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二)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二)_第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二)_第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二)_第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一、本册的复习包活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

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

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了知

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每班有五、六个学生因智力问

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着错符号,

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

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V””>”,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

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均有

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

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

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

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

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

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

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

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

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

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

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

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

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

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表

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2()

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

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

动形式

五、本册的重点

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

掌握得不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给予辅导。

七、复习时间安排

课时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情况1

剥时

2、生活中的数(20以内数的认识)1

课时

3、计算2

课时

4、认识图形1

课时

5、认识钟表1

诛期

6、用数学2

第一课时

第习内容: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复习过程:

一、师:本册我们学习过主要内容有哪些?

数出数量在2()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儿个,数的顺序和比大

小,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读、写0——20各数。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

形,认识钟表,20以内的加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师:哪些内容你比较熟悉

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比较熟悉

师:哪些内容你还不熟悉

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的序数含义”学

生进11〜20各数序数含义。“20以内数的组成”,11〜20各数是由1个10

和几个1组成的。

三、当堂训练

1.(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O*O4*0*4000

★比♦多()个,★比0少()个,。比♦多()个.

去掉(短、★,去掉()个。,三种符号的个数就同样多.

3.在。里填上“一”或“一”.

11>8O58O7<91604=20

1404=1014O10<812>6O5

4.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5.在O里填上“V”、或“=”.

9-30911+401514+4G14-4

706+360123+905+7

7+801054-201+77+406+6

4.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0—20的各数。

2会对数比大小

(教材第116页第1—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4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

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看图写数

3o上

十位个位

4.两[两个地数)从2数到20。I]]]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

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11—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⑸我比18多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⑺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儿?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OOOOOOO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算式,并计算得数。

?本口0匚]二口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2、

(')(')101'112(16(')(')(')()

小结/

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20以内数的购、组成和序数。这部分

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在妁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

至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概括“本学期那灼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

序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成的”等等,/血果出现疏漏,再让其他学生补

充。也可以采取练习二十三第2题的对口述式,同桌同学共同活动。

第三课时

1.复习20以内的数及进位加法。

2.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

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

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

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

角色,再玩。

三、当堂训练

1.口算

7+5=6+6=

3+9=5+9=

5+8=4+7=

6+9=12+8=

8+8=5+9=

5+7=6+7=

2.在O里填上“V”或

140209014-56+7012

3.在口填合适的数

9一口<810-D>5Q+6>12-2

集体订正

小结

复习加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把两

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

数一样,遇到小数加大数计算有困难时,可以想大数加小数,从而较快地算出

得数。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教材第116页第3题第118T19页第3-6题)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

程度

复:习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数学游戏

1、教师将1一一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

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

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当堂练习

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

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

再玩。

(2)口算

7+5=2+9=5+8=7+4=6+6=

(3)计算

9+2+7=7+6-6=

16-10+5=3+9-5=

9+4+5=4+4-8=

4+0+6=16-6-9=

13+6=15-8-2=

5+8=10+7=

6+7=17-10=

9+9=18-5=

9+7=6+13=

集体订正

小结

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

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己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

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认识图形、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

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

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学习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学习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

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走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

正。

3.当堂练习

⑴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

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⑷完成书上第119T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判断对错

1鸡蛋是球()

2粉笔是圆柱()

3桌子的面长方体()

4羽毛球和乒乓球都是球正方体()

5用小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图中共有()个a

小结

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

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注意:面是体的一部分不要混为一体。

第六课时

复习内容: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

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定要拨到准确的位

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

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

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

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大约8时4时8时大约10时

5、小结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可以手势或启发性的问题引

导学生观察,并注意到: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

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

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儿时”。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要注

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用数学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5-46-27-38-018-10

17-718-52+134+106+927-20

2、填未知数,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6+()=1415-()=1214-()=7

15-()-49-()-1()+4-14

学生做完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艰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

出又开来儿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

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当堂训练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原来有7只猴子,又跑来了6只,现在有()只?

□O口:口(只)

2.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有多少个苹果?

□0=0(个)

口答:小军原有个苹果.

3.同学们要种14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要种多少棵?

□O□二口(棵)

口答:还要种棵.

4.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口。=口(面)

口答:一共插了面.

5.小明做小船用去7张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