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体系联考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1.(2分)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形成了由良渚古城(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表明,当时形成了()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B.奴隶制度的国家形态 C.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D.以王为首的早期国家2.(2分)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品茗的习惯慢慢从江南地区扩散到了北方黄河一带。在京城及其周边城市,茶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江淮地区的茶叶通过船只和车辆源源不断地运来,堆满了各个地方,品种和色泽繁多。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唐代()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南方城市商业活动兴盛 D.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3.(2分)《朔方备乘》成书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是中国清代一部重要的边疆史地与军事防御类文献。该书在进呈当年(1860年)被烧毁,1881年又重新铅印出版,受到广大士人的关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A.边疆危机逐渐加深 B.守旧势力抵制西学 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D.地理科学研究兴起4.(2分)本来,兴中会的会员95%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段话反映同盟会成立()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5.(2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最初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什么是善”“念书的意义”等,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呼应外交适应时局发展 D.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6.(2分)到1927年1月,中共全面推动建立的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江西等地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猛烈攻击不法地主和土豪劣绅,几千年来的封建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举措()A.确立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有利于打击北洋军阀的势力 D.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7.(2分)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是()A.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C.三大战役,主力决战 D.横渡长江,占领南京8.(2分)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9.(2分)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这些措施的实施()A.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 D.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10.(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A.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B.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 C.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 D.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11.(2分)对《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的表格内容理解最正确的是()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公元前2000年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B.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 D.差异化的环境造就不同文明成果12.(2分)“(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A.封建国王非常愿意城市获得自由权利 B.城市居民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城市居民争取自由的道路漫长而曲折 D.西欧国王一般作风败坏生活奢侈腐化13.(2分)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这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A.复兴古典音乐的狂热 B.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 C.融合多地区音乐风格 D.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14.(2分)如表为19世纪中后期日本、美国、俄国在的部分措施对比。其共同作用是()国家措施日本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允许贫民自由择业;取消武士特权,推动阶层流动。美国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叛乱州奴隶;允许黑人参军,削弱南方经济基础。俄国宣布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允许赎买土地,农奴可进城务工。A.废除了贵族特权 B.实现了自由平等 C.建立了民主政体 D.打破了人身依附15.(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损失修重。美国试图掀翻英国的海上霸主宝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强。由此可见,一战()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削弱了参战国的力量 C.改变了欧洲大国实力对比 D.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16.(2分)如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创作的漫画《片面的经济》(1954年出版),原本是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的作品,原图中有三组文字,一是右腿上的“军事工业”,二是左腿上的“民用工业”,三是腹部上的“资本主义经济”。而经修改后的漫画则被误用于说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由此可知()A.漫画的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B.史料运用应注意全面客观 C.运用史料应注意论从史出 D.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结论17.(2分)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Deepseek横空出世,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一夜之间在各行各业掀起AI巨浪,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各国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这反映出当代世界()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C.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 D.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36分)18.(18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透过饮食可以窥见社会风貌的变迁。请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学习。材料一:饮食的演变时期粮食蔬菜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以粟为主长江流域:以稻为主黄河流域:白菜、芥菜等长江流域:葫芦、菱角、蚕豆等商周时期北方:小米、小麦等都有不同品种,且出现了多种杂粮。南方:有粘米、梗米、糯米等多种稻米和高产量的芋苏等杂粮。陆生蔬菜有韭菜、萝卜、芥菜等;水生蔬菜有莲藕、水芹等;仅《尔雅》记载的蔬菜就有20多种两汉时期增加了荞麦、青稞、糜子、高粱、多种豆类等天山南北的蔬菜和葱岭以西的紫葱(洋葱)等陆续传入内地——摘编自林乃桑《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材料二:饮食的引进从传入中国到明末约一百年时间里,玉米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广东、云南、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到18世纪初,玉米已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份。17世纪之前,玉米种植在中国主要限于西南地区,进入18世纪之后,玉米在中国的推广速度加快,不仅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且在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也已开始大量种植。