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_第1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_第2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_第3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_第4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

Q/SH102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企业标准

Q/SH10201618-XXXX

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建设规范

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公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发布

目录

-1-ZL._X—

刖百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与定义..................................................................4

4总则........................................................................2

4.1可行性及适用性.........................................................2

4.2先进性与可靠性..........................................................2

4.3开放性与标准性.........................................................2

4.4可扩展性与易保护性.....................................................2

5系统建设....................................................................9

5.1住宅报警系统............................................................9

5.2访客对讲系统...........................................................11

5.3周界报警系统...........................................................13

5.4视频监控系统..........................................................14

5.5电子巡更管理系统......................................................21

5.6自动抄表系统...........................................................22

5.7车辆出入管理系统......................................................24

5.8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28

5.9设备监控系统...........................................................29

5.10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30

5.11信息化社区服务系统....................................................33

5.12节能系统..............................................................34

5.13系统布线..............................................................35

5.14供电.................................................................36

6••••••••••••••••••••••••••••••••••••••••••••••••••••••••••••••••••••37

6.1系统安全...............................................................37

6.2信息安全...............................................................37

6.3防雷接地...............................................................3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

的规则起草。

Q/SH1020XXXX《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分为若干个独立部分:

—第1部分:智能化管理;

—第2部分:系统建设;

—第3部分:智能操纵中心;

—第4部分:综合布线施工;

本部分是Q/SH1020XXXX《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的第2部分。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信息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2总则

2.1可行性及适用性

系统要保证系统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可能性,满足近期使用与远期进展的需要。同

时考虑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与进展趋势,并兼顾管理部门的要求,使系统可行。

2.2先进性与可靠性

要考虑系统的先进性,更要注重系统的稳固性、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者事故造成系

统瘫痪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一致性,并具有迅速恢复功能。

2.3开放性与标准性

系统需满足技术上与设备上的协调运行能力,与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与系统功能扩展

的需要,系统务必坚持系统的开放性与标准性。

2.4可扩展性与易保护性

为了习惯系统功能变化的需求,系统设计上充分表达以最简单的方法、最经济的投资、

实现系统的扩展与保护。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

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口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防盗报警操纵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规范》IEC26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J_D81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B50034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与安全运行》GB/T7946

《民用视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规范》GB50395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JG/T162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与可保护性管理》GB/T14394

《信息处理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

《信息技术软件保护》GB/T20157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20158

4术语与定义

4.1智能化小区Intelligencecommunity

所谓的智能化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者不一致功能的建筑物

(要紧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

为使不一致类型、不一致居住对象、不一致建设标准的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

区按不一致的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普及型,

符号★)、二星级(提高型,符号★★八三星级(超前型,符号★★★)三种类型。

一星级★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建设“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标准中所列举

的基本配置。具体如下:住宅报警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周界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

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自动抄表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

统、设备监控系统、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社区服务系统、节能系统;为实现上述

功能科学合理布线,每户很多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与一个高速数据插座。

二星级★★

二星级除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要求在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

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如使用纯数字式视频

监控系统、车辆出入使用远距离读卡与智能道闸等等。

三星级★★★

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系统先进、有用与可靠。并具有可扩充性与可

保护性。特别要重视智能化系统中管网、设备间(箱)、设备与电子产品安装与防雷与接

地等设计与施工。并在使用先进技术与为物业管理与住户提供服务方面有突出技术优势。

按照上述级别划分,中石化胜利油田住宅小区全部按三星级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

设。

4.2系统system

系统就是由•群有关连的个体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

能单独完成的一L作的群体°

4.3子系统subsystem

子系统就是相关于母系统或者者主系统而言的下一级系统或者者是单另的系统。

4.4视频探测videodetection

使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

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4.4视频服务器videoserver

属于前端监控设备的一部分,完成视频信号的实时显示、压缩编码与传输功能;同时

能够具有视频存储、告警联动等扩展功能。

4.5云台Monitoringplatform

通常指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它分为固定与电动云台两种。

4.6环境照度environmentalill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喑(可见光谱范围内)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

的光通量。

4.7图像质量picturequality

是指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包含图像帧内对原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与图像帧连续关联的

完整性。它通常按照如下的指标进行描述:像素构成、分辨率、信噪比、原始完整性等。

4.8原始完整性originalintegrality

专指图像信息与声音信息保持原始场景特征的特性,即不管中间过程如何处理,最后

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与声音与原始场景保持一致,即在色彩还原性、灰度级还原性、

现场目标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顺序、声音特征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

