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强化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1页
基础强化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2页
基础强化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3页
基础强化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4页
基础强化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朝露晶莹C.晚秋,霜打枝头 D.严冬,滴水成冰2、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 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3、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铁管比0℃的木头更冷B.体温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4、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5、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水果,过了一会儿,会看到水果表面有小水珠出现,这个现象反映的是_______的过程;在我国北方的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些都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填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将该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以及水冷却至30℃时的液面高度,标注在A、B两点,则A点应标注的温度为_______℃。4、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a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甲、乙所示,则晚上的气温是______℃。5、截止2021年12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27亿剂次。小红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给她擦拭手臂后,小红发现手臂上的酒精很快消失,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1、如图,云南白药气雾剂对运动扭伤具有冷敷镇痛作用,将气雾剂喷到受伤处,观察到:①液体很快不见了;②喷嘴周围出现了白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观察到的这两个现象。2、很多同学在课间做过扭转矿泉水瓶的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快速拧松瓶盖(对者没人的方向),瓶盖被弹飞数米远,同时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根据上述场景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并提出合理猜想。问题:___________。猜想:___________。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炎热的夏天,当一阵风吹过来时,你会感觉到很凉爽,这是为什么?(2)你在照镜子时,若能在镜子中看到妈妈的眼睛,则妈妈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这是为什么?4、“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固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说出固态凝胶在皮肤上消失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以及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5、1773年冬天,俄国圣彼得堡的一家舞厅,由于人多,又有成千上万支蜡烛在燃烧,使得舞厅又闷又热。一名男子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一拳打破窗户玻璃,奇迹出现了:一朵朵美丽的雪花随着从窗外吹来的寒冷气流,飘落在热得发晕的人们的头上和手……屋里下雪了!而屋外的夜空却是星光灿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答:______。(不超过20字)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某同学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在课后完成一些实验,下面是他进行的两次尝试:(1)在学完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后,他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①实验时,他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②水沸腾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③如图丙、丁所示的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形;(2)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烧杯A内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2、小梦和小阳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小梦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_______图;(选填“A”或“B”)(3)小梦同学发现实验中烧杯不断地冒“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小水滴,这是________现象;(4)小梦记录了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表,小阳认为她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而且错误的数据是第6组数据,你觉得他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时间/min01234568温度/℃90929496979795973、甲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组装甲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时,组装的顺序为________(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2)图甲中在加热固体时用到的加热方法叫________,这样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固体在加热过程中________;(3)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4)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5)图丙中BC段物体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B.雨是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当气温等于0℃时,雨是液态的水,向外放出热量也会形成固态的冰晶(雪)。故C错误;D.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5℃,但因夜晚温度普遍低于白天,故夜晚温度不可能达到5℃。故D错误;故选A。3、C【详解】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铁管与0℃的木头相比,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则0℃的铁管与0℃的木头一样冷,故A错误;B.体温计也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B错误;C.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正确;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4、D【详解】A.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云中的小水滴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B【详解】AB.打开冰箱门,看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错误,B正确;CD.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

液化

凝华【详解】[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水果,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果表面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2]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导致的。2、液化【详解】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故是液化。3、40【详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所以A点对应的温度较高,为40℃,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所以B点对应的温度较低,为30℃。4、

2.48

-4【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4.48cm,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4.48cm-2.00cm=2.48cm即硬币的直径为2.48cm;(2)[2]图b中甲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为-4℃。5、

汽化

吸收【详解】[1]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空气中,所以酒精消失。酒精发生汽化现象。[2]汽化吸热,酒精在汽化过程中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三、简答题1、见详解【详解】气雾剂在罐内被压缩成液体,喷出时发生汽化现象,所以液体很快不见了;由于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喷口周围的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喷嘴周围出现了白霜。2、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问题:为什么有白雾产生?[2]猜想:可能瓶内气体(包含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3、(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夏日天气炎热,人体表都会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当风吹过的时候汗水蒸发过程加快,而水的蒸发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体表会感觉凉爽。(2)妈妈的眼睛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你的眼睛时,你就看到了妈妈的眼睛;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成立,故妈妈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4、见解析【详解】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5、答案见解析【详解】室内温度较高,水蒸气含量大,室外的低温冷空气进入室内,使水蒸气剧烈放热凝华形成冰晶,形成雪。四、实验探究1、

热胀冷缩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8

不会【详解】(1)①[1]如图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将温度变化转换为液柱的长度变化,采用了转换法。②[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乙所示,即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需要一直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可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由乙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水的沸点为③[4]水沸腾时,容器中水温一致,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变小,气泡不断变大;水沸腾前,底部水受热汽化形成水蒸气的气泡,水的上部温度小于底部温度,在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不断液化体积不断减小,所以图丁是水沸腾前的情形。(2)[5]水沸腾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由于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在沸点温度,所以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可以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小烧杯中的水不会沸腾。2、

自下而上

A

液化

见解析【详解】(1)[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便于确定酒精灯外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