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PAGEPAGE1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管,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老子认为:“故贵以身(生命)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表明老子A.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 B.强调个人与社会统一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 D.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答案】A【解析】老子强调爱惜自己身体才能爱惜天下、治理好天下,表明老子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A项正确;老子强调的并非个人与社会的“统一”,B项错误;反对诸侯争霸战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老子代表的并非下层平民的利益,D项错误。2.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这种民屯的农业经营模式是()A.宗族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官府募民耕作 D.个体农户耕作【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国家组织,规定收成分成,农民不得随意离开”等信息可以看出,屯田是官府招募百姓进行耕作的模式,符合曹魏民屯的特点,C项正确;在曹魏民屯中,并没有体现出宗族关系的组织形式,这种屯田是国家组织管理的,与宗族集体生产模式不同,排除A项;田庄规模生产通常是地主豪强控制下的生产模式,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和经济体系,而曹魏民屯是国家主导的,排除B项;个体农户耕作是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而曹魏民屯是有组织、有收成分配规定且农民受限制的模式,并非个体农户自主的耕作,排除D项。故选C项。3.《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3),京兆尹裴耀卿奏称:“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翌年,以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整顿漕运,“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材料表明当时()A.粮食供给的市场化 B.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百姓赋役有所减轻 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与“翌年,以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整顿漕运,‘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中后期,国家财政支出扩大,为应对国家财政的困境,于是唐朝政府整顿漕运,在江淮与江南地区的粮食与税收输送至关中地区,缓解了财政危机。到开元时期漕运的粮食大多来自江淮地区,这说明江南与江淮地区成为国家的财政重地,侧面反映出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粮食供给的市场化问题,主要讲的是漕运粮食的数量变化,与市场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唐朝的漕运与财政,无法得出“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问题,无法体现百姓赋役负担有所减轻,排除C项。故选D项。4.明朝永乐年间,朝廷编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由成祖亲自作序,把“有发明经义者取之,悖于经旨者去之”,诏颁天下。这造成士人将聪明智慧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若是者纷纷藉藉,群起角立于天下”。由此可见()A.科举制度朝着训诂词章方向发展 B.程朱理学自由发展空间受限C.陆王心学与科举制度关联度提高 D.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程朱理学日益正统化和官方化,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和思想边界被限制得越来越狭窄,士人只好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这些空疏无物的假学问,无法解决现实实际问题,B项正确;题干只是说士人因朝廷编书及相关举措,将精力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但不能就此得出科举制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提及的是朝廷对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经典进行编订,没有关于陆王心学与科举制度关联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形成,“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答案】A【解析】根据“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表明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兼顾了宗法和社会保障,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A项正确;B项只关注了材料中的“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全面,排除B项;材料中的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无法说明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依然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D本身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主旨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6.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立宪”步伐加快,民政部着手统计全国人口,但宣统二年(1910年)各省才陆续开始调查活动,而且大部分应付了事,甚至有省份很快就中断了。这反映了A.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 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 D.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统计全国人口的活动,在地方上落实的迟缓、艰难甚至很快中断,反映了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A项正确;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口调查而非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的人口统计是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D项错误。7.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中国不能和外国比,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足的。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可见当时孙中山意图()A.推动民权主义转型 B.践行实业救国思潮C.缓和社会主要矛盾 D.探索国家富强途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中国贫、生产不足的现状,提出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的主张,这是探索国家富强的途径,D项正确;民权主义强调的是政治权利,如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内容,材料中的资本问题与民权主义的转型无关,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国家危亡,而材料主要是孙中山从中国的资本发展角度提出的策略,重点不是践行实业救国思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要矛盾的缓和问题,孙中山的这一主张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排除C项。故选D项。8.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山西大面积被日军攻陷,阎锡山政权由太原转至临汾,后由临汾过黄河转到陕西宜川,而及其八路军却分布于山西敌后的广大区域展开游击战,进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全面经营山西的活动。这一活动()A.促成山西成为抗战的战略支点 B.开辟全国抗战的新局面C.促使敌后战场上升到主要地位 D.实现了山西的独立自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原失守后,国民党退出山西,八路军创建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作为长期作战的战略支点,开启了八路军真正意义上全面经营山西的活动,A项正确;七七事变开辟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中共和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才有独立自主性,未实现山西的独立自主,山西整体上是日占区,排除D项。