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主题:寻绎中国梦
课时:9课时
对象:五年级学生
二、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
《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
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爱国精神,表现了
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古诗三首》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
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深。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之后,
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比如,
教学《示儿》和《题临安邸》时,借助“王师”、“临安”、“汴州”等注释,提
供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以及诗人的生平等相关资料,结合资料•,能深入了解诗
文诞生的历史背景,从而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C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
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
的热忱期盼。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
少年,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结合晚清政府内忧外患等背景资料,深入
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二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
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借助“众星拱月”、“建筑宏伟”、“历史珍
宝”等关键词,提供圆明园平面图、全景模拟图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朗
读描写“英法联军侵略”的文字,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
野蛮与残暴,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岛》讲述了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展现了我国海
防前哨岛部队的生活。教学前,提前布置学生自主查阅、收集关于“守岛部队”
的相关资料,教学时,引导学牛结合资料自主阅读课文,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的基础上,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
三、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
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
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
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
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
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
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
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
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
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
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爱国。
四、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
中年级已经学过收集、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
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目的,结合资料是为体会感情服务的。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主题是“二十年
后的家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列提纲,分段叙述自己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通
过展望未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忱憧憬。不难发现,这一单元所有内容形成
了一条鲜明的线索一一贯穿了中华儿女过去、现在、将来对民族伟大复兴、国
家繁荣昌盛的热烈期盼一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宋代爱国
诗人陆游生前遗愿;“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宋代爱国诗人林升
的满心愤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代龚自珍的迫切愿望,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是清代梁启超的大声疾呼,这些
都是一百多年前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发出的共同心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一处遗址对
外国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声控诉,是当今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抹不去的痛楚。
略读课文《小岛》展现了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反映的是部队战士们
不畏艰苦、守边戍国的高尚情怀,战士们如此坚强的意志的背后,是祖国的繁
荣富强作坚强的后盾。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于
祖国强盛富饶的期盼和诉说。
这是一个“读写结合”的单元。从教材选文来看,基本属于“文学阅读与
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但从读写训练要素来看,学习内容更符合“实用性阅
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定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第三学段指出:
“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运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
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资料,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再搜
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内容,结合资料,运用多媒体方式展示或讲述爱国故事。
五、单元主题编排
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要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期待
的学习情境:自古至今,爱国都是诗文中一个重要的表达主题,一个个爱国故
事令人激动,一句句爱国誓言令人鼓舞。你都读到过哪些激动人心的爱国故事
呢?让我们来分享这些故事,共同感受故事中的爱国热情,也通过这些故事来
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吧。
六、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浓浓的爱国情: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每篇诗文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内容材料等各不相同。深入的阅读理解既要依托
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本身,还需要借助有关的背景资料,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一)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并体会诗人深沉、
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怀。
(二)查阅相关资料,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强烈爱
国之情,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待、抒发自己的赤子之心。
(三)通过查阅资料,结合重点词句以及对比写法想象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象,
感受圆明园被毁灭的惨痛损失,从而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爱国情
感。
(四)大胆地展开想象,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借助例子,学习将构思列成习作提纲,再参照自己的提纲,分段叙述,
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六、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
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2.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结合资料,体会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并揣摩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3.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第四单元主题编排
单元大概念:
1.诗文诞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
2.清晰的表达离不开细致的构思。
单元核心任务:组织一次主题为“追寻'心中的期盼的爱国故事演讲会
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内容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一;《示儿》
探心中期待《题临安邸》
寻找:诗人心中的期盼学习活动二:《己亥杂诗》
我们共同的心声
学习活动一:
仁人志士的赤子之心
学习活动二:《圆明园的毁灭》
回应:一百多年前的期盼中华儿女的崛起之路《少年中国说》
学习活动三:《小岛》
听将军讲故事
学习活动一:习作《二十年后的家
听二十年后我们讲故事乡》
讲说:今大,我们的期盼学习活动二:日积月累、词句段运
积累与运用名言警句用
单元教学过程
课题:单元导读
(0.5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概况,初读文本。
2.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体会浓浓的爱国情。
学习内容:《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习作《二
十年后的家乡》
》五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框架
①您在期的什么
诗人心中的
⑦你们共同的心声
©-贱址的无声诉说
2.回应:一百多年前的㈱J先生的大声疾呼
追寻“心中的期r
③今无我们这版应您的期盼
①歌翱故事
3.0:今天,我们的喇一
,②听二十年后的我请故事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路,导入新课
亲爱的*市*小学五年级X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的策划人,陆游诗中写道的“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J是何等的情怀?今天我们要举行“追寻心中
的期盼故事讲演会。大家踊跃参加。
二、整体感知明确主题
学习活动一:阅读单元导读页内容,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引导明确单元主题:寻绎中国梦
语文要素:1•通过课文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第四至元弟元语文要素解读
本单元语文要索训练西点:
引3学生恰当地结合淡料来深刻
理绍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加深
对作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O
本单元用文要素解读
小单元的阅读变本和习作变东联系萦密・是读、;结介点.