最大相似性(主观评价)的程度。

4.9可燃气体报警器Flanmablegasalarm

可燃气体报警器就是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中可燃或者有毒气体泄露

时,当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者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可燃气

体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采取安全措施,气体报警器相当于自动灭火器那

类,可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可燃气体报警器能够测出各类气体浓度。

410红外移动探测器Infraredmobi1edetectors

红外移动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

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

务必把它转变成能够察觉与测量的其他物理量。

4.11门磁探测器Doormagneticdetector

无线门磁通常使用省电设计,当门关闭时它不发射无线电信号,如今耗电只有几个微

安,当门被打开的瞬间,立即发射1秒左右的无线报警信号,然后自行停止,这时就算门

一直打开也不可能再发射了,这是为了防止发射机连续发射造成内部电池电量耗尽而影响

报警,无线门磁还设计有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当电池的电压低于8伏时,下方的LP发

光二极管就会点亮,这时需要立即更换A23报警器专用电池,否则会影响报警的可靠性。

4.12读卡器Reader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设备。有插槽能够插入存储卡,有端口能够联接到计算机。把适合

的存储卡插入插槽,端口与计算机相连并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之后,计算机就把存储卡当

作一个可移动存储器,从而能够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

4.13TN-S制式TN-Sformat

TN-S系统在总电网中N线与PE线是分开,但是在电源发生器是连接的,同时接地。

故障电流通过PE线来传导。

4.14声光报警器audibleandvisualalarm

能同时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的报警器。

4.15稳压电源stabilizedvoltagesupply

稳压电源是能为负载提供稳固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的电子装置。包含交流稳压电源

与直流稳压电源两大类。

4.16红外对射探测器DuiSheinfrareddetector

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与主动红外接收机构成,当发射机与接收

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者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土动红

外入侵探测器。

4.17一体化摄像机Integrationcamera

现在通常所说的一体化摄像机应专指镜头内建、可自动聚焦的一体化摄像机。

4.18UPSuninterruptedpowersupply

中文名称:不间断电源。当正常交流供电中断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变换成交流持

续供电的电源设备。

4.19报警联动actionwithalarm

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照明操

纵等)。

4.20数据传输datatransmission

数据传输就是依照适当的规程,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链路,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送

数据的过程。也表示借助信道上的信号将数据从一处送往另一处的操作。

4.21背光补偿功能Backlightcompensationfunction

由于背景光过亮,造成前景目标轮廓不清而进行补偿的技术。

4.22电子巡更Electronicpatrollingthemore

“电子巡更”技术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对巡逻人员巡更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的全新技术,是治安管理中人防与技防的一种有效整合。

4.23信息纽扣Informationbutton

信息纽扣是一个类似于智能卡中使用的微芯片,与智能卡一样,信息纽扣内部没有电

源。它需要借助读写器(盛点感应器)来获得电源与接收、传送数据。但是与某些能够遥

控的智能卡不一致,目前所有的信息纽扣只有借助实体的读写器才能发挥功能C

4.24巡检器Inspectiondevice

也叫巡更棒,属于巡更棒的演化产品,巡更棒最初只是用来记录保安人员的巡更信息,

是对巡更人员的监督管理c

4.25自动抄表系统Auto-transcribemetersystem

将用户的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与用热量及其它计量表的用量,通过传输介质(无

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实现集中采集、处理、存储与管理的系统,称之自动抄表系统。

4.26远传表Remote-transmitmeter

具有信号与数据远传功能的计量表,称之远传表。通常分为远传水表、远传电能表、

远传燃气表与远传热能表等。

4.27采集器Collector

对远传表实现信号采集的设备,称之采集器。

4.28集中器(数据终端)Concentrator

将采集器中的数据集中并上传至管理中心的设备,称之集中器(数据终端)。

4.29管理中心(主站)ManagementCenter

将集中器或者采集器上传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的设备,称之管理中心(主站)。

4.30道闸BarrierGate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

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小区、企事业单位门口,来管理车辆的出入。

4.31出入口操纵系统accesscontrolsystem

使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识别、处理有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与/或者指示,从而

对目标在出入口出入行为实施放行、拒绝、收费、记录与报警等操作的设备(装备)或者

网络。

4.32管理工作站AdminiVorkstation

通常用来监控、改变与配置一个网络软件或者硬件系统。或者叫做Administr

Workstat一个典型的个人计算机。

4.33长期卡Long-termcard

在许可条件下可在停车场/库长期流通的卡片,它由停车场/库管理者预先发放给

车主,出场时不回收卡片。

4.34临时卡Temporarycard

每次泊车临时收费泊车费用的卡片,卡片在入场时临时发放,出场时临时回收。

4.35期限卡Deadlinecard

在一段指定有效期内收取指定泊车费用的卡片,如:年卡、月卡等,它属于长期卡的

范畴。

4.36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

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者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