据估计,在清代中叶,玉米的种植面积至少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左右。——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饮食的存储19世纪的工业化则彻底改变了食物的制作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根本属性。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与此同时,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摘编自《世界历史上的食物》材料四:饮食的融合从种植、采摘到初加工、精加工,中国已形成完整、精细的咖啡产业链,咖啡也由小资情调的象征变为一种大众化饮品。为了顺应消费潮流,近两年中国咖啡市场还推出了独特产品——茶咖,“兰韵铁观音拿铁”、“碧罗知春拿铁”等茶咖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咖啡中融入中国茶已经变成众多咖啡和茶饮品牌的研发重点。——摘编自《咖啡的发展及饮料文化初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时期有关“食”的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中国推广种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食物在近代发生的变化。(4)根据材料四,归纳咖啡在中国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19.(18分)见微知著,历史隐藏在细节之中,透过细节也能了解历史的样貌。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细节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材料一【体育中的历史】19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市民体育锻炼的场地需求,一些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促进了大众户外体育运动发展。19世纪中期,足球、网球等运动兴起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运动规则。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主要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很多观众乘电车和火车到现场观赛。比赛消息还能通过电波和报纸传到各地,吸引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摘编自托尼•柯林斯《体育简史》材料二【音乐中的历史】1939年初,在民族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它以短促悦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面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摘自乐海《最爱唱的经典红歌》材料三【建筑中的历史】巴士底狱:原是军事堡垒,14世纪末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冬宫:1917年11月,起义者包围了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伦敦水晶宫:是1851年修建的万国博览会的场馆,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埃菲尔铁塔:是法国为举办世界博览会和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建成时塔上有电灯2万盏,为巴黎增添了独特的夜景。第聂伯河水电站: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水电站。田纳西河水利工程:罗斯福新政时期投资建设,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欧洲体育运动发展的表现,分析其发展的历史条件。(2)同学们对合唱《保卫黄河》的形式产生了分歧,有同学建议采用齐唱方式,有同学建议采用轮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个旋律。形成此起彼伏之感)方式。你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决心?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请从材料三的六个建筑反映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或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体系联考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BADCABADA题号121314151617答案CBDDBD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1.(2分)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形成了由良渚古城(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表明,当时形成了()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B.奴隶制度的国家形态 C.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D.以王为首的早期国家【解答】根据题干信息“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形成了由良渚古城(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的社会结构——以“良渚古城”为中心,形成四级金字塔式社会分层(王、次中心、中型聚落、小型聚落),且存在掌握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王”及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表明当时已出现以“王”为最高统治者、具有初步国家形态的社会组织,符合“早期国家”的特征(如权力集中、社会分层、行政区域划分),D项正确;“多元一体”强调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如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互动),而题干仅聚焦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明,未体现“多元”格局,排除A项;奴隶制度的国家形态以奴隶占有制为核心(如夏商周时期),但良渚文明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存在大规模奴隶劳动或奴隶阶级,题干也未提及相关信息,排除B项;“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需具备成熟的官僚制度、法律体系等,而良渚文明处于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治理体系尚属初步,“完善”表述不当,排除C项。故选:D。2.(2分)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品茗的习惯慢慢从江南地区扩散到了北方黄河一带。在京城及其周边城市,茶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江淮地区的茶叶通过船只和车辆源源不断地运来,堆满了各个地方,品种和色泽繁多。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唐代()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南方城市商业活动兴盛 D.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解答】根据《封氏闻见记》的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品茗习惯从江南扩散到北方,江淮茶叶大量运往北方,茶铺在京城及周边兴起。这一现象反映了南北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尤其是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和文化符号的传播。因此,该史料最直接可用于研究唐代的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故B符合题意;材料仅提到南方茶叶北运,无法直接证明南方经济整体超过北方。排除A;材料重点在茶叶北运和北方饮茶习惯的普及,而非单纯强调南方商业。排除C;虽然饮茶习俗传播可体现文化开放性,但材料更侧重经济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而非宏观气象。排除D。故选:B。3.(2分)《朔方备乘》成书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是中国清代一部重要的边疆史地与军事防御类文献。该书在进呈当年(1860年)被烧毁,1881年又重新铅印出版,受到广大士人的关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A.边疆危机逐渐加深 B.守旧势力抵制西学 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D.地理科学研究兴起【解答】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如西北、东北)的侵略加剧(如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边疆危机成为士人关注的焦点。该书作为边疆史地与军事防御文献,1881年重新出版并受士人关注,反映了时人因边疆危机加深而迫切需要边疆知识的现实,符合时代背景,A正确。材料未提及守旧势力对西方学说的态度,仅涉及边疆史地文献的出版与传播,与“抵制西学”无直接关联。该书内容为传统边疆研究,不涉及西方科技或制度,无法推出守旧势力的态度,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主要活动于南方,以反清为目标,与边疆史地研究无直接联系。该书重新出版于1881年,此时太平天国已失败多年,时间上不吻合,C错误。中国传统边疆史地研究(如《朔方备乘》)侧重军事防御和政治管辖,属于经世致用之学,与近代西方科学体系下的“地理科学”有本质区别。“兴起”一词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中国古代早有地理研究(如《水经注》),该书仅为传统研究的延续,D错误。