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二〇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1页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二〇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2页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二〇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3页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二〇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4页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二〇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

二O二三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赤峰金麒麟碎石有限责任公司

二。二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1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2

第一节方案编制概况...............................................2

第二节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T程内容及完成情况.................2

第三章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5

第一节本年度的主要生产指标计划...................................5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6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6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11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12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的确定.................................12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12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13

第六章经费预算....................................................16

附图

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比例尺1:1000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基本信息表

矿山企业基本信息表

矿山名称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

采矿权人赤峰金麒麟碎石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采矿许可证号C1504002009117120043400发证机关赤峰市自然资源局

有限期限2021年11月13日至2023年11月130发证日期2022年1月

矿区地址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村

经纬度坐标东经:119。02’21"—119。02'35”;北纬:42。20’16"-2。20’25"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小型

开采矿种建筑用玄武岩采矿方式露天开采

矿区面积0.085knr生产现状生产

建矿时间2015年设计生产能力5.00万立方米/年

设计服务年限6.69年实际生产能力5.(X)万立方米/年

剩余服务年限4.9年开采深度763m-610m

查明资源储量433296m3剩余资源储量433296m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点号XY

14689602.286340420938.3566

矿区范围

拐点坐标

24689873.556840420938.3561

34689873.557240421251.5771

44689602.286740421251.5775

基金计提基金使用

矿山企业联系方式

联系人手机号

通讯地址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村邮编

固定电话E-mail

1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第一节方案编制概况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情况:

1、2015年11月,由赤峰冠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赤峰市松山

区金麒麟碎石厂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2011.1・2014.8.1)》,以

下简称“一分期治理方案”。

2、2016年7月,由赤峰冠诚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赤峰国源地产评估

有限公司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

第二节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

(一)一分期治理方案设计的治理工程:

1、露天采场东部地段:削坡2800m3,设置网围栏350m,设置监测点12个,

覆土968m1种草3766m3。

2、工业场地内废渣场:废石清运l5300m3。

(二)治理方案(首期)设计的治理工程:

I、露天采坑:露天采坑预测新增露天采坑面积22048m2,剥离厚度为表土

厚度约0.5m,剥离土石量约U024m3,剥离土石全部用于露天采坑西侧垫坡。

剥离技术:采用人工及机械将表层风化带剥离,满足直接采矿的要求。

2、露天采坑西侧:清除露天采坑西侧超出采矿范围部分的危岩体,清理的

清理长度约143m,清理厚度为不稳定岩体厚度,即顶部风化带厚度约为

2.5-4.5m,清理危岩体量约429m3;另外将露天采坑超采区南侧部分边坡削坡处

理,削坡面积747m2,削坡高度13-25m,控制削坡角度35°左右,削坡总量约

9711m3。将废石场废石清运至露天采坑西部超采部分进行垫坡,以放缓边坡角

度至35°,之后将表土存放场内剥离的土石清运至露天采坑西侧。总计回填废

石量1530()13,土石量Il()24m3。之后在垫坡后场地进行覆土2668m3。种草恢复

植被4620m2o

2

3、废石场:近期将废石场废石全部清运至露天采坑西侧,用于垫坡处理,

清理废石总量1530()nf。具体工程量见工程量清单表2-1,治理区拐点见表2-2。

表2・1治理区工程量统计表

治理单元面积治理措施单位工程最

危岩体清理m3429

岩体削坡m39711

露天采坑西侧边坡4620

覆土m32663

种草肝4620

废石场4660清运m315300

表2・2治理区拐点坐标表

治理区序号XY治理区序号XY

101468973540420821129468971840421127

102468973840420826露天采)421115

103468974340420849131468969640421114

10446897484042088220146897384()420820

105468975840420901202468972240420785

106468976240420923203468970040420771

107468976140420946204468968640420753

108468976040420956205468967440420753

109468975340420973206468965440420771

110468972840421(X)6207468965840420798

111468970740421()44208468965940420840

112468969740421076209468966540420844

113468971640421106210468966240420847

114468970640421113211468966440420856

露天米1/L

115468970340421114露天采坑212468967440420853

116468969640421114西侧213468967840420853

11746897364042082021446896894()420837

118468977040420820215468968340420820

119468977440420831216468969340420820

120468977940420842217468969740420820

121468979240420864218468970140420820

122468981440420900219468970540420820

123468982840420920220468970840420820

124468982240420944221468971240420820

125468980940420993222468971840420820

126468980040421023223468972640420820

127468980040421134224468973840420820

128468972640421134309468963740421105

301468968540420999310468963640421074

302468968640421007311468963640421066

303468968240421036312468963440421060

304468967840421070废石场313468962440421033

废石场

305468967240421105314468963240421023

306468967140421115315468965940421013

307468965040421116316468968240421001

308468963640421116317468968540420999

3

(三)2022年度治理设计的治理工程;

1、完善前期治理区:对前期治理的区域进行补种补植。混合撒播草籽,种

植面积4620m2。

2、磅房北东侧边坡:对磅房北东侧边坡进行修坡整形,则坡面整形工程量

为200m3;修坡整形后对场地进行覆土整平,覆土整平工程量为132m3;对场地

覆土整平后撒播种草,种植面积440m2。

3、废石场:对废石场内的废石进行清运,清运工程量为15106m\清运完

成后对场地进行覆土整平,覆土整平工程量为3771m3;对场地覆土整平后撒播

种草,种植面积12571m2。

二、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完成情况

1、一分期治理方案执行情况

应采矿权人的邀请,2017年8月,赤峰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关专家对内蒙古自

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一分期治埋方案治埋内容进行了现场验

收,治理内容及工程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专家组同意该工程通过验收,并颁发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程验收意见书》(编号17089)。

表2-3一分期设计治理内容及完成情况一览表

治理区名称设计治理工程完成治理工程验收情况

削坡2800m3,设置网围栏削坡2800m3,设置网围栏

露天采场350m,设置监测点12个,350m,设置监测点12个,

覆土968m3,种草3766m3。覆土种草。

968m3,3766m3已通过验收

工业场地内废渣

废石清运153000?废石清运15300m3

2、治理方案首期(2017-2019)执行情况

应采矿权人的邀请,2020年5月,赤峰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关专家对内蒙古自

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四家碎石矿治理方案苜期治理内容进行了现场验收,

治理内容及工程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已通过验收。

3、2022年度治理执行情况

矿山已对2022年度设计的磅房北东侧边坡进行治理完成,但设计的废石场因

治理工程量较大,矿山未能完成其治理,本年度洛继续对该废石场进行治理。

4

第三章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

第一节本年度的主要生产指标计划

矿山目前处于停产状态。2()23年度未计划投入生产,故本年度本矿山未设

计生产计划。

5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根据现状调查,矿山现状存在的地表单元有:露天采场、1号工业场地、2

号工业场地、料堆1、料堆2、办公生活区1、办公生活区2、办公生活区3、矿

区道路、磅房、废石场。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0223-2011)附录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矿山

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

矿区位于低山区,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未发生过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经过

实地调查与访问,详细分析如下:

1、崩塌

根据现场调查,矿区内山体稳定,未曾发生过崩塌地质灾害。露天采场现状

调查边坡较稳定,现状未见崩塌痕迹。现状条件下矿区内崩塌灾害不发育。

2、滑坡

根据现场调查,矿区内露天采场、工业场地、料场、废石场及矿区道路未见

滑坡灾害。

3、泥石流

矿区地貌属低山区,内含有微地貌山间谷地。现状条件下未发现有形成泥石

流的物源体,评估区内泥石流灾害不发育。

4、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矿区内及附近无大型水源地和开采油气资源等活动,矿区生活需水量较小;

含水层内没有淤泥等压缩性土体;现状条件下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不发育。

5、地面塌陷

矿区内基底无井坑、墓穴、人防地道,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现状条件

下地面塌陷灾害不发育。

6、风蚀沙埋

矿区内及周围未见流动、半流动、固定沙城或沙地。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风

蚀沙埋灾害不发育。

6

7、冻胀融陷

矿区地下最大冻土深度2.00m。地下水位埋深超过最大冻土深度。现状条件

下冻胀融陷灾害不发育。

综上所述,现状评估认为: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

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

二、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

1、含水层结构破坏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含水层标高约

560m,采矿最低标高610m),前期开采仅对地层上部造成一定的破坏,未见地

下水,其影响程度为较轻。

2、矿坑疏干水对含水层影响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无需疏干地下水。现状条件下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