阅读要家“通过动作、mm、神名描”,体会人物的内心”・足
在四F第匕单元学习“从人物的话.二、/力作等持PJ中感受人物的品Mi
基础卜的发展:一是比"W"f、,力作弊描3”多r“种名的描3”,
:是不仅夔r8受人物储肮”.更嬖“体会人物的内心”.
单元习作婆鼐“受试川动作、Mt,二、神态报,3来&现人物的内
心”・是住四卜第七单元“学习川多种方法,川;人物的特点”•和”
I.笫:单疝学习“结仆只体3例>小;人物的特点”基础上的发雇.
因为肥第一次提出学习这样的表达要求.学习水平只签求“受
试”,不使拔高为“学会”,变不能我求“掌押”.苗参F面的衣:
《统织教M中学习人为I:习作的织JI和发展》.
三、整体感知明确主题
第四单元课时核心目标
语文要素选文课时核心目标
《古峙三首》能借助题II、注群和相关资料,理解占峙内容,体会诗人友达的情感.
他借助注杆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联系.
结合资料,《少年中国说
能结合贡料/解为实现皿国妙想而作出卓越虫献的人物故
体会课文(节选)》
闻读训
&达的思
练要素
想蟠情.《网明川的毁能结合资料,体会《七r之歌》《和平宣j》,邨文衣达的情感的相似
火》之处.
《小岛》结合资料和美钺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公人物的思想整情.
交流平台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短方面的作用.
学习活动二:学会用细节描写将情感表达出来。
学习活动三:梳理单元内容
四、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类别序号单元学习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梳理本单元生字新词,并在具体语境
字词基础中应用。(基础型任务群)
2基础型任务群:能够达到识字要求、大体了解课文
内容,体会爱国之情。
3知道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作用。(发展型学
文学阅读与习任务群)
创意表达4发展型任务群:能够体会作者对国家的热爱。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体会作者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拓展学习7“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升华爱乡爱国情感,(拓
展型任务群)
五、发布任务:
亲爱的*市*小学五年级X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的策划人,陆游诗中写道的“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J是何等的情怀?今天我们要举行“追寻心中
的期盼故事讲演会”,大家踊跃参加。
六、出示评价量表
落实“学教评一体化”
关注学习活动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联系,支持长程学习并及时反馈。《基
础性评价量表》《核心要素达成量表》和《成果展示评价量表》分别进行实时评
价、过程评价和拓展评价,从而实现全程进阶式评价。
基础性评价量表
序号评价稷缠素达成量表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序号1能够认识生菌价内鬻书与生字。自我讲价,《夜律评6*酶秀价
2体药的姬照蝌制阙酶t膜麦吸感格费
节幅球感。
能简单二
3一说自已对二十年后家乡白h想象°☆☆☆
1句中蕴含的结合写作背景,了解杰出
感情。人物的故事了解中国人☆☆☆☆☆☆☆☆☆
的强国梦想。
用细节描写
表达自己的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爱。☆☆☆☆☆☆☆☆☆
2感受。
成果展示评价]量表
课评价内容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
题:书写内容,将对家长
单二十年后的期盼表☆☆☆☆☆☆☆☆☆
元诉说今天的期盼达出来。
整能通过细节描写写
体出当时的氛围或情☆☆☆☆☆☆☆☆☆
识感。
字
(1.5课时)
学习活动一:学好汉字我能行
一、交流预习单,梳理总结识字方法。
二、单元生字我会认
(一)教师出示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
点兵点将,趣味接龙。
多音字我会辨:随机点名。
1.小组比赛读(小组成员随机指定某组成员认读)。
2.多音字认读。
三、单元生字我会写
(一)复习书写方法.