故选A项。9.有外国学者指出“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在革命后的最初几年,领导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迫切问题,而不是关于世界革命的空想”。该学者认为,()A.建国方略稳健务实 B.对世界事务不关心C.无意模仿苏联模式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并没有效仿早期苏俄,罔顾本国国民经济凋敝的事实,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企图,而是通过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上,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表明的建国方略稳健务实,没有急于求成,故本题答案选A项。建国初期中国密切关注世界事务,B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建国初期中国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10.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国际事务中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这一调整旨在()A.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B.构建协调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C.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 D.创造相对有利的经济建设环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国际事务中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所以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中国发展经济以及引进外国技术与管理经验、资金做准备,D项正确;加强南南合作只是中国外交关系中的一部分,材料中的外交政策调整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更多是从国内经济建设需求出发的整体外交战略调整,排除A项;根据材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可知,材料中的外交政策调整不单单针对大国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是着眼于整体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不是单纯为了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1.波斯地区的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前期发行了一系列带有“爱希腊”铭文的钱币。钱币正面是有着希腊式卷发、颈部佩戴宙斯盾的帕提亚帝国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反面是希腊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这表明,帕提亚帝国()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借助希腊神话巩固统治C.以希腊文化为主流 D.延续马其顿王国的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钱币正面是有着希腊式卷发、颈部佩戴宙斯盾的帕提亚帝国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反面是希腊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可知,帕提亚帝国的货币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统治者借助希腊神话来巩固提升君主地位的意图,B项正确;题干仅提到了帕提亚帝国使用的货币带有明显的希腊文化特点,据此无法说明该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帕提亚帝国的货币带有希腊文化的特点,据此并不能直接得出希腊文化在帕提亚帝国的地位,排除C项;题干并未涉及帝国的统治政策,无法说明帕提亚帝国与马其顿王国政策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A.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C.印证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上 D.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阐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即《宣言》发表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作用的基础上,说明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B项正确;1844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还未提出,排除A项;1844年的思想无法印证1871年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排除C项;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是1848年的《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伴随着医学界的研究,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西非的热带环境对白人是“不健康”的,而西非黑人拥有对恶劣热带环境的“种族免疫力”,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西非健康生存。这种认识()A.带有一定种族歧视色彩 B.推动了西非的独立自主C.基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D.旨在保护西方白人健康【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即西非黑人拥有对恶劣热带环境的“种族免疫力”,而白人没有,说明英国人认为黑人免疫力强,较白人更适于恶劣环境的劳动,实质上是为黑人奴隶制进行辩护,是一种种族歧视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英国人对黑人的态度,没有涉及政治独立信息,排除B项;伴随着医学界的研究,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据此无法得出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排除C项;材料实质上是为黑人奴隶制进行辩护,而非保护西方白人健康,排除D项。故选A项。14.相较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的。在以雅尔塔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这说明,雅尔塔等国际会议()A.忽视了惩治战争罪责 B.侧重配合马歇尔计划C.有利于国际秩序稳定 D.体现强烈的强权政治【答案】C【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方式较为理性,强调“德国人还要吃饭”,而非凡尔赛体系式的极端惩罚(如“绞死德国皇帝”),说明其目的是通过温和手段避免战后矛盾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吸取凡尔赛体系严苛处置导致德国复仇的教训,为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长期稳定奠定基础,C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仍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如纽伦堡审判),题干仅强调处置方式更温和,而非忽视惩治,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1945年)早于马歇尔计划(1947年),两者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虽由美苏英主导,但题干体现的是对战败国的克制态度,而非强权压制,排除D项。故选C项。15.据下表可以推知表: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年代1950196019701975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A.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B.布雷顿森林体系迅速瓦解C.日欧各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D.美国的工业生产萎靡不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中的内容可知,1950年代、1960年代,美国与日本、美国与西欧的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与日本、美国与西欧的贸易均表现为逆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日本、西欧崛起,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体现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与材料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与日本、西欧的贸易情况,无法体现日欧各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无法反映美国的工业生产萎靡不振,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匈奴频繁侵扰,北边不安,于是“天子盛养马”。