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课件-【第14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_第1页
《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课件-【第14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_第2页
《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课件-【第14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_第3页
《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课件-【第14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_第4页
《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课件-【第14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1—3岁为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了解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特点,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发育评估方法,从而更好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促进措施,这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幼儿期亦是神经发育的“黄金时期”,其动作、语言、感知觉、认知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幼儿期的儿童已能自由行动,各种动作迅速发育,防范意外伤害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幼儿期的儿童还因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呼吸系统疾病相对增多,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了解幼儿期儿童的体格神经心理发育特点,采取相应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范感染与意外伤害,可促进体格、神经、心理的全面发展。本章导语(1)知晓幼儿体液平衡和呼吸、消化、免疫及心血管系统的特点。(2)能够正确评估幼儿生长发育水平,识别出发育异常的幼儿。(3)掌握幼儿期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学习目标本章导览1—3岁幼儿发展和评价1—3岁幼儿发展水平和评价1—3岁幼儿发展促进措施1—3岁幼儿病理生理特点第一节1—3岁幼儿病理生理特点案例导入9月份新生入园的热闹刚刚结束,很快到了金秋十月。随着季节的转变,班上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有些小朋友感冒好后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又开始发热咳嗽了。新来的班主任佳佳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着急!年长的陈老师告诉她:托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抵抗力弱,易在换季的时候生病,而且容易交叉感染,到了中、大班情况就会好很多。佳佳老师有点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她在空余时间去一个中班看了看,果然比托班出勤率高很多。案例导入想一想:面对托班幼儿易交叉感染的这种情况,保教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幼儿反复交叉感染,增加幼儿的出勤率呢?一、体液平衡特点体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的正常。体液分布于血浆、组织间隙和细胞内,前两者合称为细胞外液。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的比例与成人相近,幼儿体液内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近。幼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水的需要量较成人相对较大,每日需100—140毫升/千克。幼儿期的体液代谢特点,使儿童极易出现体液平衡紊乱。婴幼儿生长发育快,体液代谢也较成人快,婴幼儿每日水的出入量约为其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1/7。二、呼吸系统特点幼儿期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成人的差异1(1)鼻腔较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2)炎症时,后鼻道易堵塞而引起呼吸困难。(3)鼻窦发育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时较少引起鼻窦炎。(4)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因而鼻咽炎易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5)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易引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6)右支气管短粗,异物较易坠入右支气管。(7)幼儿胸廓短、呈桶状,肋骨水平位、肋间肌欠发达,呼吸储备能力差,较易引起呼吸衰竭。幼儿期的生理特点2(1)呼吸频率快,约25—30次/分。(2)为腹式呼吸,呼吸肌易疲劳。(3)肺活量小,约50—70毫升/千克。(4)潮气量小,约6—10毫升/千克。(5)气道阻力大。(6)呼吸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三、消化系统特点幼儿期儿童的饮食内容和形式较婴儿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过渡到半固体、固体饮食,食物种类多样化,但其咀嚼和胃肠消化能力还不健全,如果喂养不当易发生消化紊乱。幼儿期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结肠无明显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肠壁薄故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加之口服耐受机制尚不完善,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等过敏原可经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幼儿期胰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易受炎热天气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幼儿期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菌群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四、免疫系统特点幼儿免疫系统属于从婴儿向学龄儿童过渡且不断成熟的阶段。幼儿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逐渐接触抗原,建立免疫记忆。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于1岁时达成人水平。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达成人水平。IgA于2—4岁时达成人水平。小于胎龄儿在1岁以后T细胞数量才赶上同龄正常儿。约2岁后CD4+/CD8+比值和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才接近成人水平。五、心血管系统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且易加速。体力活动、哭闹时或精神紧张,心率也明显增加。儿童心率测定需在安静时进行。通常1—3岁儿童的心率约120次/分,常波动于85—187次/分。不同年龄儿童的血压不同,儿童年龄越小,血压越低。正常情况下,1岁以上儿童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0—40毫米汞柱。1岁平均收缩压96±30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66±25毫米汞柱。2岁平均收缩压99±25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64±25毫米汞柱。3岁平均收缩压100±25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67±23毫米汞柱。第二节1—3岁幼儿发展水平和评价一、体格生长发育(一)体格生长的总规律123生长的连续性生长的非匀速性、阶段性生长的程序性4生长的个体差异(二)衡量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的增长1

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约2.5—3千克,即2岁时体重约达出生体重的4倍(12—13千克)。2岁至青春前期儿童体重增长缓慢但较恒定,年增长值约为2—3千克左右。

1—6岁体重粗略估计可用以下公式:体重(千克)=年龄(岁)×2+8。身长的增长2

幼儿出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逐渐减慢,全年约增12厘米,即2岁时身长85—87厘米左右;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速度较稳定,约5—8厘米。

2岁后估计身长(高)公式:身长(高)(厘米)=年龄(岁)×7+77。头围3

头围是指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代表头颅的大小和脑的发育程度,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胸围4

胸围为平乳头下缘经肩胛下角绕胸一周的长度,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肺的发育情况。上臂围5

上臂围是绕儿童左侧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一圈的长度,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情况。皮下脂肪6

