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16云南的歌会●作业导航1.把握课文的结构;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方法。一、基础部分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这间教室的学习气fēn()很浓。(2)白雪公主和七个小ǎi()人在森林里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3)那里有打铁ɡū()桶的工匠。(4)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xí()为止。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B.他和妈妈顶撞了两句,妈妈气得浑身哆嗦,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C.这种鸟在晨光熹微中,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D.我市特困职工家庭的莘莘学子王华得到了2000元的资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挤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C.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D.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将永远处于受剥削被侵略的地位。5.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本文描绘了___________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6~13题。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6.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B.“多”字可有可无,删掉不影响内容表达。C.“种种不同方式”有领起下文的作用。D.和“多是情歌酬和”照应的是“也唱其他故事”。7.对歌包含几种方式?8.这两段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9.试评价文中肖像描写的好处。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黑,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注:翠翠:小说中15岁的女主人公。10.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薄( ) 熟( )11.小说对翠翠心境的刻画是糅合着____________描写进行的,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12.“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一句中“好像”是不是比喻词?为什么?13.本文段环境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试一试14.请联系第7题说说下面民歌属于哪种方式。(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2)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水中间?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 )参考答案:一、1.略2.(1)氛(2)矮(3)箍(4)习3.D4.D(A.应为“充满”;B.应为“选择组织”;C.删掉“培养和”)5.散文沈从文作历史文物研究三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人环境场面6.B7.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对答;互嘲互赞。8.细节描写、肖像描写。9.工笔描绘,刻画细腻真实。如同一幅人物肖像:面容、牙齿、衣饰,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二、10.báoshú11.环境后一问略12.不是。它只是对翠翠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展示。13.温柔、美丽、幽静。衬托翠翠的感情波动和“薄薄的凄凉”。14.(1)即物起兴(2)提问对答17端午的鸭蛋●作业导航1.了解端午的风俗;2.评价文章的结构;3.品味独具特色的语言。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门槛(kǎn) 贴符(fú)B.车胤(yìn) 门楣(méi)C.苋菜(xiàn) 浙江(zhē)D.络子(lào) 蛋壳(ké)2.辨字组词。3.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D.这场晚会,小演员们的精湛演奏技能,征服了观众们的心。4.汪曾祺,江苏__________人,__________家。元稹,__________代诗人,和__________同时代,并称“__________”。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袁枚,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家。阅读下文,完成5~8题。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5.端午节,是阴历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高邮端午的风俗是________________。据传说,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的。6.和“囊萤映雪”故事相似的另一个故事是什么?7.仔细体会画线句的语言特色。8.“囊萤”夜读的故事与前文内容无关,对吗?请说说理由。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9~14题。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您多余操这份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我们楼里有一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9.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__________。具体而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引小说《八月骄阳》中人物的对话的目的是()A.证明胡同文化易忍,易满足的特性。B.证明胡同文化的精义——“忍”。C.证明大部分北京市民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心态。D.证明北京市民易满足的心态。11.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12.画线句中的“眯”的读音是__________。“实在”一词怎么理解?13.“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态?14.试评价北京人“忍”的心态的优劣。★试一试15.猜谜语:航空信。(打一地名)参考答案:一、1.C(zhè)2.略3.D(应为“技巧”)4.高邮作唐白居易元白除却巫山不是云清诗论5.五五孩子挂“鸭蛋络子”屈原6.头悬梁,锥刺股。7.这段话平淡而有味。一个普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别具一格。淡青色的蛋壳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8.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认为与前文内容无关的,是为保证结构完整;认为和上下文联系自然的,是注重了作者风格的品评。二、9.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10.A11.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忍”的心态。12.mī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忍的性格。13.评论北京人的性格,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14.略15.高邮18吆喝 ●作业导航1.了解“吆喝”文化现象;2.学习作者的剪裁手法;3.领悟作品的语言风格。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乾坤(qián) 荸荠(bó)B.吆喝(yāo) 招徕(lái)C.钳子(qián) 饽饽(bó)D.苑囿(yòu) 隔阂(h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言简意赅 馄饨 B.合辙压韵 秫桔C.油嘴滑舌 马趴 D.海誓山盟 吹嘘3.