(二)出示重点字,全班接龙说明易错字书写注意事项。练习写字,比比谁
写得规范。
(三)我会自己做标记,标记易错字。
基础性评价量表
序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1能够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
感悟爱国之情。
3能简单说一说自己对二十年后家乡的☆☆☆☆☆☆
想象。
任务一:寻找:诗人心中的期盼
第三学习活动:探心中期待
12《古诗三首》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
是最著名的一篇。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
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3.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
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
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
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
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小组展示朗读。
每组3号同学读诗,相机正音。
小组赛读,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走进诗文,品味诗句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
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3.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
么情感?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即
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
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四、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会
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用自己的话描述本诗所
呈现的画面。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
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2.出示学习目标
①会写“熏、杭”2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③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小组展示朗读。
每组2号同学读诗,相机正音。
小组赛读,以达到正确流利。
2.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
当。
指导:读“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时。注意语气的上扬。请同学读。
3.学生齐读全诗。
三、走进诗文,品味诗句
(一)读诗句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二)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三)入诗境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让
你感到了美?
(四)悟诗情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出示课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熏”与“醉”
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
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统治者()。
板书:忧国忧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林升《长相思》
第三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
心声的。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
“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
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
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
诗。这是第220首。
3.走进作者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
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
定庵全集》。
4.出示本课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小组展示朗读。
每组3号同学读诗,相机正音。
小组赛读,以达到正确流利。
2.指导朗读时注意节奏,读出气势。
3.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该诗的意思。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
1.指导诵读.
2.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
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3.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
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
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
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
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
4.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
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5.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一一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四、拓展延伸
L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作业:诵读默写。
五、出示学习量表
基础性评价量表
序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1能够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
悟父母之爱。
3能简单说一说自己对诗人爱国的体会。☆☆☆☆☆☆
核心要素达成量表
序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
体会作者细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
节描写、诗感。
1句中蕴含的结合写作背景,了解杰
感情。出人物的故事了解中国☆☆☆☆☆☆☆☆☆
人的强国梦想。
用细节描写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
表达自己的爱。☆☆☆☆☆☆☆☆☆
2感受。
应:一百多年前的期盼
板书:12古诗三首
示儿热爱祖国渴望统一
学习题临安邸责问嘲讽忧国忧民
己亥杂诗渴望变革广纳人才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
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
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J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
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整体感知,深入了解圆明园
L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
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
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二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
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
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
想的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三、深入感知,体会自豪与惊叹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
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
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
不可估量。
研读“毁灭”。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
读第5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三。10月
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
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
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
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
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升华情感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
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
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
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
息,我们责无旁贷。
核心要素达成量表
学序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
习体会作者细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
活节描写、诗感。
句中蕴含的结合写作背景,了解杰
动1☆☆☆☆☆☆☆☆☆
感情。出人物的故事了解中国
二:
人的强国梦想。
中
用细节描写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
华
表达自己的爱。
儿2感受。
女的板书圆明园的毁灭崛起
之路损失巨大昔日辉煌化为灰烬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少年中
国说(节选)》
1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节选)》《小岛》,交流课前查阅
的资料。
二、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
L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
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2)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
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
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
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
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
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
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
(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
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
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
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
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
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4)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
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课中小结,体会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
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
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责任重大
英姿勃发
那《小岛》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学习活动三:听将军讲故事
《小岛》
1课时
一、走进文本,走进沧桑岁月
1.课文2-3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写了将军登上无名岛视察的经过以及战士
在艰苦条件下热爱无名岛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将军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将军的?你
是怎么知道的?