示、记录与操纵等要求。

4.37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微处理器用一片或者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中央处理器。这些电路执行操纵

部件与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5系统建设

5.1住宅报警系统

5.1.1基本构成

家庭报警的防护区域分成两部分,即住宅周界防护与住宅内区域防护,由前端设备子

系统、传输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含配套软件)三个要紧部分构成。

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前端设名子系统

图5.1.1住宅报警系统结构图

5.1.1.1设备

前端设备子系统由各类探测器、报警装置.,包含可燃气体报警器、红外移动探测器、

门磁探测器、报警装置、防区报警主机。

传输子系统包含各类线缆、地址模块等。

管理了系统包含中心接收主机、管理计算机与打印机。

5.1.1.2软件

负责对全系统进行管理,对数据进行记录、查询。

5.1.2布设

5.1.2.1探测器

关于住宅内可燃气体报警器应安装在厨房内的燃气管道、灶具邻近,根据不一致种类

的气源进行安装,务必遵循GB15322《可燃探测器》的标准。

红外移动探测器安装在住宅内要紧通道、重要房间内,在用壁挂或者吸顶安装。

门磁探测器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住户外层防盗门内侧与外层窗户内侧。

5.1.2.2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包含按压式紧急按钮、拉绳式紧急按钮(或者同时具备按压与拉绳的紧急按

钮)等。按压式紧急按钮安装在客厅沙发旁、卧室床头等位置各一个,在卫生间座便器(或

者蹲便器)旁边安装(含)拉绳式紧急按钮。

5.1.2.3防区报警主机

防区报警主机安装在住户大门内左侧合适的位置,须方便住户进行布、撤防操作。

5.1.3功能

5.1.3.1探测器

有效检测可燃气体泄露情况,当达到阈值时实现现场声光报警、管理中心自动接警的

功能。

通过防区报警主机布防后,红外移动探测器可对设定范围内进行有效监测,并提供及

时报警,红外探测器须具备抗强光干扰能力。

5.1.3.2报警装置

当报警装置被按下或者拉动后,须立刻将触发信息传送到防区报警主机。

5.1.3.3防区报警主机

防区报警主机能够进行多防区设置,每个防区能够独立进行延时、静音、布防、撤防

等操作。

5.1.3.4管理中心主机

管理中心设置中心接收机,负责接收与处理前端设备的报警信号。中心接收主机须配

置显示屏、配置键盘,可连接计算机,有配有打印口并连接打印机。

5.1.3.5软件

要求图形界面,多媒体工作方式,语音提示警情,用户操作简单直观,性能稳固可靠,

具备如下功能:

1)接收各类警情事件信息具备报警处理及管理;

2)具备信息公布功能,可通过Modem、计算机网络、GSM等多种方式转发信息到其它

管理计算机或者用户手机;

4)支持可视对讲信息广播公布功能;

5)可自行配置多级电子地图,各级地图间任意跳转;在地图上任意指定巡更点、报警

点与各分级地图间的跳转;

6)自定义报警显示,处理方式;

7)模糊逻辑查询统计,提高中心管理能力;

8)具备系统集成接口,通过编程接口,警讯中心能够与其他系统无逢地集成,形成一

个统一的集成系统;

9)用户资料信息丰富,同时能够自定义数据项;

10)完整的用户资料、报警记录管理及备份。

5.1.4性能

5.1.4.1探测器

燃气探测器要求符合GB15322《可燃探测器》的有关标准。

红外探测器符合GB10408.5《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标准。

5.1.4.2报警装置

报警按钮具备防水功能,卫生间报警按钮为拉线方式或者包含拉线方式。

5.2访客对讲系统

5.2.1基本构成

系统由前端设备子系统、传输子系统、管理中心子系统三个要紧部分构成C

系统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5.2.1访客对讲系统结构图

5.2.2设备

前端设备子包含室内分机、门口机、电源。其中门口机分单元门口机、园区门口机两

种。

传输子系统包含各类线缆、转换器等构成。

管理中心子系统包含中心管理机、管理计算机、电源。

5.2.3设备布设

每户安装一台室内分机、每个单元设置一台单元门口机,根据需要在园区入口处设置

园区门口机。

室内分机安装在住户内的入户门旁。

门口分机根据需要设置单元门分机、园区门分机,使用壁挂或者嵌入方式按照在单元

门或者园区门旁。

管理中心子系统中的各类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住宅小区的管理中心内C

5.2.4功能

5.2.4.1室内分机

室内分机须具备如下功能:

1)响应门口分机的拨叫,规定时间内不应答自动挂机;

2)住户可通过室内分机与门口分机、中心管理机进行双向语音通讯;

3)住户可通过室内分机看到来访者的影像;

4)住户可通过室内分机对单元门、园区门进行开启操纵;

5)住户之间能够通过室内分机进行互相语音通讯;

6)配置紧急报警按钮,可直接向管理中心报警c

5.2.4.2门口分机

门口分机须具备如下功能:

1)带有键盘,能够根据需要对住户或者管理中心进行呼叫;

2)内置摄像头,具备夜视功能,能够清晰拍摄呼叫者图像;

3)带有显示屏,能够显示已按下的数字与其他有关信息;

4)可与被叫住户、中心管理机进行双向语音通讯;

5)可内嵌读卡器,并与门禁系统集成;

6)普通用户能够通过犍盘输入密码开锁,实现一户一码制。

5.2.4.3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包含管理主机、联网计算机等构成,负责对整个系统内的各个分机进行管理。

其中管理主机须具备如下功能:

1)可应答来自室内分机、门口机的呼叫;

2)可直接呼叫室内分机、门口机;

3)与室内分机、门口机进行双向语音通讯;

4)查看门口机的影像;

5)可对门口机进行独立操纵;

6)可接入计算机网络系统

5.2.4.4软件

图形化界面,操作简洁。

对住户的资料进行定制修改。

对各类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后期授权查询。

具有二次开发接口,可与其他系统集成。

5.3周界报警系统

5.3.1基本构成

周界报警系统由前端设备子系统、传输子系统、管理中心子系统三个要紧部分构成。

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前端设笛子系统

图5.4.1周界报警系统基本构成图

5.3.1.1设备

前端设备子系统包含探测模块、地址模块。

传输子系统使用各类线缆、总线模块。

管理中心包含接收主机、管理计算机、打印机、操纵键盘、声光报警器、稳压电源等。

5.3.1.2软件

负责对全系统进行管理,对数据进行记录、查询。

5.3.2设备布设

在园区周边围墙上、非出入口安装探测器,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将周界规划为不

一致的防区,探测器防范距离不得超过产品设计范围。

5.3.3功能

5.3.3.1探测器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红外、微波等方式的探测器,须使用探测精准的产品,保证雨天、

雾天、雪天等特殊气候环境下正常工作,具备防雷击等功能。

5.3.3.2报警主机

能够进行多防区设置,可连接操纵键盘、声光报警器、计算机。

接收前端设备的报警信号并操纵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显示有关防区信息,并将信息

传送到联网计算机中。

可通过软件或者操纵键盘进行编程与对防区进行布防.、撤防。

5.3.3.3软件

图形化界面,使用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集成化操纵。

可自定义设置,并能够自动处理各类警情,可自动选择手动或者自动对警情或者系统

时间进行打印。

自动储存各类历史记录并进行授权分级查询。

5.4视频监控系统

5.4.1基本构成

由前端、传输、操纵、显示、存储五个要紧部分构成。

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监控中心

图5.4.1视频监控系统构成图

5.4.1.1设备

前端部分为分离组合型摄像机或者一体化摄像机,包含一台或者多台摄像机与与之配

套的镜头、云台、视频服务器、防护罩。根据使用环境的照度不一致与辅助成像的技术不

一致,摄像机可分为普通摄像机、红外摄像机。

传输部分使用光缆、电缆或者微波传输。

操纵部分包含操作键盘、各类操纵通信接口与与之配套的操纵价。

显示设备包含液晶显示潜、专业监视器、拼接大屏幕与有关配套设备。

存储设备包含计算机、存储服务器或者NVR(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

5.4.1.2软件

具备实时视频监控、录像、检索回放、设备管理、云台镜头操纵、报警联动、电子地

图、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C

5.4.2监控中心

5.4.2.1设置

根据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范围设立监控中心。

5.4.2.2配置

监控中心配置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或者NVR)、操纵台、监控电脑、UPS电源、