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做解释)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表示语音延长)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表示话题转换)D.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做解释)4.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面的短语。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阅读下文,完成5~9题。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5.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6.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7.作者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更喜欢_________________的吆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介绍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为什么?9.出自本文段的一个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再写出两条歇后语。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笑冰心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10.末段画线的两个比喻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11.文中的安琪儿是个怎样的形象?他的微笑象征着什么?他和作品中的孩子、老妇人有何相似之处?12.下列是对《笑》的艺术特点的评析,评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用轻灵的笔触,将物境与我情融为一体,构成如诗如画的意境。B.《笑》的色调是轻淡、清雅的,好似出水芙蓉。C.清新的情趣是冰心风格的核心要素。《笑》始终是质朴的、清新的、甜柔的。D.作品在语言的表达上,用了排比、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试一试13.卖豆腐的师傅所用的“打击乐器”是什么?他们的吆喝声五花八门,试描写他们的吆喝。参考答案:一、1.C(zhè)一、1.A(bí)2.B(押秸)3.D4.略5.总领下文。6.从早到晚。7.馄饨挑子卖硬面饽饽声音厚实,词儿朴素,一点儿也不吹嘘8.因为各种吆喝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作者只要交代出叫卖者,读者就能体味到“没个停”的叫卖声。作者对材料的剪裁得当。9.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二、10.爱的微笑使人心地圣洁美好,充满温馨。11.西方宗教幻想世界中天真、纯洁、美丽的天使;温暖、博爱;笑容相似,神韵一致,让人感受到暖暖的爱意。12.D13.梆子。示例:“豆腐!——”“豆腐嘞!——”“又白又嫩的豆腐!”19春酒 ●作业导航1.领悟作者的思乡之情;2.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3.品味精彩的语言。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枸杞(qǐ) 煨炖(wēi)B.面颊(jiá) 正月(zhēnɡ)C.分量(fèn) 炮制(páo)D.挑剔(tì) 家醅(bèi)2.辨字组词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B.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C.作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很惬意的。(比喻)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阅读下文,完成4~7题。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4.段首第一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何作用?5.找出文段中的两处细节描写,并各用一句话概括。6.请加以想象,描写“我”得了手帕后“开心得要命”的场景。7.本文段中,母亲的形象是怎样的,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热情好客,善良大度。 B.俭朴勤劳,充满美德。C.富有灵性,性格坚强。 D.没有文化,为人善良。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8~11题。燕子(有改动)[台]席慕蓉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天好蓝,风好柔,我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一直到了去年春天,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恳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我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8.“我”将“乌秋”误认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话已作了铺垫,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9.在了解真相后,为什么“我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10.文中说“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既然是“错误”,为什么又是美丽的?1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初见“燕子”时又惊又喜的心情。B.乡间的田野风光、外婆爱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学语,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丽形象的作用。C.结尾一句画龙点睛,写出了“我”对“燕子”的挚爱和对了解真相的追悔莫及。D.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人们应该正视并且容忍某些错误,因为这些错误也自有它们的价值。★试一试12.试写出三个游子思乡思国的诗句。参考答案:一、1.D(tīpēi)2.略3.D(借喻)4.承上启下,总领句。5.花匠阿标叔擦煤气灯玻璃罩。吃会酒,得印花手帕,很开心。6.略7.A二、8.“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9.因为燕子是我心中多年的精神寄托,一旦明白了真相,就失去了这种精神寄托,自然觉得失落,惆怅。10.因为那些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又常常能带给人们非常深沉的安慰。11.AB1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你是一杯乡愁酒,你满,乡愁也满。20俗世奇人●作业导航1.揣摩人物形象;2.品味人物语言;3.关注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荤菜(hūn) 发蔫(yān)B.褒义(bǎo) 绰号(chuò)C.甭放(bénɡ) 蘸水(zhàn)D.愣怔(lènɡ) 发怵(shù)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破手艺也想嫌钱,贱卖都没人要。B.这泥人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C.小杂货摊上,摆满了玩具。D.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3.解释加点的字。估衣: 发蔫:怵目惊心: 抠字眼儿:4.冯骥才,当代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全国优秀小说奖。阅读下文,完成5~8题。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道:贱卖海张五。5.泥人张如何回报海张五的挑衅?6.文中加点的“戳”改为“放”行不行?为什么?7.下列对泥人张的性格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稳、干练,面对着羞辱,镇定自若。B.胸有成算,后发制人。C.个性内敛,应对从容,一招制敌。D.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承诺,豪气干云。8.画线句如何理解?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9~13题。巷柯灵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幽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懒洋洋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