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牛梁河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祭坛、女神庙等文化遗存。在女神庙附近发现的十几座积石冢中,有的冢只有一座墓,有的冢则是由十几座小墓围绕着中心大墓。据此可知,牛梁河文化时期()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社会的阶层分化明显C.王权的神秘色彩浓厚D.氏族社会形态已解体2、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外围水利系统,中部建有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体现了当时A.私有制已经出现B.等级化社会确立C.社会组织能力较强D.农耕经济比较发达3.图所示的裘卫螽,是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具。该铜器盖内有铭文132个字,记述了裘卫与贵族矩伯进行交换的过程:恭王三年三月,王将在丰厦邑举行典礼,矩伯缺少参加典礼必需的礼器和饰物,向裘卫商要了一件“瑾璋”(玉器价值80朋,议定由矩伯以“十田”抵给。这一铭文记载反映了()4.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A.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C.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5.图为青铜钺,是显示尊贵身份的兵器和礼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大铜钺,制作精湛,纹饰绮丽;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出土了目雷纹青铜钺。青铜钺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原始文明的多元一体B.贵族政治的等级色彩C.“万邦”时代的文明交流D.礼乐文明的辉煌灿烂6.春秋时期,管仲建议齐桓公:“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齐桓公采纳并实施了这一建议。其实施的结果是()A.“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悦)”B.“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C.“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D.“赋禄以粟,案田而税”7.“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坠。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据此判断,材料认为理想的国家治理模式是()A.人法兼重B.德法并用C.无为而治D.君臣共治8.下表是关于胡亥继位的记载。据此可知()记述今宗庙吏(事)及箸(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北大藏汉简《赵正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将兵即欲废扶苏。”A.文献记载讹误过多不足为信B.作者年代决定记述的真实性C.不同立场影响历史事件的表达D.考古发现的资料更具有权威性9.秦灭巴蜀后,设立巴、蜀和汉中郡,仍以巴氏首领为当地君长,封子通国为蜀侯,同时以秦人陈壮为相,张若为蜀郡守;又将汉中直接划归秦中央政府管辖。秦占领楚地后,并不剥夺楚人原有爵位,而是改以同级秦爵重新登记。这反映出()A.地方行政层级混乱B.官僚政治逐渐衰落C.秦国家治理的弹性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10.表1为某学术著作对西汉城市的划分。该划分()表1第一等级——都城城墙内占地面积约为36平方千米,人口约50万第二等级——郡治城墙平均周长为3000~5000米,城市内平均面积为3.5平方千米,人口约5万第三等级——县治城墙平均周长为1000~3000米,城内平均面积为0.7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A.彰显了城市建设的等级性B.忽略了城市的商业功能C.忽略了儒学对城市的影响D.凸显了城市文明的局限11.东汉王符《潜夫论》载:“今当涂之人,既不能昭练贤鄙,然又却于贵人之风指,胁以权势之属托,请谒阗门,礼贽辐辏。”汉顺帝时河南尹田歆亦坦言:“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这说明,东A.豪强地主实力强大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察举制度发生异变D.地方治理陷于混乱12.柳宗元《封建论》中有这样的观点:“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所强调的是()A.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B.郡县制推广的进步性B.皇帝制度的客观积极性D.秦执政理念的局限性13.下栏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从中可推测出()·发现小麦、稻米、粟等碳化植物籽粒·多处发现大量马、牛等大型动物骨骼·分散出土大量犁铧、锄、镰等铁农具·发掘出一定数量的炼渣等冶铸遗物·度量衡器中,仅发现用于称重的铁权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C.汉代的冶炼技术比较发达D.路县的商业贸易尚不活跃14.下图为《汉书·杜周传》中的相关记载。杜延年的经历反映出当时()(杜)延年字幼公,亦明法律。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余,补军司空……霍光薨后……上以延年霍氏旧人,欲退之,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A.政治斗争影响官员仕途B.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C.选官制度比较灵活务实D.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15.表1中唐宋间人口与耕地的数量在官方统计与实际层面的差异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表1人口数量耕地数量唐天宝十四年北宋大观四年唐天宝年间北宋元丰六年官方统计数额5291930946734784(男丁)4.84亿亩4.617亿亩学者估算实际数额7000—8000万6.2—6.8亿亩7—7.5亿亩注:北宋官方人口统计数据仅为男丁数量,历史学家据此推算当时总人口为8700余万A.土地政策的调整B.赋税制度的变革C.社会管控的松弛D.疆域面积的盈缩16.唐代科举考生中,生徒出自官学,经校内考试合格后荐于尚书省;乡贡由州县逐级选拔,先经县试、州试,合格者送尚书省。礼部主考,考场纪律严格。中第者参加吏部铨选,不合格者或继续备考,或另寻他途。铨选时,综合考量出身、资历、才能等。这表明唐代()A.考生来源渠道广泛B.教育体系层级分明C.人才选拔途径多样D.科举选拔较为严密17.唐代,门下省给事中执掌封驳。《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629太宗谓侍臣曰:“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一要求旨在()A.提升官员政治意识B.改变唐朝社会风气C.提高政府决策效率D.扩大监察谏政职能18.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该材料强调的是()A.江南日渐成为经济重心B.交通建设促进国家运作C.中央专制集权仍需加强D.藩镇割据维护政权稳定19.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由此可见唐代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A.北魏统一疆域范围扩大B.南北交流推动文字发展C.民族交融丰富文化内涵D.时代发展影响文学题材21.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鬻买于市,不示民以奢也。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结构加速变动B.士大夫治学追求改变C.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民众审美趣味的提升22.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所著的《二程外书》中记载:“立宗必有夺宗(变非大宗为大宗)法。如卑幼为大臣,以今之法,自合立庙,不可使从(从属于)宗子(族长)以祭。”这反映了()A.血缘宗法观念的强化B.地方治理脱节国家管理C.皇权向基层宗法渗透D.宗族内部权力分配调整23.元代“诸色户计”户籍制度以职业划分纳税单位,此类现象在南宋时已较为普遍。据统计,元代户籍达83种,宋代文献中亦可考50余种户名。宋元户籍种类的繁复,本质上折射出()A.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平等B.赋税征收对象的扩大化C.户籍管理体系日益规范D.社会经济形态的多元化24.12世纪后中国民间出现的“功过格”,主要用于记载自身行为的善恶点数,借此来期许累积的善能够保佑自身平安。当时不少普通百姓都会认真记录,日常行事前也常翻看对照,甚至一些文人雅士也参与其中。