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2月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网织红细胞胞质中网状结构是由于含有何种物质()A、变性RNAB、脂蛋白C、RNAD、慢DNAE、线粒体正确答案:C2.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呈()A、红色B、黄色C、绿色D、草黄色E、白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多呈草黄色,所以答案选D。3.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是()。A、7万~9万B、3万~4万C、1万~2万D、4万~5万E、5万~6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包括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正常情况下,分子量大于7万~9万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4.痰液的采集,哪项是不正确的()。A、用过的标本应灭菌后再处理B、细胞学检查采用清晨第1口痰,易于细胞形态观察C、留取痰标本前应该先用清水漱口D、以清晨第1口痰最佳E、细菌学检验以9:00~10:00点留痰最好正确答案:B5.低比密尿或低张尿是指尿液比密低于()。A、1.030B、1.015C、1.025D、1.010E、1.020正确答案:B6.尿试带模块中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的是()A、塑料底层B、吸水层C、试剂层D、碘酸盐层E、尼龙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尿试带模块中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以消除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7.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检查的防腐剂是()A、浓盐酸B、甲醛C、麝香草酚D、碳酸氢钠E、甲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防止细菌污染,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检查的防腐。碳酸氢钠一般不用于尿液防腐;甲醛常用于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和防腐,对尿糖等检查不常用;浓盐酸用于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麝香草酚可抑制细菌生长,常用于尿显微镜检查的防腐。8.24h尿液总量小于100ml或小于17ml/h定义为()A、多尿B、生理性多尿C、病理性多尿D、少尿E、无尿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无尿是指24h尿液总量小于100ml或小于17ml/h,所以答案选E。9.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疾病是()A、流行性感冒B、剧烈运动C、严寒或暴热D、伤寒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10.关于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有3种胆红素B、成人每天产生胆红素25~35mgC、7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D、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E、结合胆红素溶解度高,可由尿排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成人每天产生胆红素约3.8mg,而不是25-35mg,所以B选项错误。A选项血浆中有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δ-胆红素3种胆红素;C选项7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D选项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E选项结合胆红素溶解度高,可由尿排出均正确。11.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检查()。A、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不完全抗体B、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不完全抗体C、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相应的抗原D、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的血型物质E、ABO正向定型F、数据需人工管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有不完全抗体的试验。不完全抗体可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但不出现凝集反应,通过抗球蛋白试剂与不完全抗体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集,从而检测出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有不完全抗体。而选项A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的内容;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检测血清中血型物质与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无关;选项EABO正向定型与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是同一检测项目;选项F与题目无关。12.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的血型抗体是()。A、IgGB、IgMC、IgAD、IgDE、Ig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可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血型抗体反应。IgM、IgA、IgD、IgE一般不能通过胎盘。13.脱落细胞学涂片上,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呈()A、无规则散乱B、蜂窝状结构C、融合体样结构D、嵌铺砖状结构E、铺鹅卵石样结构正确答案:D14.关于瑞特染色嗜碱性粒细胞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直径10~12μm,略小于中性粒细胞B、细胞浆颗粒量少,大小不均,染蓝黑色C、胞质较少,常呈淡红或淡紫色D、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制片染色时不易脱失E、细胞核常被颗粒遮盖,着色较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制片染色时容易脱失,而不是不易脱失,所以选项D叙述错误。选项A,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μm,略小于中性粒细胞,正确;选项B,细胞浆颗粒量少,大小不均,染蓝黑色,正确;选项C,胞质较少,常呈淡红或淡紫色,正确;选项E,细胞核常被颗粒遮盖,着色较浅,正确。15.Ehrlich法检测尿胆原采用的试剂是()。A、饱和硫酸铵B、联苯胺C、硝普钠D、对二甲氨基苯甲醛E、碘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Ehrlich法检测尿胆原采用的试剂是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其原理是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从而进行比色测定。16.渗出液采集后,已形成凝块的主要原因为()。A、采集后与空气接触发生凝固B、pH改变是蛋白质发生沉淀C、细胞过多相互粘连D、纤溶酶的作用E、由于凝血因子Ⅰ和凝血酶的共同作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渗出液中含有较多的凝血因子Ⅰ,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可形成凝块。