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可反映皮下脂肪的情况。常用的测量部位有:①腹壁皮下脂肪;②背部皮下脂肪。身体比例和匀称性7

(1)头与身长(高)的比例。

(2)体型匀称。

(3)身材匀称度。

(4)指距与身高。(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骨骼1

(1)颅骨。(2)脊柱。(3)长骨。牙齿2

牙齿的生长与骨骼有一定的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28—32个)两副牙齿。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大多于3岁前出齐。(四)体格生长评价1.评价原则①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长)和体重,3岁以下儿童应常规测量头围,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有坐高、胸围、上臂围等。②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即规范的测量方法。③选择恰当的生长标准或参照值。④定期评估儿童生长情况,即生长监测。2.评价内容(1)生长水平。(2)生长速度。(3)匀称度。3.数据统计学表示方法(1)均值离差法。(2)百分位数法。(3)标准差的离差法(Z评分)。(4)中位数法。4.生长曲线的应用生长曲线是将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格生长标准值(参照值)按百分位数法或标准差单位的等级绘成曲线图。其优点是能直观、快速地了解儿童的生长情况,通过连续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生长趋势和变化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的现象,以便早发现、早干预,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它还可供家长使用,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生长情况有所了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育儿水平和自我监测营养和健康状况的能力。二、神经心理发育(一)感知觉发育感觉发育1(1)视觉发育。(2)听觉发育。(3)味觉与嗅觉。(4)皮肤感觉。知觉发育2(1)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体位和方位等。(2)深度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三维空间中提供的信息,它能使人脑感知物体厚度和物体与我们的距离。(3)时间知觉是个体对时间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能力。(二)运动发育大运动1

大运动是身体对大动作的控制,使儿童能够在周围环境中活动,如抬头、坐、爬、站、走、跑、跳等。精细运动2

精细运动是指较小的动作活动,如伸手抓物、抓握物品、涂画、叠方积木、翻书、写字等。(三)语言发育

(四)个人—社会能力发育123语言前期(发音与学语,0—12个月)初语言期语言期123进食能力穿衣能力如厕能力4社会/游戏能力(五)认知发育认知是人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属行为发育范畴。认知发育从感知开始到理解,以后涉及思维、记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儿童认知发展做了阶段划分,具体表现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六)注意发展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起维持某种心理活动指向性和集中性的作用。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努力;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幼儿期注意稳定性差,不仅容易分散和转移,而且注意的事物和时间都很有限。而注意对于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可通过玩具、游戏和有趣味及适合年龄特点的活动等来促进其有意注意的发展。(七)情绪、情感发展情绪是个体的生理或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和表现,其表现程度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和早期环境质量所共同决定的。情绪的构成有主观体验、外部表情和生理唤醒三部分,如喜怒哀乐、同情、愧疚、焦虑等各种表现。幼儿的情绪情感具体发展过程如下:1岁时见到新奇事物可表现出惊奇;1.5岁左右的幼儿可表现出不安、内疚、自豪、嫉妒等情绪;2岁左右能清楚地表达骄傲和同情;2—3岁的幼儿开始认识到情绪与愿望满足的关系。(八)个性和性格发展个性是个人处理环境关系与他人不同的习惯行为方式和倾向性,是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行为风格等。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性格,其次是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游戏项目对幼儿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引导他们在成长中凸显个性风格。每个幼儿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认识和想法,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并时刻留意幼儿的个性喜好,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使不同个性的幼儿获得细心的呵护和关怀,确保其个性能够充分展示出来。(九)气质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与生俱来,受遗传控制,不易随环境改变。气质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情绪、意志)、速度(操作、适应)、稳定性(情绪、注意)、灵活性(反应性)和指向性(内向、外向,兴趣)等方面,包括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注意广度与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阈等9个气质特征。儿童气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容易型。(2)困难型。(3)启动缓慢性。(4)中间型。三、神经心理发育评估(一)筛查性评估

(二)诊断性评估12丹佛发育筛查法年龄及发育进程问卷123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格赛尔发育量表斯坦福—比奈量表第三节1—3岁幼儿发展促进措施一、体格生长的促进措施(一)合理膳食123平衡膳食选择适宜的食物品种注意合理烹饪4重视饮食卫生5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二)体格锻炼123穿衣要适宜,避免过多户外活动开窗睡眠和户外睡眠4日光浴5体操二、神经心理发育的促进措施(一)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发展,是针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的婴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早期发展的年龄主要是在3岁以前,目的是发挥幼儿的潜力,提高智力,增进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对于接受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儿童,表现为智商水平提高,学习能力更好,接受教育程度增加,并且较少出现打架或其他严重暴力行为。(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原则123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和经常性因地制宜采取措施4家长参与,全面促进5尊重儿童的个性,注意趣味性和灵活性(三)儿童早期发展的内容和方法123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语言训练456认知训练社会交往训练数概念发展训练三、幼儿图书的选择(一)从选材来看适合1—3岁幼儿的书内容应具体生动,以幼儿为中心,主题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使得幼儿能够对书的内容有亲切感,对角色有认同感,从而和故事中角色发生心灵的共鸣。(二)从形式上看对于低幼儿童而言,图画书中的插画是最重要的。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