在中央设太仆,为全国车马管理最高长官,其下设“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边郡六牧师苑令”,以官养为核心。由于中原土马品质低劣,“汉厚赂乌孙,遗公主为夫人”,“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史记·大宛列传》又载:“马嗜苜蓿,汉使其取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汉朝持续的马政建设,一度使得“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畜积布野”,边郡“数世不见烟火之警”。——摘编自徐泉《试论汉武帝经营河西的关键措施——马政建设》材料二自更新世以来,美洲第一批马系随哥伦布在1493年登陆。早年时期,马的价值主要在担任作战工具,没有任何南美印第安人见过如此强壮、快捷,同时却竟又乖乖听命于人类指挥的动物,一人高踞马上,这景象就足以吓死印第安人。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因为有马,殖民年代美洲牧牛业的大发展方为可能。一些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驾驭着骏马追逐、猎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孵生活,远比艰辛、无趣的农耕生活来得要容易、舒服。到了1700年或1750年,拉普拉塔草原上的特维尔切族、浦鲁克族、奥卡族、阮契尔族,全都跳上马背,在大草场上奔驰。——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材料三18世纪,殖民者将一些马匹带到澳大利亚并用作劳力,随着机器的使用和逐步推广,马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其中一部分被遗弃到野外,肆意繁衍并形成野马种群。作为大型食草动物,它们不但与本土食草动物争夺食物,还踩踏植被。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为了遏制野马、兔子、狐狸、骆驼、野猪等入侵物种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收效甚微。——摘编自陈良燕《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马政建设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对近代美洲社会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殖民者将马引入澳大利亚的后果。(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动物物种交流的认识。【答案】(1)举措:建立专门机构;引进优良马种;种植首蓿成效:极大推动了马政事业的发展,大幅提高马匹数量、质量;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边疆地区安定,巩固国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影响:成为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的重要工具;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开发;改变了幸存印第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后果:严重破坏、威胁澳洲的生态环境;给澳洲国家治理造成一大难题。(4)认识:受到人类活动的推动;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促进了文明的互鉴、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破坏或灾难:要慎重地对待动物物种交流。【解析】【小问1】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一“在中央设太仆,为全国车马管理最高长官,其下设‘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边郡六牧师苑令’,以官养为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一“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与“马嗜苜蓿,汉使其取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进优良马种以及种植首蓿。第二小问成效,根据材料一“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可知,极大推动了马政事业的发展,大幅提高马匹数量、质量;根据材料一“一度使得‘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畜积布野’,边郡‘数世不见烟火之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边疆地区安定,巩固国防;根据材料一“汉厚赂乌孙,遗公主为夫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小问2】根据材料二“早年时期,马的价值主要在担任作战工具,没有任何南美印第安人见过如此强壮、快捷,同时却竟又乖乖听命于人类指挥的动物,一人高踞马上,这景象就足以吓死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为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的重要工;根据材料二“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开发;根据材料二“因为有马,殖民年代美洲牧牛业的大发展方为可能”可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一些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驾驭着骏马追逐、猎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孵生活”可知,改变了幸存印第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小问3】根据材料三“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重破坏、威胁澳洲的生态环境;根据材料三“为了遏制野马、兔子、狐狸、骆驼、野猪等入侵物种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收效甚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澳洲国家治理造成一大难题。【小问4】根据材料二“自更新世以来,美洲第一批马系随哥伦布在1493年登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人类活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三“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与材料二“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促进了文明的互鉴、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破坏或灾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慎重地对待动物物种交流。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在古车上安装伞盖的做法逐渐普及,膨大的圆形车盖之下,是方形的车厢,正与“天圆地方”相吻合。毂是车轮中心的一段环形木,制毂的木材既要最坚,又须强度均匀。据《周礼·考工记》载,砍伐用于制毂的树木之前,“必矩(标记)其阴阳……以火养(炙养)其阴,而齐诸其阳。”据同书载,“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总的来说,车轮都不能太高,太高则“人不能登也”。为防止乘车者坠车受伤,古车还设计了专门用来抓靠的“绥”。——摘编自李然《先秦古车设计思想特征及现代应用》材料二1931年,张学良拨款80万元支持的东北民生工厂试制汽车成功,为中国制造汽车之始。不过,该车的核心部件如汽油机、轮胎、电气设备等均系外购。九一八事变后,民生工厂被日本吞并。山西、湖南等地工厂也先后试制汽车成功,但都没有下文。1936年,经国民政府实业部等部门商定,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引进德国奔驰公司技术,准备从装配汽车发展到自制汽车。不久抗战爆发,该公司被迫搬到香港,最终也被日本掠夺。该公司共组装过2000多辆柴油车。1937年后,国民政府还制定过另外几项造车计划,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到1949年,中国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造出一辆汽车。——摘编自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材料三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20年,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销量达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重要增长点,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第四季度,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摘编自张维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古车设计、制造所体现出思想理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汽车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答案】(1)思想理念: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实用性和安全性兼顾;选材与工艺并重。