采集后与空气接触不是形成凝块的主要原因;pH改变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凝块形成;细胞过多相互粘连不是凝块形成的关键因素;纤溶酶的作用是溶解纤维蛋白,与凝块形成相反。17.下列哪项不是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决定因素()。A、血糖浓度B、糖的分解速度C、血一脑屏障的通透性D、乳糖的分解速度E、脉络膜的渗透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糖的分解速度、脉络膜的渗透性、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等,与乳糖的分解速度无关。18.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管型是()A、宽大管型B、脂肪管型C、颗粒管型D、白细胞管型E、红细胞管型正确答案:C19.关于本一周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B、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C、加热至40~60℃凝固,温度升至90~100℃又溶解D、热沉淀一溶解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E、蛋白电泳法的本一周蛋白含量较低时,需预先浓缩10~50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一周蛋白的热沉淀一溶解法虽然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而不是灵敏度高。选项A,本一周蛋白是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选项B,分子量小,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选项C,加热至40~60℃凝固,温度升至90~100℃又溶解,这是其典型特性;选项E,蛋白电泳法的本一周蛋白含量较低时,需预先浓缩10~50倍也是正确的。20.英文缩写HCT表示()。A、血细胞比容B、血小板比容C、平均红细胞体积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细胞比容的英文缩写是HCT(Hematocrit),它是指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血小板比容英文缩写是PCT;平均红细胞体积英文缩写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英文缩写是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英文缩写是MCH。21.MCV↓、RDw↑,常见的疾病是()。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缺铁性贫血时,由于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体积变小,表现为MCV↓,同时因缺铁导致各红细胞间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增大,RDw↑。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MCV↓、RDw正常或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MCV多正常,RDw正常或轻度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MCV↑、RDw↑;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CV可增高、正常或减低,RDw常增高。22.关于粪便中红细胞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粪便中可存在少量红细胞B、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已经破坏C、细菌性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于白细胞D、阿米巴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多于白细胞E、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粪便中正常情况下无红细胞或偶见少量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已被破坏,粪便中一般不会出现完整红细胞。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增多,且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明显增多,多于白细胞,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所以选项A叙述错误。23.网织红细胞增多最明显的疾病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慢性失血D、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网织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可高达20%~50%,甚至更高。慢性失血时网织红细胞可轻度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可增多,但不如溶血性贫血明显。24.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量()。A、储备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循环池E、分裂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而循环池是指白细胞存在于血液中并循环流动的部分,白细胞计数主要反映的就是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数量。分裂池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向原粒细胞分化的阶段;成熟池是粒细胞发育成熟的阶段;边缘池是附着于血管壁的白细胞;储备池是骨髓中储存的白细胞,这些都不是白细胞计数直接反映的。25.最适用于病理性蛋白尿、糖尿和尿胆原检查的标本是()A、随机尿B、晨尿C、餐后尿D、24h尿E、3h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餐后尿有利于检出病理性蛋白尿、糖尿和尿胆原。因为餐后血液中成分增加,通过肾脏滤过进入尿液的物质也可能相应增多,更易检测到一些在随机尿或晨尿中可能被遗漏的异常成分。随机尿受多种因素影响,结果波动较大;晨尿偏酸性,有利于有形成分的保存,但对于一些因进食等因素导致的短暂性异常物质可能不易检出;24h尿主要用于检测肌酐清除率等,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3h尿多用于特定时间段内尿液成分变化的观察,与本题所问不符。26.引起干化学试带法酮体结果假阳性的物质是()。A、新霉素B、维生素CC、庆大霉素D、L一多巴代谢物E、氯丙嗪正确答案:D27.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A、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B、珠蛋白合成障碍C、红细胞膜的缺陷D、造血功能障碍E、红细胞被血清中抗体或补体所影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所致。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缺乏时可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的发育停滞,而细胞质的发育不受影响,从而形成巨幼变的细胞。珠蛋白合成障碍主要见于地中海贫血等;红细胞膜的缺陷可导致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造血功能障碍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红细胞被血清中抗体或补体所影响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28.适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防腐剂是()A、麝香草酚B、碳酸氢钠C、甲醛D、浓盐酸E、甲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甲醛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最常用的防腐剂,能固定细胞和管型等有形成分,防腐效果好,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形态结构的保存作用强。