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4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A.陈 B.齐 C.宋 D.梁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涉及祭祀、战争 B.涉及农牧业、官制 C.涉及刑法、医药 D.涉及考古化石3.有一位作家,在游览古代中国某项工程后感慨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项伟大工程指的是()A.赵州桥 B.都江堰 C.灵渠 D.长城4.周代佩玉“尊者玉色纯,公侯以下,玉色渐杂,而世子及士唯论玉质,不明玉色,则玉色不定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雕刻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5.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一生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诊断、对症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是()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角6.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A.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的需要 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C.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D.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7.宋朝民间“耕读传家”的风气浓厚,农村人在冬闲时,送孩子入学,下面《村童闹学图》描绘的就是“冬学书”的场景。在宋代,这样的场景是一个热门绘画题材。这主要是由于()A.重文轻武政策推动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D.民族之间关系融洽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对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的共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宪法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9.关键词的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独立自主”“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等关键词反映的中国现代历史大事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10.清军统一台湾后,大臣索额图等主张“守澎湖,迁其人而弃其地”,征台功臣施琅坚决主张留守台湾,并上《陈台湾弃留利害书》,详述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康熙帝权衡利弊支持施琅主张,并于1684年正式批准设置()A.台湾府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特别行政区 D.台湾省11.“一入庚子年,起了义和团……赶走了外国船。”通过这首歌谣,可见当时义和团的性质是()A.反清的秘密团体 B.反帝斗争组织 C.维新人士团体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2.由如图年代尺内容可知洋务运动()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未实现富国强兵 C.解决了边疆危机 D.未带来任何变化13.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海海战
②《马关条约》签订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三国干涉还辽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14.冷战结束国际环境和平发展为主流,互联网大大增强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能力,华为服务全球运营的3分之一人口。中国在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4万多家企业,拥有了超过220万人的外籍员工,从飞机到鞋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材料表述的现象是()A.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和平发展15.如图是北伐战争形势图,从图中可见这次战争()A.以反清、反帝为斗争目标 B.主要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使革命形势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6.下列属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的是()A.组建北洋舰队 B.研制导弹驱逐舰
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7.这场绵延十六年之久的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大厮杀,是一场群兽狂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造成数十万人被杀,上百万人流亡,西晋王朝从此衰落。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国人暴动 B.宦官、外戚交替专权
C.“八王之乱” D.诸侯争霸18.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造成图中的从②到③剧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严重破坏农业经济 B.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C.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 D.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
下表反映变化的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0.古代世界纪年法多种多样。古代巴比伦王国使用巴比伦纪年,以第四王朝国王登基的日子为纪元;古希腊曾使用希腊纪年,这一纪年法来自世界创神的神话;古罗马通行罗马纪年,以创建罗马城的日子为纪元……这说明古代文明具有()A.传承性 B.互交性 C.一致性 D.多元性21.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下列是一些历史人物的名言。这些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时代是()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资产阶级革命23.“大海(大西洋)的深处,泥泞的沙子里,躺着被人们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类骸骨,在死气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这些“证人”举证着史事。下面哪位同学给出的答案正确()
A.A B.B C.C D.D24.“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及影响是()A.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新航路开辟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
解放了人们思想 D.新航路开辟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5.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英国展出了最新的工业成果,展品包括()A.电灯和电话 B.蒸汽织布机和铁路装备
C.铁路装备和电灯 D.蒸汽锤和柴油内燃机26.1848年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科学理论”是指()A.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B.《共产党宣言》
C.《人民宪章》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7.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平发展。它是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914年,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A.同盟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B.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28.“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A.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29.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30.“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二次“革命”()A.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難,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都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这次改革有何影响?(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据材料指出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32.近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大西洋沿岸各地区之间,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各地商品通过大西洋商路有规律地流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太平洋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它的发展使浩瀚的太平洋不再是地理上的阻隔,而成为联结亚太地区众多经济体的纽带,预兆着太平洋时代的来临。——摘编自刘晨阳《APEC30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回顾与展望》材料三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为亚太和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保障。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特点形成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传统的能源是木材,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大片森林慢慢消失,为此改用水力和煤作为新能源。人口增加也需要更多的衣裳,于是英国人发明了各种新纺织机器。在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一个革新接着一个革新,一个发明接着一个发明。——摘编自李世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853年,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世界现代化模式的主要类型类型特征原发型主要能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传导型主要是对外部刺激的回应和学习。——整理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讲学提要》(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现代化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日本应对生存危机的策略,并概括日本走出危机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英国和日本现代化模式的类型。(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A8.【答案】A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D21.【答案】B22.【答案】A23.【答案】A24.【答案】A25.【答案】B26.【答案】B27.【答案】C28.【答案】B29.【答案】D30.【答案】C31.【答案】【小题1】改革:商鞅变法;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小题2】周刺: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小题3】“魏主”:北魏孝文帝;措施:改鲜卑姓为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上招工考试题及答案
- 肯德基考试题目及答案
- 解析卷-青岛版9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考试题及答案普工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静止运动考试题及答案
- 水解蒸煮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精练)附答案详解
- 经验护航考试题及答案
- 积材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应知应会质量管理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食品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