(2)原因: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侵略者的严重破坏;社会局势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战争不断。(3)意义: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升了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汽车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解析】【小问1】根据材料一“在古车上安装伞盖的做法逐渐普及,膨大的圆形车盖之下,是方形的车厢,正与‘天圆地方’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根据材料一“毂是车轮中心的一段环形木,制毂的木材既要最坚,又须强度均匀。”与“必矩(标记)其阴阳……以火养(炙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可知,选材与工艺并重;根据材料一“为防止乘车者坠车受伤,古车还设计了专门用来抓靠的‘绥’。”与“总的来说,车轮都不能太高,太高则‘人不能登也’。”可知,选材与工艺并重。小问2】根据材料二“不过,该车的核心部件如汽油机、轮胎、电气设备等均系外购。”可知,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根据材料二“不久抗战爆发,该公司被迫搬到香港,最终也被日本掠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侵略者的严重破坏;根据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民生工厂被日本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局势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战争不断。【小问3】根据材料三“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根据材料三“ 2023年第四季度,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升了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汽车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材料三“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销量达829.2万辆,同比增33.5%,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重要增长点,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家海上力量发展概况西班牙16世纪,鼎盛时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号称“无敌舰队”。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荷兰17世纪上半叶,荷兰船只的吨位一度达到英国的3倍,数量相当于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后期,受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影响,英荷之间先后发生三次战争,荷兰因战败而遭到削弱。英国17世纪下半叶,通过数次战争击败荷兰,奠定其海上霸主地位。二战初期,主力舰的数量是日本海军的3倍,德国的5倍。二战后,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海军实力大幅削弱。美国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但不太注重海军建设。受一战影响,威尔逊总统于1916年签署“大海军法案”,利用强大的工业实力建造了堪比英国的海军力量,海军人数从6万人扩充到49万人。二战期间,海军发展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航空母舰、舰载机、潜艇的使用,是能取得海战胜利的关键因素。现今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位居世界第一。俄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全球性远洋海上力量。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海军一落千丈。但核潜艇仍是俄罗斯的利器。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经济实力与海上力量发展。阐述:从16世纪开始,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殖民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海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财政支持,英国海军得以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海军,确立起海上霸权。1765年,英国又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海上霸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美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移民和人才的涌入等有利条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和经济强国,为其后的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财政支持,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改变,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加强海军建设,超越英国成为第一海上强国。综上,经济实力是海上力量发展的基础。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海军发展提供物质、财政保障。【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由材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荷兰因英荷战争受到削弱”“英国通过数次战争击败荷兰,奠定其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发展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等信息可以得出论题:经济实力与海上力量发展。其次,结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和相关史实进行分析阐述,根据材料“17世纪下半叶,通过数次战争击败荷兰,奠定其海上霸主地位”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开始,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殖民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海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财政支持,英国海军得以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海军,确立起海上霸权。根据材料“二战初期,主力舰的数量是日本海军的3倍,德国的5倍”和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英国又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海上霸权。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二战期间,海军发展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航空母舰、舰载机、潜艇的使用,是能取得海战胜利的关键因素”“现今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位居世界第一”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美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移民和人才的涌入等有利条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和经济强国,为其后的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财政支持,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改变,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加强海军建设,超越英国成为第一海上强国。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如经济实力是海上力量发展的基础。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海军发展提供物质、财政保障。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管,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老子认为:“故贵以身(生命)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表明老子A.