必要的显示设备与视频切换矩阵。

管理服务器要紧功能包含视频监控业务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

存储服务器要紧功能包含录像存储、录像检索、录像回放管理、录像下载、存储介质

管理。

5.4.2.3要求

监控中心的设计符合GB50348有关要求。

装修、温度、湿度、照明及消防要求,执行Q/SH10200804有关要求。

具有千兆网络交换能力,使用光纤或者微波通道与本单位核心交换直联。

具有安全防护措施与通讯条件。

5.4.3监控点布设

仅在公共活动区域、需要特殊监控区域内设置监控摄像机。

监控点的布设能够满足监控区域有效覆盖、布局合理的基本要求,并符合运行可靠、

维修方便的原则。

相邻监控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监控点的最大有效监控距离。

尽量使用红外摄像机进行监控,达到全天候监控的要求。

5.4.4功能

5.4.4.1视频探测

5.4.4.2前端设备的最大视频(音频)探测范围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

5.4.43摄像机与环境照度相习惯,环境照度与环境条件参照见下表。

环境照度(lx)环境条件

2Xl(y5〜2xi()7阴暗的夜晚

7X10"〜3X10"星光

3X102〜3X10-月圆

5曙光

5X102日出/日落

3X10-105阴天

3X10」〜及晴天

106火焰

表5.7.1.2环境照度与环境条件参照表

5.4.4.4监视与记录的图像效果满足下表规定的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能有

效识别目标。

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等级

察觉不出图像损伤五(优)

可察觉出图像损伤,但令人能够

四(良)

同意

明显察觉图像损伤,令人较难同

三(中)

图像损伤较严重,令人难以同意二(差)

图像损伤极严重,不能观看一(劣)

表5.7.1.3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5.4.4.5传输

信号传输要求保证图像质量、数据的安全性与操纵信号的准确性。

传输网络的设计执行Q/SH10201189-2011有•关要求。

在借助现有的基础上,要求设置独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与其他数据传输通道(如办公

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假如使用光缆传输,尽量使用已有光缆中冗余的芯。

5.4.4.6操纵

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的各类功能进行手动或者自动操作,平稳、可靠。

视频输入信号能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手动或者编程自动切换、固定或者时序显示。

自动存储供电中断或者关机时的编程与时间信息。

应具有设备自检、故障报警功能,能够提供视频信号丢失的报警信息。

视频移动报警系统能任意设置视频警戒区域与报警触发条件。

5.4.4.7显示记录

监视、记录的图像信息与声音信息具有原始完整性。

系统能够记录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包含图像编号、监控

点所在的位置、摄像机类别、记录时的时间与日期,监控点所在的位置与摄像机类别信息

要求简洁明了,文字显示使用简体中文。

系统记录的录像与图片使用统一格式,录像使用H.264数字图像编解码标准生成的MP4

格式,图片使用JPEG格式,

5.4.4.8图像质量

性能指标:

——信号系统:PAL;

一一实时显示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350TVL;

——视频压缩标准:H.264;

——压缩输出码率:32Kbps"8Mbps;

—随机信噪比:238dB。

----音频压缩标准:OggVorbis;

——帧率:5011Z:25fps(704X576)o

5.4.4.9软件平台

设备管理:显示系统管理的设备列表,并进行设置。

实时视频监控:具备实时音视频浏览,支持1、4、9、16画面。

多画面显示:支持多画面轮询监控。

云台、镜头操纵:对监控设备进行操纵如镜头变焦、云台的转动,能够对图像实现放

大、缩小、移动。

录像:支持自动录像与选取内容进行手动录像。

截图:对视频监控拍照并存储为图片。

检索回放:支持对录像的检索回放。

报警联动:接收前端设备外接报警设备的开关量报警信息,以声、光、电、短信、语

音、邮件方式进行报警,并可触发录像。

电子地图:实现监控点调看、设置、报警联动操作的形象化,同时与GPS、GIS系统结

合使用。

用户管理、权限管理V

5.4.5设备与性能

5.4.5.1摄像机

5.4.5.2性能

在光照不足与摄像机隐蔽安装时,选择使用主动红外夜视技术辅助成像。

在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变化范围大时,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与背光补偿功能的摄像

机;对监视目标应逆光摄像或者强光摄像时,选用具有宽动态、背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或

者具有强光抑制、背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

环境照度低且需附加照明装置(如探照灯)时,附加照明装置的光源光线避免直射摄

像机镜头。

在满足监视效果的条件下,选择体积小、重量轻、稳固、可靠、寿命长并具有电源同

步或者外同步功能的摄像机。

5.4.5.3技术指标

5.4.5.3.1红外摄像机:

-有效监控距离(夜间):,50叱

——水平清晰度:2480TVL;

——信噪比:248dB;

——分辨率:2582X500像素;

——传感器类型:1/4〃CCD或者1/3〃CCD;