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

矿区及周围无地表水体,据实地调查,在现状条件下,矿山活动对矿区及附

近村庄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无影响。

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

该矿矿石不含有毒有害成分,露天采坑外排水质与当地农牧业生产抽取的

地下水一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矿山现状条件下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

三、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

1、露天采场

位于矿区中部,占地面积63321m2,沿山体顺坡开采形成,北侧及西侧形成

边坡,采场东西长约410m,南北宽约155m,边坡高度5-60m,较陡立,倾角约

80°,采场底部堆放有部分废石,现状露天采场对地表形态、植被等发生直接的

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产生影响,见照片4-1。

照片4-1露天采场

2、1号工业场地

1号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西南侧,占地面积12876m2,主要包括配电室、粉碎、

筛分设备等,工业场地建立于露天采坑底部平台之上,场地建设破坏了地形地貌

7

景观。见照片4-2。

照片4・21号工业场地

3、2号工业场地

2号工业场地位于采矿许可证东南侧,占地面积17192m2,主要包括配电室、

粉碎、筛分设备等,工业场地建立于露天采坑底部平台之上,场地建设破坏了地

形地貌景观。见照片43。

照片4・32号工业场地

4、料场1

料场1位于1号工业场地南侧,东侧紧邻办公生活区2,占地面积12256nr,

矿石堆长33m,宽16-24m,堆积高度3-22m,堆积矿石为前期筛选、粉碎的矿

石,堆高2-5m,坡角35-45°,场地建设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破坏了地形地貌景

观,见照片4-4。

照片4・4料场1

5、料场2

料场2紧邻办公生活区3西侧,占地面积10441m2,堆积高度3-llm,坡角

35-45°,堆积矿石为前期筛选、粉碎的矿石,堆积方量17811m3,场地建设形

成的人工堆积地貌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见照片4-5。

照片4・5料场2

6、办公生活区1

办公生活区1位于科场1西南侧,占地面积2741m2,为办公室、厨房等建筑,

场地为矿山废石堆积、整平后建设而成,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切坡长度75m,

高度l-5m,坡度30-50。,场地建设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见照片4-6。

照片4・6办公生活区1

7、办公生活区2

办公生活区2位于料场1东南侧,占地面积1084m2,为办公室、厨房等建

筑,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切坡长度55m,高度l-7m,坡度30-60。,场地建设

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见照片4-7。

8

照片4-7办公生活区2

8、办公生活区3

办公生活区3位于料场2东南侧,占地面积1920m2,为办公室生活等建筑,

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切坡长度25m,高度l-3m,坡度30-40。,场地建设破坏