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 B.强调个人与社会统一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 D.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答案】A【解析】老子强调爱惜自己身体才能爱惜天下、治理好天下,表明老子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A项正确;老子强调的并非个人与社会的“统一”,B项错误;反对诸侯争霸战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老子代表的并非下层平民的利益,D项错误。2.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这种民屯的农业经营模式是()A.宗族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官府募民耕作 D.个体农户耕作【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国家组织,规定收成分成,农民不得随意离开”等信息可以看出,屯田是官府招募百姓进行耕作的模式,符合曹魏民屯的特点,C项正确;在曹魏民屯中,并没有体现出宗族关系的组织形式,这种屯田是国家组织管理的,与宗族集体生产模式不同,排除A项;田庄规模生产通常是地主豪强控制下的生产模式,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和经济体系,而曹魏民屯是国家主导的,排除B项;个体农户耕作是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而曹魏民屯是有组织、有收成分配规定且农民受限制的模式,并非个体农户自主的耕作,排除D项。故选C项。3.《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3),京兆尹裴耀卿奏称:“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翌年,以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整顿漕运,“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材料表明当时()A.粮食供给的市场化 B.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百姓赋役有所减轻 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与“翌年,以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整顿漕运,‘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中后期,国家财政支出扩大,为应对国家财政的困境,于是唐朝政府整顿漕运,在江淮与江南地区的粮食与税收输送至关中地区,缓解了财政危机。到开元时期漕运的粮食大多来自江淮地区,这说明江南与江淮地区成为国家的财政重地,侧面反映出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粮食供给的市场化问题,主要讲的是漕运粮食的数量变化,与市场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唐朝的漕运与财政,无法得出“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问题,无法体现百姓赋役负担有所减轻,排除C项。故选D项。4.明朝永乐年间,朝廷编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由成祖亲自作序,把“有发明经义者取之,悖于经旨者去之”,诏颁天下。这造成士人将聪明智慧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若是者纷纷藉藉,群起角立于天下”。由此可见()A.科举制度朝着训诂词章方向发展 B.程朱理学自由发展空间受限C.陆王心学与科举制度关联度提高 D.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程朱理学日益正统化和官方化,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和思想边界被限制得越来越狭窄,士人只好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这些空疏无物的假学问,无法解决现实实际问题,B项正确;题干只是说士人因朝廷编书及相关举措,将精力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但不能就此得出科举制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提及的是朝廷对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经典进行编订,没有关于陆王心学与科举制度关联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形成,“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答案】A【解析】根据“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表明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兼顾了宗法和社会保障,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A项正确;B项只关注了材料中的“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全面,排除B项;材料中的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无法说明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依然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D本身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主旨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6.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立宪”步伐加快,民政部着手统计全国人口,但宣统二年(1910年)各省才陆续开始调查活动,而且大部分应付了事,甚至有省份很快就中断了。这反映了A.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 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 D.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统计全国人口的活动,在地方上落实的迟缓、艰难甚至很快中断,反映了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A项正确;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口调查而非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的人口统计是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D项错误。7.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中国不能和外国比,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足的。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可见当时孙中山意图()A.推动民权主义转型 B.践行实业救国思潮C.缓和社会主要矛盾 D.探索国家富强途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中国贫、生产不足的现状,提出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的主张,这是探索国家富强的途径,D项正确;民权主义强调的是政治权利,如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内容,材料中的资本问题与民权主义的转型无关,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国家危亡,而材料主要是孙中山从中国的资本发展角度提出的策略,重点不是践行实业救国思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要矛盾的缓和问题,孙中山的这一主张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排除C项。故选D项。8.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山西大面积被日军攻陷,阎锡山政权由太原转至临汾,后由临汾过黄河转到陕西宜川,而及其八路军却分布于山西敌后的广大区域展开游击战,进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全面经营山西的活动。这一活动()A.促成山西成为抗战的战略支点 B.开辟全国抗战的新局面C.促使敌后战场上升到主要地位 D.实现了山西的独立自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原失守后,国民党退出山西,八路军创建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作为长期作战的战略支点,开启了八路军真正意义上全面经营山西的活动,A项正确;七七事变开辟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中共和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才有独立自主性,未实现山西的独立自主,山西整体上是日占区,排除D项。故选A项。9.有外国学者指出“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在革命后的最初几年,领导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迫切问题,而不是关于世界革命的空想”。