用交叉相减法可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差为900-1100米之间。【小问3详析】从云梦峰向三河镇和黄庄引线会发现,云梦峰到三河镇之间下部坡度较缓,等高线较为稀疏;上部坡度较陡,等高线较为密集‌,为凸坡,遮挡视线,不能通视;云梦峰到黄庄之间有山峰(山脊)遮挡视线,亦不能通视。综上,某同学登上云梦峰时不能看到三河镇和黄庄。【小问4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山地南坡为阳坡,图中疗养院位于山脊南侧,为阳坡,光照充足;读图可见,该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活动;临近河流,便于取水;且该疗养院背山面水,环境优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