了地形地貌景观。见照片4-8。

照片4-8办公生活区3

9、矿区道路

连接各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及料堆平台、办公室等之间的道路,供矿石等运

输,长度4466m,宽度约4m,面积17864m2。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

见照片4-9o

照片4.9矿区道路

10、磅房

磅房位于办公生活区2西北侧,占地面积665m2,为矿车过磅场所,场地东

北侧存在切坡,切坡长度50m,高度l-3m,坡度30-40。,场地建设破坏了地形

地貌景观。见照片4-10。

照片4・10磅房

11、废石场

废石场位于2号工业场地东北侧,占地面积12571m2,废石顺坡堆放,堆放

高度3〜33m,边坡角35。〜60。,现状堆放废石方量15106n?,堆积矿石为前期

筛选、粉碎的矿石,场地建设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见照片

4-ilo

照片4・11废石场

详见表4-1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表。

表4-1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表

地质环境分区面积(n?)特征影响程度

占地面积63321m2,沿山体顺坡开采形成,北侧

及西侧形成边坡,采场东西长约410m,南北宽

露天采场63321严重

约155m,边坡高度5-60m,较陡立,倾角约80。,

采场底部堆放有部分废石。

1号工业场地12876主要包括配电室、粉碎、筛分设备等,工业场地较严重

9

建立于露天采坑底部平台之上。

2号工业场地17192主要包括配电室、粉碎、筛分设备等。较严重

占地面积12256m2,矿石堆长33m,宽16-24m,

料场112256堆积高度3-22m,堆积矿石为前期筛选、粉碎的较严重

矿石,堆高2・5m,坡角35-45。。

占地面积10441m2,堆积高度3・Om,坡角

料场210441较严重

35-45°,堆积矿石为前期筛选、粉碎的矿石。

为办公室、厨房等建筑,场地为矿山废石堆积、

办公生活区12741整平后建设而成,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切坡场较严重

地75m,高度l-5m,坡度30-50。。

为办公室、厨房等建筑,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

办公生活区21084较严重

切坡长度55m,高度l・7m,坡度30-60。。

为办公室生活等建筑,场地西北侧存在切坡,切

办公生活区31920较严重

坡场地25m,高度l・3m,坡度30-40。。

连接各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及料堆平台、办公室

矿区道路17864等之间的道路,供矿石等运输,长度4466m,宽较严重

度约4m,面积17864m2c

为矿车过磅场所,场地东北侧存在切坡,切坡长

磅房665较严重

度50m,高度l-3m,坡度30-40。。

占地面积12571m2,废石顺坡堆放,堆放高度3~

废石场1257133m,边坡角35°-60°,现状堆放废石方量较严重

15106m3,堆积矿石为前期筛选、粉碎的矿石。

合计152931//

四、土地损毁现状评价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幅号K50Go40081及相关资料,矿区土地资源类型包

括其他草地、采矿用地,矿山现状破坏的土地类型为其它草地及采矿用地。损毁

土地类型及破坏方式见下表4-2o

表4-2土地损毁现状评估表

面积占用土地类型

地质环境分区土地权属

面)编号地类编号地类

露天采场6332104草地043其他草地

1号工业场地1287604草地043其他草地

2号工业场地1719204草地043其他草地

料场11225604草地043其他草地

料场21044104草地043其他草地

04草地043其他草地夏家店乡

办公生活区12741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四家村

办公生活区2108404草地043其他草地

办公生活区3192004草地043其他草地

矿区道路1786404草地043其他草地

磅房66504草地043其他草地

废石场1257104草地043其他草地

合计152931/////

10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

矿山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本年度未进行生产计划,本年度无新增工程单元。

预测矿山未来开采形成的场地与现状基本一致。以下不再赘述。

矿山采矿方式为露天开采,现状已形成较高较陡立边坡,预测在未来采矿过

程中,在机械震动、雨水冲刷等作用下,使原岩应力平衡遭到破坏,使岩体发生

变形、开裂,露天采场边坡可能发生崩塌灾害,崩塌将影响矿山施工作业人员及

其他人员以及设备等。预测评估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

严重。

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影响程度较轻,但随着后期采矿工作进行,不排除

矿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故矿山应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关设计施

工,并实施监测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11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的确定