故选:A。4.(2分)本来,兴中会的会员95%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段话反映同盟会成立()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解答】题干指出兴中会会员多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成员大多是浙江人,这表明之前各革命团体存在浓厚地域色彩。因为之前各革命团体存在地域局限,而同盟会打破了这种地域色彩,这就意味着它能够把不同地域的革命力量整合在一起,起到了团结革命力量的作用,D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任何信息提及同盟会成立在传播革命思想方面的作用,重点强调的是打破地域色彩,A项错误;题干里没有关于同盟会成立拓宽革命道路的相关表述,主要围绕的是地域色彩问题,B项错误;题干同样没有涉及到同盟会在革命纲领方面的内容,C项错误。故选:D。5.(2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最初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什么是善”“念书的意义”等,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呼应外交适应时局发展 D.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解答】据材料“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最初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什么是善’‘念书的意义’等,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可知,反映了演讲团的演讲主题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是由于巴黎和会上列强企图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导致的,国内学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外交情况,演讲的主题呼应外交、适应时局发展,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排除A;材料与民众民主意识无关,故排除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故选:C。6.(2分)到1927年1月,中共全面推动建立的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江西等地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猛烈攻击不法地主和土豪劣绅,几千年来的封建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举措()A.确立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有利于打击北洋军阀的势力 D.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答】据题干材料“1927年1月”“几千年来的封建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迅速扩大了革命在群众中的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官僚专制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有利于打击北洋军阀的势力,C项正确;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是领导阶级,排除A项;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C。7.(2分)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是()A.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C.三大战役,主力决战 D.横渡长江,占领南京【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结合所学,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我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符合题意。千里跃进,战略进攻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关,排除B;三大战役,主力决战与三大战役有关,排除C;横渡长江,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有关,排除D。故选:A。8.(2分)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实施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选项B符合题意;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标志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始。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2分)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这些措施的实施()A.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 D.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解答】根据题干信息“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和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缓和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A项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活动,例如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因此这里“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说法错误,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政府行为,与“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无关,排除D项。故选:A。10.(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A.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B.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 C.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 D.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解答】据材料“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中国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D项正确;“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与题干“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不符合,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数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排除C项。故选:D。11.(2分)对《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的表格内容理解最正确的是()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公元前2000年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B.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 D.差异化的环境造就不同文明成果【解答】从河姆渡文化的农耕和畜牧,到埃及的文字和王权,再到希腊的宫廷建筑和文字,这些都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如农耕技术、社会组织能力等),人们开始有能力创造和发展更为复杂的文明形态,A正确;表格中只提到了河姆渡文化的农耕,并没有提及农耕文明如何扩大或影响其他地区,所以这个选项并不准确,排除B;文化遗存不仅仅依靠文献记载,更多的是通过考古发现。例如,河姆渡文化的稻谷和动物遗骸、埃及的象形文字碑刻等,排除C;虽然环境确实对文明有影响,但表格中并没有明确提及环境差异如何导致不同的文明成果,排除D。故选:A。12.(2分)“(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A.封建国王非常愿意城市获得自由权利 B.城市居民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城市居民争取自由的道路漫长而曲折 D.西欧国王一般作风败坏生活奢侈腐化【解答】材料中“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说明西欧国王并未履行承诺以保障城市自治的权利,市民阶级争取城市自由的道路是艰难的,城市居民争取自由的道路漫长而曲折,C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13.(2分)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这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A.复兴古典音乐的狂热 B.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 C.融合多地区音乐风格 D.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解答】根据材料“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可知,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且大胆新颖,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复兴古典音乐,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融和多地区音乐风格,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D项错误。