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第1节
机械运动七上科学
ZJ1.知道机械运动的含义。2.会选取参照物,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以及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参照物。(科学观念)3.能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和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对机械运动进行分类,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能说出速度的意义,掌握不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物体机械运动的有关问题。(科学观念、科学思维)5.了解运动与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能的类别。(科学观念)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大气和江河水的流动等,它们的空间位置都随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
物体并非只做机械运动,还有其他非机械运动,如生命运动、化学运动等。典例1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A.蜥蜴爬行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树叶飘落解析:蜥蜴爬行、骏马奔腾、树叶飘落三种现象中,研究对象蜥蜴、骏马、树叶的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均属于机械运动;鲜花怒放是植物的一种生长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选项符合题意。2.参照物(1)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参照物。(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①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②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不变,就说它是静止的。(3)参照物的选取原则原则说明排己性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若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则它永远是静止的假定性参照物一旦选定,就意味着假定该参照物是静止的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方便性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会不同。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科技活动中有很多应用)。对现实中的所有物体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教材第136页因为车上的人把高铁作为参照物,而车外的人把地面作为参照物。这说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不同。典例2
(台州期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
BA.飞奔的猎豹B.放在桌面上的书C.慢慢爬行的蜗牛D.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解析:选项B中,放在桌面上的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选B。3.科学·技术·工程: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概念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空间交会对接过程空间交会对接时,追踪飞行器的飞行分为远程导引、近程导引、最终逼近和对接停靠四个阶段,通过人工控制方式或自动控制方式从目标飞行器的前向、后向或径向完成对接。(这一过程涉及制导、跟踪和修正航线等复杂技术,可谓“万里穿针”)意义它是实现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空间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航天员交换与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1.运动的分类
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方法与技能分类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按植物是否有种子,把植物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按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分类必须先提出分类标准,再将对象按标准区分归类。分类应突出事物的特征,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方法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在运动员都还没有跑到终点前的某一瞬间,他们所用时间相同,跑在最前面的人,跑过的路程长,跑得更快。方法二:比较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当运动员都跑到终点时,他们跑过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的运动员跑得越快。特别提醒(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与时间两个因素;(2)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3.速度概念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速度公式单位意义(1)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运动得越快(慢),则速度越大(小),反之也成立;(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
典例3
(2024·嘉兴期中)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C
1.速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从简单的直线运动开始,同一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每隔相同的时间,分别记录物体所走的路程,然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各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特别提醒(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快慢不变的运动;(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几乎不变,轨迹近似为直线,通常看作匀速直线运动。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作变速直线运动。特别提醒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时刻的运动,可以测量某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得比值,得知物体这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教材第141页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甲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保持不变,而乙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不断变大。
教材第141页
2.区间测速: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通过计算车辆经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差来判断是否超速。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车辆在特定路段的平均速度。雷达微波测速:利用雷达发射微波信号,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往返时间和雷达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来计算车辆的速度。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车辆瞬时速度的准确测量。教材第142页
√
特别提醒(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且单位必须统一。(2)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画示意图,明确运动过程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3)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1)喇叭声从发出到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与喇叭声的运动路程如图所示。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与喇叭声的路程和为
(3)汽车的行驶速度。
1.能的类别运动是自然世界最普遍的现象,万物都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而能也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等。类别说明机械能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如天体的运行、河水的流淌、鸟的飞翔、人的行走、蒲公英种子的飘散等,都属于机械运动,故这些物体都具有机械能。类别说明化学能①储存在食物中的能属于化学能。如人和动物的运动都消耗能,这种能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②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都储存着能,这种能也属于化学能。如汽车行驶时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燃烧时,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给汽车运动。类别说明电能各种发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各种电池也能提供方便使用的电能。电能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能。电力机车、家用电器、机器人等通电后才能正常工作,这表明电具有电能。电磁能2.运动与能的关系物体的机械运动需要能,植物、动物、人进行生命活动也需要能。例如,人在读书学习时需要能,在睡觉休息时也要消耗能,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特别提醒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而静止的物体也具有能,如静止的煤炭本身具有化学能;以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摆摊财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摄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深信服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叉车维护服务合同模板
-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 KKS标识系统编码说明
- 工字钢承重表
- 移动式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
- 矿山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气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 多模态感知与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落实主体责任》课件
- 收到美因基因检测报告痛风
- 证券与银行业务行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计划
- 2016届年第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理论知识个人赛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