碳酸氢钠一般不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防腐;浓盐酸主要用于定量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等;麝香草酚能抑制细菌生长,保存有形成分,常用于尿显微镜检查;甲苯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29.渗出液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感染性疾病是()。A、化脓性积液B、结核性积液C、类风湿性积液D、肿瘤性积液E、食管破裂性积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渗出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多种疾病,化脓性积液时细菌大量消耗葡萄糖,导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结核性积液葡萄糖可降低,但一般不如化脓性积液降低明显。肿瘤性积液葡萄糖可正常或略低。类风湿性积液葡萄糖降低程度也不如化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主要与消化液刺激等有关,葡萄糖变化不典型且不是降低最明显。30.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成熟池B、循环池C、分裂池D、边缘池E、储备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外周血中的粒细胞包括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等,晚幼粒细胞已基本成熟,杆状核粒细胞也接近成熟,它们共同构成成熟池。分裂池主要是原始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阶段;储备池主要是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循环池是指在血管中循环的粒细胞;边缘池是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粒细胞。所以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成熟池。31.不会引起血沉加快的疾病是()。A、严重贫血B、败血症C、良性肿瘤D、急性心肌梗死E、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沉加快常见于各种炎症(如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心肌梗死等。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引起血沉加快。32.关于粒细胞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总血液粒细胞池包括循环池和边缘池B、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C、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边缘池、储备池、循环池D、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数E、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而划分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不包括边缘池的粒细胞数。边缘池粒细胞与循环池粒细胞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受到感染等应激时,边缘池粒细胞可进入循环池使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他选项关于粒细胞动力学的叙述都是正确的。33.诊断早孕最常用的指标是()。A、LHB、FSHC、E3D、hCGE、HPL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诊断早孕最常用的指标。在受精卵着床后不久,即可在孕妇血清及尿中测出hCG升高,在妊娠早期分泌量增加很快,约1.7~2日即增长一倍,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最高峰,持续1~2周后迅速下降,妊娠中晚期血清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通过检测血或尿中的hCG水平,可较早地诊断早孕。而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E3(雌三醇)、HPL(人胎盘生乳素)虽在妊娠过程中也有变化,但不是诊断早孕最常用指标。34.含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的池为()A、分裂池B、边缘池C、储备池D、成熟池E、循环池正确答案:C35.小红细胞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缺铁性贫血时,由于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可导致红细胞体积变小,出现小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大。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乏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红细胞体积增大。脾功能亢进时,脾脏破坏血细胞增多,可出现各种血细胞减少,但一般不出现小红细胞特征性改变。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主要表现为急性溶血反应,红细胞破坏增加等一系列表现,而非小红细胞。36.瑞特染色后显微镜下发现血涂片布满染料颗粒,解决办法是()。A、用水浸泡B、加甲醇溶解后再用水冲洗C、复染D、再用流水冲洗几分钟即可E、加缓冲液溶解后再用水冲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瑞特染色后血涂片布满染料颗粒,可加甲醇溶解后再用水冲洗。甲醇能溶解染料颗粒,从而解决该问题。而加缓冲液一般不能溶解染料颗粒;再用流水冲洗几分钟通常不能有效去除染料颗粒;用水浸泡效果不佳;复染不能解决染料颗粒布满涂片的问题。37.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氯化汞的作用是()。A、防腐作用B、调节渗透压C、防止红细胞聚集D、破坏白细胞E、固定红细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氯化汞的作用是防腐作用。其可防止细菌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8.成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参考范围(显微镜法)是()。A、0.008~O.02B、<O.05C、<0.005D、0.005~O.05E、O.02~0.05正确答案:A39.临床判断消化道溃疡出血完全停止最可靠的实验室指标是()。A、粪胆原试验阴性B、粪便隐血试验阴性C、无柏油样黑便D、粪便镜检无红细胞E、粪胆素试验阴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指标,当粪便隐血试验阴性时,提示消化道溃疡出血完全停止,这是最可靠的实验室指标。而粪便镜检无红细胞可能存在假阴性,不如隐血试验敏感;粪胆素试验、粪胆原试验主要用于评估胆汁排泄等情况,与消化道溃疡出血是否停止无关;无柏油样黑便不能完全排除消化道仍有少量出血,其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如隐血试验可靠。40.大红细胞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由于缺乏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导致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发育异常,而细胞质仍继续发育成熟,使得红细胞体积增大,出现大红细胞。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全血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主要导致血细胞破坏增多;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主要是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均不是以大红细胞为主要特征。