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秋词(其一)[唐]刘禹锡知人论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曾和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官。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等。有《刘梦得文集》。写作背景知识备查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的。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了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时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整体感知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liáozhāoxiāo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冷清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晴空之中,一只鹤振翅高飞,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到了蓝天。冷清萧条春天悲叹整体感知推开蓝天精读细研1.从诗歌首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觉——寂寞、萧索、悲凉,“自古”和“逢”,极言人们悲秋这一传统的时代之久远,以及人们不可改变的思维模式。2.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第一句先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悲秋的传统。第二句直抒胸臆,以“胜春朝”来热情赞美秋天,态度鲜明地否定了悲秋的论调。诗人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3.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4.后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诗人借鹤寄托了什么?
描绘了一幅万里晴空白鹤冲云而上的画面。鹤是隐士之风和君子之德的象征。本诗中诗人以鹤自喻,表达了自己的孤高不群和高远志向,以及在厄运面前奋斗不息、积极、乐观、向上的高洁情操。精读细研5.当人生道路上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能从诗人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悲观失望,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要有顽强不屈,奋斗不息的精神。精读细研课堂小结概括主题
这首诗中,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以一鹤直冲云霄,表现了自己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夜
雨
寄
北[唐]李商隐知人论世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他的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写作背景知识备查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851—855,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整体感知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zhǎng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回家的日期还没有定啊,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天的池塘涨满了水。何时(我才能回到家乡,和你)在西窗下剪烛长谈,那时我再(对你)追述今晚在巴山面对夜雨时的心情。整体感知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水位升高何时将要回头说,追述精读细研1.请赏析首句中“期”字重复使用的妙处。
一问一答,将“归期”的希望和“未有期”的失望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欲归不得的愁苦、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请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涨”字的妙用。
“涨”字用词准确,极富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3.“秋”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既点明季节,又渲染孤单、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孤寂、落寞的心情。精读细研4.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两句笔锋一转,由实到虚,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快乐情景,把眼前的凄苦化作未来团聚的快乐,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5.“巴山夜雨”一词是象征离别之情的代用语,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反复修辞,虚实结合。第一次是实写,点明巴山环境,渲染孤单悲凉的气氛;第二次是虚写,写想象中重逢的情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期盼之情。课堂小结概括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环境的抒写和对来日重逢谈心场面的遐想,阐发了孤寂的情怀,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其诗语言平易晓畅,饱含爱国热情,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写作背景知识备查
本诗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八岁。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积极主张抗金,反复呼吁国家统一,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陷害,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整体感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lánshùjiāng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村落里,并不为自己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那风雨交加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整体感知孤寂荒凉的村庄躺卧不起,形容老病这里代指边关守卫披着铁甲的战马夜将尽不为自己哀伤精读细研1.请简要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一句。
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僵卧”,写出了老人的病弱;“孤村”,写出了老人处境十分艰难。而“不自哀”三字颇有力量,显示出诗人崇高的气节与情操。2.“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一句言志。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内心仍然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年近古稀,又卧病在床,却仍有戍边之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精读细研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有何作用?
这一句实写。既照应题目,又由“卧听风吹雨”,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铁马冰河”梦境的描述。
一语双关: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4.试赏析“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
这一句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幻化出一个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无法上阵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诉诸梦境。课堂小结概括主题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的梦中还希望能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抒发了诗人炽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潼
关[清]谭嗣同知人论世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9月政变发生,被捕入狱,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写作背景知识备查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14岁的谭嗣同面临的祖国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为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知潼
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shùtóngsìcù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译文:从古至今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平原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了。整体感知久远指潼关簇拥黄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拘束精读细研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首句写潼关的历史和气势,“终古”点明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簇”不言高而高度自见,烘托了潼关城的高耸、壮阔。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2.“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描绘了一幅黄河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拘束的雄壮画面。流露出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福泉市4月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佛山市商务局招考专业技术雇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招聘(36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届春季雅砻江公司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江苏连云港灌江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第二批)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招录3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招商(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贵州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雄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9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两类人员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伟星PPR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高段课标解读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艺术展演活动策划公司简介范文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课件-第一章 公路损坏分类与识别
-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计划
-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维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精神病症状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