将军是个关心战士、不搞特殊、不给海岛添麻烦的人。
(3)“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一句中“重重”的本意是什么?文中含有什么
意思?
(4)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战士们热爱无名岛的呢?
①战士们从老家背土、拿蔬菜种子在无名岛种菜。
②那绿油油的菜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③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全而不畏艰苦。
(5)你是从哪里看出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艰苦的?
天气炎热;蔬菜很难生长;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一周吃一次蔬菜。
2.默读37—38自然段
(1)为什么战士们把菜地设计成“雄鸡形”?(祖国版图的形状像雄鸡一样。
战士们把菜地设计成“雄鸡形”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将军“看到那片雄鸡形的绿色上面,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有什
么象征意义?(象征祖国蒸蒸日上)
(3)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这一自然段既表达了将军为无
名岛战士所感动的崇敬心情,又表达了将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总结提升,升华对祖国的热爱
战士们为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日夜坚守在小小的无名岛上。战士们不怕
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无名岛的思想感情以及将军的高尚品
质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核心要素达成量表
序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
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
感。
1体会作者细结合写作背景,了解杰☆☆☆☆☆☆☆☆☆
节描写、诗出人物的故事了解中国
句中蕴含的人的强国梦想。
感情。
用细节描写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
表达自己的爱。
2感受。
任务三:诉说:今天,我们的期盼
学习活动一:听二十年后我们讲故事
习作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一)》和《回乡偶书(二)》这两首诗,引导
学生体会情感。
导语:“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小时候离开家乡,
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土。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唯有“乡音无改”,
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读一读屏幕上的两首古诗,(出
示《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
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两首诗后的感受。
预设:
(1)我从古诗中知道诗人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老年才回来,他的
心情是激动的、欣慰的。
(2)诗人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相貌变了。孩子们看见诗人都
不认识了,于是就笑着问诗人:“客从何处来?”
(3)贺知章的故居就在镜湖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但镜湖的水
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心头。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结:是啊,贺知章阔别家乡多年,家乡的变化很大,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
有变。同学们,再过二十年,你们可能在远离家乡的大洋彼岸当电脑专家,也
可能在国内某个城市当一名环保志愿者,也可能是一名时装设计师,还可能是
在异地务工的普通人……。不论你在哪个地方,也不论你在干什么,家乡一定
会珍藏在你的记忆深处。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
面就让我们大胆想象,放飞自己的心灵,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话题,写一
篇习作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描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2)教材中给出的说明性文字强调了什么?
明确:要大胆想象,列出习作提纲。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
明确:想象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1)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家乡的变化。(2)详细描述归乡见闻,
这是习作的重点。可以从家乡环境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和亲人、朋
友久别重逢的场景,家乡人的精神生活这几个方面来选择写作的内容。具体选
择哪几个方面来写,要根据自己的构思而定。在描写家乡的变化的时候,可以
采用今昔对照的方法,突出家乡变化之大。(3)注意把写景、叙事与抒发感情
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表达那份浓浓的故乡情。
3.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列写作提纲。
明确:
开具——事情的起国:时闾、地点、人物、本件。
f外:家,的房子柝是由电脑控制的•
二十今后第11门:装才影像感应罂.自动报警.
*乡一坪耳曜坟内客厅而辟入服务.有玳总%
I卧室:灯由动寄座,埴推韵色依言更换•
・是——抒发情感:感叹麻>二十年后的巨大变化•好发拣爱之情.