故选:B。14.(2分)如表为19世纪中后期日本、美国、俄国在的部分措施对比。其共同作用是()国家措施日本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允许贫民自由择业;取消武士特权,推动阶层流动。美国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叛乱州奴隶;允许黑人参军,削弱南方经济基础。俄国宣布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允许赎买土地,农奴可进城务工。A.废除了贵族特权 B.实现了自由平等 C.建立了民主政体 D.打破了人身依附【解答】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日本、美国和俄国在19世纪中后期采取的改革措施,其核心在于通过法律或政策手段打破原有社会结构中的人身束缚关系。日本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允许贫民自由择业。这直接瓦解了以身份等级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使个体不再被固定在特定阶层,促进了社会流动;美国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奴隶,允许黑人参军。此举彻底废除奴隶制,使黑人从对奴隶主的法律和人身依附中解放,成为自由劳动力;俄国宣布农奴法律上自由,允许赎买土地并进城务工。农奴制改革使农奴摆脱对地主的人身依附,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身份。三国均通过改革解除个体对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法律和人身束缚,符合核心共性,D项正确;废除了贵族特权仅部分符合日本和俄国(俄国地主属贵族阶层),但美国无世袭贵族,排除A项;三国的改革虽推动自由,但“实现平等”过于绝对,如美国种族歧视持续,排除B项;日本确立君主立宪,美国已是民主政体,俄国仍为专制,排除C项。故选:D。15.(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损失修重。美国试图掀翻英国的海上霸主宝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强。由此可见,一战()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削弱了参战国的力量 C.改变了欧洲大国实力对比 D.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损失修重。美国试图掀翻英国的海上霸主宝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强”可知,一战前,世界政治格局以欧洲为中心(如英国主导海上霸权、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战后,欧洲传统强国(英、法、德等)实力削弱,奥匈帝国消失,而美、日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符合题意,D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中国等),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削弱了参战国的力量”仅体现了英、法、德等国的状况,未涵盖美、日崛起对格局的影响,表述片面,排除B项;“改变了欧洲大国实力对比”局限于欧洲内部(如德国战败、英法削弱),但未体现美、日等非欧洲国家对世界格局的冲击,未能全面反映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16.(2分)如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创作的漫画《片面的经济》(1954年出版),原本是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的作品,原图中有三组文字,一是右腿上的“军事工业”,二是左腿上的“民用工业”,三是腹部上的“资本主义经济”。而经修改后的漫画则被误用于说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由此可知()A.漫画的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B.史料运用应注意全面客观 C.运用史料应注意论从史出 D.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结论【解答】从题干中可以看到,同一幅漫画最初用于讽刺资本主义国家,后来被用于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这说明在运用史料时,不能仅仅根据它后来的一种用途或解读就片面地认定,而应该全面客观地考虑其创作背景、原始意图等多方面因素,以避免对史料的误读和滥用,B正确;漫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观念等,有一定史料价值,并非“史料价值极其有限”,A错误;题干未体现“论从史出”,主要强调史料运用要全面客观,C错误;题干强调解读视角影响对漫画的运用,而非“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结论”,D错误。故选:B。17.(2分)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Deepseek横空出世,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一夜之间在各行各业掀起AI巨浪,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各国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这反映出当代世界()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C.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 D.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解答】据题干“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Deepseek横空出世,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一夜之间在各行各业掀起AI巨浪,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各国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可知,材料反映当代世界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故D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排除C。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36分)18.(18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透过饮食可以窥见社会风貌的变迁。请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学习。材料一:饮食的演变时期粮食蔬菜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以粟为主长江流域:以稻为主黄河流域:白菜、芥菜等长江流域:葫芦、菱角、蚕豆等商周时期北方:小米、小麦等都有不同品种,且出现了多种杂粮。南方:有粘米、梗米、糯米等多种稻米和高产量的芋苏等杂粮。陆生蔬菜有韭菜、萝卜、芥菜等;水生蔬菜有莲藕、水芹等;仅《尔雅》记载的蔬菜就有20多种两汉时期增加了荞麦、青稞、糜子、高粱、多种豆类等天山南北的蔬菜和葱岭以西的紫葱(洋葱)等陆续传入内地——摘编自林乃桑《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材料二:饮食的引进从传入中国到明末约一百年时间里,玉米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广东、云南、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到18世纪初,玉米已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份。17世纪之前,玉米种植在中国主要限于西南地区,进入18世纪之后,玉米在中国的推广速度加快,不仅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且在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也已开始大量种植。据估计,在清代中叶,玉米的种植面积至少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左右。——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饮食的存储19世纪的工业化则彻底改变了食物的制作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根本属性。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与此同时,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摘编自《世界历史上的食物》材料四:饮食的融合从种植、采摘到初加工、精加工,中国已形成完整、精细的咖啡产业链,咖啡也由小资情调的象征变为一种大众化饮品。为了顺应消费潮流,近两年中国咖啡市场还推出了独特产品——茶咖,“兰韵铁观音拿铁”、“碧罗知春拿铁”等茶咖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咖啡中融入中国茶已经变成众多咖啡和茶饮品牌的研发重点。——摘编自《咖啡的发展及饮料文化初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时期有关“食”的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中国推广种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食物在近代发生的变化。(4)根据材料四,归纳咖啡在中国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解答】(1)根据材料一“北方:小米、小麦等都有不同品种,且出现了多种杂粮。南方:有粘米、梗米、糯米等多种稻米和高产量的芋苏等杂粮。