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纺织)091-2020JJF(纺织)XXX─20XX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harp-pointtesters(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JJF(纺织)XXX─20XX锐利尖端测试仪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harp-pointtestersJJFJJF(纺织)XXX-20XX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起草单位:本规范委托全国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F(纺织)091─2020引言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规则编制。本规范的部分技术指标参数参考了GB/T31702-2015《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方法》的相关内容。本规范为首次制定。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锐利尖端测试仪(以下简称锐利仪)的校准,其他类似试验仪的校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概述锐利仪工作原理:锐利仪结构如图1,由圆柱状壳体及内部感应装置、指示装置构成,测量盖端部开有矩形测量槽,小于测量槽尺寸针状物才可伸入,推动感应装置压缩弹簧纵向移动,达到一定位移时候触发指示装置。使用时是靠锐利仪自身重量自然垂直下压与针状物接触。图1锐利仪结构示意图4计量特性锐利仪各项计量特性指标见表1。表1计量特性指标项目名称计量特性指标备注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mm)(1.15±0.02)×(1.02±0.02)感应深度(mm)0.50±0.04负荷质量(g)449±10负荷质量为锐利仪主体及负重块总质量;根据需求,可按当地重力加速度计算重力。注:以上计量特性不作为评判仪器是否合格的依据。5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5.1.1温度:室温;5.1.2其他条件:环境清洁,无强电磁干扰,置于无机械振动稳固平台。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2。表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序号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技术参数备注1影像测量仪200mm×100mmMPE:±(3.0+L/200)μm(*L表示测量长度,以毫米为单位)2深度千分尺(0~25)mmMPE:±0.004mm3电子天平(0.2~500)g中准确度级注:主要测量设备可选用本表所列,也可以选用量程满足需求且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U(k=2)不大于被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1/3的测量设备。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校准前检查6.1.1外观检查锐利仪应配件齐全,各部件连接良好、无松动。6.1.2功能检查6.1.2.1锐利仪外观完好,可将金属针等针状物插入测试槽检查指示灯,指示灯应工作正常。6.1.2.2锐利仪测试端平整,固定锐利仪口顺滑。6.2校准项目根据表1计量特性指标,列出校准项目见表3。表3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校准方法条款1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mm)6.3.12感应深度(mm)6.3.23负荷质量(g)6.3.36.3校准方法6.3.1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将锐利仪平稳放置在影像测量仪台面上,测试槽端面垂直朝上,调焦使矩形测试槽成像边缘清晰,点取矩形槽特征边缘点,帮助影像仪正确自动判断测绘矩形槽尺寸。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影像测量仪测绘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6.3.2感应深度感应深度用深度千分尺直接测量,深度千分尺先校对零位,将深度千分尺基准面紧贴测试槽端面,测杆对齐测试槽,旋转微分筒,使测杆垂直插入测试槽,当指示灯刚亮时,读取深度千分尺数值,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深度千分尺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感应深度。6.3.3负荷质量使用电子天平直接称量锐利仪主体及负重块质量,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电子天平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负荷质量。7校准结果表达7.1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详尽记录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7.2校准证书经校准的锐利仪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包括的信息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推荐的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7.3不确定度校准证书应给出各校准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8复校时间间隔在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的条件下,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年。注: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PAGE8JJF(纺织)056-2012附录A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记录表委托单位委托地址样品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制造厂出厂编号备注主要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仪器号技术特征证书编号使用前检查技术依据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地点序号项目参考值实测值扩展不确定度U(k=2)1外观及功能检查/2矩形测试槽尺寸(mm)/123平均值长:1.15±0.02宽:1.02±0.023感应深度(mm)0.50±0.04123平均值4负荷质量(g)449±10123平均值证书编号备注校准校准日期校核校核日期
附录B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校准结果项目参考值实测值扩展不确定度(k=2)矩形测试槽尺寸(mm)长:1.15±0.02宽:1.02±0.02感应深度(mm)0.50±0.04负荷质量(g)449±10以下空白附录C锐利尖端测试仪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测试槽开口尺寸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C.1.1概述用测量范围为(200×100)mm,分辨力为0.001mm,最大允许误差为±(3.0+L/200)μm(*L表示测量长度,以毫米为单位)的影像测量仪测量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1.15±0.02)mm×(1.02±0.02)mm。校准的实验操作:先将影像测量仪主机及连接电脑电源开启,打开测量系统软件,移动Z轴调焦,使图像清晰,并用校正板进行影像校正,将锐利仪平稳放置在影像测量仪台面上,测试槽端面垂直朝上,点取矩形槽特征边缘点,帮助影像仪正确自动判断测绘矩形槽尺寸。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影像测量仪测绘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C.1.2测量模型式中,—测试槽长度—影像测量仪测量值3次算术平均值注:由于测试槽长度与宽度不确定度来源相同,因此本文仅以测试槽长度为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C.1.3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评定1.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用影像测量仪在重复性条件下测量锐利仪测试槽长度10次,测量结果如下表,用贝赛尔公式计算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序号(i)12345678910测量值xi(mm)1.1511.1551.1501.1481.1531.1511.1541.1511.1541.156实际测量取3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2.