1、治理区及土地复垦责任区确定的原则、依据

(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预测结果,进行治理区的确定。

(2)治理区的确定要与矿业生产相协调,应治、可治场地必须治理。

(3)结合前期治理方案,对于治理方案治理效果不显著,有待进一步完善

治理区块或未实施的治理工程列入本年度治理范围,对于应治可治必须治理。

2、治理区及土地复垦责任区确定

治理区域范围包括已存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区域及矿业活动影响区域。土地

复垦责任范围为复垦区中已损毁的土地。

现状及预测矿山受采矿活动影响破坏的单元包括:露天采场、1号工业场地、

2号工业场地、料堆1、料堆2、办公生活区1、办公生活区2、办公生活区3、

矿区道路、磅房等工程单元。

2022年度设计的废石场因治理工程量较大,矿山未能完成其治理,本年度将

继续完成对该废石场的治理。

综上所述,确定本年度主要治理区:1、露天采场东侧、2、露天采场西侧边

坡;3、废石场;4、完善前期治理区。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一、露天采场东侧

1、回填

利用废石场的废石对露天采场东侧采坑进行回填,回填面积6725m2。回填

工程量为14589m3。

二、露天采场西侧边坡

2、覆土整平

都露天采场西侧边坡进行覆土整平,覆土整平面积783m2,覆土整平厚度

0.3m,覆土整平工程量为235m3。

3、撒播种草

对场地覆土整平后撒播种草,种植面积783m2。

三、废石场

12

1、清运

对废石场内的废石进行清运,清运工程量为:5106113

2、覆土整平

清运完成后对场地进行覆土整平,覆土整平面积12571m2,覆土整平厚度

0.3m,覆土整平工程量为3771m3。

3、撒播种草

对场地覆土整平后撒播种草,种植面积12571m2。

四、完善前期治理区

对前期治理的区域进行补种补植,混合撒播草籽。

表5・1本年度治理区工程量统计表

治理措施及工程量

面积覆土

场地名称回填清运撒播种草

nr整平

nr,n?m3n?

露天采场东侧672514589

露天采场西侧边坡783235783

废石场1257115106377112571

前期治理区/////

合计200791458915106400613354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矿山开采可能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①露天采场边坡:②地形地

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的破坏;③恢复植被监测。

一、地质灾害监测

建立露天采场边坡岩移观测点,按岩层及地表移动观测规程要求,对受采动

影响的地表移动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在开采过程中的采场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文时监

测边坡的变化情况。由于监测边坡在开采中不断变化,故监测点设置在露天采场

边坡外围。

2、监测内容

崩塌:目测、拍照并记录其位置、规模、形成模式、诱因、发生时间等数据;

边坡移动变形采用仪器测量其裂缝宽度、变形速度等并进行记录。

13

3、监测方法

边坡崩塌监测采用目测法,移动变形监测采用仪潜测量法进行监测,位置随

边坡向前推进。

4、监测频率

正常情况下每月监测1次,雨季时应每周2次;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存在隐

患的地段则应每天监测1次,或者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确保及时预警崩塌灾害的

发生,避免人员财产的损失。

5、技术要求

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在开采过程中的采场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时监

测边坡的变化情况。

表5-2地质灾害监测记录表

监测监测内容

监测监测点坐标备记录

点编坡向及变形速度底部是否变形破坏方式

时间注人

号XY坡角(。)(mm/d)有落石倾倒滑移

二、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监测

1、监测内容

为保护采矿必要破坏土地以外土地免受破坏,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地形地

貌景观进行监测。

2、监测方法

采用目测及拍照摄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路线法,对工程场地的外观表现特

征参数进行监测,对各区破坏的土地类型进行实地调查。监测记录表见表5・3。

表5-3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监测记录表

监测内容损毁类型

监测时间监测人监测位置

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随意堆放情况挖损压占

3、监测频率

14

每月目测1次,每年对场地占用情况进行一次仪器测量并拍照摄像。

三、植被恢复效果监测

植被恢复效果监测工程指植被恢复质量监测。为尽快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保

证植被恢复质量,拟采用随机调直样方的方法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监测,主要参

数见下表。

表5-4植被恢复效果监测调查表

监测方法规格监测内容监测时间监测频率

随机样方lOOmxlOOm高度、盖度、密度1年每月一次

在进行样方调查时,应对复垦草地的生长情况作出评价,包括长势、形态、

成活率、有无病虫害等。

15

第六章经费预算

经估算,2023年度治理工程费用总额为21.31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9.63

万元、监测管护费1.68万元。工程经费估算总额和各单项工程经费估算结果详

见下表。

本年度共设计监测12次,1000元/次计取,本年度监测费合计12000元。

本年度共设计管护4次,120()元/次计取,本年度管护费合计4800元。

表6J工程施工费预算总表

单项名称预算金额(万元)各费用占工程施工费的比例(%)

序号

(1)(2)(3)

1工程施工费19.6392.12

2监测管护费1.687.88

总计21.31100

表6-2工程施工费预算表

综合单价

序号定额编号单项名称单位工程量合计(万元)

(元)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