天山南北的蔬菜和葱岭以西的紫葱(洋葱)等陆续传入内地”,可概括“食”的演变的特点:①种类趋向丰富;②区域特征明显;③吸纳外来食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玉米作为高产作物被引入中国,政府推广农业技术,玉米的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适合多种环境种植。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对粮食需求增加。(3)根据材料三“制作方式,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食物发生的几种变化:食物制作方式;运输供应方式;烹饪方式;健康卫生理念。(4)根据材料四“从种植、采摘到初加工、精加工,中国已形成完整、精细的咖啡产业链”并结合所学知识,咖啡在中国以形成完整、精细的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化;成为大众化饮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与中国茶融合进行创新;对咖啡口味进行了创新、研发。原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中国日益开放,社会生活受到西方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消费者爱好、需求的变化,受到当代消费潮流的影响。故答案为:(1)种类趋向丰富,区域特征明显,吸纳外来食材。(2)新航路开辟后,玉米作为高产作物被引入中国,政府推广农业技术。玉米的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适合多种环境种植。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对粮食需求增加。(3)食物制作方式,运输供应方式,烹饪方式健,康卫生理念。(4)形成完整、精细的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化。成为大众化饮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与中国茶融合进行创新,对咖啡口味进行了创新、研发;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中国日益开放,社会生活受到西方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18分)见微知著,历史隐藏在细节之中,透过细节也能了解历史的样貌。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细节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材料一【体育中的历史】19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市民体育锻炼的场地需求,一些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促进了大众户外体育运动发展。19世纪中期,足球、网球等运动兴起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运动规则。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主要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很多观众乘电车和火车到现场观赛。比赛消息还能通过电波和报纸传到各地,吸引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摘编自托尼•柯林斯《体育简史》材料二【音乐中的历史】1939年初,在民族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它以短促悦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面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摘自乐海《最爱唱的经典红歌》材料三【建筑中的历史】巴士底狱:原是军事堡垒,14世纪末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冬宫:1917年11月,起义者包围了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伦敦水晶宫:是1851年修建的万国博览会的场馆,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埃菲尔铁塔:是法国为举办世界博览会和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建成时塔上有电灯2万盏,为巴黎增添了独特的夜景。第聂伯河水电站: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水电站。田纳西河水利工程:罗斯福新政时期投资建设,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欧洲体育运动发展的表现,分析其发展的历史条件。(2)同学们对合唱《保卫黄河》的形式产生了分歧,有同学建议采用齐唱方式,有同学建议采用轮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个旋律。形成此起彼伏之感)方式。你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决心?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请从材料三的六个建筑反映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或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解答】(1)表现:根据材料一“一些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可得出,①一些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足球、网球等运动兴起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运动规则”可得出,②足球、网球等运动兴起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运动规则;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主要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可得出,③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根据材料一“吸引大众参与体育活动”可得出,④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条件:根据材料一“19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可出,①工业化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根据材料一“很多观众乘电车和火车到现场观赛”可得出,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电车、火车的出现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为了满足市民体育锻炼的场地需求,一些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可得出,③政府部门的支持;根据材料一“各种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主要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可得出,④商业体育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2)【示例一】方式:可选齐唱。理由: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爆发和齐唱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齐唱的方式奋进激昂,反映了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示例二】方式:可选轮唱。理由: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轮唱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共同抗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轮唱的方式使音乐似此起彼伏的黄河波浪汹涌澎湃,反映了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随着声音不断地加强表现了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由广大的中国军民建立起的抗日力量逐渐壮大。【示例三】方式:可选齐唱、轮唱相结合。理由:结合所学抗日抗战的特点和齐、轮唱各自的优势进行分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齐、轮唱相综合。同样的旋律,随着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变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绕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斜屋面梁板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 小学天宫课堂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年注册设备监理师考试 设备监理实务考点精讲冲刺试卷
- 云计算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网红推广营销方案策略
- 夜间施工专项安全保障方案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安徽蚌埠市事业单位招聘154人(市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度民政部所属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度收银审核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
-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18690.1-2009农业灌溉设备微灌用过滤器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分类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