这一现象反映出()A.民间信仰主导民众生活B.儒家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C.儒释道思想融合的影响D.民众的精神世界愈加富足25.下表为关于10世纪货币流通情况统计。这反映出当时()货币流通区域铅钱为主岭南、福建、湖南先行铜钱,后以铁钱、铅钱四川、安徽、江苏铜钱,禁用铅钱、铁钱黄河流域A.发行交子势在必行B.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C.区域分工态势明显D.政权割据影响市场统一26.下图为出土于甘肃河西走廊距今大约3900~3400年的球形石杖杖头。而距今4000年或更早的形态类似的石杖头比较集中地发现于古埃及、西亚、安那托利亚、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这表明古代()A.区域文明间可能存在交流互鉴B.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元统一性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D.王权至上的理念受到各地推崇27.据考证,伏羲、女娲的形象在汉代特别是汉画像中有了许多新特点,如伏羲、女娲成为阴阳对偶神;伏羲、女娲的繁衍子孙的象征功能突出;手执规矩等物、日月背景等形象也基本定型。这体现了汉代()A.社会主流思想的文化渗透B.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阴阳五行学说的主导地位D.封建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28.宋代,在御史台的察院中专门设置御史六人,时称“六察官”,对口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行政官员,“纠其谬误,大事则举劾,小事则举正”。此举旨在()A.实现台谏合一B.完善监察体系C.扩大监察队伍D.变革三省体制30.南北朝时期,洛阳与建康作为南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均兴建了大规模的佛寺和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与建康的鸡鸣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艺术成就斐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信徒前往。这反映出()A.仿修外来建筑之风盛行B.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C.统治者重视思想的控制D.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兴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姓名任职地事迹刘陵安成(今属江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法雄南郡(今属湖(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刘平全椒(今属安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童恢不其(今属山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据《后汉书》等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2.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历史上理想人格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愿陛下托臣以讨赋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出师表》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西晋)《三国志》(司马)徽曰:“(诸葛亮)可比兴周入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鲁肃入见周瑜,备说孔明去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回“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及也”。——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材料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洪迈(南宋)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文天祥(南宋)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乾隆(清)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才能主要在政治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第一为刘备集团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第二个,促成了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的联盟;第三个最重要的是刘备去世以后治理蜀国。他治国的才能是非常杰出的,但是相比较而言,他的军事才能是不如他的治国才能的。我认为陈寿的评价是客观的。——易中天(当代学者)(1)说明材料一的信息对于了解真实的诸葛亮有什么价值。(4分)(2)针对材料二中对诸葛亮的不同评价,谈谈你的看法。(9分)33.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民族精神特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宋代节日材料节日简介元旦民间拜年、燃放爆竹、歌舞表演、宴饮娱乐等立春官府举行“打春”仪式,表示劝耕社日官府举行祭祀土地神的仪式;人们争穿新及第进士的衣裳端午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屈原活动,如赛龙舟等形成一日三节的形态:儒家祭祀祖先;道教祭祀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佛教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庆祝丰收、拜月祈愿、饮酒赏月,酒楼、茶肆通宵营业重九登高、插茱萸、赏菊花,以强身健体、辟邪和延年益寿冬至向家中长辈献鞋袜,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寓意老人平安过冬,健康长寿圣节皇帝和太后的生日,在集英殿举行宴会,宴请亲王、宗室等,并有大型歌舞表演——摘编自朱瑞熙《宋代的节日》等(1)宋代节日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何帮助9分)(2)宋代节日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4分)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现象:东汉史书中关于良吏的记载具有极大共性:地方良吏坚持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指导,有效解决了地方虎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2分)如,刘陵注重“修德政”,刘平为官任贤选能,罢黜贪官污吏,净化官场风气等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和谐理念,有效提升地方治理水平。(2分)阐述:以“猛虎渡河”等纯巧合的自然现象来构建地方良吏形象的书写模式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运营中心岗位职能与职责
- 基础素描趣味教学创新计划
- 上唇内面黏膜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2025年新网络常用协议书
- 九年级开学数学试卷
- 怀化二模数学试卷
- 2025年新晚会活动协议书
- 2025年新外宿书面协议书
- 2025年新外企汽车保护协议书
- 即墨幼师数学试卷
- 《中国边疆概论》课件
- 机车能耗量的计算-电力机车耗电量计算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 课件 Unit3 The young generation making a difference Section A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 第四章 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组装
- 中小学生牛奶配送项目投标方案
- 广东省法院通讯录
- 硝酸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模板
- 邦普SF305000A冷水机控制器
- GB/T 21449-2008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
-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锡量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