41.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为Ⅳ度时,可见()。A、上皮细胞(++++)B、杆菌(一)C、白(脓)细胞15~30个/HPD、杂菌(++)E、吞噬细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阴道清洁度Ⅳ度时,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30个/HP),杂菌(++++)。选项A上皮细胞应为(+);选项C白细胞应>30个/HP;选项D杂菌应为(++++);选项E一般无吞噬细胞描述。所以可见杆菌(-),答案选B。42.关于抗凝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EDTA—Na2溶解度小于EDTA—K2B、草酸盐能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可溶性螯合物C、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D、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检查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草酸盐能与血浆中钙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而不是生成可溶性螯合物。其他选项:EDTA—Na2溶解度小于EDTA—K2;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检查及输血保养液。43.正常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A、100~120g/LB、100~150g/LC、120~160g/LD、110~150g/LE、160~180g/L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参考范围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4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英文缩写是()。A、HDWB、PDWC、RDWD、HDWrE、RDWr正确答案:C45.关于hCG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B、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液中C、可存在于羊水、胎儿体内和红细胞内D、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高峰E、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液中。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高峰,持续1~2周后迅速下降。hCG可存在于羊水、胎儿体内,但不存在于红细胞内。hCG的分泌量与胎盘重量不一定成正比,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46.Rothera法检测尿酮体的常用试剂是()。A、硫酸亚铁B、苯酚C、复方碘溶液D、硝普钠E、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Rothera法检测尿酮体的常用试剂是硝普钠。在碱性条件下,硝普钠可与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使溶液呈紫色。47.不影响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准确度和特异度的因素有()。A、粪便取材部位和标本反应时间B、送检粪便量C、动物性食物和生食蔬菜影响D、细菌分解血红蛋白E、药物影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动物性食物和生食蔬菜中的血红蛋白可导致假阳性,药物可干扰试验结果,细菌分解血红蛋白会影响检测,粪便取材部位不同以及标本反应时间长短等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而送检粪便量一般不影响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准确度和特异度。48.关于草酸钠抗凝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与血液按1:9的比例使用B、常用浓度为0.5mol/LC、可与血中Ca2+生成可溶性螯合物D、对V因子有保护作用E、可用于血细胞计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草酸钠可与血液按1:9的比例使用,草酸钠常用浓度为0.1mol/L,它可与血中Ca²⁺形成不溶性草酸钙沉淀,而非可溶性螯合物,它对Ⅴ因子有破坏作用,不能用于血细胞计数,因会影响红细胞形态。49.下列情况除()外都能引起多尿。A、饮水过多或输注大量液体B、使用某些利尿的药物C、尿崩症D、肾结石E、糖尿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饮水过多或输注大量液体、使用某些利尿药物、尿崩症、糖尿病等均可引起多尿。而肾结石主要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症状,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多尿。50.在瑞特染色血涂片中,见到中性粒细胞细胞质中出现一块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μm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A、豪焦小体B、卡波环C、Döhle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小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Dö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μ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豪焦小体是位于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的暗紫红色圆形小体。卡波环是在嗜多色性、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棒状小体是细胞质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见于急性白血病。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51.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I)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黏多糖增多症时可出现Alder—Reilly畸形,表现为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此为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Iohle小体常见于严重感染等;棒状小体多见于急性白血病;Mott细胞常见于浆细胞异常;棘形细胞可见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等,但均不是与遗传性疾病直接相关的粒细胞形态改变。52.尿液中的小吞噬细胞主要来自()。A、中性粒细胞B、肾小管上皮细胞C、淋巴细胞D、红细胞E、单核细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小吞噬细胞主要来自中性粒细胞,其进入尿液后成为小吞噬细胞,在炎症时可增多。53.关于尿液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尿液外观呈浓茶色、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B、化学法检测原理是基于亚铁血红素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样活性C、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低D、主要用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E、化学法的试剂稳定性较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有效识别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是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