——最低照度:O.OlLux,OLUX(红外灯开启)。

5.4.5.4安装

配有稳固牢固的支架,摄像机设置在监视目标区域邻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设置

位置不影响车辆、人员等正常活动,同时保证摄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

室内安装时,高度距地面>2.5m,使用支架或者吸顶安装。

室外安装时,使用立杆安装或者建筑物外墙支架安装,摄像机距地面高度根据现场情

况进行调整,通常不低于3米。

电梯内安装时,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与电梯操作面板成对角,且摄像机的光轴与电

梯的两壁及天花板成45度,

使用立杆安装,杆及地基施工执行GB50202与GY5077有关要求。

5.4.5.5镜头

镜头像面尺寸与摄像机靶而尺寸相习惯,镜头的接口与摄像机的接口配套。

用于固定目标监视的摄像机,选用固定焦距镜头;监视目标离摄像机距离较大时,选

用长焦镜头;在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者视场范围较大时,选用变焦距镜头;监

视目标离摄像机距离近且视角较大时,选用广角镜头。

变焦镜头能满足最大距离的特写与最大视场角观察需求,并选用具有自动光圈、自动

聚焦功能的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变焦与聚焦响应速度与移动目标的活动速度与云台的移

动速度相习惯。

监视目标环境照度恒定或者变化较小时,选用手动可变光圈镜头;监视目标环境照度

变化范围大于100倍或者昼夜使用时,选用自动光圈或者遥控电动光圈镜头。

镜头避免逆光安装;当需逆光安装时,降低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或者选用具TT逆光

补偿的摄像机。

5.4.5.6云台

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配置手动云台(万向支架)。

监视场景范围较大时,摄像机配置电动遥控云台。所选云台的负荷能力〉实际负荷的

L2倍。

停止转•动时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与垂直转角回差<1°。

运行速度(转动角速度)与转动的角度范围,能够与跟踪的移动目标与搜索范围相习

惯。

室外云台具有密封防雨功能,其驱动电机具有高转矩与扼流保护功能。

室内电动云台在承受最大负载时,机械噪声声强级V50dB。

5.4.5.7视频服务器

如使用模拟摄像机则使用视频服务器进行编码。

使用H.264数字图像编解码标准。

使用TCP/IP网络传输协议,具有以太网接口(IEEE802.3系列)°

IP地址按照使用单位信息部门的要求统一进行设置。

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SDK包。

5.4.5.8传输

安装于易于检修与保护与靠近前、后端视频设备的区域。

传输带宽、载噪比与传输时延,能够满足系统指标的要求。

接口符合前后端设备的连接要求。

具有安全防护措施,若信号需要保密传输时,设备能够支持加密、解密功能。

无线设备IP地址按照使用单位信息部门的要求统一进行设置。

光端机、解码箱或者其他部件在室外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结构。

5.4.5.9视频切换操纵

视频输入接口的最低路数留有一定的冗余量,视频输出接口的最低路数根据安全管理

需求与显示、记录设备的配置数量确定。

能够手动或者自动操作,对镜头、电动云台的各类动作(如转向、变焦、聚焦、光圈

动作)进行遥控。

能够手动或者自动编程切换,对所有输入视频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者时

序显示。

在供电中断或者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地址、时间信息进行存储,开

机或者电源恢复供电时,系统正常工作。

具有与外部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如与报警操纵设备联动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

的图像与显示记录。

当系统有分控要求时,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操纵终端(如操纵键盘及视频输出接口),

确定操作权限功能。

5.4.5.10存储

使用H.264数字图像编解码标准,码流与压缩比可调。

使用TCP/IP网络传输协议,具有以太网接口(IEEE802.3系列)。

监控中心的图像存储时间>15天。

系统所有数字录像设备的显示时间能够保持一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V±30s。

具备防篡改功能。

录像设备具有联动接口。

在录像的同时需要记录声音时,记录设备能同步记录图像与声音,并可同步回放。

图像记录与杳询检索设备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

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SDK包。

数字录像设备的标准不得低于GB20815规定的I类机(基本型数字录像设备)的要求。

5.4.5.11显示

整体布局合理、方便操作、易于维修。

安置位置确保屏幕不受外界强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强光入射时,采取相应避光措

施。

清晰度大于摄像机100TVL。

使用LCD方式显示,其分辨率>1280X1024像素,亮度(平均)>300cd/ir,2,响应时

间V8ms。

监控图像显示不得出现明显的停顿、马赛克、跳帧与干扰现象。

在满足管理需要与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进行多画面显示。多台显示设备同时显

示时,应安装在显示设备柜或者电视墙内。

5.4.6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5.4.6.1传输方式

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固、准确、安全、可靠,

且便于布线、施工、检测与维修。

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布线困难的地方应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并选择抗干扰能力强

