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_第1页
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_第2页
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_第3页
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_第4页
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30DB51B43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1853—2014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选址..............................................................................15结构与建材........................................................................16防寒与通风........................................................................37粪污处理..........................................................................38贮草棚............................................................................49水电供给..........................................................................4IDB51/T1853—2014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勇立、泽让东科、王永、艾鷖。IIDB51/T1853—2014牦牛越冬圈舍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牦牛越冬圈舍选址、结构与建材、防寒与通风、粪污处理、贮草棚和水电供给的建设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寒牧区牦牛越冬圈舍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畜产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1222-200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包括圈和舍两部分,圈指用围墙或围栏将舍的两面端墙和一面纵墙包围在内的基础设施,起到保护和便于管理的作用;舍指具有外围护结构(墙体、屋顶、门窗等),有一定环境控制功能,可供青藏高原地区冷季养殖牦牛的建筑物。指舍内的饲养管理通道和清粪通道。场地的总体规划应符合NY/T682-2003,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2008,水质符合NY5027-2001。1DB51/T1853—20145.2舍舍为有窗密闭式,舍的朝向为南北向,或偏东或偏西不超过45°。舍内牛栏应沿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双列布置。5.2.1面积每头牦牛所需面积为2.5m2/H-3m2/H。5.2.2跨度和高度单坡式舍跨度6.0m-7.0m,舍前高2.8m-3.2m,后高1.7m-2.0m。双坡单列式舍5.0m-7.0m,双列式10.0m-12.0m,舍高2.8m-3.0m。5.2.3屋顶屋顶为单坡或双坡式,钢架结构,屋顶斜面呈30°,材料采用10cm发泡彩钢板。5.2.4墙体采用砖混结构,烧结空心砖堆砌复合肆玖墙体,墙内表面刷水泥砂浆。5.2.5门、窗端墙设牛进出门,通向牛床,单列式设单扇门,双列式设双扇门,西端墙设工作人员出入门,宽2.0m-3.0m,高2m,门应向外开。南纵墙每隔20m开1扇上旋窗,长40cm,宽120cm,窗下缘距离牛床1.8m-2.0m高。饲养管理通道宽1.5m-1.8m,双列式位于两列之间,单列式位于北纵墙一侧。清粪通道宽1.0m,5.2.7牛床牛床高出地面15cm-20cm,宽4m,向粪尿沟倾斜2.5%。底层素土夯实,上铺7cm碎砖,再铺5cm的150号混凝土,表层为2cm1:2水泥砂浆防滑面层。5.2.8牛栏牛栏采用直径8cm的管材,高1.5m(种公牛1.8m),横栏间隙50cm(犊牛30cm),牛栏包围牛粪尿沟位于牛床与清粪通道间,宽30cm,深30cm,通向沉淀池,倾斜1%,沟面加盖可拆卸的漏缝板,厚2cm,缝隙小于2cm。饲槽固定,内表面光滑、耐用,底部为圆弧形,与牛床同高,上宽50cm-60cm,下宽25cm-35cm,内侧深30cm-35cm。2DB51/T1853—20146防寒与通风6.1防寒墙外表面抹厚胶粉聚苯颗粒砂浆作为保温层,厚30mm-40mm,保温层外加一层加强网布,在网布上抹5mm砂浆后,刷外墙涂料。于屋顶南坡安装不低于屋顶面积1/3的8.4cm阳光瓦,还可增设天棚提高保暖效果。舍门设门套,厚3cm,采用保暖材料填充。6.2通风6.2.1通风换气量舍内通风换气量按牛床面积计算:不低于3m3/m2·d-5m3/m2·d。6.2.2屋顶通风管屋顶每隔5m安装1个通风管,管内径27cm,管内安装可控单向气阀(流向舍外),通风管舍外部分安装屋顶风帽。6.2.3地窗牛舍纵墙下部,离地面高40cm处,开一贯穿墙体的圆形地窗,管材内径20cm,两端管口接弯头,开口朝向地面,舍内地窗口设可控进气阀。各地窗间距为2.5m。尿液从牛床经过漏缝板流入排尿沟,经过滤网流到沉淀池,然后流向厌氧发酵池。排尿沟连接沉淀池的管道位于地面以下1.8m,向沉淀池倾斜1%~2%。粪由人工清除,部分牛粪晾晒用作燃料,剩余部分经堆肥发酵后用作肥料。沉淀池设在舍外地势较低处,深3m以上,距牛舍外墙不小于5m,采用全封闭砖混结构,设可密封的活动检修口,进水口接排尿沟,设单向阀(流向池内),出水口低于进水口,连接厌氧发酵池。污水一般沉淀3d-7d、容积按照每头牦牛10m3修建。厌氧发酵池与沉淀池相邻,按NY/T1222-2006标准建造,容积按照每头牦牛60m3。发酵液经水泵抽取用作肥料,所产气体用作能源。建简易地上砖混结构发酵槽,上方建遮雨棚,槽长8m,宽3m,高0.8m-1m。粪经发酵成熟后用3DB51/T1853—2014作肥料。8贮草棚在舍外远离发酵槽的地方建一贮草棚,用于贮存干草料。贮草棚面积按照3kg/H·d-5kg/H·d确定,采用混凝土地面:底层素土夯实,上铺7cm碎砖,再铺5cm的150号混凝土,表层为2cm的1:2水泥砂浆防滑面层。墙高3.0m-3.5m,墙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