该学者认为,()A.建国方略稳健务实 B.对世界事务不关心C.无意模仿苏联模式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并没有效仿早期苏俄,罔顾本国国民经济凋敝的事实,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企图,而是通过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上,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表明的建国方略稳健务实,没有急于求成,故本题答案选A项。建国初期中国密切关注世界事务,B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建国初期中国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10.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国际事务中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这一调整旨在()A.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B.构建协调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C.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 D.创造相对有利的经济建设环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国际事务中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所以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中国发展经济以及引进外国技术与管理经验、资金做准备,D项正确;加强南南合作只是中国外交关系中的一部分,材料中的外交政策调整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更多是从国内经济建设需求出发的整体外交战略调整,排除A项;根据材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可知,材料中的外交政策调整不单单针对大国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是着眼于整体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不是单纯为了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1.波斯地区的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前期发行了一系列带有“爱希腊”铭文的钱币。钱币正面是有着希腊式卷发、颈部佩戴宙斯盾的帕提亚帝国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反面是希腊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这表明,帕提亚帝国()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借助希腊神话巩固统治C.以希腊文化为主流 D.延续马其顿王国的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钱币正面是有着希腊式卷发、颈部佩戴宙斯盾的帕提亚帝国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反面是希腊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可知,帕提亚帝国的货币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统治者借助希腊神话来巩固提升君主地位的意图,B项正确;题干仅提到了帕提亚帝国使用的货币带有明显的希腊文化特点,据此无法说明该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帕提亚帝国的货币带有希腊文化的特点,据此并不能直接得出希腊文化在帕提亚帝国的地位,排除C项;题干并未涉及帝国的统治政策,无法说明帕提亚帝国与马其顿王国政策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A.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C.印证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上 D.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阐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即《宣言》发表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作用的基础上,说明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B项正确;1844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还未提出,排除A项;1844年的思想无法印证1871年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排除C项;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是1848年的《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伴随着医学界的研究,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西非的热带环境对白人是“不健康”的,而西非黑人拥有对恶劣热带环境的“种族免疫力”,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西非健康生存。这种认识()A.带有一定种族歧视色彩 B.推动了西非的独立自主C.基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D.旨在保护西方白人健康【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即西非黑人拥有对恶劣热带环境的“种族免疫力”,而白人没有,说明英国人认为黑人免疫力强,较白人更适于恶劣环境的劳动,实质上是为黑人奴隶制进行辩护,是一种种族歧视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英国人对黑人的态度,没有涉及政治独立信息,排除B项;伴随着医学界的研究,英国人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识,据此无法得出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排除C项;材料实质上是为黑人奴隶制进行辩护,而非保护西方白人健康,排除D项。故选A项。14.相较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的。在以雅尔塔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这说明,雅尔塔等国际会议()A.忽视了惩治战争罪责 B.侧重配合马歇尔计划C.有利于国际秩序稳定 D.体现强烈的强权政治【答案】C【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方式较为理性,强调“德国人还要吃饭”,而非凡尔赛体系式的极端惩罚(如“绞死德国皇帝”),说明其目的是通过温和手段避免战后矛盾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吸取凡尔赛体系严苛处置导致德国复仇的教训,为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长期稳定奠定基础,C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仍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如纽伦堡审判),题干仅强调处置方式更温和,而非忽视惩治,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1945年)早于马歇尔计划(1947年),两者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虽由美苏英主导,但题干体现的是对战败国的克制态度,而非强权压制,排除D项。故选C项。15.据下表可以推知表: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年代1950196019701975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A.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B.布雷顿森林体系迅速瓦解C.日欧各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D.美国的工业生产萎靡不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中的内容可知,1950年代、1960年代,美国与日本、美国与西欧的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与日本、美国与西欧的贸易均表现为逆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日本、西欧崛起,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体现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与材料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与日本、西欧的贸易情况,无法体现日欧各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无法反映美国的工业生产萎靡不振,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匈奴频繁侵扰,北边不安,于是“天子盛养马”。在中央设太仆,为全国车马管理最高长官,其下设“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边郡六牧师苑令”,以官养为核心。