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CONTENTS目录一、时代浪潮·争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多元探索·寻道路-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三、荆棘载途·破困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四、破茧成蝶·向未来-新兴国家的转型与全球责任巴分治示意图印巴空战“同学们,就在前几天,印巴边境的硝烟再次引发全球关注。当我们回溯历史会发现——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冲突,其根源正埋藏在旧殖民体系的崩塌中。1947年英国‘分而治之’的权杖,划出的不仅是一条国境线,更埋下了民族与宗教矛盾的引信。从甘地手中接过独立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何至今仍在为殖民者的‘遗产’付出代价?而放眼亚非拉大地:从阿尔及利亚人用游击战终结法国统治,到加纳用非暴力方式赢得独立,再到东南亚国家在冷战中艰难平衡……新兴国家在挣脱殖民枷锁后,为何有人能破茧成蝶,有人却陷入困局?今天,让我们以印巴冲突为镜,照见新兴国家走向独立的血火之路与荆棘中的发展抉择。”

世界殖民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变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所形成的体系。

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世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1754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91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时间阶段手段结果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暴力掠夺资殖民体系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资殖民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资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走向崩溃一、时代浪潮·争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分析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材料1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材料3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1.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的殖民政策调整。2.战争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增强,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材料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材料5二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地位下降,后起殖民势力如美国试图建立新的殖民统治,以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关于殖民地的较量,这也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分析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4.联合国的非殖民地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5.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亚洲印度其它非洲埃及阿尔及利亚非洲拉丁美洲古巴巴拿马【梳理】认真阅读教材,梳理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亚洲印度其它非洲埃及阿尔及利亚非洲拉丁美洲古巴巴拿马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称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巴都成为共和国。印尼、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1952年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1959年,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梳理】认真阅读教材,梳理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结合视频,思考英国为什么让印度分而自治?印巴分治有何危害?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美]帕好.杜德著(英国和英帝国危机》思考:为什么伊斯梅对印度独立前的形势做这样的描述?从殖民当局看,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已无法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的统治;从印度人民角度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强烈要求独立。但由于存在严重的教派矛盾,难以形成统一,只好同意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路易斯•蒙巴顿

印度末代总督一、时代浪潮·争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思考:英国为什么让印度分而自治?印巴分治有何危害?

1947年,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主要内容为:(1)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2)克什米尔土邦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3)《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材料选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教派冲突与难民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印巴边界纠纷和河水争端问题原因:①英国国力衰退无力维持印度的统一;②英属印度内部的宗教、民族、政治冲突,担心局势继续恶化甚至发生内战(一定程度的在为英印当局辩护)战争时间目的结果第一次1947年至1949年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第二次1965年至1966年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三次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孟加拉国1971年【探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一、时代浪潮·争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特点:

①时间长,范围广,相互支持,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②成果大,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③斗争方式多样,有武装斗争,也有和平争取,且以和平方式为主。④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⑤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宗主国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

二战前,处于欧洲殖民体系下的非洲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战后经过民族独立运动的洗礼,世界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非洲为例:1951-1958年6个国家独立,1960-1968年32个;1973-1972年8个;1980-1989年1个。

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参加联合国,使得这一国际组织在成员结构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所变化。这突出表现在联合国的成员构成上: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的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且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的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逐渐开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成为了战后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影响:①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②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③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⑤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二、多元探索·寻道路-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含义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1974年)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家数量20多个150多个占全球人口比重20%80%占全球GDP比重78%22%工业情况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农业情况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以手工生产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比(1998年)二、多元探索·寻道路-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地区国家概况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梳理】:据教材概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地区国家概况亚洲新加坡、韩国20世纪60—80年代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度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腾飞非洲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利用自然资源,曲折发展: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上场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大多数拉美国家走中间道路,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和

阿根廷

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国家属于中等收入收入国家。【梳理】:据教材概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台湾省、香港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提示: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有利的外部环境;④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和配套措施;⑤儒家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思考】: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原因?李显龙采访:“新加坡独特发展方式”

40余年来,两种经济型态的过渡都取得了成功,从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西方国家三边委员会、经济与合作组织、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以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给子四小龙以很高的评价,但也要求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与稳定“承担责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纷纷探讨四小龙经济成功的经验……有人强调儒家思想对四小龙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有人从R.维农“产品周期”理论去阐述四小龙经济的成功;有人则认为四小龙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等等。上述各种观点无疑都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但四小龙的成功,最重要的一条是它们清醒地认识了白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把握住了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根据国(岛)内基本情况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和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1、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地理位置优势2、营造良好经济环境3、依据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4、政府的支持与引导5、独立是发展的前提6、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扬长避短7、顺应全球化趋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思考】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可以借鉴“亚洲四小龙”成功的哪些经验?三、荆棘载途·破困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地区面临的挑战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共同问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发展最不平衡,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债务,影响发展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③存在政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梳理:据教材概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三、荆棘载途·破困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也门内战中的胡塞武装分子印巴冲突人口膨胀宗教问题贫富分化严重对内:①依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②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七十七国集团(G77)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剥削,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的集体对话机制。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对外:①加强合作,反对霸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开放金融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