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A.24小时B.23小时56分4秒C.1太阳日D.1恒星日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玄武岩3.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宇宙射线4.北半球中高纬度暖流流经的区域()A.处于大陆西岸B.处于大洋西岸C.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D.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湿度低5.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6.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8.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商品率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B.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D.大牧场放牧业9.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动力导向型的是()A.家具厂B.炼铝厂C.服装厂D.电子装配厂10.下列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是()A.帆船B.人力车C.航空运输D.畜力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天体的是()A.北极星B.河外星系C.待发射的人造卫星D.流星体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有()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产生“磁暴”现象C.影响地球气候D.诱发地震和火山喷发3.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有()A.峡谷B.三角洲C.冲积扇D.瀑布4.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5.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有()A.气候影响植被,植被影响土壤B.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改变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D.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6.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有()A.高出生率B.低死亡率C.高自然增长率D.人口增长缓慢7.下列属于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有()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D.城市经济快速发展8.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有()A.市场B.劳动力C.交通运输D.政策9.传统工业区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以大型企业为核心B.以重工业为主C.生产过程分散D.环境污染较重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A.生态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2.背斜成谷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4.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5.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6.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7.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8.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商品率低。()9.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和交通。()10.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答案:产生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形成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案: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相对运动形成山脉、海沟等地形。3.简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水、噪声污染等;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还可能引发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4.简述工业集聚的优点。-答案: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1.讨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答案: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农业生产,部分地区减产;极端天气增加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等。2.讨论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答案: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影响线路走向和建设难度;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城市分布、经济发展需求是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3.讨论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4.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答案:对资源调出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对调入区,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A5.C6.B7.B8.D9.B10.C二、多项选择题1.AD2.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