由于中原土马品质低劣,“汉厚赂乌孙,遗公主为夫人”,“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史记·大宛列传》又载:“马嗜苜蓿,汉使其取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汉朝持续的马政建设,一度使得“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畜积布野”,边郡“数世不见烟火之警”。——摘编自徐泉《试论汉武帝经营河西的关键措施——马政建设》材料二自更新世以来,美洲第一批马系随哥伦布在1493年登陆。早年时期,马的价值主要在担任作战工具,没有任何南美印第安人见过如此强壮、快捷,同时却竟又乖乖听命于人类指挥的动物,一人高踞马上,这景象就足以吓死印第安人。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因为有马,殖民年代美洲牧牛业的大发展方为可能。一些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驾驭着骏马追逐、猎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孵生活,远比艰辛、无趣的农耕生活来得要容易、舒服。到了1700年或1750年,拉普拉塔草原上的特维尔切族、浦鲁克族、奥卡族、阮契尔族,全都跳上马背,在大草场上奔驰。——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材料三18世纪,殖民者将一些马匹带到澳大利亚并用作劳力,随着机器的使用和逐步推广,马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其中一部分被遗弃到野外,肆意繁衍并形成野马种群。作为大型食草动物,它们不但与本土食草动物争夺食物,还踩踏植被。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为了遏制野马、兔子、狐狸、骆驼、野猪等入侵物种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收效甚微。——摘编自陈良燕《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马政建设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对近代美洲社会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殖民者将马引入澳大利亚的后果。(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动物物种交流的认识。【答案】(1)举措:建立专门机构;引进优良马种;种植首蓿成效:极大推动了马政事业的发展,大幅提高马匹数量、质量;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边疆地区安定,巩固国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影响:成为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的重要工具;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开发;改变了幸存印第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后果:严重破坏、威胁澳洲的生态环境;给澳洲国家治理造成一大难题。(4)认识:受到人类活动的推动;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促进了文明的互鉴、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破坏或灾难:要慎重地对待动物物种交流。【解析】【小问1】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一“在中央设太仆,为全国车马管理最高长官,其下设‘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边郡六牧师苑令’,以官养为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一“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与“马嗜苜蓿,汉使其取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进优良马种以及种植首蓿。第二小问成效,根据材料一“汉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可知,极大推动了马政事业的发展,大幅提高马匹数量、质量;根据材料一“一度使得‘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畜积布野’,边郡‘数世不见烟火之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边疆地区安定,巩固国防;根据材料一“汉厚赂乌孙,遗公主为夫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小问2】根据材料二“早年时期,马的价值主要在担任作战工具,没有任何南美印第安人见过如此强壮、快捷,同时却竟又乖乖听命于人类指挥的动物,一人高踞马上,这景象就足以吓死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为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的重要工;根据材料二“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开发;根据材料二“因为有马,殖民年代美洲牧牛业的大发展方为可能”可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一些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驾驭着骏马追逐、猎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孵生活”可知,改变了幸存印第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小问3】根据材料三“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重破坏、威胁澳洲的生态环境;根据材料三“为了遏制野马、兔子、狐狸、骆驼、野猪等入侵物种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收效甚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澳洲国家治理造成一大难题。【小问4】根据材料二“自更新世以来,美洲第一批马系随哥伦布在1493年登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人类活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三“一些野马活动的地区,草皮严重退化,甚至再也长不出植被,出现沙化”与材料二“大征服完成之后,马的重要性依然不减,耕种开垦,矿山开发,都离不开马的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促进了文明的互鉴、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破坏或灾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慎重地对待动物物种交流。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在古车上安装伞盖的做法逐渐普及,膨大的圆形车盖之下,是方形的车厢,正与“天圆地方”相吻合。毂是车轮中心的一段环形木,制毂的木材既要最坚,又须强度均匀。据《周礼·考工记》载,砍伐用于制毂的树木之前,“必矩(标记)其阴阳……以火养(炙养)其阴,而齐诸其阳。”据同书载,“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总的来说,车轮都不能太高,太高则“人不能登也”。为防止乘车者坠车受伤,古车还设计了专门用来抓靠的“绥”。——摘编自李然《先秦古车设计思想特征及现代应用》材料二1931年,张学良拨款80万元支持的东北民生工厂试制汽车成功,为中国制造汽车之始。不过,该车的核心部件如汽油机、轮胎、电气设备等均系外购。九一八事变后,民生工厂被日本吞并。山西、湖南等地工厂也先后试制汽车成功,但都没有下文。1936年,经国民政府实业部等部门商定,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引进德国奔驰公司技术,准备从装配汽车发展到自制汽车。不久抗战爆发,该公司被迫搬到香港,最终也被日本掠夺。该公司共组装过2000多辆柴油车。1937年后,国民政府还制定过另外几项造车计划,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到1949年,中国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造出一辆汽车。——摘编自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材料三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20年,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销量达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重要增长点,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第四季度,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摘编自张维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古车设计、制造所体现出思想理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汽车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答案】(1)思想理念: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实用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