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创新人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2讲_第1页
高考历史创新人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2讲_第2页
高考历史创新人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2讲_第3页
高考历史创新人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2讲_第4页
高考历史创新人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2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试说明考查角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7·课标全国Ⅰ,3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2.(2016·课标全国Ⅲ,32)古希腊神话的人文精神3.(2015·课标全国Ⅱ,40)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及价值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民主政治“人”人和人类社会“人是万物的尺度”自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人”人类社会理性理性主义『史论观点』

苏格拉底的贡献及影响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巧学妙用]【形象记忆】

人文精神的起源【易错易误】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关系(1)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2)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图解历史】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考法1史论阐述类——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考题1】

(2017·课标全国Ⅰ,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方法突破』 ★明立意从西方人文精神诞生的原因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首先,明确材料的时空“公元前9至前8世纪”“希腊”;其次,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清误区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易把神与人的高度一致性错误归结为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理性占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代表人文精神的成熟阶段。

『史论链接』

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背景 (1)经济:希腊工商业得到发展,海外贸易频繁,奴隶制经济繁荣。 (2)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3)思想:公元前7~前5世纪中期,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先哲们由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特别强调人的价值。考法2史料主旨类——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考题2】

(2016·课标全国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方法突破』 ★明立意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 ★清误区本题属于历史情景型选择题,难度较小。考生易错选希腊人反对神灵崇拜,该话剧表面上为反对神灵崇拜,实质是强调人的伟大与价值。『史论链接』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考法3史料主题类——古代东西方人文思想的比较史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读史用史』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10分)

提示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孔子:提出了“仁”、“礼”。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与中国早期儒者在关于“人”的认识上的差异。(15分)提示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早期儒者强调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早期儒者强调社会等级秩序;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平等,突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否认绝对权威。③义利观不同。早期儒者重义轻利,注重道德修养;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方法突破』

回答历史事件异同点的关键是寻找正确的比较角度,并据此归纳相关联知识。如概括智者学派与中国早期儒者在关于“人”的认识上的差异,难度较大,可从人的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义利观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史论链接』

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如希腊先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中国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等等。 ②都强调道德的作用。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2)不同点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③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古希腊人文思想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考法4开放探究类——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史料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读史用史』

史料反映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结合材料简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12分)

提示二者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他们的思想成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方法突破』☆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简述类历史试题的解答主要分两步:“是什么”和“如何评价”。(1)“是什么”:本题简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先根据史料归纳二者的哲学主张。(2)“为什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进行分别评价。如考生回答了智者学派的不足之处,不符合题意(“贡献”)。『史论链接』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相同点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不同点哲学研究的重点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识社会”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道德,“认识你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