的无线传输设备。

无线传输要求使用5.8GHz以上频段的无线网桥,网络带宽速率>54Mbps。

5.4.6.2线缆选型

模拟视频信号使用同轴电缆,根据视频信号的传输距离、端接设备的信号习惯范围与

电缆本身的衰耗指标确定同轴电缆的型号、规格,同轴电缆的质量符合GY/T135T998有关

要求。

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按照数字系统的要求选择线缆,长距离室外传输时使用铠装单模

光缆,铠装单模光缆的质量符合YD/T769-2010有关要求。

5.5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5.5.1基本构成

离散式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由巡检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构成。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管理计算机-------打印机

巡检「系统

管理了•系统

图5.5.1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结构图

5.5.1.1设备

巡检子系统包含各式信息钮、巡检器。

管理子系统包含管理计算机、打印机。

5.5.1.2软件

采集巡检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5.5.2设备布设

5.5.2.1信息钮

信息钮根据巡更路线进行布设,能够满足有效覆盖巡检区域、巡检路线合理的要求。

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墙壁挂装、嵌入安装,远距离信息钮尽量使用吸顶吊装方

式安装。

5.5.2.2巡检器

巡检器根据巡更人员数量与班次安排进行配置。

5.5.3功能

5.5.3.1信息钮

每个信息钮务必具备唯一代码,具备抗冲击、防浸水特性,适合低温、高温等较大温

度范围内工作。

5.5.3.2巡检器

巡检器须具备抗冲击、抗静电点击、防暴力拆卸等特性,适合全天候条件下使用,机

内存储空间在一万条以上C

5.5.3.3软件

使用图形化界面,采集巡检港内的巡检资料并进行数据库存储。

支持自动核查、多元检索与智能排班的功能。

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各类报表并打印。

软件具备第三方应用开发接口。

5.5.4设备与性能

5.5.4.1传输线路

巡检器与信息钮使用无线传输的方式,优先选用低功耗传输的产品。

巡检器与管理计算机使用有线或者者无线传输底座等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5.5.4.2设备供电

假如使用内置电池的信息钮,电池同意更换且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

巡检器的内置电池,电池每次充满后保证使用一周以上。

5.6自动抄表系统

5.6.1基本构成

自动抄表系统要紧由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构成,通过

网络还能够

与供电局的营业收费系统相连实现抄表收费一体化。结构图如下所示:

5.6.1自动抄表系统结构图

5.6.2抄表方式

5.6.2.1电网领域自动抄表

485总线方式、电力线载波抄表、RS485总线无线抄表、RS485总线载波抄表、CATV网络

远程抄表

5.6.2.2供水领域自动抄表

智能卡水表、分线制集中抄表、总线制集中抄表、无线发射式水表

5.6.2.3燃气领域自动抄表

有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

5.6.3设备布设

自动抄表系统要紧由电能表、采集器、集中静、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构成

5.6.3.1电能表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应装置在干燥及不受震动的场所且接近负载处,进

户方便且便于安装、试验;或者装置在电能表箱或者配电盘上,或者按方案确定位置安装。

5.6.3.2采集器

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功能。采集器

需安装在采集设备的设备箱内。

5.6.3.3集中器

集中器(Concentrator)是连接终端、计算机或者通信设备的中心连接点设备。它能成

为电缆会合的中心点。应安装在室内或者室外的设备箱内,习惯环境温度为-25℃〜75℃、

年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条件下使用。不能安装在多灰尘的场所,应安装在不受震动

与机械损伤,而且便于安装与检修工作的场所,安装位置邻近不应有强磁场或者电场。

5.6.3.4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系统的核心,具有高级应用软件的完整系统,具备

软硬件隔离的功能,而且系统软件的运行与网络硬件设备无关。主站系统应设在智能化机

房或者其他设备机房内。

5.6.4功能

5.6.4.1抄收功能

自动抄收:按设定的抄表FI期及时间自动连通集中器、抄收集中器内储存的电能量数

据及其他信息。

随机抄收:根据需要,可随时连通指定区域的远方终端或者集中器并抄收数据。

手持抄表器转储:可通过RS232接口接收来自手持抄表器内储存的抄表数据。

5.6.4.2数据处理与储存

对抄收到的各类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处理并储存在本地或者网络数据库中。

5.6.4.3设置功能

可远方设置集中器的运行参数。

5.6.4.4系统校时

可对远方集中器进行校时。

5.6.4.5自诊断功能

自动进行系统自检,发现设备(包含通信)特殊有记录与报警。

5.6.4.6分析统计功能

用户用电量存储、统计与查询。可分时段(峰、谷、平)进行电能量累计与处理,能

提供所有设备运行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

5.6.4.7报表功能

报表具备编辑功能,可定时、召唤打印。报表类型有基本电能量统计报表、特殊报表。

特殊报表:零电量用户报表、台区用户电量月报表、特殊电量用户月报表,

5.6.4.8历史数据存储

具备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历史数据应定期转储、并可恢复、保证数据安全。

5.6.4.9系统管理功能

也包含系统密钥管理,系统重抄,与抄表器通信,数据库管理功能。提供多级口令与

多级授权,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对所有的操作进行记录,以备查询。

5.7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5.7.1基本构成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由入口设备、出口设备、管理中心与用户卡构成。