影像测量仪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影像测量仪分辨力为0.001mm,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半区间宽度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得:根据读数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及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二者取大者的原则,为避免重复计算,在进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取两项中最大影响量,故舍去。3.影像测量仪最大允许相对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影像测量仪最大允许相对误差为±(3.0+L/200)μm(*L表示测量长度,以毫米为单位),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半区间宽度;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得:C.1.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见表C1。表C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类型标准不确定度(mm)概率分布影像测量仪测量重复性A0.00144正态影像测量仪的最大允许误差B0.0018均匀以上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C.1.5扩展不确定度取k=2,则由此得到锐利仪测试槽长度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k=2。C.2感应深度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C.2.1概述用测量范围为(0~25)mm,分辨力为0.001mm,最大允许误差为±0.004mm的深度千分尺测量感应深度(0.5±0.04)mm。校准的实验操作:深度千分尺先校对零位,将深度千分尺基准面紧贴测试槽端面,测杆对齐测试槽,旋转微分筒,使测杆垂直插入测试槽,当指示灯刚亮时,读取深度千分尺数值,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深度千分尺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感应深度。C.2.2测量模型式中,—锐利仪感应深度—深度千分尺测量值3次算术平均值C.2.3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评定1.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用深度千分尺直接测量锐利仪感应深度,按此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得到10组测量结果如下表,用贝赛尔公式计算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序号(i)12345678910测量结果xi(mm)0.5130.5090.5150.5060.5020.5150.4990.5130.5100.507实际测量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故2.深度千分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深度千分尺分辨力为0.001mm,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半区间宽度;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得:∴;根据显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及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二者取大者的原则,为避免重复计算,在进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取两项中最大影响量,故舍去。3.深度千分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量程为25mm、分辨率为0.001mm的深度千分尺最大允许误差为±0.004mm,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半区间宽度;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得:∴;C.2.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见表C2。表C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类型标准不确定度(mm)概率分布测量重复性A0.0032正态深度千分尺的示值误差B0.0023均匀以上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C.2.5扩展不确定度取k=2,则由此得到锐利仪感应深度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k=2。C.3负荷质量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C.3.1概述用测量范围为(0.2~500)g,分度值为0.01g,中准确度级的电子天平测量负荷质量(449±10)g。校准的实验操作:使用电子天平直接称量锐利仪主体及负重块质量,重复测量3次,计算3次电子天平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负荷质量。C.3.2测量模型式中,—负荷质量—电子天平称量结果3次算术平均值C.3.3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评定1.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在重复性条件下,对负荷质量连续测量10次,得到10组测量结果如下表,用贝赛尔公式计算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序号(i)12345678910示值xi(g)459.15459.16459.15459.16459.16459.16459.15459.16459.17459.16实际测量取3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2.电子天平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电子天平分辨力为0.01g,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半区间宽度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得:∴根据显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及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二者取大者的原则,为避免重复计算,在进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取两项中最大影响量,故舍去。电子天平偏载引入的不确定度,在测量时,偏载引入的不确定度被覆盖,故忽略不计。4.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0.01g,中准确度级电子天平在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播音统考真题及答案
- 合作单位项目服务保障承诺书6篇
- 新加坡留学工作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分辨奥特曼测试题目及答案
- 行业采购验收标准流程模板
- 婚庆活动安全保障责任书9篇
- 如何做好学习计划的议论文(4篇)
- 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工具多项目协调管理版
- 人才招聘与面试问题记录模板
-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模板
- 电气设计笔记:电缆热稳定校验计算表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 NB-T+10488-2021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高清版)DBJ 50T-043-2016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详细讲解
- 2023年贵州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卷(一)(含答案解析)
- QCSG1204009-2015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 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面部风水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