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1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2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3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4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揽住(lǎn) 契约(qiè)

悲天悯人(mǐn)

海阔天空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死而后已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仁人志士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任重道远【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A.契约(qiè)——qì。故选A。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白云才能成为生活常态?B.足球比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D.老杜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B.如释重负:形容因解除了负担或摆脱困扰而感到轻松。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C.海阔天空:意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D.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与后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语境不符,使用错误,应改为“心安理得”;故选D。3.下列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__________________①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②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就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③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④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由前句“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可知,首句选择③,“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也是本段文字的论点;①句“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承接②句“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就没有责任”,因此两句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句“你若是要躲”又承接①句“……如何能躲”,两句的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①④三句层层递进,是对③句分析说理,是论证的过程,因此这段文字正确的排序是:③②①④;故选C。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答案】B【详解】A.

“保护并了解”词序不当,应为“了解与保护”,只有选了解才能去保护;B.

在“在”介词错用,就为“对”,引出对象;D.“从事……”之后缺少中心语“活动”,且“登岛”与“捕鱼”与事理不符。此句应改为“一直在岛上采药,在附近海域捕鱼”。故选B。5.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答案】B【详解】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有关内容判断正误。B错,根据文中“又说”“还说”两词即可了解作者的引用都是做论据。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最苦与最乐梁启超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链接材料】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②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6.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7.第⑤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话,想要说明什么?8.作者在第④段中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最后一段中哪句话与之内涵相符?9.本文前半部分在论证“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后半部分在论证“最大的快乐”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10.“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读完《最苦与最乐》及链接材料,你认为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是什么?【答案】6.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7.人生应当勇于负责。8.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9.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0.责任:追求水稻高产,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快乐:①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的快乐;②实现梦想的快乐。【解析】6.本题考查内容的提炼与概括。由第①段“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可知,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责任”。由第④段“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可知,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君子有终身之忧”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直到死了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结合第⑤段“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可知,作用引用孟子、曾子的话,是想告诉人们:人生应当勇于负责。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意思是快乐的权力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因此快乐与否、快乐的大小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由第⑥段“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可知,最后一段与第④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是: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①②③段论述“最大的痛苦”。第③段“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列举生活中的小事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举例论证的方法。④⑤段论述“最大的快乐”。第④段“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第⑤段“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引用名言古语分析说理,是道理论证的方法。10.本题考查知识的拓展运用。由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中“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可知,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大的责任。【链接材料】第①段“袁隆平向记者表示:……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第②段“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结合梁启超《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可推知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示例:责任:追求水稻高产,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快乐:①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的快乐;②实现梦想的快乐。三、语言表达11.仿照例句写句子。例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仿写:人生什么事最乐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