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或者

图5.8.1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结构图

5.7.1.1设备

入口设备包含道闸、远距离读卡器、入口操纵机、车辆检测器、管理工作站、摄像机

等构成,其中入口操纵机可包含发卡器、LED显示屏c

出口设备包含道闸、远距离读卡器、出口操纵机、车辆检测器、管理工作站、摄像机

等构成,其中出口操纵机可包含吞卡器、LED显示屏,

管理中心由管理计算机、发卡器、打印机构成.

用户卡分远距离卡与临时卡。

5.7.1.2软件

管理中心软件能够调用管理工作站的记录,远程操纵道闸,用户卡的发放与回收。

管理工作站软件能够记录车辆进出情况,操纵道闸开启、关闭,显示摄像机抓拍的图

像。

5.7.2车辆出入口建设

机动车停车场内务必按照国家标准GB5768《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

划交通标线。

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与桥梁、隧

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

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要紧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5.7.2规定。

车辆类型车辆类最小平曲线半径

型(m)

绞接车13.00

大型汽车13.00

中型汽车10.50

小型汽车7.00

微型汽车7.00

表5.7.2

5.7.3设备布设

5.7.3.1出、入口设备

入口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安置在住宅小区入口或者停车场入口处,规划布局与选址应符

合建标128-2010《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的规定。

5.7.3.2管理中心

车辆出入管理中心设置在住宅小区管理机构的办公室内,或者者设置在住宅小区的调

度中心内。

5.7.4功能

5.7.4.1人口

对注册卡实行远程读卡,自动开启道闸。

临时进入车辆自动发卡,取卡后自动开启道闸。

对进入的所有车辆进行车牌拍照。

车辆通过道闸后,自动关闭道闸。

管理工作站显示抓拍车辆拍照信息,对通行数据进行记录。

紧急情况下同意管理人员人工开启道闸。

LED显示屏显示有关信息并有语音提示。

5.7.4.2出口

对注册卡实行远程读卡,自动开启道闸。

临时进入车辆自动收卡,收卡并通过验证后自动开启道闸。

对进入的所有车辆进行车牌拍照。

车辆通过道闸后,自动关闭道闸。

管理工作站显示抓拍车辆拍照信息,对通行数捱进行记录。

紧急情况下同意管理人员人工开启道闸。

LED显示屏显示有关信息并有语音提示。

5.7.4.3管理中心

远程调用管理工作站记录,能够对各车辆出入口进行远程操纵。

对注册卡进行发放、回收。

与各车辆出入口进行语音对讲。

5.7.4.4用户卡

注册卡使用远距离卡,优先选用低功耗、小体积的产品。

临时卡使用近距离卡C

5.7.4.5软件

软件设置多级密码、分权限进行分级管理。

管理工作站实时对比抓拍图像,显示刷卡情况,假如是注册卡则显示注册信息。

假如进行收费管理,则自动对车辆收费情况进行计算并显示。

管理中心可通过软件对前端管理工作站进行管理。

自定制报表输出。

5.7.5设备与性能

5.7.5.1入口设备

可脱机或者联机使用,任何情况均可记录进出行车信息,当网络断开,处于脱机状态

时,系统正常运行,网络联通,数据自动恢复。

自动值守功能:即无人值守时,系统正常运行。

车辆进入反应时间不大于5秒(从来车到道闸升至最高),能够手动、自动、遥控三

种方式操纵道闸。

室外设备防水、防磁、防静电。

利用车辆检测器实现防砸车功能。

自动发卡装置具备临时卡存量自动报警功能。

抓拍设备使用高清摄像头,可使用灯光或者红外方式进行补光,优先使用红外方式。

LED显示屏字体显示清晰。

语音提示可定制,音质清晰。

5.7.5.2出口设备

可脱机或者联机使用,任何情况均可记录进出行车信息,当网络断开,处于脱机状态

时,系统正常运行,网络联通,数据自动恢复。

自动值守功能:即无人值守时,系统正常运行。

车辆进入反应时间不大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