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学大专面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言不尽意”论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D.孟子答案:B2.提出“陌生化”理论的是:A.什克洛夫斯基B.雅各布森C.艾亨鲍姆D.托马舍夫斯基答案:A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钟嵘B.刘勰C.陆机D.曹丕答案:B4.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的是:A.苏珊·朗格B.克莱夫·贝尔C.克罗齐D.科林伍德答案:A5.“意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A.魏晋B.唐代C.宋代D.清代答案:B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布封B.狄德罗C.伏尔泰D.卢梭答案:A7.以下属于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的是:A.共鸣B.净化C.领悟D.以上都是答案:D8.“知人论世”说的提出者是: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墨子答案:B9.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不包括:A.语言层B.形象层C.情感层D.意蕴层答案:C10.最早提出“典型”这一概念的是: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柏拉图D.苏格拉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属于文学四要素的有:A.世界B.作者C.作品D.读者答案:ABCD2.文学语言的特点包括:A.内指性B.心理蕴含性C.阻拒性D.形象性答案:ABC3.下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是:A.注重主观情感B.追求理想C.塑造奇幻形象D.强调真实答案:ABC4.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A.思想标准B.艺术标准C.道德标准D.历史标准答案:AB5.以下属于文学风格的特性的是:A.独创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神秘性答案:ABC6.文学形象的特征有:A.具体可感性B.艺术概括性C.审美理想性D.审美属性答案:ABCD7.意境的特征包括: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D.形象鲜明答案:ABC8.下列属于文学接受过程的是:A.期待视野B.接受心境C.审美心理结构D.复原与异变答案:ABCD9.文学的社会作用有:A.认识作用B.教育作用C.审美作用D.娱乐作用答案:ABCD10.下列属于文学作品体裁的有: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文学起源于劳动。()答案:对2.文学形象等同于生活中的形象。()答案:错3.文学批评主要是对作品的评价,与作者无关。()答案:错4.风格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答案:错5.所有文学作品都有意境。()答案:错6.文学接受等同于文学欣赏。()答案:错7.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没有区别。()答案:错8.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对现实的客观描写。()答案:错9.文学的教育作用是直接的。()答案:错10.典型人物就是类型人物。()答案: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答案: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通过艺术加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反过来也能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如启发思考、推动变革等。2.简述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答案:具有内指性,指向作品内部;有心理蕴含性,蕴含丰富心理情感;具备阻拒性,打破常规吸引读者。这些特征让文学语言有独特审美魅力。3.简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答案:具体可感,能让读者产生直观感受;具有艺术概括性,概括生活本质;有审美理想性,体现作家审美追求;具备审美属性,给人审美享受。4.简述文学批评的作用。答案:对作品阐释评价,帮助读者理解;引导文学创作,为作家提供反馈;推动文学理论发展,总结创作经验;影响文学思潮走向,营造良好文学氛围。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讨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答案:网络文学拓宽创作发表渠道,吸引众多创作者,丰富文学类型和题材。但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问题。它冲击传统文学传播方式和审美观念,促使传统文学变革,二者相互借鉴融合,共同推动文学发展。2.谈谈你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答案: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它们能跨越时代引起共鸣,展现人性、社会等本质。经典具有示范作用,是文学创作标杆,不断被解读研究,丰富人类精神世界。3.探讨文学创作中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答案:情感是创作动力和内容,赋予作品感染力,引发读者共鸣。理性则把控创作方向,使作品逻辑合理、结构严谨。二者相辅相成,无情感作品枯燥,无理性则易混乱,优秀创作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