4.交流写作提纲,同学间进行评议。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经过讨论和列写作提纲的练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习作
的要领。下面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完成本次习作。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问题,启发思考。(教师出示问题。)
①你的家乡有哪些主要景致?二十年后,家乡的景观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二十年后,你回家乡的途中会看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展开想象,
说一说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会发生哪些改变。
③想象自己的亲人、朋友、师长会有什么变化。你打算拜访哪些人?你们
久别重逢,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④你回家乡有什么趣事发生?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拓展材料。
交流范例预设:
(1)二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人们都使用太阳能,都住上了太阳能环保房
子。
(2)二十年后的家乡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也有许多人住进了别墅。每座别墅
都是由一种特殊材料打造而成的,坚固得很。里面的一切物品都装有感应器,
是通过人的思维来控制运行的。
(3)二十年后,我来到了家乡的公园。公园的变化非常大,已经变成智能化
管理的了。
(4)二十年后的家乡建起了许多漂亮的别墅。我打开家门,跑出来一个机器
人。椭圆形的脸,两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长方形的身体,胸前还有一个屏幕,
显示的是一张家庭地图,可以看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爸爸妈妈还是那么年轻,
坐在桌子前等着我回家呢。
(5)二十年后,我来到了母校门口,等待与同学见面。忽然一阵狂风袭来,
一艘庞大的飞船降落在学校的操场上,从里面走出刘大队长,现在他己经成为
大科学家了。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述说着家乡各种各样的变化,让
我们感受到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那就请大家带着奇思妙想去大胆地畅想未来
家乡的变化,把自己家乡的变化描绘得多姿多彩!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写好习作初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善写
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1)想象是否合理;(2)中心是否突出;(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
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能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处理想象不合理的地方:(2)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
容;(3)改正不合逻辑和不通顺的语句;(4)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五、组内交流,进行赏评
1.小组内传阅文稿,组员之间分别选出2.最值得推荐的和最值得修改的两
篇文章,并注明相关原因。
2.组内成员一一评析,作好记录。
六、小组汇报,共同赏析
L优秀作品
(1)各组代表挨个发言。
(2)朗读好文章,生轮流展示优秀作品并说明作品优秀的理由。
(3)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一说有没有更好而建议。
(4)教师及时点拨。
2.最值得修改作品
(1)展示作品,同学们出出良策。
(2)教师及时总结点豫。(注意重点,分清主次;抓住特点,表达有序等)
(3)该生明白问题,自行修改。
七、多元评价,提升能力
L自改。结合讲解,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内互改,找出小组内同学文章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交流再
修改。
3.对比自己修改前后的作文,你有着哪些收获。
八、教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课下我们继续再修改自己的习作,相信你
一定有更多的收获!
成果展示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
书写内容,将对家长
二十年后的期盼表☆☆☆☆☆☆☆☆☆
诉说今天的期盼达出来。
能通过细节描写写
出当时的氛围或情☆☆☆☆☆☆☆☆☆
感。
积累与运用名言警句
语文园地
1课时
一、情境导入,走进园地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
们进入语文园地四,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结合
老师的提示,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
(1)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是
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感情。
(2)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等来体现课文的感情。如,《圆明园
的毁灭》地1自然段,可以读得一些;《少年中国说》的第三自然段应
该读得一些。
2.词句段运用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组词语,请你用心读一读,结合已有的积累或借助
词典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洛阳古墓博物馆人才引进招录专业技术人员2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班组安全标准化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河南省职工医院招聘护理人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河南新乡市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班组安全建设培训的收获课件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健康局赴高校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药品冷链成本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5江西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招聘辅助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湖南开放大学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2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云浮市“粤聚英才粤见未来”招聘教育人才8人(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修订宣贯解读课件(原创内容丰富且全)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招聘真题
- DB31/T 1377.4-2022实验鸡和鸭第4部分:设施及环境
- 2025邮储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他人借车免责协议书
- 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 公司代经营合同范例
- 中医减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推土犁司机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解读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